登陆注册
2641400000007

第7章 阴阳离合论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本篇要点

一、阐明了自然界的阴阳虽变化万千,无限可分,但其要领只有一个,即一阴一阳的道理。

二、论述了三阴三阳经的离合和所行部位及起迄点。

三、指出了三阴三阳经的作用特点——开、阖、枢。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岐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生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岐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晴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足大趾侧次趾之端的厉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经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岐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经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阴经的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专家点评

以情相胜法是《内经》情志疗法的一个方面,其原理是根据不同的情志活动各有其阴阳或五行属性,利用其属性的相互对立、克制的作用,治疗某些因情志过激而引起的疾病。本段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悲),即是典型记载。后世医家将这一基本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同类推荐
  •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该书通俗易懂,作者从小处入笔,写出人间沧桑,喻道理于点滴之中。阅读《白话容斋随笔精选》,可以让人消除疑虑,明白事理;可以让人心存感恩,摒弃丑恶;更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澄清谬误。
  • 孝经(读好书系列)

    孝经(读好书系列)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李贺集

    李贺集

    《李贺集》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作品。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卷数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 白话黄帝内经

    白话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最伟大的奇书,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季时节气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是一部统领中国医学、古代养生学、气功学的绝世巨著。它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泉源,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典范,所以它已成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这书《白话黄帝内经》以现代语加以语译和解释并配以专家点评,使学习者易读易懂。
  • 照世杯

    照世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鸿蒙第一掌门

    鸿蒙第一掌门

    本书已经大改重发,创世侧《掌教至尊日记》,日常更新中。《网友三国之无尽幻想》交流群:277513917《掌教至尊日记》交流群已解散,有看书的读者可加入上方交流群。两书并用。
  • 青鸟记

    青鸟记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上古时期,一场屠仙之战沉落了蓬莱古山,从此仙境难寻,蓬莱无路。多少年后,一位神秘少年踏出祖地,追随青鸟只为寻找那虚无缥缈的真相。回首凡尘,一忘梦千年。一曲离殇,叹繁华落尽,浮生终究被造物弄了人。雾里寻青鸟,这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梦结束的地方。这是一本全新的玄幻小说,一段热血沸腾的逆天传奇,望支持!
  • 桃花劫:妖艳宠妃

    桃花劫:妖艳宠妃

    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宠爱,让伤害自己的人自食其果,让宠爱自己的人一同幸福,甜蜜的宠爱,是上天给的眷顾还是在劫难逃的桃花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光米环林

    夜光米环林

    为赴十年之约,她提前一年只身一人闯入谜团重重的米环林,阴差阳错的住在了他的隔壁,变成了百里世家唯一的借宿生,中毒、追捕、逼婚接踵而至,她到底是惹上了何方神圣……“愿意和我切磋一下吗?”少年嘴角的笑意更深了。“走不动是吗?要不要我帮你?”说完他一只手从下面绕过池言晨的膝盖,一只手绕到池言晨身后,迅速的把池言晨打横抱了起来。“很好,看来你是摆明立场与我们为敌了?”“池言晨,你知道吗,对我来说,现在,比起杀了他,不如毁了你。”他扼住她的脖子,将她整个人带起压在床上。身世成谜的她遥望一团团谜暗藏在米环林莹莹的夜光下,带着梦幻般的不真实,一场游戏即将开始,看她如何出手玩转米环林~
  • 君临天下怎及你一慕繁华

    君临天下怎及你一慕繁华

    她,离家出走的贵族小姐。却流落街头,被陌生男子所救。十二年后,她是第一杀手——血祭。她为任务潜伏到他身边,却没想到会爱上他。当那个他知道了她的背叛,心痛不已,却又无能为力,原来早在十二年前他便爱上了她。他,商业帝王,三大家族帝家家主。传闻他冷血薄情却唯独对她宠爱入骨,当他知道她的到来只为一个任务时,他痛苦至极,依旧将她想要的东西给她。他对她的爱早已深入骨髓。他对她说:“君临天下怎及你一慕繁华。”
  • 凤凌天下:无颜女将军

    凤凌天下:无颜女将军

    她是云州城的落魄家族的嫡女,一天沿街乞讨被人欺辱而死,天现异象,于此同时一幅血染的画落在地上,已死之人竟睁眼复活。五年后,云州城门下经过一支军队,带头的马背上坐着一位丑颜女将。她正是当初那个被欺辱而死的落魄嫡女!欺她者死,辱她者生不如死!浴血凤凰重生后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啄伤敌人的眼睛,慢慢将他们折磨致死。
  • 候补贤妻

    候补贤妻

    十八岁的青禧和毓钟约好,十年后,中山公园门口再见面。那时候,他必将有了自己的事业,不再倚靠富到夸张的亲爹。而她,也终将摆脱贫苦的身世,或是精致的公司白领,或是文静的人民教师。他们总有一天会门当户对。年少时候的稚嫩誓言,他们下定决心用一生默默守护。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已在车祸失忆后娶了她人做妻子,并有了一个可爱女儿。怀揣活泼小鹿脸饰精致面容去赴约的青禧,该怎样招架公园门口的重逢,他们一家三口明明笑得很甜……
  • 道德真经直解

    道德真经直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妖泪

    画妖泪

    我是一只妖,以血为引以笔为约可绘出世间万物,独独,描不出你的容颜。我平淡此生,只求研墨添香一卷书香伴你至终老,单单,你为救众生弃我。我思你念你,抛弃所有孤独守候只为再与你相见,饮险咽难,苍天终不负我!
  • 逐鹿中原之谋定天下

    逐鹿中原之谋定天下

    谋略,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它源于纷争,又关乎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庙堂折冲,还是乱世求存,大到纵横天下,小到安身立命,在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中从来就不缺乏善于谋略的大家。本书将以曾经发生在中华大地那段最黑暗、血腥的历史为背景,重新描绘一幕莫须有的人生画卷。如果晋武帝的儿子不是那么不堪,如果他的胞弟齐王司马攸没有英年早逝,那么西晋王朝的命运将会如何发展?五胡乱华的悲剧又是否能够避免,历史的车轮最终又会驶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