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兵之胜在于篡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孙子曰:德行者,兵之厚积也。信者,兵之明赏也。恶战者,兵之王器也。取众者,胜也。
孙子曰:恒胜有五:得主****,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孙子曰: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孙子曰:胜在觉,明赏,选卒,乘敌之。是谓泰武之葆。孙子曰:不得主弗将也……
……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
【注释】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篡借为选,篡卒即选卒。
军队打胜仗在于选用强卒。
士卒作战勇敢在于军法严明。
军队作战机动灵活,在于利用形势。
利:锐。意谓军队战斗力强,在于将帅言而有信。一说“利”即利害之利,此句意谓将帅有信,为军队的利之所在。
军队具有好的素质,在于将帅明白用兵的道理。
军用不绌,在于速战速决。亟:急。
军队战斗力强,在于养精蓄锐。
军队战斗力挫伤,在于频繁作战。
厚积:丰富的储备。意谓德行是军队的深厚基础。
“之”字原简写脱,据文义补。
恶:厌恶。恶战:不好战。王器:王者之器。
意谓不好战才是用兵的根本。
将帅得到君主信任,有指挥作战的全权,可以胜利。
御:驾驭,控制。意谓将帅受君主牵制,不能自主,就不能胜利。
乖:离异。意谓将帅不和,不能胜利。
间:间谍。
安: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哪里”。
【译文】
孙膑说:“用兵能够取胜,主要在于选拔士兵。士兵的勇敢在于军纪严明,士兵的作战技巧在于指挥得当,士兵的战斗力强在于将领的威信,士兵的品德在于教导。军需充足在于速战速决,军队的强大在于百姓休养生息,军队受损伤在于作战过多。”孙膑说:“品德高尚是用兵的深厚基础。以信治军,就是要对士兵明确颁示奖赏。能够进行殊死战斗的士兵是最好的士兵……”
孙膑说:“常胜方法有5点:将领得到君王充分信任,得以全权指挥军队时,可以取胜;将领懂得用兵规律,可以取胜;将领得到广大士兵的拥护,可以取胜;军队上下左右同心同德,可以取胜;将领能够充分了解敌情,并能利用地形,可以取胜!”孙膑说:“常败的原因也有5点:将领受君王控制而不能独立指挥,不能取胜;将领不晓得用兵的规律,不能取胜:将领不和,不能取胜;将领不能得到广大士兵拥护,不能取胜。”孙膑说:“取胜在于……明确赏格,选拔士兵,趁敌军……这是用兵取胜建立奇功的法宝。”孙膑说:“得不到君王的信任是无法统兵作战的……”
……一是信,二是忠,三是敢。何为是忠?就是忠于君王。何为是信?就是对悬赏讲信用。何为敢?就是敢于抛弃不正确的东西。如果不忠于君王,就不敢领君王的兵打仗。如果在奖赏方面没有信用,就不能得到士兵的拥护。如果不能摒弃不正确的东西,士兵就不会敬服。
【心得】
文章字数不多,其内容却十分丰富,讲述了行军作战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可谓鞭辟入里,值得深思和研究。文章明确地提出了“兵之胜在于选卒”,这一观点,通过一系列论述之后,孙膑又突出强调“明赏、选卒……是谓太武之葆”。孙膑在2000多年前尚有如此主张,并将其作为出奇制胜的法宝,这确实难能可贵。从下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选卒和明赏的重要性。
宋真宗时,曹玮在秦州任职已经很久了,便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派人来替换他。宋真宗询问枢密使王旦:“爱卿认为谁可以代替曹玮呢?”王旦就推荐了李及,真宗同意了。
群臣们却持怀疑态度,因为李及虽然谨慎忠厚,言行检点,却不是驻守边疆的将才。韩亿把大家的担心转告给了王旦,王旦没有作声。等到李及到了秦州,当地的将领和官吏们也看不起他。不久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有个屯戍禁军的士兵大白天在街上抢夺一个妇女的银钗,州吏们逮捕了他,并将他带到李及那里。当时,李及正在府里看书,便放下书来,将那个士兵叫到跟前,审问了几句,那士兵表示认罪。
李及也不再与幕僚们商量,马上命令将他推出去斩首,又像刚才那样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幕僚们一见都掠叹不已而生畏惧之心。不久,李及的声誉就传到了京城,韩亿听说后,便又去拜会王旦,将李及的故事并给王旦听,并且称赞王旦有知人之明。王旦笑着道:“戍边的士兵竟公开抢劫,主帅将他斩首,这只是小事一桩,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我之所以推荐李及,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曹玮在秦州任职7年,羌人都慑服于他。可兄曹玮处理边防事务,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
如果派其他人去,必然会自认为聪明,而全盘地改变曹玮的治理措施,败坏他的政绩。因此,我之所以推荐李及去,仅仅是因为他忠厚稳重,一定会谨守曹玮的事业罢了。”韩亿听了这番活,愈发叹服王旦的知人善任了。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十分精彩。
吕布部将华雄,身长9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确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击败孙坚,斩了袁术骁将俞涉和韩馥上将潘凤。这时,讨伐董卓的众诸侯尽皆失色。关羽主动要求出战:“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问此人现居何职,公孙瓒回答:“跟随刘备充马弓手。”袁术以职取人,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邪?岂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独具慧眼:“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也是世俗之见,认为“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曹操不同意这一看法,教酾热酒一杯,与关羽饮了上马。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弯铃响处,马到中军,关羽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关羽斩了华雄后,张飞要求:“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可以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竟大怒,喝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具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我赶出帐去。”这是时,曹操提出不同意见:“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这充分说明:论功行赏,是曹操常用的统御谋略。曹操能够统一当时中国的北部,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典韦出身下层,但勇力过人。他在曹操与吕布之战中,使用短戟,立杀十余人。后又杀散众军,救出曹操。曹操回寨后,立即重赏典韦,加为领军校尉。由于曹操“得功者赏,何计贵贱”即论功行赏的谋略思想很明确,而且付诸实践,所以将士们都乐意为曹操效力。
甘宁为黄祖部下时,多立功绩,但黄祖以“劫****”看待甘宁,并不重用。以后甘宁投奔孙权。孙权并不因为甘宁当过强盗就轻视他,而是大喜道:“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后来在征讨黄祖之战中甘宁立了大功,砍死邓龙,射死黄祖,孙权立即提升甘宁为都尉。黄忠、魏延也不是出身于名门、大族,但他俩在随刘备平定西川时立了大功。刘备封黄忠为“五虎大将”之一,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驾齐驱,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可见孙权、刘备能够创立吴国、蜀国,也和他俩论功行赏有关。
文章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强在于休民”,道理是说一个国家若想壮大军事力量,必须与民休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军事方面,而且适用于治国的各个方面,民富国则强,百姓才是根本。唐太宗即位后,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休养生息,仅仅几年就医治好连年战争的创伤,百姓富足了,国家也就强大了,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历史上有许多军事将领都非常注重爱兵爱民。如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吴起,就是一位爱兵胜爱子的名将。他在魏国当将军时,与士卒同衣食,共甘苦,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自裹粮负重。一次,他率军进攻中山国(今河北定县),军中有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疼痛难忍。为了解除士兵的痛苦,身为大将的吴起,不顾毒疮的脏臭,亲自为士兵吮毒,挽救了他的生命。这样,部队的官兵关系进一步融洽,战斗力大大增强。吴起爱兵吮毒,几千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再如商周之际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姜子牙,倡行“民心为贵”思想,成为西周开国元勋,对后世兵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次,姜子牙与周文王讨论兵事,文王同:“争权于天下者,何先?”姜子牙对曰:“先人,人与地称,则万物备矣。”文王又问:“人者,何先?”姜子牙对曰:“民心所向,天命可知。”姜子牙这种民心为贵的思想,贯穿于他整个的军事政治生涯之中。在伐纣灭商战争中,他为周武王打出“吊民伐罪”(安慰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的旗号,宣称周军是利民除害的“正义之师”,散发钱粮,赈济贫民,释放囚徒,废除淫政,得到民众支持,减少民与贵族的对立,在短时期内使商统治区皆臣服于周。
《宋史·曹彬传》记载,公元974年,曹彬奉命率领10万水陆大军进攻南唐,包围金陵。为了减轻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破坏,他下令对金陵城围而不打,并遣使劝降,迫敌就范,以确保古城安全归宋。然而南唐后主李煜执意不降。
宋军围城10个月而不攻,将士纷纷请求屠城,以解心头之恨。在即将破城时,曹彬担忧的是克城之日,难以制止将士们的复仇行动和城内军民将遭杀戮。于是,他称病卧床不起。部将同主帅得病,心急火燎,前往探视。曹彬对部下的问候闻而不答,诸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曹彬恳切地说:“我的病非药石所能治愈,惟须诸公诚心发誓,在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只有这样,我的病才能不医而自愈。”大家深为曹彬的爱民之心所感动,即焚香起誓,表示不违主帅所望。破城之日,宋军严格执行曹彬的命令,使城内安然无恙。后来,元世祖忽必烈送军江南,听了这个故事后,也深受感动,特地召渝蒙古军将领要学习曹彬的榜祥。所以,繁华的金陵虽几经宋军和元军夺占,都依然保全完好。
这一篇是有关曹操爱民的故事。话说他领兵讨伐张绣,此时,正当麦熟季节,但行军路上,曹操却不见百姓收麦。他了解到这是怕兵,不敢下地割麦。于是,曹操让人到远近各村传谕百姓及各处地方官员:“我奉天子诏命,出兵讨伐叛逆,为民除害。
此时乃麦子成熟季节,为保护百姓,我命令凡有践踏麦子的将领,一律斩首!军令如山,众百姓不用惊疑。”百姓听后向行军道路跪拜以示感谢,为此折服。曹军官兵严格遵守曹操的命令,经过麦田时,全部下马行走,小心翼翼,无人敢践踏麦田。
当曹操骑马行进时,因马受鸟惊吓窜进了麦田,踩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当即叫来行军主簿,议处自己践踏麦田的罪。主簿说,“岂有议丞相罪之理?”曹操说:“法为我所定,若不罚,岂能服人?”当即剑要自杀,众人急忙劝止。谋士郭嘉说:“古时《春秋》上有记载,‘法不加于尊’。丞相总领大军,怎么能自戕呢?”曹操思忖片刻才说道:“既然《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这一说法,那我就姑且免死吧!”随即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割下头发权且代替首级!”让将士观之,并告之:“丞相践踏麦田,本来应该斩首,以便执行号令,现在割下头发代替。”全军将士无不折服,无人敢不遵守军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爱民才可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