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未来,就在眼前!
无限制的野蛮发展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如今恶魔果然吞噬了一切!
这是玩火自焚!
地球北半球中心偏北的位置,有一座名为“帝首高原”的雄伟山脉,山脉平均海拔超过六千米,形如仰卧之人的头颅,绵延数百公里。
山脉有的地方陡峭如削,有的地方平缓如席,有的四方常年积雪,有的地方四季如春,有的地方寒风凌冽,有的地方阳光和煦。
诺大山脉有一个偏峰,在众山峰中不算很高,却别有特点,因为其他山峰都有山尖,但此峰顶却呈凹形,俨然是一个盆地[注5]。
偏峰半腰的一处地方,也有一个极小的盆地,它位于这个山峰的东北方向,由于不在南坡,所以温度较低,然而由于是盆地,寒风不会过多祸及,却也不甚寒冷。
小盆地向山体腹部延伸,显然是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所不同的是,开凿出的山洞内部呈红色、褐色、橙色,此峰竟然富含“赤铅矿”,可很好的阻止核辐射和各种射线攻击。
距离洞口两百米后,呈现出一个宽阔的一个空间,如同一个实验室,这里摆设有各种仪器,墙壁上挂满了电子屏幕,空间中央有个环形桌子,桌子中心是空的,摆有一把旋转靠椅,桌子上除了各种按钮,还是按钮。
引人注目的是洞内左侧有个不知何物搭作的架子,架子上安放了十个类长方体合金箱子[注6],之所以所是类长方体,是因为这个长方体两侧不是平面,而是凸形圆面,其余四面中的三面略有凹槽,剩余一面雕有六朵花形图案,花蕊中镶有纯银装饰,底部镌刻着藤蔓花环图纹。
除了一个箱子如成人大小一般,其余箱子大小如同“保育箱”一般,如果通过透明的侧面观察,每一个“保育箱”里面竟然真的都有一名婴儿!婴儿被泡在极为粘稠状的液体里。
这些液体是机器人研发出的一种“营养液”,可以在自然成长或冬眠时期满足人类肉身的营养和“氧摄取”的需求。
洞体右侧布置有其他各式仪表和几个物品箱,洞体继续向内延伸的方向停放了一辆长约三十米左右的小型火车,火车通体乌黑油亮,隐约看去,又似乎散发着幽幽的光,似乎有一层“离子钟罩”一般。
火车头面向洞内。车尾面朝洞体,车门大开,车上摆满了物品,同时,也布置有一个架子,架子上摆满了十个敞开了的长形桶状金属壳,“桶体”外表光滑闪亮。
洞口盆地上,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坐在一块石头上,迷茫的看向天空,此时的天空与他的心事一样,是灰色的。而灰色,不正是迷茫的颜色吗?
这里是机器人的研发实验室之一,负责“人机交互体”的实验和培育,如同现今研发技术落地层面的“孵化器”一般。
机器人坚信,“人机交互”才是永恒之道!才是地球的终极主宰!
这个课题,机器人为此已研发了超过三十多个年头。
二十年前,机器人R&D总部研发出一种“有机分子电子脑芯”,第一次人体试验后,又经历了二十年的不断完善研发,技术逐渐成熟。
这种“脑芯”为有机分子合成,内含微型电脑处理器、微型存储器等,“脑芯”具有良好韧性和一定强度。
“脑芯”只要在人体不满一周岁前植入人类大脑,它就可以很好的与人类大脑进行物理融合、衔接,并且功能兼容、互补。
重要的是:人体信号和“脑芯”信号互为开放,可以实现相互交流和共享的功能。
存储器如同浩瀚的海洋,可以存储海量数据,研发者声称,其中已存储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型图书馆数据。
机器人研发者声称,“脑芯”本身能够自动读取并备份被植入者(也称为“受体”)包括DNA和细胞信息在内的所有受体信息。
一旦“受体”受到破坏,“脑芯”会自动吸收并摄取环境周围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重新复制或修复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受体”或“受体”组织。
这意味着,“脑芯”不灭,躯体不死!
这,几近永生!
并且研发者将此项功能定义为“脑芯”的“本能”。
本能是自动自发即可进行,无需“脑芯”被唤醒或被动的接受指令。
“脑芯”会在婴儿成人后被逐步逐步唤醒,而一旦“脑芯”被唤醒,脑芯潜藏被指定的其他“神奇功能”也将会陆续显现,这将创造无数奇迹、展现无穷魅力……
正当年轻人兀自发呆的时候,人类第一颗发射而来的核弹爆炸引起的山体震动,导致了山顶一块巨石迅速滚落。
年轻人竟来不及躲闪,只好作势向洞内一扑,只见巨石骨碌碌地从年轻人双腿上碾轧而过。
被这重达上万斤重的巨石瞬间压过,顿时双腿鲜血淋漓,骨骼想必也成为了齑粉无疑!
然而,年轻人嘴角抽搐着努力坐了起来,咬紧牙关,闭目顷刻,随即脸上痛苦的表情,竟然不翼而飞!!
他看了看远方闪烁的光芒和升腾起的蘑菇云,忽然明白了什么一般,一改往日的懒散,倏然跳起,快步跑入洞内!他竟然快!步!跑!入了洞内!
年轻人径直奔到环形圆桌旁靠近入口偏右的位置,一阵搜寻,终于按下一个上面画有“满杯水”形状的橙色按钮。
随后,所有“保育箱”内都被注入一种更为粘稠的液体,说是液体,毋宁说是软固体,因为那不是流入,而是被挤入“保育箱”内的,好在,与箱内原来的液体混在一起后,竟然慢慢融化开来。
接着,年轻人又给最大的箱子也注入80%的液体,毫无疑问,那也是营养液。加液时,会有一个管道自动对接箱体上的孔道,操作完毕后,又自动与箱体分离。
年轻人双手握拳,双眼紧盯那些管道,显得极为紧张。
待最后的管道与箱体分开,年轻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按下了另外一个位于入口方向位置的一个布满灰尘的“碧绿色”按钮,这个按钮上画了一个“平躺的小人”,这代表着“天寿恒眠”,是在需要永久避难状态下才使用的。
机器人窃取了人类有关冬眠的所有科研成果,并在这其上继续研究数十年,终于研发出最神奇的冬眠技术——天寿恒眠!
“天寿恒眠”技术无需冰冻人体,只要使用其研发出的“营养液”浸泡在密闭容器即可。只要营养液存在,冬眠就可以持续!这种冬眠技术几乎可以让人的身体与天地同寿!
而且机器人自豪地声称,冬眠太久会伤及大脑神经元,产生部分失忆或完全失忆的不良后果。
但使用此种方式的冬眠,简单、方便,易操作!重要的是,无论再久,也不会伤及大脑!
无毒副作用,又有疗效,你要不要?原来机器人也会打广告啊!
什么世道,机器人竟然也学会吹牛比了!
话说,牛比吹的好不好,完全看打没打草稿!
但是,机器人的冬眠方法秘诀着实是在这营养液里,其中不仅仅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甚至连机体对氧的需求也可以从中摄取。
当冬眠受体与营养液一起封闭于密闭空间后,营养液可以再次将人体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再次溶解,重新变为成分相同的营养液,只是浓度微微变化而已,相对于冬眠期的摄入量而言,这个变化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这样的营养液本身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刚才年轻人重新加入的那些更是高浓缩型的,正常都可以按照一比十万倍的体积比与蒸馏水勾兑后使用。
如果研发机器人看到年轻人刚才的使用方法,一定大骂一句:这败家老爷们!!你特么就不能省着点儿用啊!
别怪机器人暴躁!按照说明,这样的高浓缩型营养液原液,这样的容积,又是用于“天寿恒眠”,完全可以冬眠数亿年,甚至几十亿年!!
毕竟“天寿恒眠”模式下的机体几乎很少损耗能量,机体根本没有什么生长,仅维持必要的生命体征而已。
年轻人按下“天寿恒眠”后,只见那辆小火车忽然像八爪鱼一般从车内架子上飞出十条机械手,瞬间把十个箱子搬入架托之上,伴随有节奏的“咔咔”声,每个箱子又被数个卡扣固定住。
年轻人又搬了些物品和很多桶营养液到车上,以及一堆不知是控制什么东西的“遥控器”。
这时,外面的世界已经炮火连天,天下大乱,乱七八糟,糟糕透顶了。
他顾不上这么许多,更顾不上成语接龙,直接跳上列车,手中拿着一个遥控器,另一只手打开那个最大的箱子,脱光衣物,跳了进去。
他通过箱**置的操作系统,关闭了箱体的入口,并按下手中遥控器的一个黑色行车按钮,紧接着他又在箱内操作系统中用力按下了那个“平躺的小人”的按钮,闭上了眼睛。
世事大多如此,做了该做的,那就省省吧!其他的交给上天决定!
焦虑、抱怨、悔恨、担心和暴躁,都于事无补!
这辆装有多种传感器的自动驾驶型“末日火车”,沿着洞口内的轨道,疾驰而去,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向前,不知道它最终开到了何处……也不不知道它最终停在何处……
就像一个隐士,消失在人间纷争中!
也不知道这名年轻人与这被载的九名婴孩命运将会如何?他们将会经历怎样的命运?
核大战之后,由于厚厚的核尘埃大量聚集在同温层,对太阳光进行了大量的散射,这遮蔽了光明和温暖,这个世界一片黑暗、一片冰冷……
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在元古代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三亿年之后,也在这次核战之后,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注7]又重复着历史的节奏,夹着刺骨的寒流和漫天冰雪呼啸而来。
这,正是冬眠的时刻!
(PS:谋生不易,请点击收藏推荐,定不负所望,谢谢!)
注5:一般而言,赤铅矿属于火成岩,此处所言山顶的盆地是隐含了此山峰曾为火山,以呼应下文提出的山体内有赤铅矿一说。
注6:1885年,澳大利亚工人,在煤中发现一个闪闪发光的金属物,是一平行六面体,两面隆起,其余四面均有深槽,形状规则,使人无法否认这是一个人造物体。本文借用这个材料来刻画文中提及的箱子。
注7:地球历史上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六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就是文章中提到的这一次);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当代影响最大的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