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300000005

第5章 分述(2)

到了宋代,思想的独立性在岳麓书院的师长们看来,指的就是能够独立追求真理,而不要盲目迷信书本知识或“圣贤之言”。著名山长(院长)张栻曾告诫学生:“所谓观书,当虚心平气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胡宏是张栻的老师,虽然张栻十分尊重其师,但他发现胡宏的代表著作《知言》里有许多说法不妥,他便提出质疑,并与朱熹共同撰写了《胡子〈知言〉疑义》一文。这种怀疑精神促进了思维的创新,更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

明代理学家王守仁(王阳明)认为,君子治学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绝不能人云亦云。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

我国古代教育家的这些学术民主精神、独立精神以及敢于怀疑权威、大胆创新的思想,为我们今天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理论资源。

4注重实践

今天我们提倡的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实践这个概念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它包括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

我国古代教育家的众多教育观念和言论中,也包含了他们对实践内涵的深刻理解。

从孔子开始,古人便把实践称之为“行”。孔子所说的“笃行之”,就是要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现于生活实践中,把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这就是他所要求的躬践身行。

孔子之后又一个大教育家朱熹显然继承了孔子重“行”的思想,而提出“力行”的观点,他的“力行”之说,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明朝中叶思想家、教育家王廷相的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博学、精思和践履三者的结合。他认为,要在精思之上进而提出践履,“养于中而畅于外,斯谓之得。”

王夫之也非常重视“行”,认为在学、问、思、辨、行五者之中,“第一不容缓则莫如行。”在他看来,“行”是用来验证道德、知识真假的,正所谓“知者非真如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三、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观述评

对于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从古至今的教育家们都有过各个角度和层次的探讨,师生观即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当今正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关键,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所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与师生关系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师生关系的好坏便至关重要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只有正确而恰当的认识并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会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顺利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师生观,我国古代教育家有很多深刻的观点,值得我们现在去探讨并加以利用。

作为对以教育者身份出现的“师”的描述和要求,最早的论述出现在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等言传身教、爱护学生之类观点中。后来,荀子也提出了,为师之道要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做到德高望重。荀子是诸子百家中最为提倡尊师的,在师生间强调服从,其师道尊严思想超过了孟子的君师并重,把为师之人比作天地和祖宗。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师道的权威尊严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影响至关重要。荀子同时认为,教师可通过施教这一中介实现参与治理国家的可能。他将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作为规律概括,令人深思。

堪称世界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学记》,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论述。在提倡尊师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并概括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这一观点是对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至今在教师自身成长上仍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汉朝的董仲舒,也对教师提出了“圣化”的要求,对为师的教学艺术和修养提出了高层次的标准,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并要在实践中反复进行。

韩愈应算得上是对教师这一概念作出精确定义的第一人,他专门著《师说》来论述教师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同时提出了以道为求师的标准的见解,并指出师无常师、唯道是求,教育不过是先觉觉后觉、先知传后知的过程,教师的产生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果。在韩愈的教育思想中虽然也提倡尊师重道,但他对绝对的师道尊严持否定态度。

同时代的柳宗元也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阐述了不尊重教师的危害性,提出“举世不师,故道益离”的警告。这一观点最早在荀子的观点中已有反映。清朝的黄宗羲,则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公其非是于学校”的观点,表达了教师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

这些不难概括出,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教师所持的观点:教师是令人尊敬的职业,担负着启蒙学生、传递知识与文化的重任;教师是一项对自身要求很高的职业,从教师自身内在的知识涵养、性情修养、综合素养到外在的形象、气质、谈吐表达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同时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与民族的兴旺。

在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观点中,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价值,也有许多精辟的认识。《学记》记载着孔子等人的思想,提出了爱护学生的观点,对待学生要启发诱导,遵循启发性原则。同时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

墨翟则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认为孔子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保守;同时又提出了量力而学的观点,认为要就学生的精力状况及现有水平来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和任务。

这一观点被明代的王守仁所继承和发展。王守仁专门论述了儿童教育,认为传统教育活动未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把他们当成小大人,结果造成揠苗助长的危害。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生性情,加以适当的引导,则儿童会自然长进。他具体谈到要量力施教,儿童的认识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就在何种程度施教,不可一味超前。

柳宗元也曾指出,人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育即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主体需要。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及宋朝的朱熹等教育思想家,都认识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认为学习者自身是学习的主体,能否学好取决于自己。

清代的王夫之,也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自觉而最终实现自得。

综合上述各思想家的观点,可以概括出他们对教育中学生的作用的定位。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已经认识到了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的灌输对象,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言,“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要被点燃的火把。”同时他们还认识到,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阶段性的,因而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按规律施教。这些见解和认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及改革仍有着启迪意义。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同时还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十分独到与深入的见解。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汉代的王充则提出了“问难”与“距师”,认为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要打破权威崇拜,要有“师弟子相诘难”的学风,体现了学术民主的意识。

唐代的韩愈更直接表达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认为师无常师,师生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师生关系是可以转化的。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们就教育研究中的基本命题,诸如教师的本质属性、价值评判及职业特点等;学生的本质属性、主体性地位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等;包括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都有着深刻的、前瞻性的认识,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对于我们现在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有着很重要的启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对待历史文化及思想遗产的态度要适应社会及时代的发展。如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渐渐普及的条件下,知识的来源渠道是如此广博,教师已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概念已不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作用应重新定位;同时,随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突出,传统的无原则的师道尊严也受到了挑战。当前讨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常的说法是,教师并不重在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帮助者或至多监督者。现在强调更多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自我意识的觉醒,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目前的师生观虽然有了发展和改变,但孔子所坚持的“有教无类”,《学记》中所倡导的爱护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原则,仍是今天的教育活动应该遵循的。

同类推荐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万物同盟

    万物同盟

    平民子弟郑有为因意外被法阵带到“真天地”之世界,饱经风霜苦难、尝尽人情冷暖,然初心未改,苦苦寻觅着人生之真谛。虽有大任降身,亦终有雄霸天下举世无敌之姿,却无此心此愿。世有纷争,他心无争。舍得难全,愿得心安。上应天命而下应民愿,立身世间而思众生苦。以自心而解天地心,以自苦而解众生苦。不立愿,不自居,顺天应民,而成天地之福。三界格局因他之崛起而改变。万物苍生之命运,又是几人辉煌几人叹……愿您的心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份宁静,愿您的人生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份淡泊,愿您的期望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份满足;亦愿您的苦怨可以在这里得到解脱,愿您的智慧可以在这里得到释放,愿您的寂寞可以在这里得到归宿。
  • 灵冢

    灵冢

    四洲大陆,军门一统。武者,修士,各领风骚。炼体,修魂,修魄,修神。人,生而有一体一神三魂七魄,体纳魄,魄辅魂,魂修神,四者合一,乃成大道。少年秦无言,入道宗,跨秦域,破四洲,剑指苍穹,只为那一份羁绊,为了追寻,为了守护,心中的人……
  • 王俊凯花开半夏

    王俊凯花开半夏

    繁华的都市,明星的爱情从来都不被看好,娱乐圈这种大染缸,潜规则,辱骂,污蔑。错错对对,是是非非,不是光用眼睛耳朵看到听到,而是要用心体会,蓝樱沫虽然是一个千金,性格也会有一些任性,但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不惜离家,改头换姓一次意外的邂逅,让两个人见到了,但是并不是一见钟情,反而是看不顺眼,初遇并不美好,而是发生在男厕所里,女主角不小心看到的男主角的兄弟,他们会发生什么?_?
  • 碧海飘香

    碧海飘香

    蓝天和海洋总有相似之处,似乎就是一对姐妹。蓝天映衬出大海的蔚蓝,而大海也反射着蓝天里的朵朵白云。他们那么的和谐,唯恐缺少了对方。就会失去那种应有的默契。楚大路和叶青云也有相似之处,但他们更活像一对冤家。楚大路在海上认识了叶青云,又在沙鲸岛认识了月残,却不料被碧海神宫月潭神主误认为偷盗了镇宫之宝碧海神剑,为此,楚大路和叶青云决定查明真凶,让碧海神剑重回碧海神宫.....
  • 你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人

    你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人

    我不知道以后我会怎样,但至少现在,我想,不负青春……就这么简单而已。
  • 神级修仙系统

    神级修仙系统

    方寒意外获得一套神级修仙系统,泡妞,装逼打架,欺负流氓,杀人放火,做任务,杀妖兽,夺造化等等,都可以积累兑换绝世神兵利器、绝世仙丹灵药,盖世功法秘籍等等的系统功勋,从此,方寒在修仙界霸气修仙,九天十地,唯我独尊,成为史上修仙速度最快第一人。逆世天骄,绝代人杰?尼玛,拽什么拽?惹我?老子弄死你;绝世圣女,倾城萝莉,冰清玉洁的仙子?咳咳,妹纸别怕,哥来保护你;......什么,大能很了不起?呃,你没听说吗?老子家的小妾是千古第一绝色女圣仙颜冰,看门的是史上最强大圣风九幽,劈柴的是第一剑仙沈浪,老子家的尿壶是圣器,玩具是仙器......咦?无敌仙尊要来?旷世人皇出世?盖世至尊也要凑热闹?尼玛,滚一边去,否则打爆你的鸟。呜呜......老子这是要逆天啊!新人新书,求关注,收藏,推荐,点击,尤其是最开始这段时间,您的支持就是本书以后能继续活下去的根本啊,兄弟含泪拜谢了。
  • 巫荒涉世

    巫荒涉世

    破碎天幕,浮云纷乱错度,光芒四散奔逃。繁华俗世,几度轮回,是记忆的重叠,亦或是命运的恶意。
  • 别去想

    别去想

    青春岁月,你若安好,我便安心。永别的,不只是你,还有这个世界。
  • 剑侠回梦录

    剑侠回梦录

    七秀坊主为何惨死青萝岛,浩气盟主为何叛盟而逃;枫华谷之战为何恶人谷全军覆没,一刀流为何暗中抓捕名门弟子;江南少年为何身携圣蝎令,冷酷军娘又是如何完成复仇;早已死去的剑圣现身江湖到底是人是鬼,六根蚕丝金针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欲望的升华?是贪婪的爆发还是感情的无奈,敬请关注虞小呆《剑侠回梦录》,让我们走进一个梦中的武侠世界。
  • 白发罗刹

    白发罗刹

    她刺杀,很不幸那人是他。他微微扬眉,不屑于这个贸然闯入他的计划的女子,“你是谁?”她冷笑,“要杀就杀,问这问那的干嘛,磨蹭!”他笑了,却笑得迷茫,因为当他望见她的红唇,他竟毫不犹豫的吻了下去。多年后,两人再次相见。绝冷笑:“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没有遇见过你。”他苦笑:“我又何尝不是呢?那样至少我还没有对不起你。”绝冷漠离去:“不必觉得对不起我,我们已经恩断义绝了。”他喃喃自语:“是啊,回不到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