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9000000015

第15章 曾国藩治兵语录(1)

本编综述

《曾国藩治兵语录》的条目基本上都选自近代名将蔡锷所编的《曾胡治兵语录》。

《曾胡治兵语录》辑录于1911年,蔡锷作序,每篇章后都写有按语。书中的曾就是曾国藩,胡是胡林翼。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其父原是嘉庆进士,十分推重程朱理学,因此胡林翼从小便受到理学的薰陶。他和曾国藩是同一时代的人。1854年他以道员衔率黔军到湖北,与湘军一道反攻武昌。两年后升任湖北巡抚,全力支援曾国藩围剿太平军。

《曾胡治兵语录》一书于1917年在上海印行,梁启超为之作序,影响深远。1919年,李根源又在广州重印。蒋介石非常推崇《曾国藩兵书》,在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时,曾加以增补,并将该书定为教材。该书的兵法思想,对现代中国军官、将领,以及现代战争史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曾国藩治兵语录》,主要涉及军事人才的选拔、选拔的标准,以及治军打仗的一些原则。在曾国藩看来,好的将领必须具有“勤、恕、廉、明”的品德。同时,他主张“以礼治军”,认为“带勇之人,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他认为士兵的斗志和将领的谋略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他极为重视军事训练和纪律教育;在临敌作战方面,他主张应扼守要地,巩固后方,积极进攻,各个击破;主张集中兵力,戒除浪战。认为将领应身先士卒,军事上主张扎硬寨、慎战,同时也主张抓住战机主动出击,讲奇正,重计谋。

一尊贤使能

【原文】

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难,往时在余幕府者,余亦平等相看,不甚钦敬,洎今思之,何可多得?弟当常以求才为危,共闾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事一方也。

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亲巡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探贼地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理其绪而分之,又比其类而合之也。眼到者,注意看人,认真看公牍也。手到者,于人之长短,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也。口到者,使人之事既有公文,又苦口叮嘱也。

第一戒个骄宇,心根之际若有丝毫骄矜,则在下之营官必傲,士卒必惰,打仗必不得力矣。第二守个廉字,名位日尊,岂有怕穷之理?常使在下之将官多占些便益,士卒多沾些恩泽,则人人悦服。切不可处处打算,惹人谈论。得了名,就顾不了利。莫作名利双收之望,但重名扬万古之志。

【注释】

辅:辅助、帮助。

至难:特别困难。

幕府:古代军队中将帅办公的地方。

洎:到,及。

闾冗:重要。

乡里:乡下。

公牍:公文。

惰:怠惰、散漫。

【译文】

挑选将材,要找具有深远智慧谋略的人,而且要号令严明,能耐劳苦,这三个条件都具备,就是最好的人选。

要求别人辅佐自己,时时刻刻不能忘记这些道理。获得人才是非常困难的,过去有些人做我的幕僚,我只是平等对待,对他们不是很钦敬,今天看来,这些人是多么地不可多得。你应该常常把寻求人才作为重要的任务,至于那些无能之辈,即使是至亲密友,也不应久留,这主要是担心有才的人不愿与他们共事。

择取人才的方式,以有节操而没有官气、条理清晰而又不说大话为关键。办事的关键是要做到“五到”,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所谓身到,就是作为官吏对命案、盗案必须亲自勘验,并亲自到乡村巡视;作为将官就必须亲自巡视营地,亲自察看敌情。心到,就是凡事都要仔细分析它的大条理、小条理、起初的条理和结束时的条理,既要理清它的头绪而与其他事做一区别分析,又要归纳它的特点,类比近似的事理。眼到,就是要专心地观察人、认真地读公文。手到,就是对人的才能长短、事情的关键所在,动作笔记,以防止遗忘。口到,就是在命令人做事时虽然已有公文,仍要苦口叮嘱。

为人将领第一要戒“骄”字,心里如果有丝毫骄矜之气,那么他手下的营官必然傲气十足,士兵怠惰,打仗不肯出力。第二要守“廉”,自己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哪还有怕穷困的道理?要经常让自己的手下将官多获利,德泽也要施于众将士,如此就会人人心悦诚服,千万不要处处为自己打算,引发人们的议论。既然有了名,就无法再去顾及利,不要有名利双收的奢望,但必须有名传万古的志向。

【心得】

在这几段语录中,曾国藩论述选择将才的原则。对他的这些观点,蔡锷是这样评价的:“古人论将有五德,曰:智、信、仁、勇、严。说得非常精要,要求也特别高。西方人谈论将领时,总要称‘天才’。换句话说,将领需要天赋的智慧与勇敢。而曾国藩、胡林翼都主张作为将领必须要有良心和血性。真可谓中肯之论,同时也是他们独到的看法。

“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攻陷东南十余省,东南半壁,沦陷殆尽。两公原本是一介书生,都是翰林出身,一个是清宦,一个是僚吏,对于统兵打仗,他们连做梦都没有想过,他们平时所做的事,与行军打仗没有丝毫关系。只因有良心血性,而使他们的才干,发挥得淋漓尽致,军功卓著,恩泽全国。他们的功勋、行事、言论,可与古今的名将相媲美,而且毫不逊色。

“这难道不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吗?假如他们二人与一般人并无二致,那么,他们最多也不过做一名显赫的官员,或者做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湮灭,如何能够从军队中奋起,平定国难,建立旷世奇功呢?

“以上各节,言辞大多十分沉痛,都是悲叹人心沉沦,志节不振作。眼下,时局的险恶、祸患的剧烈程度,大概10倍于咸丰、同治时期。我们身为军人,若不确立宏大的志向,以救国为目的,以为国捐躯为归宿,就不足以救同胞出苦海,使国家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我们必须把这颗赤诚之心,奉献给九死一生的战场,义无反顾,才可能于事有补。如果大家果真能下定决心,百折不挠,那么千灾百难皆可迎刃而解。假如我们这些做将校的人,都以居高官、受厚禄,安享荣华富贵为追求的目标,士兵则以获取虚名和军饷为追求的目标,那么,曾、胡二人必定要痛哭于九泉之下了。”

的确,将才是在战争中取胜的重要基础,历史上因为择人不当而造成战争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诸葛亮对马谡的误用。

马谡是诸葛亮好友马良的胞弟,史称其人“才气过人,好论军计”,因而深受诸葛亮的赏识,让他担任参军之职。马谡刚开始时的确不负诸葛亮的倚重,在军事上曾多有建树,如提出“攻心为上”的建议,为诸葛亮“七擒孟获”,顺利平定蜀南,立下了重大功绩。但他在戍守街亭时,却犯了兵家之大忌。

蜀国街亭为汉中咽喉要地,诸葛亮派将驻守。马谡请令,诸葛亮再三叮嘱须靠山近水扎营,并令王平辅之。马谡刚愎自用,违令,又不听王平谏言,竟在山顶扎营,因而被魏将张邰所败,街亭失守。马谡不遵诸葛亮将令,失守街亭,与王平回营请罪。诸葛亮虽惜其才,但以军法无私,挥泪斩之,并因己用人失当,上表自贬。

虽说马谡才气过人,但由于他缺乏实战经验,又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王平的谏言,终于造成了街亭惨败。

正是基于对将才的器重,所以每到一地,曾国藩即广为寻访、延揽当地人才,如在江西、皖南、直隶等地他都曾四处求才。他的幕僚如王必达、程鸿诏、陈艾等人都是透过这种方法求得的。与捻军作战期间,曾国藩在其所出“告示”中特别列出“寻访英贤”一条,以布告远近:“本部堂久历行间,求贤若渴,如有救时之策,出众之技,均准来营自行呈明,察酌录用。”“如有荐举贤才者,除赏银外,酌予保奖。借一方之人才,平一方之寇乱,生民或有苏息之日。”薛福成就是在看到告示后,上《万言书》,进幕府,并成为曾国藩兴办洋务的得力助手的。

在直隶总督任内,为广加延访,以改当地土风,曾国藩除专拟《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广为传布外,还将人才“略分三科,令州县举报送省,其佳者以时接见,殷勤奖诱”。曾国藩与人谈话、通信,总是殷勤地询问其地、其军、其部是否有人才,一旦发现,即千方百计调到自己身边。他幕府中的不少幕僚都是透过朋友或幕僚推荐的。为了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避免因自己一时言行不慎或处事不当而失去有用之才,曾国藩力克用人唯亲之弊;同时,自强自立,“不敢恶规谏之言,不敢怀偷安之念,不敢妒忌贤能,不能排斥异己,庶几借此微诚,少补于拙”。从其一生的实践看,基本上他做到了这一点。曾国藩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幕府之盛,自古罕见,求才之诚,罕有其匹,事实证明其招揽与聚集人才的办法是正确且有效的。

同时,曾国藩还非常注意人才的互相吸引,认为“得一而可得其余”。他曾举例说:求才“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得其余”。蚨,即青蚨,是类似昆虫的一种小动物。“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子钱,或先用母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雉之有媒”,是说猎人驯养的家雉能招致野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国藩以青蚨子母相依不离、家雉能招致野雉,比喻征求人才时须重人才互相吸引,使之结伴而来,收“得一可及其余”之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自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马说》问世以来,时至今日,“伯乐”已成为关于发现并推荐人才的代名词了。在历史上许多荐贤举能的故事中,三国时代吴国的阚泽推荐陆逊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的作为实际上难于历代许许多多的“伯乐”。曾国藩幕中经人推荐的人才也很多。方宗诚、陈艾都是吴廷栋推荐的;吴汝祖是安徽人,是方宗诚推荐入幕的;赵烈文是周腾虎推荐的;李善兰是郭嵩焘推荐入幕的;李善兰又荐张文虎入幕;容周则是李善兰、张斯桂、赵烈文二人推荐的。

对人才的广泛搜罗和耐心陶铸,是曾国藩能够成其“事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李鸿章作《曾文正公神道碑》,称誉他“持己所学,陶铸群伦。雍培浸灌,为国得人。知人之鉴,并世天伦。”曾国藩确有谋国之忠与知人之明。后来,薛福成评述道:“自古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名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调天下至大,事变至股,绝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清史稿》评论曾国藩,亦称:“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彊臣国帅,几遍海内。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石达开也曾称赞曾国藩说:“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睹也。”

曾国藩为求得贤能之人,是颇下工夫的。王定安记述说:“国藩专务以忠诚感召人心,每乡里士来谒,温语礼下之,有所陈,务毕其说。言可用,则斟酌施行;即不可用,亦不话责,有异等者,虽卑贱,与之抗礼。”他礼贤下士,颇有周公吐哺之风。《归闻随笔》记述道:“咸丰以来,统兵人员推公平生来未尝台坐,其每见僚属必台坐者,胜保也。台坐者,旧制,大员见小吏,居中设独坐而坐,谒者立于傍也。”曾国藩曾向友人描述自己在咸丰三年的心情说:“弟尝谓带勇需智深勇沉之士,文经武纬之才。数月以来,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忘诸怀。”及至咸丰十年,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事业”大行发展,人才尤为极需。他给友人写信说:“国藩当疲之急,忽膺艰巨之任,大惧除越,贻友朋羞。惟广求名将,以御寇氛;广求循吏,以疏民困,得一分则鄙人可免一分之咎。得十人百人,则地方渐受十分百分之福。”曾国藩求才,可说是“一以贯之”的。为此,他常写人才闻见日记。将所见所闻,分为“闻可”、“闻否”、“见可”三类,以备识人、求才之用。

曾国藩这种知人之明主要表现在他慧眼识才。这可以从他与左宗棠、李鸿章、李元度三人的关系上得到具体生动的说明。

左宗棠在曾国藩死后,曾写了这么一副挽联,别出心裁地把自己写了进去: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曾、左交恶多年,音息不通,但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才华向来极为赞赏,在他处于危厄之际,伸出援助之手,荐举他以四品京堂襄赞军务,掌握军队实权,位至督抚。此举也终于赢得了左宗棠的“自愧”;这是曾国藩“谋国之念、知人之明”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例。他们“同心”、“攻错”,指的都是忠于国家,无负平生,足见曾、左二人都有宽广的胸襟。所以,左宗棠这副半怀人半责己、半颂德半抒怀的挽联,被后人盛誉为名联。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磨练在当时更是为人传颂。

最初,李鸿章投靠到曾国藩门下时,曾国藩对其态度表现得极为冷淡。其实,曾国藩并不是不愿接纳李鸿章,而是看李鸿章心态高傲,想挫一挫他的锐气,磨圆他的锐角。这大概就是曾国藩这位道学先生培养学生的一番苦心吧。自此之后,曾国藩对李鸿章的锐角着意进行了打磨,使他变得老成世故,打下了立足官场的“基本功”。

曾国藩很讲究修身养性,规定了“日课”,其中包括吃饭要定时,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不例外。而且,按曾国藩的规定,每顿饭都必须等幕僚到齐方才开动,差一个人也不能动筷子。曾国藩、李鸿章,一是湘人,一是皖人,习惯颇有不同。曾国藩每天天刚亮就要吃早饭,李鸿章则不然,向来就有一种不惯受拘束的文人习气,而且又出身富豪之家,对如此严格的生活习惯很不适应,于是,每天的一顿早餐就成了他沉重的负担。一天,他假称头疼,没有起床。曾国藩派士兵去请他吃饭,他还是不肯起来。之后,曾国藩又接二连三地派人去催他。等他赶到大营,一入座,曾国藩就下令开饭。吃饭时,大家一言不发。饭后,曾国藩把筷子一扔,板起面孔对李鸿章说:“少荃,你既然到了我的幕下,我要告诉你一句话:我这里所崇尚的就是一个‘诚’宇。”说完,拂袖而去。

李鸿章何曾遭受过当众被训斥的滋味!这才对曾国藩严谨的行事风格有所了解,因而心生警惕。从此,李鸿章在曾国藩面前更加小心谨慎了。

李鸿章素有文才;曾国藩先让他掌管文书事务,之后又让他帮忙批阅下属公文,撰拟奏折、书牍。李鸿章将这些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甚为得体,深得曾国藩赞赏。几个月后,曾国藩当众夸他:“少荃天资聪明,文才出众,办理公牍事务最适合,文稿超越众人,将来一定大有作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许会超过我,好自为之吧。”

这一贬一褒,自然有曾国藩的意图。而作为学生的李鸿章,对这位比他大十二岁的老相国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对人说:“过去,我跟过几位大帅,糊糊涂涂,不得要领;现在跟着曾帅,如同有了指南针。”

同类推荐
  • 战国倾奇

    战国倾奇

    北条早云攻破小田原城,却意外开启了魔天七曜,使得「战国七王星」重临大地,开启长达百年的乱世序幕。七杀星织田信长、贪狼星武田信玄、破军星上杉谦信、太阴星德川家康、天相星丰臣秀吉、太阳星伊达政宗、天机星毛利元就。日本战国史上最强七王,斗智斗力,谁才是王中之王?本篇故事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融入战略、奇幻、爱情、忍者、剑侠传闻,绝对会丰富你的想像力,增加你对史料的了解,即使对战国史诗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轻松上手,是迅速掌握战国七强历史关系的入门书。堪称是世界末日来临前的『最最优质网文』!!(我自己封的,呵呵!)
  • 战倭寇

    战倭寇

    倭寇,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刀客、海盗、无赖的代名词,和他打交道,就要出手重,打的疼,他才会跪地给你叫爷,安二的购岛闹剧,看看就是如此,他可以向打不过的人叫干爹,有干爹的撑腰,就要欺男霸女,对于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字,打,两个字,痛打。郭泰一个军人的后代,长大后就想和倭寇打一仗,一次偶然的机会,穿越了时间隧道,为他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他选择了中日历史上的五次战争,作为自己穿越的经历,如果你有兴趣也来试一把?(此文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写)
  • 逆战之特种生涯

    逆战之特种生涯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条除了你,无人能走的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去选择梦想的道路!你要接受天赋被否定,梦想被砸碎!你要忍受,努力被否认,尊严被挑战!你要面对,实力被否定,声音被嘲笑!这个世界,有时并不公平,想要在风暴中翱翔,就必须问自己!你是否能鼓起勇气奋力一搏?你是否能收拾碎片继续出发?你是否能抛开一切重新再来?向疼痛、委屈和怯懦说再见!人生的路上没有失败!为爱逆战!Fightbackforlove!现在,让世界听我的!Lettheworldhearmenow!
  • 穿越火线天神兵

    穿越火线天神兵

    战争与和平,光明与黑暗,在这之间是谁在拼尽生命全力守护着那和平、极力释放着光明?
  • 史上最强抗战军

    史上最强抗战军

    逍遥自在习惯了的雇佣兵王赵月亮发梦也想不到,自己不但被杀手组织追杀了,而且还悲催的穿越重生到了一个远在万里迢迢的德国的纨绔子弟身上。那么在1936年开始的这乱世的年月里面,赵月亮的人生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呢?是成为英雄,还是狗熊?还是籍籍无名,还是一夜成名?还是……
热门推荐
  •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白尾恶魔闯天下

    白尾恶魔闯天下

    一个人与别人不一样,被认定是千年前的恶魔,为了以后的安定所以必须除掉,对此,白千绒表示不服!来吧!我要让你们看看,我要站在世界的巅峰!拥有白色尾巴的恶魔为了站在世界巅峰而奋斗,但时不时变成小猫讨人欢心求抱抱,似乎也不错,怎么办呢~她最后是变成真正的血腥恶魔,还是摇着尾巴时不时讨鱼干的王,还是两者之间?时不时犯傻,小小腹黑.......
  • 位面进化

    位面进化

    得破碎世界,习神话功法,开惊天之局,成万界之主!任务:专杀各种主角!主角:“我以后要做什么?”位面:“杀主角!”主角:“主角不是杀不死的吗?”位面:“杀不死也要杀!”主角:“……”
  • 农门悍妻:山里汉子,不简单!

    农门悍妻:山里汉子,不简单!

    【全文完结】穿越到一个挻着大肚子女人身上,正被人扫地出门!恶毒的大嫂;贪财的左邻;眸光短浅的右邻;有继母就有继父;无耻的继弟弟妹妹们;孕妇难为,孩子没出生,王怡咬咬牙先忍了,等孩子出生了,嗯哼……“候爷妾,地位也不底了,比农家妇高出不知道多少,你知足吧。”“娘亲,你不要我的吗?”儿子哭着问,好算计啊,儿子是娘心头肉啊,儿子一求指不定她就同意,忍辱负重的腾了正妻位?滚滚滚,男人神马的一边凉快去,她带着儿子也能过得好。新文《空间农女:彪悍俏媳妇野汉子》,坑品有保障,欢迎姐妹们去跳坑
  • 醉颜酡

    醉颜酡

    坚韧,贱人。虽谐音,却同意。三世为人,挣扎在国家和个人的缝隙,却依然坚韧
  • 剑与君

    剑与君

    无冕之王从深渊中走来,身后是累累尸骸堕天就是在混沌中坠落九个晨昏到达地狱圣王端坐云端之上
  • 探墓风云

    探墓风云

    段家在中原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靠盗墓起家,做生意后,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段家大少爷段逸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颇有些玩世不恭,一直以来对祖辈盗墓的经历神往不已,但段家决心远离盗墓,从不允许他接触任何跟古墓有关的事物。段逸的爷爷被人尊称为段老爷子,年轻时在浙东古墓曾被守墓的和尚所救,并赠予一串奇楠念珠作为报答。四十多年过去,奇楠念珠突然被寄了回来,段老爷子立即意识到是有人故意要引自己去浙东古墓。段逸决定代爷爷去浙东寻救和尚,但段老爷子的条件就是决不能下墓。一心寻求刺激的段逸满口答应,但是不安分的他真的会遵守对爷爷的承诺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烈火调酒师

    烈火调酒师

    一个在大火中存活下来的青年有了对火的操纵,一次对调酒的尝试让他爱上了调酒师这个职业,加上他对调酒的天赋······别人评价:此子非池中之物啊!新手写新书,新书上传还指望大家帮我宣传宣传,谢谢啊!对本书有建议或意见的朋友请加QQ:2292807314新手还望大家多多指导指导,谢谢。
  • 帝少的契约新娘

    帝少的契约新娘

    人前,他是冷酷俊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集团总裁。人后,他是花样翻新技术超强的豪门权少。人前,她是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的集团小职员,人后,她是他见不得光的契约伴侣。“冼少,我们一共睡过三次,还剩二十七次,睡完我就自由了”“想自由?明天早上九点,民政局门口见。”“我不同意”“那好,27次变成2700次。”一纸契约,一场交易。他为爱沦陷,她被爱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