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8800000023

第23章 便宜十六策(8)

教令的原则,在于上对下进行指导,与法规不符的就不谈论,不合乎道义的事就不去做。上级的行为处事,是百姓所关注的。如果对自己放纵却去教导别人,这是违逆施政;必须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再去教育别人,这是顺应施政。所以一国之君,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德行,然后才能向下级发号施令,如果自己不以身作则,则会有人不服从他的命令,而命令如果得不到服从,混乱的局面一定会产生。因此身为一国之君,应该考虑教导在先,施行处罚在后,如果不经教练就让部下参加战争,无异于拋弃他们。用兵打仗的方针,首先要对士兵进行训练,其中有五项法则:第一,要让士兵熟悉战旗指挥的变化,纵横穿插的方法;第二,要让士兵熟悉各种锣声和鼓声,知道听到何种声音应该采取何种行动,何种声音应该停止;第三,要让士兵清楚刑罚的威严、奖赏的好处;第四,要让士兵熟练使用各种武器,充分做好战斗的各种准备;第五,要让士兵熟悉转身、回旋、快跑、慢走的各种行列,知道何时应该前行,何时应该后退。这些称作五教。而教练军队布阵,也有各种方法。左军教部队布置青龙阵,右军教部队排列白虎阵,前军教部队布设朱雀阵,后军教部队摆列玄武阵,中军教部队布列轩辕阵。军中主帅的位置也有讲究,左边排列持矛的士兵,右边布置拿戟的兵,前面布置拿盾的士兵,后面布置拿弓弩的士兵,中央排列战旗、摆设战鼓。看到战旗挥舞,全军就立即开始行动;听到战鼓响起,全军便向前冲锋;听到锣声响起,全军就立即停止进攻,听从将帅的调遣,五阵就能井然有序。布好军阵的方法,要以旗鼓为主导。听到第一阵鼓声,举起青旗,士兵就摆出直阵;听到第二阵鼓声,举起红旗,士兵就摆出锐阵;听到第三阵鼓声,举起黄旗,士兵就摆出方阵;听到第四阵鼓声,举起白旗,士兵就摆出圆阵;第五阵鼓声响起,举起黑旗,士兵就摆出曲阵。直阵就是木阵,锐阵就是火阵,方阵就是土阵,圆阵就是金阵,曲阵就是水阵,这就叫做五行阵法。它们相互转化,互为依存,互相对应,互为胜负。互为依存的就叫做“救”、“助”;互为胜负的就称作“战”、“敌”。一般布置五阵的办法,以五为一个单位,互相保护。五个人成为一个长,五长成为一师,五师成为一枝,五枝成为一火,五火成为一撞,五撞成为一军,如此一来,军队的组织编制就完备了。行军打仗要想充分发挥威力,必须善于指挥调度,个子矮的士兵使用矛戟之类的武器,个子高的士兵使用弓箭之类的短兵器,身强体壮的人护卫旌旗,勇敢的人敲击锣鼓,身体瘦弱的人从事粮草的给养,聪明的人出谋策划,乡里互相支援,队伍之间互相保护。一鼓敲过,整顿好队伍;二鼓过后演习军阵;三鼓响过之后吃饭用餐;四鼓敲后申明军纪;五鼓敲后全军出发。先听锣鼓声,然后举起各色旗帜。用兵出战,依照顺序行动。鼓声响过三遍之后,旌旗飘扬,对于高举武器向前进攻的士兵应该给予奖赏,对于后退逃跑的士兵应该立即处斩,这就是教令。

【心得】

君王教导群臣,将军教导士卒,如果能够亲身躬行、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法令就容易施行,同时要教导士卒能熟悉军队作战的各种号令,掌握好具体的排兵布战的作战技巧,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关于以身作则,在《后汉书·第五伦传》中说得相当好:“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如果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去教导下属,那么法令就会有人不去遵从,混乱的产生也就源于此了。

在位24年之久的隋文帝,深知要使得群臣和百姓真心服从自己,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在《隋书》中说他“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20年间天下无事,区域之内宴如也”。虽然史家的这种褒辞难免有溢美之处,但也不会离事实太远。正因为隋文帝注重节俭,并以身作则,所以他所推行的节俭政策很快就普遍实施了,豪强官吏都不敢过分做恶,这也是他改善政治和保全国家的一个根本条件。其后的隋炀帝虽然继承了隋文帝积累的巨量民力和财富,却忘记“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的道理,开始荒淫奢侈的生活和残虐的暴政统治,终于丧失了隋朝的江山。

而1626年,努尔哈赤率领30万大军西渡辽河,兵临宁远城下。当时守城的明朝大将袁崇焕手下只有1万多人马,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受到高第撤军的影响而士气低落。袁崇焕希望能在宁远和后金的大军决一死战,于是他把全城的将士集合起来,当众刺破手指写了血书,立誓自己要和宁远城共存亡,将士们深受感动,都表示要和他一样奋战到底。1月24日,努尔哈赤命令部队开始向宁远城进攻。袁崇焕亲自站在城头上指挥作战,命令士兵们用弓箭和石头打击敌人。当努尔哈赤的士卒强攻到城墙下,企图挖掘出缺口攻城时,袁崇焕又下令用西洋大炮炮轰对方。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后金军死伤无数,努尔哈赤本人也中箭受伤,眼看大势已去,后金只得撤军而逃。袁崇焕又率领将士们杀出城去,乘胜追击,再次歼灭后金士卒1万余人。身经百战的努尔哈赤在兵败宁远之后叹息道:“我从25岁带兵作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到这个宁远却攻不下来。”半年之后,心情忧郁的努尔哈赤患病而死。

上梁不正下梁歪,隋炀帝本身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君主,怎么能够教导臣子们以清廉来辅佐朝政呢?袁崇焕身先士卒,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士卒们自然听从号令、坚守疆土,也才能创造出以一万兵马击败努尔哈赤30万大军的奇迹。

《论语·子路》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六韬·龙韬·奇兵第二十七》:“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诸葛亮《将苑·励土》:“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可见,将帅应以身作则,率身励士,上行下效,这样,才能做到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个谋略不仅应用于军队,而且对治国兴邦、富国强民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四斩断

【原文】

斩断之政,谓不从教令之法也。其法有七:一曰轻,二曰慢,三曰盗,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乱,七曰误,此治军之禁也。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故设斧钺之威,以待不从者诛之。军法异等,过轻罚重,令不可犯,犯令者斩。

期会不到,闻鼓不行,悉宽自留,避回自止,初近后远,唤名不应,车甲不具,兵器不备,此为轻军,轻军者斩。受令不传,传令不审,迷惑吏士,金鼓不闻,旌旗不睹,此谓慢军,慢军者斩。食不廪粮,军不省兵,赋赐不均,阿私所亲,取非其物,借贷不还,夺人头首,以获其功,此谓盗军,盗军者斩。变改姓名,衣服不鲜,旌旗裂坏,金鼓不具,兵刃不磨,器杖不坚,矢不著羽,弓弩无弦,法令不行,此为欺军,欺军者斩。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按旗不伏,举旗不起,指挥不随,避前向后,纵发乱行,折其弓弩之势,却退不斗,宜左或右,扶伤举死,自托而归,此谓背军,背军者斩。出军行将,士卒争先,纷纷扰扰,车骑相连,咽塞路道,后不得先,呼唤喧哗,无所听闻,失乱行次,兵刃中伤,长短不理,上下纵横,此谓乱军,乱军者斩。屯营所止,问其乡里,亲近相随,共食相保,不得越次,强入他伍,干误次第,不可呵止,度营出入,不由门户,不自启白,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合人饮酒,阿私取受,大言警语,疑惑吏士,此谓误军,误军者斩。斩断之后,此万事乃理也。

【注释】

斩断:坚决予以惩处。

期会:约期集合。

食不廪粮:对军粮的多寡不加管制。

夺人头首:古代以获敌头首多少奖励战功,此句意为冒名领功。

越次:超出范围。

【译文】

处罚的原则,在于对不服从教令的人实行制裁。违背军纪的行为主要有七种:第一为轻,第二为慢,第三为盗,第四为欺,第五为背,第六为乱,第七为误,这些都是行军打仗时必须禁止的。应当机立断的事不立做决断,必然会带来祸害。所以军队中设有斧钺等刑具以示军纪的威严,用来处置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士兵,凡有违令者立即诛杀。军中的法令有不同的等级,有罪的士兵罪过虽轻也要从重处罚。军令不可违抗,违抗的就要处斩。

约定期限集合却不能按时到达,听到战鼓之声响却按兵不动,趁松缓之际自行滞留,为逃避战斗自行停止,先略微脱队而后越离越远,喊其名置之不理,战车、铠甲及各种武器不准备好,这叫蔑视军令,蔑视军令者处斩;接受了命令却不往下转达,或传令模糊使将士产生疑惑,不听锣鼓的号令,不看旌旗的指向,这叫做轻怠军令,轻怠军令者处斩;吃饭不节俭粮食,将军不爱惜士兵,授赏赐不公正,偏爱自己亲近的人,占有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不归还,抢走别人在战场上取得的敌人首级,冒充自己的功劳,这叫偷盗军队,偷盗军队者处斩;任意更改自己的姓名,衣着不整齐鲜明,旌旗损坏,锣鼓不齐备,武器的锋刀不磨锐利,器械不坚固,箭杆上没有羽毛,弓弩上没有弦,不执行军法法令,这叫做欺骗军队,欺骗军队者斩首;听到进军的鼓声响起却不进攻,听到后退的锣声又不停止,令旗下指不卧倒,令旗上扬不起身,不听从指挥,躲在队伍后面畏缩不前,横行乱窜,损坏弓弩使它失去作用,后退脱逃没有斗志,不执行军队号令,假托救死扶伤而逃回,这叫做背叛军队,背叛军队者斩首;出征打仗,士兵争先恐后,战车、战马推挤成一团,道路为之阻塞,使得后面的队伍无法前进,而呼唤声嘈杂喧闹,什么也听不清楚,队伍次序杂乱无章,兵刃相互碰撞,长短参差不齐、纵横交错,这叫做扰乱军阵,扰乱军阵者斩首;部队停止前进驻屯扎营,在探访乡里情况的时候,大家互助相倚靠,供给饭食,相互担保不能超过范围。若强行进入其他队伍扰乱秩序,对其呵斥仍不停止。或出入军营,不经过寨门,又不自动坦白。而祸乱产生之后,知情不报与犯案者同罪。此外聚众酗酒,偏袒贿赂的人,假传消息,使将士心中迷惑,这叫做贻误军心,贻误军心者处斩。斩断的政策如得以执行,则各种事情都能治理得有条不紊了。

【心得】

国家刑律制度的权威性是不容轻视的,士兵不服从军令,官吏不服从法令,都必须进行严厉的惩罚。在战场上,军令一出如山倒,对于那些危害严重、怯敌怯战的士卒一定要给予严厉的制裁,以达到杀一儆百、严整军纪的效果。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刚到新区时,生活非常艰苦,老百姓听信敌人的反动宣传而不敢接近解放军,所以一些干部战士产生了急躁怕苦情绪和破坏革命纪律的现象,时而骂人、拿东西、吓唬群众等。这严重地影响了军民关系。部队刚开进村,老百姓和商贩们便锁上门,跑到山里躲起来。刘邓便在小姜湾村前草坪上召开整顿纪律的干部会议,向全军颁布了整顿纪律的命令。然而,不久司令部机关里就发生了一起严重破坏群众纪律的事件:机关一位管理员,为了解决办公和生活困难,竟趁主人逃走之机,私自撬开了一家铺子的门,拿了一刀光纸、几支毛笔、几斤粉条和白糖。刘邓获悉,终于忍痛下决心:坚决按军法执行枪毙!同时召开大会以此教育整个部队,以儆效尤。以这次大会为转机,大军全面展开了整顿纪律工作,并积极主动开展群众工作,为群众做好事,逐渐消除了部队与群众之间的隔阂,造成了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全军团结的大好局面,为战胜敌人打下坚实基础。

诸葛亮在本篇中虽然主要列举违犯军令当受处罚的种种情形,但从诸葛亮在治国、治军的政治思路上来看,违犯法令的官吏同样也不可轻饶。“犯令者斩”,本来就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政策,同时也是顺利实施其他统治政策的保障。

齐景公时期,燕晋两国同时侵犯齐国,齐军溃败。得到晏婴的推荐后,齐景公又任命穰苴为大将,率军抵抗敌军。穰苴又请齐景公派一名有威望的大臣监军,于是齐景公派了自己的亲信大臣庄贾,双方约定第二天正午时分在军门集合。然而庄贾仰仗着自己是齐景公的亲信,骄横放纵,根本就不把穰苴放在眼里,到了集合的时间,他却还与为他送行的朋友饮酒作乐,直到傍晚才赶到军门。穰苴见庄贾来了之后,便问执法官吏:“依照军法,迟到者该当何罪?”“当斩!”执法官吏回答。庄贾闻书感到害怕,立刻叫人去找齐景公求情,可是还没等到报信的人回来,庄贾的人头已然落地。而且,在齐景公的使者驱车赶来时,穰苴还依军法追究了他驰车军营的罪责。三军将士,无不振奋,“病者皆求行”,争先恐后地为之赴战。燕晋之师闻风而去,齐军大捷,收复了全部失地。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他28岁中进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之职,他的一生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势、执法如山,他就是被人们称做“包青天”的包拯。当时曹国舅倚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鱼肉百姓、违法乱纪、横行乡里、强抢民女、草菅人命,作恶多端,罄竹难书。包拯在突破各种阻碍并查明其罪行之后,执法如山,依法定罪,斩了不可一世的曹国舅,威震四海,深得百姓爱戴。后来二国舅庞玉又利用陈州灾荒,置百姓的死活不顾,贪赃枉法大发横财,他不仅贪污、投机盗卖朝廷用于赈灾的粮食,而且乘机收买土地、霸占民女,使得陈州饿殍遍地,民众怨声载道。当受朝廷任命到陈州主持赈灾的包拯离京之前,庞玉的父亲庞太师要送给他一对精巧玲珑的镶金宝长马驹,希望包拯到了陈州后多多关照庞玉,但包拯坚决不接受,并对他说:“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庞玉的姊姊也仗着自己是皇妃而两次在包拯去陈州的路途上挡住他,一方面请求包拯到陈州后“谨慎处置”、“手下留情”,另一方面又用权势威胁包拯。然而包拯甘冒死罪地指出:“娘娘无理取闹,贻误公务,情实难容。”并命令随从“把銮驾打了,清除道路,人马向前。”包拯到陈州后,毫不留情地按刑律对庞玉进行了处置。

同类推荐
  • 隋唐铁甲军

    隋唐铁甲军

    欢迎来到充满搞笑与吐槽的精彩故事,本作是一本军事幻想小说。本作非穿越,非YY。以历史人物薛万彻为主角,参与一场场千军万马的战斗。隋末唐初,是动荡不安的乱世,内有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外有突厥等连年进犯。危难之时,铁甲军脱颖而出。他们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他们团结一致,保家卫国。铁甲军将士们用智谋和团队合作创造奇迹,谱写出属于他们的传奇。
  • 一战定天下

    一战定天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个属于热血男儿的成长历程。从一个狂傲不羁的少年到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从一个军校毕业生到一代战神的历程,属于我们心中的卫国传奇,正式开始。
  • 重生的老兵

    重生的老兵

    张阳没有死,是是传说中的穿越?还是借尸还魂?
  • 互动永无终结

    互动永无终结

    人类群体从最原始状态,经过漫长的探索发展,终于进入新月异的新纪元。其实,人类群体在一开始就是多元方向发展的,相互在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停止过残酷无情的竞争,伴随多元群体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在产生多元文明的最初阶段,不同的文明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看世界的角度大相径庭,于是不断剧烈的碰撞,终于爆发了两次波及全球的世界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过后,回顾让人绝望战争的破坏性,毁灭性,幸存下来的人们终于明白了和平的珍贵。但当当初亲身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人们一个个逝去后,战争再次降临,这一次的破坏性,毁灭性规模之大,超过了以往,已经涉及到遥远的太空,随着第一次波及全球空天战争的爆发,让人类陷入绝望的境地!!
  • 联军与同盟

    联军与同盟

    无意中的一次受伤,醒来发现战争已经天翻地覆。带上属于自己的小队深入敌后吧!
热门推荐
  • 绝世逆天妃

    绝世逆天妃

    叶沫,一个现代女杀手,夜茉,有着一身武艺医术的丞相府千金,叶沫因为朋友、爱人背叛穿越到了夜茉身上,而正是因为这次穿越,解开一道封印,她有了她原本应该拥有的记忆,她第一时间知道了夜茉并非丞相之女,他找到了广缘大师,世人眼中的神,还得知了夜茉和叶沫也是互换灵魂,自己才是那个所谓的夜茉,原身只不过是在现代因为和自己长相一样而找的替身罢了。
  • 无敌小金刚

    无敌小金刚

    一颗诡异的药丸,使得王洛的身体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随意伸展的肢体,远超常人的视听能力,钢铁般的身躯,冰火九重天的体验,偶尔还能隐个身玩个小神秘。“呔!妖精休走!吃老衲一葫芦!”本文讲的不是超人,而是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 东京上空的乌鸦

    东京上空的乌鸦

    「他,身为影子主角,初生牛犊,为了理想负箕来到东瀛,为生活打拼不辞辛苦;她,淳朴善良,为了他放弃学业牺牲个人,到头来空留遗恨。」「她,优雅端庄,生活优越却遭遇家道中落,一个个打击接连袭来,为了爱情忠贞不渝;他,英俊潇洒,为了她浪迹江湖火中取栗,与黑社会组织展开斗争身陷囹圄,一颗勇敢的心不惧风暴。」「她,丰满妩媚,沉沦风尘命丧异乡,同情中含有一丝责备。」「他,放浪形骸玩世不恭,为朋友两肋插刀死于非命。」「他,人到中年,为救孩子舍生取义,猥琐中闪现人性光辉」「他——」「她——」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35万字长篇小说,在弘扬人性至善中启迪人生,平静如水的文字汇聚成滚滚洪流,一点一滴渗透进我们平凡的生活。没有盗墓、没有魔幻、没有穿越、没有总裁,有谁说自己坚强,看完后不会流泪?有谁说自己淡漠,看完后不会感动?那就来试试吧!
  •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红晶之鲸吞末世

    红晶之鲸吞末世

    凌宇,一个人们口中的废柴,有一天被一个穿越者占据了灵魂,还顺便携带着一枚破碎的红晶残片……那么这个废柴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他又是否会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呢?兽群、尸群、……各种各样的危机接踵而来,他又该经如何应对呢?一切的一切等你点开你就知道了……新书已发《九玄通神路》
  • 鬼王宠妻:宅女吊炸天

    鬼王宠妻:宅女吊炸天

    她只是一个现代的小米虫,一直宅在家里也没得罪过谁,可是天公不作美,上个厕所也能离奇穿越.哟哟,难道她其实是女猪脚,是她使命到了该去拯救全世界啦?看过无数穿越文的她想想都觉得兴奋,哈哈,看我木小兮如何拯救世界
  • 炼武传说

    炼武传说

    一个平凡普通却被意外牵扯进来穿越的悲催学生,来到了陌生的五行大陆,一无所有的他为了生活当过猎人、干过杂役,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当上了龟公得以谋生。在异世界挣扎的过程使他明白在这个世界唯有不断变强才是永恒的真理。
  • 有凤来仪:公主殿下驾到

    有凤来仪:公主殿下驾到

    她是皇家嫡女,最受宠爱的东乐公主,狡黠可爱;她也是铁戟军小兵梁易,铁戟军少将军的把兄弟,聪慧骁勇。他是侯府世子,丰都最有人气的世家子弟,丰神俊朗;他也是铁戟军军师加左前锋,铁戟军少将军的把兄弟,智勇双全。她身侧有深不可测的俊秀男子,他亦有如花美眷相陪,可是,为何拜天地入洞房的,竟然是铁戟军少将军的俩把兄弟?少将军挠头,别问我,我不知道。前锋大人,本宫这厢有礼了。公主殿下,快随下官入新房吧……
  •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教父

    阴阳教父

    王晋因天生魔体,终将被一宗六宫之人抹杀,其父隐藏此事十年,却一旦暴露,家破人亡。六宫之人?触我逆鳞,虽无星辰之力,以阴阳之术破之。一宗之属?犯我底线,虽阴魔附体,以狂暴之心灭之。我,只想活着而已,遇神杀神,遇魔灭魔。“十年沉寂,却以易经阴阳入武。万年谜团,但凭至纯之心逆天。破弥天大谎,终至化境。率万众道徒,终于成圣。”(每天十点半更新,喜欢的话,请支持点收藏,推荐。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