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300000005

第5章 分述(2)

到了宋代,思想的独立性在岳麓书院的师长们看来,指的就是能够独立追求真理,而不要盲目迷信书本知识或“圣贤之言”。著名山长(院长)张栻曾告诫学生:“所谓观书,当虚心平气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胡宏是张栻的老师,虽然张栻十分尊重其师,但他发现胡宏的代表著作《知言》里有许多说法不妥,他便提出质疑,并与朱熹共同撰写了《胡子〈知言〉疑义》一文。这种怀疑精神促进了思维的创新,更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

明代理学家王守仁(王阳明)认为,君子治学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绝不能人云亦云。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

我国古代教育家的这些学术民主精神、独立精神以及敢于怀疑权威、大胆创新的思想,为我们今天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理论资源。

4注重实践

今天我们提倡的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实践这个概念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它包括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

我国古代教育家的众多教育观念和言论中,也包含了他们对实践内涵的深刻理解。

从孔子开始,古人便把实践称之为“行”。孔子所说的“笃行之”,就是要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现于生活实践中,把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这就是他所要求的躬践身行。

孔子之后又一个大教育家朱熹显然继承了孔子重“行”的思想,而提出“力行”的观点,他的“力行”之说,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明朝中叶思想家、教育家王廷相的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博学、精思和践履三者的结合。他认为,要在精思之上进而提出践履,“养于中而畅于外,斯谓之得。”

王夫之也非常重视“行”,认为在学、问、思、辨、行五者之中,“第一不容缓则莫如行。”在他看来,“行”是用来验证道德、知识真假的,正所谓“知者非真如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三、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观述评

对于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从古至今的教育家们都有过各个角度和层次的探讨,师生观即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当今正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关键,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所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与师生关系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师生关系的好坏便至关重要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只有正确而恰当的认识并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会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顺利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师生观,我国古代教育家有很多深刻的观点,值得我们现在去探讨并加以利用。

作为对以教育者身份出现的“师”的描述和要求,最早的论述出现在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等言传身教、爱护学生之类观点中。后来,荀子也提出了,为师之道要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做到德高望重。荀子是诸子百家中最为提倡尊师的,在师生间强调服从,其师道尊严思想超过了孟子的君师并重,把为师之人比作天地和祖宗。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师道的权威尊严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影响至关重要。荀子同时认为,教师可通过施教这一中介实现参与治理国家的可能。他将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作为规律概括,令人深思。

堪称世界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学记》,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论述。在提倡尊师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并概括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这一观点是对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至今在教师自身成长上仍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汉朝的董仲舒,也对教师提出了“圣化”的要求,对为师的教学艺术和修养提出了高层次的标准,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并要在实践中反复进行。

韩愈应算得上是对教师这一概念作出精确定义的第一人,他专门著《师说》来论述教师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同时提出了以道为求师的标准的见解,并指出师无常师、唯道是求,教育不过是先觉觉后觉、先知传后知的过程,教师的产生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果。在韩愈的教育思想中虽然也提倡尊师重道,但他对绝对的师道尊严持否定态度。

同时代的柳宗元也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阐述了不尊重教师的危害性,提出“举世不师,故道益离”的警告。这一观点最早在荀子的观点中已有反映。清朝的黄宗羲,则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公其非是于学校”的观点,表达了教师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

这些不难概括出,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教师所持的观点:教师是令人尊敬的职业,担负着启蒙学生、传递知识与文化的重任;教师是一项对自身要求很高的职业,从教师自身内在的知识涵养、性情修养、综合素养到外在的形象、气质、谈吐表达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同时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与民族的兴旺。

在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观点中,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价值,也有许多精辟的认识。《学记》记载着孔子等人的思想,提出了爱护学生的观点,对待学生要启发诱导,遵循启发性原则。同时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

墨翟则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认为孔子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保守;同时又提出了量力而学的观点,认为要就学生的精力状况及现有水平来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和任务。

这一观点被明代的王守仁所继承和发展。王守仁专门论述了儿童教育,认为传统教育活动未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把他们当成小大人,结果造成揠苗助长的危害。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生性情,加以适当的引导,则儿童会自然长进。他具体谈到要量力施教,儿童的认识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就在何种程度施教,不可一味超前。

柳宗元也曾指出,人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育即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主体需要。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及宋朝的朱熹等教育思想家,都认识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认为学习者自身是学习的主体,能否学好取决于自己。

清代的王夫之,也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自觉而最终实现自得。

综合上述各思想家的观点,可以概括出他们对教育中学生的作用的定位。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已经认识到了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的灌输对象,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言,“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要被点燃的火把。”同时他们还认识到,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阶段性的,因而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按规律施教。这些见解和认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及改革仍有着启迪意义。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同时还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十分独到与深入的见解。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汉代的王充则提出了“问难”与“距师”,认为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要打破权威崇拜,要有“师弟子相诘难”的学风,体现了学术民主的意识。

唐代的韩愈更直接表达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认为师无常师,师生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师生关系是可以转化的。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们就教育研究中的基本命题,诸如教师的本质属性、价值评判及职业特点等;学生的本质属性、主体性地位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等;包括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都有着深刻的、前瞻性的认识,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对于我们现在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有着很重要的启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对待历史文化及思想遗产的态度要适应社会及时代的发展。如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渐渐普及的条件下,知识的来源渠道是如此广博,教师已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概念已不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作用应重新定位;同时,随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突出,传统的无原则的师道尊严也受到了挑战。当前讨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常的说法是,教师并不重在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帮助者或至多监督者。现在强调更多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自我意识的觉醒,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目前的师生观虽然有了发展和改变,但孔子所坚持的“有教无类”,《学记》中所倡导的爱护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原则,仍是今天的教育活动应该遵循的。

同类推荐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热门推荐
  • 大界尊

    大界尊

    华夏符道天才段天涯被人暗算,死于非命,却意外霸占了异界同名同姓的少年身上,悲剧的是前任主人是一个废材中的废材,并且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纨绔。段天涯带着前世的《符皇经》,又在水底偶得神秘法决,修炼高歌猛进,原本想要低调做人的他,却不料一场场意外扑面而来,让他无法淡定从容,既然不能低调做人,那便高调做事。从此,段天涯逆天崛起,成为万界之尊。
  • 鬼凤成凰

    鬼凤成凰

    二十多年前,她是一代枭后,文治武功绝艳天下,西击东陵北抗长垣,成就夫君五国独尊的霸业。殊不知,年年征战恩情远,聚少离多郎心变,她替他谋了江山、谋了霸业,却也为自己谋了一条黄泉不归路!赫赫的战功成了君王夫纲难振的耻辱,谋士三千是君王寝食难安的梦魇,八十万飞虎精兵更是君王的心头大患。终有一日,她大醉醒来,赫然发现自己被缚上了凌迟台,刽子手刀刀见血,片片诛心,盛宠三千,竟然是繁华一梦。二十载鬼蜮称王恨难平,巧解勾魂锁链换身归,搅起狼烟四起朝堂乱,江山为祭了却前尘恨,覆手天下鬼凤终成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封印默示录

    封印默示录

    上古时期,因某种原因神在人类身上留下了七种封印!数千年后的2012年10月,在中国四川西北青藏高原与成都盆地的接壤地带由于地震的活动突然从地底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神殿。同年12月21日,神殿爆炸,各地地震、海啸不断犹如世界末日一般。后来,人们发现利用神殿爆炸时飞往各地的天启石可以开启了古神在人类身上留下的七种封印,获得印力,并获得超越人类认知的超能力。藉此,人们称这天为天启日。新个纪元也随之到来。同时,命运的齿轮悄然运转,几个青年为对抗命运,踏上冒险之路。
  • 放开舍得吗

    放开舍得吗

    不明来历的女孩,竟然是个保镖,这样的柔柔弱弱,怎么看也不是个杀手的样子,可是……出人意料的敏锐,超乎想象的身手,让人对她过目不忘,笑靥如花,可是身边那个男人却是个冰块的模样,眼神冷的要结冰了,他是她的老板,保护他是她的责任,男人在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奇妙的感情浮现,可是只能说是一种孽缘……他的镁儿回来了,她的存在居然是威胁。选择离开……可是为什么却都不放过她,为了生存,只有放下一切,可是结果呢?……风水轮转,放不开的人是谁?
  • 首席老公,宠不停!

    首席老公,宠不停!

    要驯服多金、帅气、又狂傲的总裁怎么办?前要赶小三,后要斗前任,外要哄婆婆,里要会带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陈安安自认为十八样武艺样样稀松,天天都想从总裁大人身边逃跑。结果总裁不高兴,一步步逼近陈安安:“媳妇儿,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聊聊”“聊什么?”陈安安不明所以“当然是深入的聊了。”某大总裁笑得一脸坏。
  • 零号密卷

    零号密卷

    曹凡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宅男,无缘无故被卷入一宗绑架案,而绑匪的真实目的却让人匪夷所思。老钟叔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海底的神秘地宫到底是何人所建?昆仑山的宫殿所在何方?
  • 呆萌腹黑的王子与公主

    呆萌腹黑的王子与公主

    13个王子守护的同一个公主,发生的14段奇妙故事。本小说公主王子都是变态,但是真的很虐心,看过的人都说好
  • 与卿言

    与卿言

    父亲母亲同时遭人毒手,剩下年幼的洛汐与弟弟相依为命。去投靠婆婆途中弟弟大病,幸有一蓝色眼眸少年相助。多年后再次遇见,他却有了一位红衣美人相伴,但是为何他那么着急寻找可以忘却往生的惜雾草?
  • 不灭道魔

    不灭道魔

    大千世界,宗门无道,天骄跋扈,神女绝艳,自诩高人一等的远古家族俯瞰众生,视苍生为蝼蚁,操纵天下兴衰!少年道天,饱受冷眼,偶得魔塔传承,从此一道魔尊出世!挡我者杀,阻我者灭,欺我者戮!
  • 赛尔号之穿越,危机

    赛尔号之穿越,危机

    她,本故事的主角。因一次意外事故穿越到赛尔号精灵世界,成为了雷神雷伊的姐姐。背负上了一个使命,成为了一只精灵,拥有了和精灵一样的寿命。她将会谱写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赛尔号之穿越,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