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话苦战天道山
斩庞万春后,我们安葬好陈杨二将尸首后便启程向张角所在继续行去。
这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派出的探马回报说张角就在前方不远的山上驻军。
我和刘备等人闻说这一消息都很开心,于是便加速行军赶往那座山。
估计走了有小半天的功夫,天色将黑之时我们来到了一座山前。
往山上的路蜿蜒曲折,加之地形不熟,夜入山中必难行进,刘备便命退兵三里驻军,待明日早起上山擒捉张角。
是夜,我和刘备等人用过餐后便早早的休息去了。
还未待我睡下,就听外面一阵嘈杂。
我身着甲胄出了帐外揪住一个士卒问道:“这么晚了,是何事情使得外面如此嘈杂。”
那士卒看着我,贴着我耳朵小声说:“是西梁刺使董卓帅军来了。”
我听完后松开了他,心想:“董卓仲业出现了,让我看看他长的什么样,是不是和百度百科的图片一样。”
想罢,我迈步朝着中军帐走去,还未到得帐前,便有几个蓝衣军士拦住了我,我见不能进帐,便等在外面决定一观董卓之貌。
过了半个小时,从中军帐内出来一个身材肥胖的中年男人,那男人估计得有二百五六十斤,满脸横肉,络腮胡须,他身穿一身金甲,披着一件血红征袍,腰间挂着一柄配刀,同时左手上还捧着一顶金盔。
那男人边走边骂道:“一个卖草鞋的也敢妄称皇室,不知好歹的腌臜货,让你加入本将军队伍是咱家看的起你。阿呸!”那男人又骂了两句后便骑马带着队伍离开了。
不用想了,这家伙必是董卓。
啪——
不知是谁在后面拍了我一下,我转头看去,刘备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我的身后。
“这么晚了,将军在这里看什么呢?”刘备看着我笑眯眯的问道。
“我在看那离去之人。”
“哦!他是西凉刺史董卓,也是听说了张角的行踪后过来的。”刘备也将眼放在董卓离去的身影上说道。
我听完后想了想,问道:“刚刚董卓为何要辱骂将军?”
刘备见我问他,摇摇头叹息着说道:“刺史董卓想让我归顺于他,然我观他并非良善之人,又怎会答应。”
我和刘备正在说话的时候,突然有营外巡夜小校来报,说是董卓已经领兵上山了。
“什么?这天黑入山岂不是自寻死路。”说话的人是“神机军师”朱武,他不知什么时候从帐中走了出来。
刘备听见朱武的话,问道:“军师何故如此说?”
朱武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仰天看着星辰笑说道:“今吾等已入黄巾地盘,若论关于此处地形详熟者,则莫过于黄巾贼众。董卓军夜入此山,若山中有伏兵定然大败。”
刘备不语,是夜无话,第二日天微明,就见聪山上跑下来个身穿蓝衣的士卒,他样子极为狼狈的跑进营来,一进营就大喊,“请……请刘将军快快派兵营救,我家董将军被困在山里了。”
刘备闻听急命张飞带少量人马做前部先锋,自己与我和关羽则带几百人随后入山,而朱武与史进则留在山下带少量人马随时接应。
刘备布置妥当便领兵带马朝山上行去。我骑在马上看着这山中景象,只见山高树密,林深草茂,山高处,处处苍松翠柏,林深处,一眼望不到尽头;两旁未见野花芬芳,四周尽是凸起怪石,山鸟啼叫声凄凄惨惨,野兽留痕处却增悲伤。
行不多时,在野草中间现出了一块破烂的布满青苔的低矮粗糙石碑,石碑上书几个古字——“天道山山口”。
原来这山唤作天道山啊!过了石碑又行进了半日出了密林,随后向前不多时又到了一处临崖地带,悬崖背靠巍峨高山,崖下深不见底,通行之路只融三人,众军士只得三人一排贴山而走。
刚走过一半,突然从山顶上滚下如车轮般大小的石头。
“快走。”刘备大喊道,我刘备关羽三人急驾马像前狂奔,那山上石头如雨点般噼里啪啦的落下,我三人马快躲过一劫,但可怜了身后随行的数百名士卒,顷刻间被巨石砸成了肉泥,须臾间都做了那石下之鬼。
刘备望着身后死去的士卒,嚎啕大哭,哭罢,怒声冲着山顶下来巨石的方向喊道:“我刘玄德不破黄巾誓不为人。”
然后我三人三骑继续向山上行去。
“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不知什么时候漫山遍野的响起了这个声音。
我听到声音自顾自的说道:“真不知这山中到底有多少的黄巾匪众。”
刘备听后,将头转向我说:“看来这张角已是将大部队全安进天道山了。”
正当我们说话的功夫却突的一股强风从正面袭来,强风中夹带着落叶枯枝,吹的我三人不能前行一步。
“大哥,快看那里有一个山洞,不如我们进里躲躲吧!”身旁的关羽发现侧方不远的一个山洞指着说。
“走。”
我三人掩面拍马躲进关羽所指的山洞。
我进入山洞后便观察起这山洞,洞高三米左右,宽可并排行走五六十人,本以为是鬼斧神工,自然造化,却细看发现着洞内皆是斧劈锤凿痕迹,却无一点自然生成之景象。
看罢,我转身对歇靠在洞壁处的刘关二人说道:“二位将军,观这洞穴构造并非天然形成,似乎人工开凿。”说完,我又指着洞内分出的两条岔道,说道:“倘若人为开凿,这两条岔路必然通向某个所在,不如我三人分开进入查看此路通往何方?或因此捉得张角也未尝可知。”
刘备听我这么一说,觉得有理。于是点头同意。就这样刘备和关羽骑马向左边的岔道行去,而我则单骑向右边岔道行去。
我独自走在右边的岔道上,因为洞内太黑手中又无取亮的工具,所以我只得牵马摸索着小心前进。
我牵马在这条道上也不知走了多久,看看前方也没个尽头便想要退出洞外,却要转身退出时却惊扰了洞顶上吸附的一群蝙蝠,那群蝙蝠受了惊扑棱着漆黑的翅膀朝我袭来,我见退不好退只得继续向前,我一边走一边挥打着从头顶袭来的蝙蝠,走了大概十多分钟就看到前方影影约约似有一处亮光晃动,我急上马朝那亮光快速奔去。
那亮光越来越大,最后竟穿过亮光出了山洞,眼前却是一条平坦的沙路,于是我快马加鞭向前冲去。
“呀!”突然我的马被道路两旁矮树丛中探出的绊马锁所绊住,我反应迅速从马背上一跃而起。
还未待我身形落地,便见从树丛后越出十几个持长枪的黄巾兵士,他们将长枪竖起呈锥子型向我扎去。
我见状急在空中翻了个跟头落在别处,“呀呀呀!”十几名黄巾军齐吼着向我杀来。
我这是第一次独自面对十几人,要说不害怕绝对是吹大牛,毕竟这样的桥段只是电影里出现的情节。
我站在地上向后慢慢退去,我一边退一边思考着该如何应付。
“啊啊啊!”黄巾军持枪奔跑着向我杀来,我看这场仗已无法避免,便挥动铁拳向他们冲去。
我冲向前先是一拳打爬了一个士卒,然后又是一拳打折了一杆兵器。
黄巾军见我英勇,便不敢上前,我见他们怕我,胆子也就大了起来,我再次挥拳朝他们打去,几分钟后,刚刚还让我后退的十几名黄巾兵士现在全都败倒在了地上。
打倒了这十几名黄巾军,我继续骑马沿着这条路往前奔去,行了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听前方不远处乱哄哄的一阵喊杀声。我闻听加快速度,然后行不上三百米便见前方豁然开朗,在一片开阔地带处有千百名黄巾军正在围住一名黑马将军厮杀,我定睛看去那黑马将军竟是张飞。
我见状没有多想便向张飞所在奔去,恰在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支箭“嗖”的一声穿透我的马头,坐下马应声倒地,我踉跄的从地上趴起,向周围看着,然后便见一将跃马挡在我面前,那将看着我说道:“来将通名,本将军刀下不死无名之鬼。”
由于我刚刚失去了坐骑,心中很是气愤,便张口骂道:“报你妈的头!”然后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向那将杀去。
由于他马上,我步下,往来几个回合也总是沾不到他身,于是我索性寻个机会一拳朝他的马肚子狠狠打去。
“嗷……”那战马站起长啸一声随后倒地将那将摔了下来。
我抢前一步一把揪住那将,然后使劲摔了出去,谁知竟将摔他在了一块凸起的石头上,那将官脑袋着了石头登时死去。
我再次向张飞跑去。
“来将休走!”“来将休走!”突然间十几名骑马的将官跑来将我围在了中间。
我抡起拳头依照刚才的法子朝他们的战马打去,“聿聿”“咴儿咴儿”“嗷嗷嗷”十几匹战马全都倒地不起,然后我飞身朝被马压住的一将扑去,谁知那将反应灵敏,他嗖的从马下穿出身体,随后起身抡手中兵器向我砸来。
我见状一手快速的抓住了兵器,然后使劲将其往怀里一拽,随后另一只手一拳照他的脑袋打去。
“嘭!”脑袋碎裂崩了我一身的脑浆液,剩下十几员将见我如此英勇,都不敢近前,只是将我围在了中间。
“让开,待我来会会他。”只见闯入圈中之人骑一匹棕马,穿一件狻貎甲,用一块金丝帕简单的扎住了头发,长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提一杆镶金钩镰枪,真是一个好人物。
那将停在我对面十几米处,用枪指着我问道:“我乃黄巾军大将“金枪手”徐宁,你是何人,刚连害我两员大将。”
什么?“金枪手”徐宁,这家伙就是金枪班教头徐宁。
可能是喜欢《水浒》这本书的原因吧!所以心中对书中所述的一百单八条好汉很是敬仰,见今日有幸与三十六天罡之一的徐宁对战,更是兴奋,便抱拳说道:“我乃无名小将,不足将军记住,但若能与将军比试一番,倒也快哉!”说罢我抡拳朝徐宁冲去,那徐宁见我步战,便飞身下马持枪与我步战。
我两个战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这徐宁还真是一身好武艺,不愧为梁山马军八骠骑之一,果然有些本事。
我两个又战了五十余合,还是不分胜负,围在周围的黄巾诸将见徐宁战我不下,便都抡手中兵器向我杀来。
我见势,挥拳奋力拼搏,俗话说一力降十会,此话果然不假,我拳大力沉,不多时便碰掉了这后上来所有将军的兵器,他们见我实在英勇,也不敢再上前与我争斗,只是远远的观着我与徐宁的战斗。
这徐宁枪法惊奇,变化多端,我久战不下,心里也实在着急。
正这时,突然有两骑向我和张飞的方向杀来,嘴里高声道:“三弟,何将军休要惊慌,待我二人助二位一臂之力。”
我向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刘备和关羽二骑飞马冲入阵中。
刘备持双股剑与我合战徐宁,而关羽则冲开围住张飞的兵马助战张飞。
有刘备助我便轻松了许多,不几合,徐宁便渐败下风,又几合我抡拳找了个机会向他背上打去。
“扑!”徐宁一口鲜血吐在地上拖枪上马就走,我和刘备也不去追,我飞步冲入围着张飞的军马,刘备则上马舞动双股剑杀入敌中。
我与刘关张四人奋力厮杀,直杀的鲜血四溅血满衣衫。
我和刘备等人都杀红了眼,也不知杀了多长时间,只杀的敌军越围越多,但因我们勇猛,贼军只是将我们团团围住不敢近前。
敌人的鲜血将我们染的如同血人,我们四人看着彼此的样子,相视一笑。
围住的敌军还在不断增多,我们四人此刻虽筋疲力尽但还是大喊一声奋力杀向敌军。
“大哥,你还行吗?”关羽边抡动手中大刀边对挥剑的刘备说。
“桃园结义时曾说过,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今日得与二位贤弟还有何将军战死此处,此生也不枉来人世一番。”
“大哥说的好。”张飞刺穿了一个挥刀的黄巾军大声喊道。
我见三人如此义气,也是感动,便说道:“今日能与三位将军有此一战,我何宸此生足矣!”
“何将军小心。”我抬眼看去,只见一兵卒挥刀照我砍来,那刀来的太快,我想我定是躲不过去了,于是准备接受死神的降临。
“呀!”突然间我愣住了,不知什么时候刘备将后背挡在了我的前面。
“大哥!”
“大哥!”
关张二将失声叫道。
敌军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不管我们杀了多少,都只觉的敌军的包围圈没有缩减。
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在这包围圈的外围却似乎乱了起来。
嘿——
呀——
只见我们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不久就见几队人马杀散了围着的黄巾人马。
我搀扶着刘备望向那救我们的人。
刘备推开我踉跄向前拱手对解救我们的人躬身谢道:“多谢众位将军的救命之恩。”
那几支队伍中一面容苍老者出马上前看着刘备说道:“将军不必谢吾等救命之恩,同为国家出力,此乃吾皇甫嵩等人应该做的。”
说完,皇甫嵩便转身继续朝山上行去。刘备见状也急上马跟了上去,关张二将也跟了上去,我也寻了一匹马跟了上去。
在往山上的途中又遇到几波黄巾人马,但都被皇甫颂所帅人马打散,后来,又于途中解救了被张角施法围困的董卓等人。
再之后又行了半日的功夫,我们终于看到一座靠山而建的石头大寨。寨门上立着一面黄色大旗,上书“天公将军张”五个漆黑大字。
“董刺史,看来前面就是张角大营了。”皇甫嵩对身边的董卓说。
董卓望着前方回道:“恩,不错,看那旗上的几个字必是张角所在。”
“咚咚咚!”石头墙上黄巾军将战鼓擂响,随后寨门大开走出一骑。
那骑出了营门便一手持锤指向我们说道:“吾乃天公将军帐下丈八,何人敢战,看本将军生擒活捉了尔等。”
皇甫嵩朝左右看了看,问道:“阵内何人出战。”言未必,便见一将飞马出阵,那将遇到丈八也不搭话,抡手中钢叉就向丈八插去。
那丈八不慌不忙的用锤挡开钢叉,随后一锤向使叉的打去,二人战了三十回合,最后只见丈八叫喊一声一锤结果了使叉的性命。
丈八杀了使叉的,高举手中锤在阵前耀武扬威,口里尽是不屑之言。
董卓听罢大怒,扯着嗓子转动硕大的肥脑袋向身后喊道:“华雄出战与咱家斩了此人,休叫他猖狂。”
我听到华雄的名字,于是向董卓身后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