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字仲宁,相传为县康家卫人,善造酒。”康家卫是一个至今还有的小村庄,西距县城七八公里。村边有一道大沟,长约十公里,最宽处一百多米,最深处也近百米,人们叫它“杜康沟”。沟的起源处有一眼泉,四周绿树环绕,草木丛生,名“杜康泉”。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故然不确,但此泉水质清冽甘爽却是事实。清流从泉眼中汩汩涌出,沿着沟底流淌,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为“杜康河”。杜康泉旁边的土坡上,有个直径五六米的大土包,以砖墙围护着,传说是杜康埋骸之所。杜康庙就在坟墓左侧,凿壁为室,供奉杜康造像。可惜庙与像均毁于“十年浩劫”了。据县志记载,往日,乡民每逢正月二十一日,都要带上供品,到这里来进行祭祀,组织“赛享”活动。这一天热闹非常,搭台演戏,商贩云集,熙熙攘攘,直至日落西山人们方尽兴而散。如今,杜康基和杜康庙均在修整,杜康泉上已建好一座凉亭。亭呈六角形,红柱绿瓦,五彩飞檐,楣上绘着“杜康醉刘伶”、“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图画。尽管杜康的出生地等均系“相传”,但据古工作者在此一带发现的残砖断瓦考定,商、周之时,此地确有建筑物。这里产酒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时,曾挈家来此依其舅氏崔少府,写下了《白水舅宅喜雨》等诗多首,诗句中有“今日醉弦歌”、“生开桑落酒”等饮酒的记载。酿酒专家们对杜康泉水也作过化验,认为水质适于造酒。1976年,白水县人杜康泉附近建立了一家现代化酒厂,定名为“杜康酒厂”,用该泉之水酿酒,产品名“杜康酒”,曾获得国家轻工业部全国酒类大赛的铜杯奖。
无独有偶,清道光十八年重修的《伊阳县志》和道光二十年修的《汝州全志》中,也都有过关于杜康遗址的记载。《伊阳县志》中《水》条里,有“杜水河”一语,释日“俗传杜康造酒于此”。《汝州全志》中说:“杜康,在城北五十里,俗传杜康造酒处”。两处记述均不详明,且都有“俗传”的字样,恐不足为据。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俗传”呢?人们可能有这样的想象:杜康这位善造酒的大师,生于今天的陕西白水县,为在京师献艺,途经洛阳。酿酒须得好水,于是跋山涉水,几经寻觅,发现这离京不远的南面有条水河,水质清澈适用,于是垒起炉灶,酿起酒来。从此,杜康的名字和杜康酒竟不胫而走,连周天子喝了他酿造的酒,也大加赞赏。《汝州全志》中记载:“俗传杜康造酒处”叫“杜康”,“在城北五十里”处的地方。今天,这里倒是有一个叫“杜康仙庄”的小村,人们说这里就是杜康。“”,本义是指石头的破裂声,而杜康仙庄一带的土壤又正是山石风化而成的。从地隙中涌出许多股清冽的泉水,汇入旁村流过的一道小河中,人们说这段河就是杜水河。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在傍村这段河道中,生长着一种长约一厘米的小虾,全身澄黄,蜷腰横行,为别处所罕见。此外,生长在这段河套上的鸭子生的蛋,蛋黄泛红,远较他处的颜色深。此地村民由于饮用这段河水,竟没有患胃病的人。在距杜康仙庄北约十多公里的伊川县境内,有一眼名叫“上皇古泉”的泉眼,相传也是杜康取过水的泉子。如今在伊川县和汝阳县,已分别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杜康酒厂,产品都叫杜康酒。伊川的产品、汝阳的产品连同白水的产品合在一起,年产量达一万多吨,这恐怕是杜康当年所无法想象的。
史籍中还有少康造酒的记载。少康即杜康,不过是年代不同的称谓罢了。
那么,酒之源究竟在那里呢?窦苹认为“予谓智者作之,天下后世循之而莫能废”这是很有道理的。劳动人民在经年累月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下了制造酒的方法,经过有知识、有远见的“智者”归纳总结,后代人按照先祖传下来的办法一代一代地相袭相循,流传至今。这个说法是比较接近实际,也是合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
我国酒的历史
我国酒的历史悠久,近几年出土的文物和有关史料可资佐证。
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在1983年10月出土了一组陶器,计有5只小杯、4只高脚杯和1只陶葫芦。这批古陶器的出土对酒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位于关中西部的眉县,自然环境优越,是古人类生活繁衍和我国古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眉县文史资料记载:“眉地最早叫邰,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有万年历史。”邰还是上古农业大师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
专家们对实物进行鉴定后确认:这批古陶器为酒具,属泥质红陶,烧成温度900度,有5800~6000年的历史,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偏晚的遗物,属于仰韶文化的史家类型。
仰韶文化出现在公元前5000—3000年,是1927年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先发现的。这个地区的古人首先掌握了农耕技术,并学会了酿酒技艺。
眉县仰韶酒器的出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世界酒文化中的地位。酒史称啤酒和葡萄酒分别有9000年和7000年的历史。仰韶酒器有6000年的悠久历史,这不但将我国酒文化只有四五千年历史的研究结论向前推溯了1000年,而且使我国进入了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的行列。中国水酒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
近来又发现了有关我国酿酒的新史料:即在陕西临潼自家村遗址,考古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酿酒工具“滤缸”。这说明,我国在8000年前,就已经发明了酿酒法。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酒呈段落性发展。
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为头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水酒是当时酿酒的主要形式。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的晚期,先民们无不把酒看作是一种含有极大魔力的饮料。
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天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有了火,出现了五谷六畜,加之曲蘖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醴、酒、鬯等品种的产出,仪狄、杜康等酿酒大师的涌现,为中国传统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这个时期,酿酒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受到重视,官府设置了专门酿酒的机构,酒由官府控制。酒成为帝王及诸侯的享乐品,“肉林酒池”成为奴隶主生活的写照。这个阶段,酒虽有所兴,但并未大兴。饮用范围主要还局限于社会的上层,但即使是在上层,对酒也往往存有戒心。因为商、周时期,皆有以酒色乱政、亡国、灭室者;秦汉之交又有设“鸿门宴”搞阴谋者。酒被引入政治斗争,遂被正直的政治家视为“邪恶”。因此使酒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第三段落由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在这一段落中,《齐民要术》、《酒诰》等科技著作问世;新丰酒、兰陵美酒等名优酒开始涌现;黄酒、果酒、药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发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代。酒之大兴,是始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乱纷争,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饮无度,使酒业大兴。到了魏晋,酒业更大兴起来了,饮酒不但盛行于上层,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这一段落的汉唐盛世及欧、亚、非陆上贸易的兴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渗透,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及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落是由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清时期,历时84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其间由于西域的蒸馏器传入我国,从而导致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白酒的发明。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又有资料提到“烧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年)”。在属于这个时期的出土文物中,已普遍见到小型酒器,说明当时已迅速普及了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从此,这800多年来,白、黄、果、葡、药五类酒竞相发展,绚丽多彩,而中国白酒则欣欣深入生活,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饮料佳品。
自公元1840年到现在,历时150年,为第五段落,是我国传统酒的变革期。在此期间,西方先进的酿酒技术与我国传统的酿造技艺争放异彩,使我国酒苑百花争艳,春色满园;啤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及日本清酒等外国酒在我国立足生根;竹叶青、五加皮、玉冰烧等新酒种产量迅速增长;传统的黄酒、白酒也琳琅满目,各显特色。特别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即新中国建立的40多年来,中国酿酒事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
目前,中国白酒年产量已逾400万吨,约占世界烈性酒总产量的40%,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