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200000039

第39章 底层文学与肖洛霍夫(1)

斯皮瓦克的文章《属下能说话吗》在后现代文学研究界几乎是尽人皆知的。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中世纪的英雄史诗、市井文学都是下层平民参与创造的结果。胡适先生最早考证了文学经典《水浒》的形成过程,描述出一般市民参与创造的过程。但在文学史上没有他们的位置。文化人的后期加工常常是一个剥夺属下话语权的过程。

18世纪以降,开启了普通民众争取话语权力的斗争。许多作家受到启蒙意识的熏陶开始考虑平民的社会位置,以同情甚至尊重的态度为“属下”说话。其中以俄国的贵族作家如托尔斯泰等为最,但是,托尔斯泰所描写的农民依然是托尔斯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俄国农奴。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描写了乞丐王朝攻打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可谓惊心动魄。但是,那也是雨果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巴黎的贱民。但在小说发表后40年,巴黎爆发了工人起义,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巴黎公社”运动。“贱民”们第一次用血和火表现自己的“阶级意识”。按照葛兰西的定义,具有了阶级意识的贱民就不再属于“属下”的范围,但我的叙述却要从这里开始——“贱民集团”为争取自身的权力,包括话语权的社会性斗争。由于概念的内涵不同,许多结论也就同葛兰西、斯皮瓦克没有什么关系了。

按照通行的意识形态理论,所谓“阶级意识”不过是覆盖在无意识层面上的一种虚假的建构。它所代表的并不是那个阶级本身。这种观念,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我试图搬用陈寅。洛先生分析“伪书”的观点,他认为,伪书被证伪之后,就会显露出它内在的真实。因此,伪书是我们认识历史真实的中介。同样,把理论家们论证的“阶级意识”视为真实,就会陷入虚伪,但以为“阶级意识”之中不包含生活的真实,那也是一种愚蠢。我们应该试图从“贱民”们集体的社会性行动中剥离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这是深度的真实。

过去,中国学者写的“外国文学史”常常有专章论述所谓“第三种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近十几年,这种提法已不多见他有的文学史将其淘汰出局。从19世纪末到现在,处于生活底层的平民多次发生大规模的社会性斗争,其中包括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的民主革命斗争以及第三世界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这些斗争中都包含着争取话语权的斗争。这种斗争所造就的底层文学独具特色,在文学史上不占有一定的位置,是不公正的。但是,在许多国家里,随着中产阶级的增长,“贱民”日益边缘化。眼下走红的所谓的大众文化并不是真正的底层文化,它只是表明,底层平民也正在被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所腐蚀,把流行文化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美国在全世界日益猖狂地推行大国霸权主义,力图消灭第三世界的话语权,在好莱坞,第三世界被描绘成野蛮、愚昧和恐怖主义的发源地。这项工作极为成功,相反,美国的炸弹和机关枪造成的第三世界的灾难被描写成是对这些地区的拯救。第三世界的话语权日益式微。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底层文学”正在变成遗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珍珠。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十月革命前后苏联的一批来自底层的作家,特别是肖洛霍夫。

一肖洛霍夫

吉皮乌斯讥笑高尔基是一个“戴着礼帽的赤身裸体的野蛮人”。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展示的是连礼帽也未戴的“赤身裸体的野蛮人”。我们这些只读过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人第一次看到了人的原生态:没有被“文明”异化了的人类的本初面貌。

我老实地承认:自己被那种火山喷发般的原始情欲所俘虏。在走进影院前,如果人们给我看阿克西妮亚和娜塔丽妞的照片,我会倾心于娜塔丽娘:清秀、苗条、温柔可人,像后来常看到的好莱坞影星奥·赫本,而阿克西妮娅显得过于肥胖、粗野、缺少女人气。但是,看完影片以后,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克西妮亚。

萨特曾讲过如下的话:

并不是很久以前,地球上有20亿人居住;

其中5亿是人,15亿土著。前者拥有字词;其余的仅是使用它……

在俄罗斯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字词的是谁呢?

普希金贵族皇村中学

果戈理地主涅仁高级科学中学

屠格涅夫贵族莫斯科大学

陀斯妥耶夫斯基医生彼得堡军事工程学院

奥斯特洛夫斯基官吏莫斯科大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神父彼得堡大学

列·托尔斯泰贵族克山大学

阿·托尔斯泰贵族德雷斯登大学

但是到了上个世纪初,贵族的高雅的文学殿堂有了一批新的“闯人者”,他们出身低下,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例如:

高尔基木匠小学二年级11岁成孤儿流浪当过洗碗工、学徒、装修工组长

叶赛宁农民师范学校二年级当过工人、店员

肖洛霍夫雇工、商店职员农村中学四年级当过小工、泥水匠、会计

这些人如萨特研究的“土著”,闯入文学殿堂,不能不说同俄国1905年以来的革命以及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有关。

这些“闯人者”对于文学有什么意义?

俄罗斯文学与西欧其他国家的文学有一个显著不同点,西欧作家以悲们之心注视着生活在底层的苦难人群,并把他们描写得善良、高尚。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家如普希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都出身贵族,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厌恶自己的出身,而用善良的、诗意的笔触描绘农奴和其他的受苦人;但是,鸿沟依然存在,无论用多么细致的笔触,他们所描摹的依然是他们自身、他们的社会理想与文化理想。

而“闯人者”高尔基、叶赛宁、肖洛霍夫虽然深受贵族文学传统的影响,但也为文学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东西。他们带进文学殿堂的是另一套话语体系,另外的字词。

列夫·托尔斯泰曾撰有长篇小说《哥萨克》,描写厌倦了贵族生活的青年奥列宁来到哥萨克居住的山村。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群没有经过近代文化熏陶的山村村民生活的诗情画意:这里的生活粗犷而自由,这里的人民善良而纯朴,相比之下,贵族奥列宁却显得狭隘、卑怯、自私和残忍。我们不能说托尔斯泰笔下的“哥萨克”不真实。用“真实”与否来作判断在这里没有多少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是选择“哥萨克”作为躯体,寄寓“忏悔式贵族”的崇尚自然、回归原始的理想。书中看起来是描摹“下层人”的生活,其实还是贵族文化的另一种形态。

而我们在高尔基、叶赛宁或肖洛霍夫的作品里看到的却不是这种文化形态,而是一种“另类”的文化。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反映哥萨克人生活的史诗。作者是顿河的儿子,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我们说《静静的顿河》展示的哥萨克生活比列夫·托尔斯泰的《哥萨克》更真实,这是没有错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本质。本质在于肖洛霍夫在“哥萨克”躯体中寄寓的文化理想与审美情趣都是迥异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请看《静静的顿河》的卷首诗:

……

我们的光荣的土地不用犁铧耕耘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

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上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

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就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样,《静静的顿河》也可以分解成两部分:“战争”生活与“和平”生活。两部史诗的字数相当,就中译本而言,都是四册。《战争与和平》1547页,《静静的顿河》2060页。“战争”与“和平”各占的比重也相差不多:《战争与和平》中,“战争”部分约占五分之二,“和平”部分五分之三。《静静的顿河》中,“战争”(含暴力事件)部分约占二分之一,“和平”部分二分之一。但从内在的勾连上,两部书完全不同:《战争与和平》中,战争生活与和平生活是一脉相通的,就主人公彼埃尔、安德列、娜塔莎而言,都是他们的灵魂从迷惘走向清明的台阶,战争是和平的继续,和平生活是战争生活的继续,主人公们在苦难与诱惑的洗礼中升华自己。而《静静的顿河》中战争意味着灾难,和平意味着幸福。作为主人公的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亚几乎是完全不自由主地在莫名的情欲与外界暴力的浪潮中升降浮沉。每经历一次战争(暴力),主人公便受到伤害(肉体的。精神的)。他们在和平生活中舐着自己的伤口,尚未痊愈之时,一个新的暴力的浪潮又拍击过来。尽管作者也要告诉我们有“革命的暴力”和“反革命的暴力”,但于书中的主人公而言,它们却都是灾难。只有土地和茅屋是温暖的,在经历了多次战争与和平的转换后,主人公葛利高里将原始的激情消磨殆尽,也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而阿克西妮亚则被红军的子弹送进了坟墓。肖洛霍夫为我们展示的农民的悲剧性世界,是在托尔斯泰等经典作家的作品中看不到的,他为我们提供的是另一套话语体系。

二静静的顿河

……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是我们的父亲!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浑?

哎呀!我的水,怎么能不浑?

寒泉从我的河底向外奔流。

白色的鱼儿在我的中流翻滚。

世界上的民族可以大略地分为滨海民族与内陆民族,两类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不同,构成两种不同的神话话语体系,体现着两类不同的艺术想像和艺术风格。滨海民族具有大海般宏阔、粗放,有如云彩般变幻多姿,而内陆民族具有田野般的朴素、敦厚。有如大山般沉稳、厚重。滨海民族喜欢抒写大海,内陆民族喜欢赞美河流,但是山区人民和平原人民又有所不同:山区喜欢抒写飞瀑、湍流,有父亲般的阳刚气质,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又喜欢把养育他们的河流写得广阔而平缓,有如母亲的乳汁,叫做“母亲河”。顿河流过的大部分地区是辽阔的草原,骑在马上的哥萨克民族是“用马蹄来耕耘”的、具有草原的粗扩和田野的柔情、同俄罗斯或汉民族迥然有异的族类。尽管作者的卷首诗中称顿河为“我的父亲”,实际上,《静静的顿河》中描写的顿河兼具“父亲”与“母亲”两种气质,“THXHH”既是安静的,又可译为“雄伟的”。譬如:

顿河从风平浪静的深潭慢慢地变成了浅滩。水流像乱头发一样在浅滩上盘旋。顿河摇摇晃晃地往前流去,河水静静地、不慌不忙地往外泛滥着。

……但是在河床狭窄、河水不能自由奔腾的地方,顿河就把河底

冲成深沟,发出喘不过气来的吼叫声,像万马奔腾一样,追逐着冒着白色泡沫的波浪。在突出的山崖后面,水流在深坑地方变成了漩涡。那里的水转着可怕的、使人晕眩的圈子:叫人看也不敢看。

《静静的顿河》全书总是把哥萨克人(特别是主人公葛利高里)的遭遇、命运、心情同对顿河及其两岸的描写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作品中的“顿河”实际上是哥萨克人的性格与命运的艺术表征。

在上引的卷首诗中,有两个意象特别值得注意,即“白色的鱼儿”和河底的“寒泉”。作者认为顿河所以“混浊”,是因为“鱼儿”和“寒泉”。

闻一多有一篇学术论文《说鱼》,指出民间神话传说中的“鱼”是“性”的表征。《静静的顿河》的“卷首诗”是“哥萨克的古老民歌”,它也不能不是一个“性”的隐喻。

主人公葛利高里在小说中一出场(见第一卷第二章)就是同他的爸爸潘苔莱一起去钓鱼。在这段三千多字的钓鱼、送鱼的陈述中,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当他们钓到一条大的赤红色的鲤鱼后,潘苔莱说:“收工啦!”然后望着山脚下的村子,迟迟疑疑地说:“我看出来,不论怎样,你跟阿克西妮亚·阿司塔霍娃……”话锋转得很突兀,似乎衔接不上。潘苔莱从“钓鱼”怎么突然说到葛利高里对阿克西妮亚的恋情呢?也许潘苦菜邀儿子出来钓鱼,“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警告儿子不要再同阿克西妮亚来往,但如果从潜意识层面上来解释,则是赤红色的鲤鱼令潘苔莱联想到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亚的性关系。

如果说这段“钓鱼”同“性”的联系还是深藏在潜意识层面的话,第四章关于在暴风雨中拉网捕鱼的描写则是赤裸裸的性的写实:

黄昏以前,雷雨交加。褐色的乌云笼罩在村庄的上空。被风吹皱了的顿河,把起伏不定的、连续不断的波浪送到岸边。在围绕着场院的树林子的外面,一道干燥的闪光划破天空,稀疏的雷鸣声压迫着大地一只鹰大张着翅膀,在云彩下面盘旋着,一群乌鸦呱呱叫着追逐它。从西南涌上来的黑云喷散着冷气,顺着顿河飘动。河边草地后面的天空黑得使人害怕,草原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似的沉默着。

等待什么呢?在整个捕鱼过程中,葛利高里置身于惊涛骇浪中间,整个心思系在阿克西妮亚身上:

在下河前,一种莫名其妙的愉快使他情绪很高涨:“拉着点,阿克秀西加,靠着我,咱们一块儿下地狱吧!”

巨涛把葛利高里冲向深处时,他挣扎着,口中却喊:“阿克西妮亚还活着吗?”

当在急流中站不稳脚跟,阿克西妮亚尖叫起来时,葛利高里吃了一惊,朝着呼叫声凫过去:

“阿克西妮亚广葛利高里吓得浑身发着冷,喊叫道。

父亲的叫声,葛利高里全然听不见。

“葛列沙,你在哪儿?。”阿克西妮亚的声调像哭一样。

“为什么你不答应一声?……”葛利高里怒气冲冲地喊叫着。

“波浪把我向岸上直冲,”她喘着气讲述,“简直掉了魂啦!我以为你淹死了呢。”

他们俩的胳膊互相碰到一起了。阿克西妮亚试探着把自己的一只手伸进他的上衣袖子里去。

就在这个网鱼的暴雨之夜

葛利高里冻得打着哆嗦,倒在旁边。从阿克西妮亚的潮湿的头发上流溢出温柔的动人的气息。她仰起脑袋躺了下去,用半张开的嘴平匀地呼吸着。“你头发上的气味真叫人心醉。你知道吗,就像那种白色的小花……”葛利高里悄悄地说着,俯下身去。

她没有作声,她的眼睛望着下弦的月亮,目光显得昏暗而若有所思。

这个捕鱼的夜晚,决定了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亚以后的一切。

同类推荐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中国文人的活法

    中国文人的活法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收录有:《雪夜访戴潇洒一把—中国文人作秀,他算是领潮流之先者》、《不似人君何见畏?—孟老夫子的遗憾和无奈》等约40篇。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天下美文校园卷)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文精选著名作家古保祥的校园生活类文章,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记叙了温暖的亲情、美好的友谊,还有纯真如月般的师生情感,讴歌了老师的辛勤付出、家长的谆谆告诫、学子的凌云壮志,是不可多得的学生阅读佳品。对陶冶情操、激励斗志、指导成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 张力剧作选

    张力剧作选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热门推荐
  • 风起云涌:异神界闻录

    风起云涌:异神界闻录

    莫名被抓,莫名认亲,莫名进入另一个世界,简单的事件下隐藏着未知的过去。。。。。。司马琉珞这个废柴要如何在茫茫的异神界立足。。。。。。
  • 娇宠萝莉:甜心乖乖入怀

    娇宠萝莉:甜心乖乖入怀

    萝莉有三好,轻音柔体易推倒。如果此萝莉名曰思琪?性格乖戾怪力女。陆大叔表示很无奈。走哪哪好评如潮的少女到了他面前却性情大变,对他这个监护人他不要求要你多么孝敬可总得要有些礼貌吧?等等!这怎么还亲上了?!“陆七肆,从我爸死的那一天,我们就绑在一起了。如果你敢不要我,我就先杀了你再自杀!”当小萝莉顶着一张萌萌哒脸语气恶狠狠的说出这句话时,陆大叔很不给面子的笑喷了。尽管他还是答应了。“思琪,我好像对你说过一句话。”“嗯?”“既然你招惹了我,就不要妄想我对你放手。因为,我永远不会,就算面临死亡。”[人这一生太短暂,遇到一个两情相悦且相携终老的人本就难得。如此,便更要好好珍惜。]
  • 冷心王妃请站住:王爷的一世情缘

    冷心王妃请站住:王爷的一世情缘

    5岁的她被亲爹放到了贫苦人家,就因为她长得太丑?青梅竹马的皇子,把真正的贫苦丫头当成了她。她成为了穷丫头的影子,舒晨瑶,舒暮心,两人只有一个可以取得成功。世人皆知的秘密,他难道就真的不会怀疑吗?恍若谪仙的王爷,众女子的梦中情人为何苦苦的追寻她?她的清萧哥哥真的是当今太子吗?成为王妃后,两位活宝,又将怎样发生先婚后爱……
  • 毒计江湖

    毒计江湖

    左执长剑啸,白首自逍遥。银履踏何地,茫然何处漂。目如秋江水,心如惊海涛。凡尘三开外,万事皆可抛。铭记南国泪,犹恋北国风。踏雪逐影去,谁来赋青松。天山侠醉客,倚雪吟唱歌。
  • 高冷校草独家爱:我的大小姐

    高冷校草独家爱:我的大小姐

    什么,我倒追的高中男神,竟然成为了影视三地巨星!什么,当年的小学弟,竟然变成了当红辣子鸡!什么,当年满心算计的家伙,竟然成为了霸道总裁!然而,这三个家伙,竟然都来追我了!某女:干什么?男神(傲娇):等你小学弟(暖男):我想你了。霸道总裁(强势):怎么,我找我的女人,还不行?
  • 火爆小小姐:天才少爷别过来

    火爆小小姐:天才少爷别过来

    “我和你只不过是同门的徒弟罢了。”男子皱了皱眉头,“亦然,我是你师父的师兄的徒弟,你该叫我——小叔师”她是天才中的天才,高贵的公主,是多人想娶的女人。他是个炎国的太子殿下,是多女人想要嫁的男人。因为她的一句同门徒弟,住进她的席殿,睡她的床,在她身上留下他的痕迹。
  • 爱幻想的女孩

    爱幻想的女孩

    明敏:总裁的声音真好听,好有磁性哦;不知长得怎样!想着想着,抬头了。真好看……姜雨熙:明敏那个女孩子在看着我入神呢!就让她看着,也可让我观察一下她……
  • 天色渐向晚

    天色渐向晚

    我做了好多好多的梦,从最初到后来,那些刻在心间的过往那么清晰,那些陪伴的温暖又那么真实。陆天一说,林晚晚,我们爱过。齐南说,林晚晚,最幸福的就是我们相爱。曾经我一直忘不了最初的爱,点点滴滴全部落在心间那些过往,我以为会这样一路走下去,走到回忆的尽头。还好我穿过人山人海唯独看到了你,只消一眼便足够。这一生便足够。
  • 一梦千年之兰陵王

    一梦千年之兰陵王

    【全文完结】他说:我不会让你有再次舍命救我的机会,我让你好好活着,为了我,为了兰陵王高长恭,你必须活着。那一刻他衣袂飘飞,灿若星华的眼眸雾气缭绕,如瀑的青丝泄了她一肩的柔情,妖娆若神邸上空肆意飘摇的红云。他们同样向往在那一片杏花香飘四野的旧宅,安静的过完所剩无几的美好时光却必须面对诀别和死亡。在绿光升起的那一刻,她决然的走进了他的陵墓,陪着他的魂魄生生世世,她用她可以活着的时光为他虔诚的超度。在他倒进她怀里的时候她唱起了他最爱的那首歌。她不再流泪,不再脆弱:“长恭,若在时空隧道里追不上你的步伐,我愿用一千四百四十年的光阴等你一个轮回。听到了吗!我要你记住我,在你死前的最后一刻。我要你在我的年代里,等着我,再次闻到杏花的香,寻到你。愿子歆这千年的魂无所依可以换得你千年的安宁与幸福。但她却没有听见他的祈祷:“普度众生的佛,请带我的灵魂陪在她声旁,让她即使在阴暗的地狱里也能感觉到温暖。我要她的生命与我同在,在有她的世界我才得以从生存,否则我愿舍弃幸福的权利,陪她千年的灰飞烟灭,直到我们能再次在阳光下相遇。”其实,故事从一个梦境开始,淡淡的杏花香和着迷蒙的雾气带着宿命的味道将她送到了他的世界。兰陵王,她魂牵梦萦的男子,那个俊美如天神却又事事低调的男子,那个战场上的神话,那个功勋卓著却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男子,那个梦想着和自己爱的女子永远守在他们的杏园的男子。战争年代的不幸,苦难王子高长恭难以扭转的命运之轮,他们用爱换得仅仅几年的平静相守,他们用无为来向君王表达自己的忠贞,却被残暴无情的杀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在那个疯狂嗜血、荒淫无度的家族连他的处处忍让都无法保全自己和自己想要保全的人。最后他苍白的一笑,留给这世界最凄美的风景与最残忍的历史画卷,他倒在她的怀里温暖的死去,却不曾想这个淡漠的女子,郑子歆,他的妃,愿用一千多年的魂无所依来换取他轮回道路上的生生安宁与幸福。
  • 凤临天下之步步为营

    凤临天下之步步为营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她送到了一个盛世朝代。一朝穿越,她成了他的王妃,这是缘起,然而,却是一段孽缘。大婚之夜,她血溅当场,再次醒来,她的眼里除了淡漠还是淡漠。一场轰动帝都的盛大婚礼,却因为丞相府的二小姐叶忧然偷龙转凤而成为笑柄。人人都道她心肠歹毒,没有自知之明,殊不知,她已不再是她。盛世繁华,且看她如何拈花一笑,颠倒众生;帝都风云,又看她如何淡然处之,凤凰于飞。他是百姓心中的战神,七岁封爵,九岁封侯,十二岁平定藩王之乱,十五岁封王。十七岁出征边塞,用了三年时间平定天朝周边的小部落,扩展了大天朝的宏图。她出生于中药世家,熟读医书,能识百草。也学过西医,擅长中西合璧,当过军医。本是大好前途,一场穿越,却改变了她的命运……初次见面,她旁敲侧击的说他煞风景,而他成功的被气到。他将其称之为“小野猫”,她却将他看成狐狸。林汐:“轩辕离,你放我下来。”轩辕离:“不放。”林汐:“你无赖。”轩辕离:“好吧,我无赖。”林汐:“……”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某男想试试某女,想把某女给吃了。林汐:“等等等……等一下……”轩辕离:“等不了。”林汐哀求道:“你放过我好不好?”轩辕离:“不好。”林汐:“我饿了。”轩辕离:“那你吃我吧。”林汐再次无语……某次宫廷宴会,某女暂住自己婆婆宫里,很是气愤的把某男给咬了。轩辕逸笑问:“七哥,你手怎么了,被狗咬了?”林汐手抖了下。轩辕离意味深长的回道:“恩,确实被咬了,只不过是只猫,还是只会生气瞪人的小野猫。”林汐的手再次抖了抖,结果,筷子掉了。后来,轩辕离因边关出事,挂帅出征,留给林汐一纸信笺和一块莲花玉佩。纸上写着:许你一世温柔,敛你半世流离。林汐亦回道: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