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科学家和权威人士的批驳
根据古玛雅人的历法,在12月21日冬至这一天,地球将走向毁灭。如果这一预言最终成为现实,留给人类的时间将只有短短2年。毫无疑问,古玛雅人末日预言势必让一些人陷入恐惧之中。为了消除这些人的担忧,各国的科学家对一些可能以及不可能出现的威胁进行了评估。在这些预言中,有些能够在真实世界发生,例如灾难性太阳活动或者超级火山喷发,有些则完全是一种虚构的威胁,例如科幻影片惯用的外星人人侵这一桥段。
1.玛雅人真的预言过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
玛雅人究竟有没有预言过2012年是世界末日?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确切是预言哪一年?许多学者对玛雅文化一些证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实玛雅人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2012年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明确记录。
不过,玛雅人确实遗传下来了一本手卷,也就是著名的《德雷斯顿抄本》。在《德雷斯顿抄本》的最后一页,有关于世界末日场景的描述。该场景设想一场洪水将毁灭整个世界。不过,这种世界末日的假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不仅仅是玛雅人才有的预言。阿维尼认为,这种设想并不能当作证据来看待,更不能看作是一种预言。
相反,阿维尼认为玛雅人事实上并不擅长预言。他解释说,“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大多是针对过去的,而不是未来。当你了解关于长历法的记载后,你就会发现里面讲的大多是玛雅统治者和他们祖先的关系。统治者把自己的渊源说得越久远,越能说明统治者地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我认为,这就是玛雅统治者为什么使用长历法的原因。因此,长历法并不是为了预言未来,而是为了证明过去。”
2.美国宇航局:2012绝非世界末日
地动山摇、洪水滔天、摩天大楼纷纷塌陷……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2012年为全球观众奉上的的灾难大片《2012》,以玛雅文化为背景,讲述了2012年将有一颗名为Nibiru的行星撞击地球,从而给人类带来一场“毁灭性的浩劫”。该片以其令人眩目的特效和古代玛雅历法的背景,再加上片中援引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种种“科学说法”,一时间竟令不少影迷信以为真,纷纷在NASA网站上谴责其隐瞒真相。
《2012》预告片更是神秘兮兮地表示:“玛雅人早就警告过我们,2012年会是世界的末日,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
随着《2012》近来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并在一些城市率先首映,片中毁天灭地的灾难场景令人感同身受,再加上玛雅文明的神秘性,一些观众开始相信影片中的故事,从而显得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网络上有关2012年的“世界末日说”也再度升温——有人认为2012年的冬至日,太阳将和银河系中心点连成一线,这将会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甚至有人谴责美国宇航局(NASA)隐瞒“地球将与太阳系第十大行星Nibiru相撞”的“真相”。
为此,NASA在官方网站上公开声明称:“2012年12月21日绝非世界末日”,呼吁观众切勿因沉迷科幻电影而杞人忧天。
声明通过问答的形式逐一“解惑”,“片中的宣传毫无事实依据”,“如果真会发生行星与地球相撞的惨剧,天文学家早在10年前就预测到了,而且现在距离2012年的时间已经很接近,那人们应该用肉眼就能看到这颗行星——显然,它根本不存在。”
声明进一步指出:“全世界的权威科学家都相信,2012年绝非所谓的世界末日。我们的地球在过去40亿年中都很平安。”
最后还补充道,彗星和小行星剧烈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上一次给地球造成重大影响还是在大约6500万年前,当时造成了恐龙灭绝,“而我们已经确认,眼下不存在像导致恐龙灭绝那样杀伤力巨大的行星威胁。”
根据NASA的说法,在未来几十年内,都不会出现外界盛传的“行星连珠”的天文现象,即使排成了有些预言中的图案,其对地球的影响也是“可以忽略”的。
3.太阳活动不会突然加速
《2012》的故事设定的前提是太阳突然加速活动,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很快,地核被这些中微子加热并熔化,大量熔岩溢出造成大陆板块迅速移动,带来了剧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并引发超级大海啸,人类生活的地表几乎全部被淹。
这个想法来自于太阳风暴理论,该理论认为它的能量相当于1000亿颗原子弹爆发。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放射化学专家沈冠军表示,太阳已经稳定“燃烧”了几亿年,没有理由认为它的燃烧会突然加剧。太阳的燃料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如果没有新的能源,或者什么巨大的天体撞击它,确实看不出有什么突然燃烧加剧的理由。之前,宇宙科学家曾经预测2012年将会是太阳活动的高峰。不过,美国海洋和大气局(NOAA)近日表示,最新的预测显示到2013年的时候,太阳活动才会-达到一个小高峰,但近期太阳还是有点“懒”。请注意,即使在这样的“小高峰”期间,太阳的活动也不会太强烈,只是会对无线电传输造成一些干扰而已。北京天文台台长朱进表示,太阳活动其实很难预测,所以玛雅人绝对不能预测几百几千年后的太阳活动情况。
沈冠军表示,如果太阳真的突然加剧活动,它对地球人类影响还是会很严重。只要它向外释放的热量增加15%一20%,那么地球上现存的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近期在国内上映的美国大片《神秘代码》中,就展现了太阳能量毁灭地表人类建筑的情形。但是在《2012》中,太阳怎么会没烧化地表,却直接熔化了地核呢?电影制作者给出的理由是,太阳发出的中微子能够穿过地表,和地核发生反应。真的是这样吗?
4.中微子加热地核是妄说
《2012》让中微子出马毁灭地球,听上去很有“科学性”。中微子(Neu!rino)又叫微中子,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它的特点就是很少能和其他粒子发生作用,所以很难被探测到。美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希·莱因斯(IYederich Reines)为了探测发自太阳的中微子,将大桶的有毒液体四氯乙烯(全氯乙烯)深埋在地下,因为只有中微子能轻而易举地穿透地面,到达这样的深度,其他的粒子则几乎不能。
大地帮科学家滤去了大量无关的粒子。后来,各种探测太阳中微子的设备基本上都处在深深的废弃矿井中———就像电影《2012》的开头里,印度的井下研究中心那样。
那么,中微子会加热地核吗?沈冠军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微子基本上不会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好了,现在我们终于能看明白电影编剧变的“戏法”了:他把“只有在地下容易探测到中微子”偷换成“中微子可以绕过地表直接加热地核”。
假如地核熔化,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地理物理方面的专家都表示这个问题超出现实太远,没有人认真研究过,所以无法做出科学解答。
5.磁极倒转不可能
还有一种理论说,地球的磁场在减弱,在2012年地球的南北磁极会逆转,到时,地球将会两极倒转,地球外壳和表面将会突然分离,地心内部的岩浆将会喷涌而出。分离的大陆会将整个人类填人大海,地震、海啸、火山以及其他灾难一起出现。
其实,通过对世界各地发现的玄武岩显示的岩浆流动方向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的南北两极隔一段时间就会倒转一次——有时隔几万年,有时隔几百万年,平均下来大约每隔25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件。科学家们相信,最近的一次地球磁极逆转发生在78万年前。这个过程至少需要.5000年才能完成,而且很难预测会在哪天开始。像电影中所说的,地球两个磁极在几天之内逆转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6.星球“连线”无影响
除了关于太阳的“毁灭理论”,还有各种“连线毁灭理论”。其中一种说,在2012年,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将会排成一条直线。这样太阳和银心黑洞将会造成“联
合引力场”,对地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实际上,这样的“连线”出现在1998年,不过三点连成的并非直线——太阳在天球上划出的轨迹并不经过银心,所以从理论上说绝对的“地球、太阳、银心直线”并不存在。当然,即使真的是“三点一线”,黑洞也不足以影响到地球人的正常生活,如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它与地球的距离必须压缩到现有距离的600万分之一。还有一种理论说,太阳系会在2012年穿越盘子形的“银河平面”。在这里,彗星比别处多4倍,可能会造成撞击地球的事件。而真相其实是,上一次太阳系穿越“银河平面”是在300万年以前,现在它正在远离这个平面。
太阳运行轨迹(绿线)和银河平面(紫线)的焦点并不在银心,所以太阳、地球、银心不可能呈一直线。
影响最大的“连线”理论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天文学家约翰·玛杰·詹金斯提出的。他认为古代玛雅人把2012年12月21日定为一个大日子,是因为他们预料到这天正好是冬至,太阳、地球和银河系处在一种特别的关系中。
在银河中临近天鹅座的区域,有一条线名叫“黑暗裂缝”,天文学家认为它是由不发光的尘埃组成的,在玛雅语中把它叫做“黑暗之路”(。Xibalba)。詹金斯认为“黑暗之路”在玛雅人的天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在2000多年前就算出来在2012年这天的冬至早晨,太阳、地球和“黑暗之路”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他们认为这会给人的精神带来深刻的变化。
不过,这种说法有一个问题。其实,每36年都会发生一次太阳、地球、“黑暗之路”几乎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这实在是太平常了。而且,詹金斯也表示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玛雅人能够计算地球转动轴的摆动。在西班牙人征服玛雅之后,在玛雅的神殿中发现了一个图画,其中有“阴”、“阳”的标志和螺旋状银河的图案,詹金斯用它来佐证自己的“黑暗之路”理论。很可惜,这个图画是阿兹台克人的,而并非出自玛雅人的手笔,现在的研究者们也认为它和詹金斯所说的没什么关系。
7.有人称NASA重力牵引车可保地球免受小行星威胁
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爱德华·鲁和斯坦利·拉夫建议美国宇航局出新招来对付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一利用重力牵引车拖开小行星。
众所周知,一颗直径为数百米的小行星落到地球上后可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而目前科学家们能想到的唯一能避免此灾难的方法就是使小行星改变其飞行轨迹。但又有谁有这么大力气来推开小行星呢?从事小行星危险研究的专家们早已得出结论,采用好莱坞电影中那种方式对小行星进行爆破和撞击显然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使用这种方式只能破坏小行星表面的岩石,而不能改变其飞行方向。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一种非凡的力量“挪开”小行星使其改变飞行轨迹就行了。使用这种方式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技术上又如何实现呢?这是从事小行星研究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考虑的问题。有一种很另类的想法就是在小行星表面涂上反光油漆,这样可以改变小行星表面来自太阳辐射的压力。还有一种更为现实一点的想法就是在小行星极地地区安装一个低功率的离子火箭发动机。在经过多年的连续工作后,这种小功率离子发动机也会慢慢地推着小行星使其改变轨道。但是,要给小行星安装一个发动机在技术上基本是行不通的。
由于受日本Havabusa探测器最近探测Itokawa小行星的影响,美国宇航员爱德华·鲁和斯坦利·拉夫才想出了上述这样一个原简单最易行的法子。不需要给小行星涂油漆,也不需要为它安装什么发动机,只要利用重力将牵引车和小行星捆绑在一起就行了。例如,只要开发出一个重20吨(m)的牵引车让它悬空在一个半径(r)为100米的小行星上空,那么这颗小行星就会受牵引车重力的影响而靠近牵引车。
另外,科学家们还表示,如何破坏小行星飞行轨道是预防小行星袭击地球的一个方面,及时发现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利用10年时间来设计制造并发射重力牵引车的话,我们至少得提前30年就发现小行星撞地球的危险。不过,科学家们目前对小行星撞地球危险程度的研究还算是积极的,预测今后10到15年内直径超过百米的小行星对地球构成的威胁当前的技术还是能够达到的。
8.地震并非末日先兆
自然在按规律行事
早在2005年10月8日,当时南亚发生里氏7.8级的大地震,造成巨大灾难,死亡人数可能已经超过5万人。在美国CNN电视节目中,有人就曾提出,这是否是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征兆呢?
引发这种世界末日论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年来人类又一次面临的巨大天灾。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9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28万多人失踪或死亡。2005年3月28日,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再次发生8级以上强烈地震,印尼二度受创。同时,美国则饱受飓风袭击,遭遇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而这些还只是令全球关注的巨大天灾的缩影。
然而,当时就有科学家马上站出来指出,“世界末日”并没有迫近,“大自然只是按照她的规律行事”。
在Li、,e Science网站上,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位地震专家SethSt。in批驳了“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说法,指出“大自然只是按照她的规律行事,至少从地震发生的情况看是这样”。Stein说:“从我们对地球所做的研究和观测看,我不认为强震的频率在过去的百万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地质局的资料显示,1900年以来的观测数据表明,全球8级以上的大地震每年平均有一次;1990年以来的数据表明,全球7到8级的地震每年平均有17次,6到7级的地震每年平均有134次,5到6级的地震有1319次;而粗略估计,4到5级的地震每年约有13000次,3到4级的地震约有13万次,2到3级的地震更达130万次之多。美国测定巴基斯坦此次的地震强度为里氏7.6级,“最近的地震数据似乎并没有过多地偏离这一规律”。
Stein还指出,地球上总是有一些地区比别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地震。他举例说,美国阿拉斯加就是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活动的地区之一——几乎每年都要经历一场7级或以上的大地震;相反,美国北达科他州在历史上就没有发生过超过中级的地震。
“地理位置是决定性的”,Stein解释说:“一般特大地震都会发生于构造板块的边缘,因为那里是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处。而大部分的特大地震都会集中在俯冲区的边缘,在那里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下面。”
一次迟到的地震
南亚地震主要发生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从地质构造来讲,这个地区是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西部边界带,正好是地震多发的地点。虽然那次地震是南亚近20年来最强的一次,但这20年间,7级强震也在该地区发生过好几次。上次苏门答腊岛地震也是发生在俯冲区边缘,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缅甸板块下面的后果。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线报道也指出,印度洋板块向北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移动,向上挤压欧亚板块,使得喜马拉雅山脉上升,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地震多发区。虽然从目前来说,全世界的地震学家都无法精确预测何时何地会发生一场何种级别的地震,但是翻阅以前的学术期刊,可以发现地震学家早就预测此地有一场大灾难。
2001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印度天体物理学研究院的专家曾经在《科学》杂志上联合发表了一篇报告,他们对喜马拉雅地区近年来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迟到的”巨大地震已经酝酿成熟。他们估计,两次震级在8.1到8_3的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