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绪的修炼始终有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他不能拓展自己的神庭穴到兑端穴的经脉,使自己达到弟弟叶思那样的“武灵之体”。他觉得应该是自己的悟性出了问题,尽管明显能够感觉内力可以通过这几个穴位运行,却不能有运行任脉时那样的大股内力汹涌澎湃之势,所以不能有大的进展。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当初的那个舍利子在印堂穴的位置消失了,以前能够调动印堂穴处的能量冲击全身经脉,只从在河里昏睡过去又醒过来之后,那种能力不复存在,这让他有点患得患失。师傅长真子说自己是“天灵之体”,难道是舍利子爆发能量后对全身的一个全身改造?貌似不如有大量的能量来的有实用性。
联想到齐明诚那次欲偷袭自己的突然爆发,叶绪认为自己的功力确实不错,只是在情急之下一种本能反应,但运用却不怎么纯属,这半年来,练气练脏都应该到了一个瓶颈吧?看来以后要注意加大对十二经络的修炼。师傅说自己的“家传武功”很厉害,不需要再修炼道家的法门,真的吗?
带着这些疑问,叶绪推开了摩云观的藏经楼,这里有很多道家学说的孤本,都是历代道家先师的著述,既然心境不至,那就要寻找自己的机缘,机缘在哪里?叶绪认为,知识和阅历就是机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前人的智慧知识中可能给他的机缘,这是他来藏经楼的原因。至于阅历,他感觉自己并不缺,凭着以往在现代的大酱缸里的熏陶,在部队里的磨砺,鉴真大师说的“八相”——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仿佛自己在地宫之后和叶思都经历了一遍。自己的八相感悟应该不缺,叶思也不缺吧。想着想着,不自觉地拿起前代先师的书看了起来。
长真子默默感应着自己宝贝徒弟的动作,他明白,徒儿这是在检视自身,检讨自己,自己不宜过多干涉,且由他去。
叶绪在看书的时候,嘴里总是念念有词,状态如痴如醉,长真子吩咐齐家庄的妇女把饮食放在藏经阁外面的露台上,按时送,不管叶绪吃与不吃,送来就换掉上次的份。这样一来,叶绪第一次进藏书楼看书十几天,第二次一个月,第三次两个多月......仿佛忘了叶思,忘了师傅,忘了齐家庄的众人,不看书的时候出来也不和人说话,在山野间自顾自走着,在河流里躺着,在阁楼上望月,在高山处看日出东方......
“大自在,大自在......”有时候叶绪的嘴里会疯言疯语,一会儿又是:“无为,有为,无为......”长真子含笑看着这一切,对于欧阳长凌他们的抱怨毫不在乎。
“汝师弟有大机缘了,老夫亦不及也。”说完很是畅快一笑。
“师傅,他这样什么都不管,早晚失心疯了,我帮他带未来的将领呢,不怕我将来把他们拐走吗?”欧阳长凌逗笑道。
“汝是他将来的大将,拐走了也是他的。”长真子淡然一笑道:“历代祖师爷们提出的道家学说,他已经摸到精髓了,老夫身为道家传人,虽有其表,却未有其魂,因吾心中有所求,难挣开精神羁绊之枷锁,无法遨游天地,无法瞬思万里,求得大自在。”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长真子代叶绪打理着山上山下的一切事物,叶绪的读书生活和“梦游状态”成为摩云山上的一道风景线,有的齐家人甚至找到长真子说主公都疯了,我们可不可以下山去了,长真子也没有说什么,把那样的齐家人打发下山,去齐家庄混去了。齐义缙和齐义光这“两条腿”发展的不错,长真子叫人带去摩云观的武功作为奖励。暠风帝国最近一年多有几件大事。其中有两件就是齐家人有关的,一是一个叫“云风”的雇佣兵团队。以其首领“黑风”为首的一帮武功高强的雇佣兵,在连续挫败几起抢劫商队的事件后,又打败了一个雇佣兵的败类组织“云风”雇佣兵,抢了别人的名号不说,还对放走的对方人员说:“云风云风,摩云的山风,也是你们这些败类配吹的吗?老子一听这名字就想抢了,没有想到你们还这么无耻,正好给我找到借口下手,以后好好做人。谢谢啊!”气得对方老大当场吐血而亡。第二件就是“风云”商会,听说这个商会一开始只卖山货和珍惜兽皮,后来开始接触装备生意,竟一发不可收拾,商铺遍布风衍大陆各州府,加上现在风衍大陆各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态势,商会再去开业就会受到各种限制,提前在风衍大陆进行商业布局的“风云”商会赚得是盆满钵溢。他们更是允许没有机会去布局的商会入股自己的生意,比如铠甲和长矛生意,各国商人有如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纷纷参与到这些生意里来。当然,也有一些早期的大商会不愿意“风云”商会的做法,但是在损兵折将之后,反而使自己在某些国家的商铺化为灰烬或劫掠一空,尝试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吃了亏也只有忍气吞声。据谣言说,“云风”和“风云”的幕后老板都是一个人,不由得引起有些国家的侧目。但是也没有哪个国家先出一招,来试探它们的底细,可其间暗流涌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长真子加大了对这两个组织的武力输出奖励,秘笈,丹药的支持也是源源不断。
“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叶绪继续着他的读书时的呓语和不读书时的“梦游”。一年时间过去了......
叶绪不但汲取着道家先师的知识,也印证着他在现代社会里的道听途说、知识片段。叶绪八岁了,叶思也有两岁了,他们的武功进境到底还是看不出大的变化,叶思倒是比一般孩童高大结实不少。
“佛说:万法归宗。道说:道法自然。道和法皆是悟自自然,皆是为了归宗,皆是......是归一,武功本身也是法则,是总结出来的法则,生命的出现和消弭也是归于起点......”叶绪的心中有万千物象在澎湃,在瞬闪,在浮现,在消磨......
“所有的法都是有规律的,都是从万千物象里总结的规律,无论佛、道、儒、兵、卜......都不是我的法,都是人的意识的整合出来的,我应该抛开它们,总结自己的法。”叶绪终于“醒”过来了。
“师傅,徒儿想下山去历练。请师傅代为照顾叶思。”九岁这年,叶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