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一、韩愈简介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又将他与杜甫并提为“杜诗韩文”,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贞元八年(公元792年)25岁时,他先中进士,后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岁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了许多有利老百姓的事情;后移袁州,政绩卓越,并培养了当时江西第一个状元。不久穆宗登基,回朝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职,57岁病卒。
韩愈在哲学史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其说本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王叔文“二王集团”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韩愈还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能逆当时的社会潮流,积极指导后进学习。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特别重视教育和培养年轻作家。
他在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三年中,就指导过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在任职四门博士期间,又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弟子”。不久写下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在阳山令任上,又有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贾岛“僧敲月下门”的佳话,据说也与韩愈有关。
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作有名篇《进学解》,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骚。文中通过学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学习、捍卫儒道以及从事文章写作的努力与成就,有力地衬托了遭遇的不平;而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评。文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句,凝聚着作者治学、修德的经验结晶,脍炙人口,流传千载。而爬罗剔抉、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补苴罅漏、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牛溲马勃、俱收并蓄……至今仍为大家所用的许多成语都是出自此文,足见作者高超的语言创造才华。
二、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实践经验的伟大教育家。唐宪宗元和七年(812)韩愈降为国子监博士,亲自主持京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和少文馆,他除亲自讲学外还经常要与六个学馆的博士教官接触,交流教学情况,提出教学要求,他可说是当时教育界的实践家。《师说》,《进学解》是韩愈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在当代及后代都具有深远的借鉴价值。它虽含蓄地讽刺当权者不公与不明,流露出自己长期不受重用,反遭贬斥的愤懑情绪,实质上是反话正说,阐述了从师、执教的道理,对从师、求学、不耻下问、学业德行的辩证关系作出精辟的分析,是他对前人和自己关于治学、行事的经验总结,是我国教育史上珍贵的财富。他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种在学业上取得成绩而且在道德上获得修养“德才双馨”的要求,很值得我们珍视,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韩愈的教育思想,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为实现“古道”而提出的教育目的的学说;与其人性论观点相联系的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尊师重道的“师说”;在《进学解》里及其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关于教学思想方面的理论。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主要指培养目标,即人才的规格。教育家的政治主张规定着培养人才的标准和要求,政治主张往往就是他的教育目的。
韩愈的政治主张,就是儒家的仁义之道以及“三纲”“六纪”之说。他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是:忠君、清政、兼理法、继传统几个要点。为此,韩愈阐发了《大学》的“修齐治平”的观点,进一步将培养目标标准化。《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自韩愈起《大学》的地位被提高了。韩愈在《原道》里引用了《大学》里的一段重要的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其意者,将以有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将修心养性看成是万事之本。强调:“诚意”、“正心”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朝以后,《大学》成为独立的儒家经典,被列为“四书”之一。
韩愈所说的“忠君”,强调君主专制。然道统与君统并非一事,有矛盾又有统一。他强调忠君、专制,仍主张选贤、爱民,不曾背离儒家礼治传统和仁义精神。
关于“清政”,韩愈所说的“清政”,是指为官要廉政,政治要清明,要能除弊抑暴,目的是巩固封建国家的政权。
关于兼礼法,这里的礼指的是封建等级制度。“仁”与“礼”是儒家思想中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两个方面。韩愈将礼乐刑政并提,作为治国之方。他奉“六经”又通百家,是文人又兼官僚,修文事也治军事,因此,在治国问题上,他主张儒经与法律兼顾,刑政与教化并重。礼乐是指思想文化、行为举止方面,刑政是指政治法律方面,两者不可或缺。韩愈说的“传统”就是儒家的“道”,也就是体现“三纲”、“六纪”的封建等级制度,伦常道德和行为礼仪。
在上述诸标准中,忠君是核心内容,清政、兼礼法、重传统都是培养忠君、实行忠君思想的必然要求,儒生具备了这些品德,就可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按着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内容基本上是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即一是道德教育,包括仁义道德的整套儒家论理;二是知识教育,包括书、易、春秋;三是政治教育,包括礼乐刑政。
2教育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教育作用,是指教育在改变人性上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都谈关于人性的问题,就儒家而言,在韩愈之前就有“性善”、“性恶”“性三品”等学说。他们谈论“人性”的目的,是说明统治阶级均受命于天,生来就是“治人者”,劳苦大众生来就是“愚”的、“恶”的,是“治于人者”。
韩愈是“性三品”论者。他写了《原性》一文,表达了他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性是先天的,人性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性”分上中下三品。上品的人“善焉”,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也”,而下品的人则是“恶焉”;他认为性之外还有情,情是“接于物而生的”,它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也是分上中下三品的,他认为具有上品性的人,七情的表现都能“适中”;具有中品性的人,要求七情适中,但往往“有所甚”“有所亡”,即过与不及,而不能恰如其分;具有下品性的人,“直情而行”,毫不控制。
韩愈认为,“三品”的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不能互相转化。在“品”的内部,可用教化和刑罚,使人发生一定的改变。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既定的品格之内使性移动。韩愈的性三品说,坚持上下品不可移,教育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他提出的“性情”之说,对宋明理学是有影响的。
3对教师问题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