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诈者说没有善、恶之分,那不过是企图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诡辩罢了!不择手段就是“为我所用”。你说邪恶,他们就指责别人邪恶,你说小人,他们也到处骂小人,你说奴才,他们就以奴才这个字眼,反咬好人。你提出任何概念,他们都会用接近的概念去偷换。他们是熟稔逻辑学的诡辩家。这伙善于伪装败类是是很难对付的!
邪恶是对生命的桎梏。越是优秀的人越能感受到这一点。包括邪恶者自己的后代。比如:某些高材生的怪异举动:投毒,杀死舍友等。一个只被允许心存仇恨的人,让他去学习治病救人,他怎会不挣扎呢?
而相对平庸的走卒,他们并不感觉到有什么矛盾,他们很快就对知识产生厌倦。因为知识是与美德相辅相成的。邪恶与知识是互相矛盾的。能被主子利用,获得主子的好处,他们就已经满足了。什么生命的阳光、自由、天性他们都不会去细究。这些头脑简单的网络水军喽啰们,在主子的指挥下:面对令人发指的罪恶,发出一片叫好声。他们觉得这样残忍很英勇。
某些成绩优秀并得到精心培育的人,却在成功的道路上选择走向极端。原因正是他们接受的敌视他人的邪恶思想,与他们生命中的良好本性造成严重的矛盾。因为他们抵触一切美好和进步,固守自私狭隘的思想。认为大家都是欠他们的仇敌。积极美好的思想对他们来说就像毒药。善良诚实的好品质,被他们当作傻和笨;也没有耐心学习知识,即使努力也是为了出人头地,将来压制别人的可怜目标。
不求上进,不求探索,却企图能够左右和支配别人。而且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强、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幸福,这可能吗?相反,周围的人不论穷富:都是那么的善良自然,才华横溢、思想丰富、真诚友好,充满阳光。而他们却只能选择闭塞、呆板、孤单、阴暗。在健康的精神生命面前,他们倍感不安和可怜。他们从小就只被允许冷漠、偏狭、阴暗、丑恶、仇恨。但他们更渴望的是温暖、美好、健全、阳光和爱!
这种巨大反差和绝望造成的嫉妒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也想像别人一样,但是不允许,对他们来说:归于平常、归于众人、归于温暖是懦弱的表现。怀着冰冷的仇恨走下去才是英勇。他们只有走向反面,以极端的凶残和疯狂弥补他们精神的空虚和缺失。——杀死寝室室友、给同学投毒、教师骗小孩到家里进行宰割、杀死老婆在朋友圈炫耀、公交车泼汽油、路上祸害孩子、开车疯狂撞人……这些对他们来说就是必然了。
不用什么冤仇,只是人们的幸福、美好、健康、丰富、从容、快乐、团结……他们就无法容忍了!
其实他们的主子不像他们这么“肤浅”,赖皮手段是首选,因为这能使自己保持“永远顽劣的胜利姿态”。擅长阴谋诡计、两面三刀、背后下手的阴暗小人,阴险狡诈的功夫很深。杀人、害人而不留痕迹。或者靠引诱和骗术,和见不得人的手段达到目的。那些没有修炼好的,才会以疯狂的方式了结可悲的生命!他们急需培养年轻的“接班人”,以延续手中的权力,并在“阴谋与权力”中大显身手。所以他们对这些自我了断行为,扼腕痛惜。
为了到手权力不再旁落,占领更多的官位,他们需要大量的人才。当然随着势力范围扩大,他们会采取作弊等非常的手段增加他们“后备军”。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里的“党”即为得到不当利益,结党营私,以勾结的力量凌驾于大众之上。论高低贵贱,从中得到好处的“党“。为公平正义,领导人们与邪恶斗争,以善良、美好、正义、真理为目标的党,必然得到人们的拥护。善与恶、凶残自私与善良无私完全不同。
然而在历史变迁中,为什么邪恶不但没消失,有时反而更强大?一是人的本性决定。动物性压倒人性,就表现出自私、放纵、和邪恶。他们追求的目标是自私自利、作威作福、投机取巧、为所欲为的自由。而达到这种“假自由”的最佳手段和捷径,就是邪恶。二是邪恶的异常狡猾、善于伪装和颠倒黑白。不择手段使他们千变万化,让人们难以分辨。在正义力量的震慑下,邪恶变得更加隐秘和狡猾。但在恶念和手段上继承邪恶的“优势”。精心伪装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一切的指责都巧妙地移植到别人头上。颠倒黑白使他们受益匪浅。
战胜邪恶容易,识破它却很难。能够认识隐藏的邪恶。我们才能更快地进步。
为了获得不当的、优于别人的地位和利益,不择手段为所欲为;为了可怜的私心,抛弃人类应有的道德和美德,这就是邪恶。颠倒黑白,抛弃所有游戏规则,使世界、生活、生命黯然失色。他们还觉得是胜利者,这就是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