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梓宫入葬泰陵,颁布哀诏于四境。与此同时,新君登基圣诏达之四海。
守灵最后一日,北风哀号。未时三刻,皇家殡丧仪仗开拔回京,白绫黑幔飘然远去,宁歌望着章皇后的凤驾在丧乐中渐行渐远,她悲戚的面容隐然浮在眼底。
八名侍卫候在白杨道旁,绫子环顾四周,只觉阴风凛冽、孤鸣悲伤,煞是悚人,不由涩然问道:“公主为何不回京?”
宁歌神色淡淡:“我在等人。”
绫子望望天色,灰云低垂,遒劲枝干在风中簌簌抖动:“那何时回京?天色不早了……”
宁歌瞥她一眼:“你急什么?”
绫子碰上公主悠缓而严厉的目光,慌忙垂首:“小的不敢,小的只是担心误了回京的时辰。”
马蹄声隐隐传来,自白杨大道的另一端由远而近。当即,八名侍卫宝剑出鞘,严阵以待,面色冷肃。宁歌挥手,漠然道:“绫子,你和他们退至一旁。”
绫子着急道:“公主,让小的留下来吧……”
宁歌横来幽幽一眼,不怒自威,绫子无端骇然,乖乖地退下。
马上男子玄白素服,纯黑斗篷披身,面容苍白,风仪萧索。身后两位侍从紧紧跟随,其中一人怀抱一把古琴。他跃身下马,行至公主跟前,略略欠身:“臣参见公主,让公主久候,臣罪该万死……”
宁歌认得那古琴正是皇兄至爱的断纹古琴,未料竟已转赠于他。她转身望向别处,螓首微扬:“不必多礼了,侯爷有何要事,直说吧。”
正是南安侯萧顶添。他忽然屈身下跪:“陛下驾崩,是臣之过,臣万死……难以谢罪……”
语声哀伤而悲怆,令人动容。泰陵位处洛阳西北,古木环绕,冷风呜咽,仿佛夜半小兽的悲鸣,令人惊悚。若要追究过错,宁歌亦有过错,若非答应萧顶添,皇兄便不会无辜中毒丧命了吧。然而,如今说什么都晚了……宁歌曼声道:“侯爷就为这事么?”
萧顶添起身,望了一眼候在远处的八名侍卫,目光清湛:“公主应该明白,太后定然不会饶臣一命,恳请公主为臣安排。”
宁歌冷然望他:“你想如何?”
青丝乱飞,雪白斗篷迎风飘荡,若飞雪拢袖。萧顶添微有失神,旋即脸色冷凝:“臣恳请公主掩护臣离开洛阳。”
宁歌心神一凛:他想逃离洛阳?
假若帮他逃出洛阳,无异于放虎归山。建康仍有数万大军,江南仍是富庶繁华,只要萧顶添现身建康,难保南北再次分裂、烽烟再起,母后辛苦开创的皇图帝业将会毁于一旦。而自己,便是千古罪人。
宁歌横眉嫣笑:“侯爷想要去哪里?建康?还是……”
萧顶添镇定答道:“臣只想隐居世外,抚琴弄月,与花草为伴,与风露携手,山高水长,桃花明月。”
宁歌肃然盯着他:“侯爷果真心向明月?”
眸光灼热而冷冽,仿有冰火交织。萧顶添禁不住惧然,慌忙于嘴角处浮出凄笑掩饰:“臣只合诗赋琴曲,煌煌朝堂,华丽宫阙,并非臣之所好,万里山河更非臣这双抚琴的手能够治理的。”
宁歌缓缓问道:“侯爷心意已决?”
萧顶添郑重颔首:“是,公主不信么?”
宁歌讥讽一笑:“并非不信,只是……我为何帮你?”
萧顶添仿佛早已料定她会这么问,面色沉静如水:“如果臣果真离开洛阳,定将当年侍从的去向告知公主。”
宁歌黛眉微挑:“距广林苑行猎已有不短时日,侯爷是否应该践诺?”
萧顶添有恃无恐道:“公主恕罪,如今臣只有以这个经年往事求得公主垂怜,若公主不答应,臣自当不会强求。”
宁歌暗自咬牙,傲然举步:“侯爷失信于人,此事不必再提。”
见她恼怒欲走,萧顶添微有急色:“公主不想知道当年侍从的去向了么?”
宁歌稍稍迟疑,终是没有回首。执辔控缰,正要驱马前行,却有苍凉琴音随风荡来。她掉转骏马,凝眸望去——泰陵雕门前,萧顶添独立于风中,北风浩荡,纯黑斗篷如旌旄飘旋,素冠单薄,发如染墨,飞扬猎猎,犹如一簇黑色的火焰。
断纹古琴置于台几上,冰弦拨动,流泻出辽远高旷的音律,正是一阙绝命辞《怀沙》。除却愤慨,惟有刻骨的清寂与萧瑟,宫商渐高、渐急,仿若万里长风的悲凉,好似狼烟烽火的肃杀……浓浓的哀戚悲悯,与惺惺相惜!
一曲罢了,余音震荡,随风消逝,尘归尘,土归土,再无留恋。
一滴泪落,宁歌决然回首,策马前行。忽然又有沉郁悲旷的琴音飘来,是酒至酣处半癫半狂半痴的《酒狂》。
哀郢绝高山,怀沙断流水,酒狂不复人间。
飞雪簌簌飘落,天地间寒气砭骨。
******
亲们支持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