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400000011

第11章 临朝亲政(1)

作为拥有东方的一个庞大帝国的绝对权力,且又专制自为的中国皇帝,操纵着由中央到地方的严密官僚组织,进行有效的统治。但是,皇帝本人又是如何来掌握这个组织、如何来推动这个组织运转的呢?或者说,皇帝个人必须履行些什么政务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来把持帝国的历史舵轮呢?

(一)皇帝的运作

大体说来,中国皇帝的政务活动,有大朝会、常朝、诏旨发布、表章批答、集议、延见策问、亲庶狱、殿试、巡狩私访、御驾亲征和祭祀、颁历等等,其中有的是经常的、固定的;有的则是因特殊情况而采取的。对各种活动履行的情况,也因时代的不同,实际需要不一样,乃至皇帝个人素质的差异而各不同。下面,我们依次来对这些活动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大朝会

大朝会分好几种,基本上是一种政治性的礼仪活动。如每年元旦、冬至的庆贺,皇帝生辰的庆典,诸侯或蕃使的人觐等。它们的仪制各有不同,但都有十分严格和繁缛的规定。刘邦做了皇帝,令叔孙通制朝仪。七年十月正旦(西汉初以十月朔为岁首)长乐宫建成,叔孙通演礼也已完竣,于是始行正旦朝贺。“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人殿门。廷中陈车骑、戍卒、卫官,设兵,张旗帜。传曰:‘趋!’殿下郎中侠(古同挟)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绑(向);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榔。大行设九宾胪句传(上传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戟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至礼毕,尽伏。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汉书·叔孙通传》陈汉的元会仪更为隆重,人数包括诸王、百官、蕃使、郡国的上计吏,以及宗室达万人以上。蔡质《汉仪》载:岁首大朝之日,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及贽。公卿、将、大夫、百官各陪朝贺。首先是三公奉璧上,太常赞曰:“皇帝为三公兴。”三公伏,皇帝坐,乃进璧。接着群臣以次进奉壁、羔、雁、雉以为贺。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然后是接受诸蕃使、首领的朝贺。最后是郡国的上计吏也进行陛觐。于是太官赐群臣酒食。贡事御史四人在殿下执法监督。虎贲羽林全副武装,弧弓撮矢,陛朝左右,戎头逼胫,启前向后。左右中郎将住东西,羽林、虎贲将住东北,五官将住中央,悉坐就赐。同时开始陈设杂戏。“作九宾,撤乐。舍利从西方来,戏于廷极,乃毕人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游戏于廷,炫耀日光。以两大丝绳系两柱中头问,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又蹋踊出身,藏形于斗中,钟磐并作。乐华,作鱼龙曼延。小黄门吹三通,谒者引公卿群臣以次拜。微行出罢,卑官在前,尊官在后。”(参见《后汉书·礼仪制中第五》;蔡邕《独断》)班固在《东都赋》中,也绘声绘影地描写说:“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内抚诸夏,外接百蛮。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云龙之庭。陈百僚而赞群后,究皇仪而展帝容。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钟。列金罍,班玉觞,嘉珍御,大牢飨。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钟鼓铿烨,管弦烨煜。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备,泰古毕,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任》、《兜离》,罔不具集。万乐备,百礼暨,皇欢浃,群臣。降烟煴,调元气。然后撞钟告罢,百僚进退。”(《文选》卷一)唐太宗李世民写过一首《正日临朝》诗:“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盡,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盖,纷给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霄怀至理,终愧抚遐荒。”(《全唐诗》卷一)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元会仪上的盛况。皇帝的生辰叫千秋节,大举祝贺是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的。《事物纪源》引《明皇杂录》:“唐玄宗八月五日降诞。是日,宴宰相于花萼楼,源乾耀请以是日为千秋节;群臣献万岁寿酒。其后天子诞日节号自兹始也。”又《唐会要》:“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源乾耀、张说等请以是日为千秋节,休假三日。至长庆七年十月十日穆宗诞日,今天下州县置宴。文宗开成二年诞日,始禁屠宰。此圣节禁屠置宴之始也。宋朝俱循用之。”大朝会的作用主要是明天子之威,受属国之贡,一般并不涉及具体政务。然在礼制上,它是十分重要的主体构成。

2)常朝

常朝是皇帝政务活动的主要形式。它也就是《周礼》的中朝。

唐朝以前的常朝情况,史阙有间,我们无法详细了解。史言汉宣帝在霍光死后始亲政事,令群臣奏封事,俾知下情,“五日一听事”。唐人谓:“汉宣帝中兴,五日一听朝,历代通规,宜为常式。”(《唐会要》卷二四《朔望朝参》天佑二年十二月敕)仿佛古来常朝是五日一次举行。然光武帝则“每旦视朝,日侧乃罢”。可知勤情也是因人、因时而有异。唐太宗贞观初看来也是每日临朝。十三年,房玄龄奏:天下太平,万几事简,请三日一临朝。诏许之。高宗即位,自以“幼登大位,日夕孜孜,犹恐拥滞众务。自今以后,每日常坐”。显庆二年又改为隔日视事。其间又增置了朔望朝、五日朝等不同仪制。根据《仪制令》:唐时在京官员依其品级与职事的不同,其朝参制度也各不一样。“请在京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大常博士每日常参。武官五品以上仍每月五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参。三品以上直诸司及长上者,各准职事参。其弘文馆、崇文馆及国子监学生每季参。”(《文献通考》卷一百七《王礼二》)与常参的叫常参官,不与者叫未常参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的叫九参官,五品以上五日一朝的叫六参官。外任官员的辞谢随常朝进行。唐长安大明宫以含元殿为外殿正衙,元日朝贺,皇帝受册等大礼都在这里举行。含元殿后即宣政殿,常朝就在这里举行。禁城中每日未明前十刻更终,谓之待旦,朝臣们都已纷集在待漏院等候。皇帝也已嗽洗完毕,俟明御朝。凡朝会,文官列班于东侧,故称东班;武官在西侧,故称西班。在百官前横列的是供奉班,又称峨眉班。中书、门下、枢密的官员,以及翰林学士等供职内廷的都属于供奉官。宦官则谓之内供奉。因为他们的队伍在御前横列,所以又称为横班。据《新唐书》所载:朝日,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文武列于两观。监察御史二人立于东西朝堂砖道以莅之。平明,传点毕,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官人,监门校尉二人按门籍检查,至通乾、观象门南序班。武班在文班之后。人宣政门,文班自东门入,武班自西门入。宰相、两省官对班于香案前,百官班于殿廷左右。巡使二人分莅于钟鼓楼下,先一品班,次二品班,次三品班,次四品班,次五品班。每班尚书省官为首。诗中奏:“外办”。皇帝步出西序门,索扇,扇合。皇帝升御坐,扇开,左右留扇各三。左右金吾将军一人奏:“左右厢内外平安。”通事合人赞宰相、两省官再拜,升殿。内谒者承旨唤仗,左右羽林将军勘以木契,自东西阁而入。朝罢,皇帝步东序门,然后放仗。内外仗队,七刻乃下。罢朝之后有廊餐之赐。(《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应当指出:欧史的这段记载,有关“唤仗”一段,是含混不清的。入阁是唐中叶以后所实行的另一种常参形式。司马光《涑水记闻》引宋率所考:“唐有大内,有大明宫。大内谓之西内,大明宫谓之东内。高宗以后,多居东内。其正南门日丹凤,丹凤之内日含光(元)殿,每至大朝会则御之。次日宣政殿,谓之正街,朔望大册拜则御之。欠日紫哀殿,谓之上阁,亦日内衙,奇日视朝则御之。唐制:天子日视朝则必立仗于正衙。或乘舆止于紫定殿,则呼仗自东西阀门人,政唐世谓奇日视朝为人阁。”(卷八)人阁相当于古之所谓内朝或燕明。“方其盛时,宣政盖常朝,日见群臣。遇朔望陵寝荐食,然后御紫宸,旋传宣唤仗人阁,宰相押之,由阁门进,百官随之人,谓之‘唤大人阁’。紫袁殿言阁,犹古之言寝。”(《石林燕语》卷二)则入阁之臣,是缘天子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没见群臣”。之所以言人阁者,是因为宣政殿之左有东上阁门,右有西上阁门。人阁,即由此而进八《资治通鉴》卷二四一胡注)阁,庞元英谓“盖自晋太极殿有东、西阁,天子坐以听政,阁之名起于比”(《文昌杂录》卷六)。张洵亦谓:“东晋太极殿有东、西阁,唐置紫上阁法,此制也。”(帅堂考索》卷二四《礼门·朝仪类·人阁》)《云麓漫钞》引《通典》记隋文帝欲斩大理吏来旷,少卿赵绰固争,帝乃拂衣人阁。绰矫言欲呈他事,帝乃令引之人阁,绰复因之固请。这个故事证明隋时已有入阁之语。唐太宗贞观元年,制: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人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则贞观又有人阁之语矣,不待开元朔望改御紫宸云人阁也。玄宗优人服绯,求赐鱼。玄宗曰:鱼袋者,五品以上人间则合符,汝则不可。参诸众说,则阁者,殿后之便室无疑。”(卷三)宣政系前殿,谓之衙,衙有仗,衙是朝见,其礼尊。紫宸乃便殿,谓之阁,阁是宴见,其礼杀。只是在皇帝不御宣政而改御紫宸时,才将在正衙排列的仪仗传唤自阀门而人;百官之俟朝于行者,因随之而人,故渭之“人阁”。中唐以后腐乱相寻,旧制毁坏。“宣政不复御正行,立仗之礼遂废,惟以只日常朝,御紫宸而不设仗。敬宗始修复之,因以朔望陈仗紫宸,以为盛典,亦谓之入阁。”(《石林燕语》卷二)到了五代时候,“群臣五日一人见中兴殿,便殿也,此入阁之道制,而谓之起居。朔望一出御文明殿,前殿也,反谓之人阁”(《资治通鉴》卷二八六,胡注引欧阳修语)。事实正完全颠倒了过来,连后来的欧阳修也闹不清这变化的原委。

唐初常朝,宰相当香案前奏事,一些重要的奏章也在御前当廷跪读。高宗始定隔日视朝,其视朝以单日,双日则为问日。据叶梦得的记载:“自高宗后,前殿不奏事。”又说:“唐制:宰相对正衙,皆立而不奏事。”(《石林燕语》卷二、卷三)则正行常参,远从高宗中已开始流为形式。德宗贞元十八年,“秋,七月,辛未,嘉王府谘议高弘本正牙奏事,自理逋债。乙亥,诏公卿庶僚自今勿令正行奏事;如有陈奏,宜延英门请对。议者以为:‘正牙奏事,自武德以来未之或改,所以达群情,讲政事。弘本无知,黜之可也,不当因人而废事。’”(《资治通鉴》卷二三六)从这以后,禁正牙奏事,更令有明文。大抵安史之乱后,常朝制度已形破坏。肃宗乾元三年四月,“敕员外郎五品以上常参官,自今以后,非朔望日,许不人;贼平之日,依旧常参”(《唐会要》卷二四《朔望常参》)。其后,这一制度日益零落,敬宗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晋见。(《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后唐明宗始诏群臣每五日一随宰相入见,谓之起居。(《宋史》卷六九《礼十九·常朝仪》)可见常朝已完全流为仪式,唐中后期的政务功能已完全由延英殿请对所代替。

《事物纪原》引《唐书·韩皋传》说:“延英之制,肃宗以苗晋卿年老艰步,故设之耳。后代因以为故事。《宋朝会要》曰:‘康定二年八月,宋库奏,唐自中叶以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延英赐对。”’(卷一)新·旧《唐书·韩皋传》都没有这一记载。《新唐书·苗晋卿传》则说:代宗立,时晋卿“年老蹇甚,乞间日人政事堂,帝优之,听人阁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卷一四○)。之后,延英召对,逐步成为皇帝政务活动的主要形式。“内中有公事商量即降宣头,付阁门开延英。阀门翻宣申中书,并榜正衙门。如中书有公事敷奏,即宰臣人榜子奏请开延英,只是宰臣赴对。”(参见《资治通鉴》卷二三六德宗贞元三年胡注引宋白语;《文献通考》卷一○七《王礼二·开延英仪》)可知它是在双日不临朝,或在必要情况下油皇帝l临时召宰臣,或由宰臣呈请约见时举行的。德宗贞元七年,复诏每御延英时,令诸司长官二人奏本司事;其后复令常参官必日引见二人,访以政事,谓之巡对。前者称待制,后者称次对官。“盖正谓待制者,请司长官也。名为巡对者,未为长官而在常参之数,亦得更迭引对者也。其日次对官者,即巡对官,许亚次待制而俟对者也。”另一说则认为:“唐中世以后,宰相对延英,既退,则待制官、巡对官皆得引对,总可谓之次对官。所谓次对官者,谓次宰相之后而得对也,非次待制官而人对也。”(《资治通鉴》卷二四三胡注引程大昌说)顺宗永贞中,用御史李鄘奏,庶官罢巡对。(同上卷二三七胡注引宋白语)尔后,这一制度旋行旋罢,终至于罢废不行。这一制度省去了许多虚仪缛礼,宰臣得从容坐论,往往数移晷刻,“止论政事大体,其进拟差除,但入熟状画可”(《春明退朝录》下)。这就使宰臣们对重大政务有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条件进行周到慎密的考虑,比起在早朝中要立决于侍立逡巡之顷,自然是要合理得多。巡对的实行,也有利于皇帝更广泛的了解情况。所以朱熹对开延英这一制度十分推崇。

同类推荐
  • 史书凉薄

    史书凉薄

    卿本佳人兮,奈何史书凉薄;似真似假兮,功过谁人评说;非传非史兮,笑叹观者痴狂;笔落纸间兮,惊艳旧时韶华。以我之笔诉万千时光......
  • 三国之北汉岁月

    三国之北汉岁月

    我居然成了三国历史上出名的爱哭鬼,刘备。“小子我看你筋骨奇异,是练武奇才,我这里有一本武功秘籍十文钱卖给你,以后世界和平就靠你了。”一个猥琐老头说道。“骗傻子去吧。”我无语说道。“刘备,你这小子又逃课。下次抓到有你好受。”卢植生气说道。“老师,我没有逃课。我这叫野外实践”我无耻的回答道。成为不一样的刘备。
  • 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本书讲述了二战时期德军占领法国后,开始入侵英国的准备,由此与英国展开了物资与战备的竞赛。为加重成功的法码,两国不惜动用政治外交手段,拉拢和威逼巴尔干地区的小国,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这是作者关于田间大地写作的一部分,对自然的敬畏,对大地的感恩,对文化的钟情。作者陈咸宁用简朴质感的文字,融意象与述说,汇注释与阐述,赋予文字性灵,以久违的文人情怀,涉笔成趣,再现乡土本真,返回翰墨书香,集记忆想象细节元素,构筑建立一方属于自己的纸上乡土文学世界。
  •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从《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开始改写,假想蜀汉一统三国,向经典的三国英雄致敬!
  • 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

    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儿女英雄;“云里手”、“莫拿我“:侠耶,匪耶,抑或官耶;复仇的女人们;包公挥手侠前进;与天地相终始;英雄美人;侠客与刺客等。
热门推荐
  • 初孕妈妈好伴侣:月子怎么坐 婴儿怎么养

    初孕妈妈好伴侣:月子怎么坐 婴儿怎么养

    《月子怎么坐婴儿怎么养》为妇产专家戚娟芳女士集合自己多年经验而成的又一孕产力作,收纳了月子期间新妈妈自身的养护与婴儿护理的各个细节,内容全面,科学可信。分娩消耗了新妈妈大量的体力,所以产后要对消耗的体力进行补充。而且接下来的哺乳对新生儿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营养补给站,因此,在坐月子期间,为了满足母子二人的营养需求,对于新妈妈的产后营养、调理需要特别注意。
  • 弃女重生:首辅养成计划

    弃女重生:首辅养成计划

    重活一世,她不复仇,只想找一个良人过好这一生。阴差阳错嫁给了浪荡子,这日子,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她也想,不负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葬山河

    葬山河

    君不羡天生无魂无魄无法修炼,却得师兄林海指点修炼万物篇,从此踏上诡异莫测的修仙路。魂海里暗藏古棺,古棺里葬下的蛇剑,眉间的青色印记,乱世之中追寻自己的身世之谜。葬器可葬仙,君不羡不是被葬掉的仙,他是葬仙的器!
  • 俞珏书

    俞珏书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于千万名字中听见你惟有你也在这里吗?我没有刻意的去想念你只是在一个眼神一句歌词一部电影一条马路和无数个闭眼的瞬间怀念你
  • 佛说梵摩喻经

    佛说梵摩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风云路

    都市风云路

    她是渔家小妹,他是超级特工。她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豪。他,遭遇变故,成为山野小子。他纵横都市,成为她的超级保镖。他至善至美,成为她的完美老公。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爱卿诗集·游思集

    爱卿诗集·游思集

    本诗集多为神游天地之作,诗人足迹曾东至富士山,西至冈仁波齐峰,南至印度洋,北至……梦里脚踏北极点。2006年前后,诗人在上海经营公司期间曾经历过一场滑铁卢,绍兴工厂主寿炳荣将破布垃圾装进海运集装箱发往诗人的日本客户,导致诗人一单生意赔偿上百万美元,也失去了丰田汽车旗下公司的巨额订单……屋漏更遭连夜雨,诗人办公桌上的客户名片册被偷走,诗人的公司网站邮箱连同诗人的手机皆同时逾期未交费废止,导致诗人与此前任何客户及朋友皆无法联系。诗人的人生在这一刻归零,除了自己家人知道诗人的存在外,其他无人知晓。2013年,诗人在等待骗子伊藤礼治的下文期间,愁肠百结,写诗解闷,万里河山尽入胸中,三千旧友又来眼前。
  • tfboys之我们的相识

    tfboys之我们的相识

    三个开朗的女孩子胡茵茵,张瑞萱,潘姗姗,与三个朝气蓬勃的正太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的相识相知相恋,非常虐。
  • 洪荒仙御

    洪荒仙御

    万载孤寂只为仙,苍天不能阻吾路,岁月不能逝吾道,奈何道成却散不尽迷雾,路终道死,是和缘由,吾巡遍世间方窥其痕,原来不过似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