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跳转三个月之后。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雪狼终于初步掌握了鸭翼的使用,并且在与整备组合作中,对于歼-15的操作系统进行了一次大升级。
现在歼十五的鸭翼在平稳飞行过程中,可以顺着气流自动转动摆动,以降低驾驶员的操作复杂难度。
当然如果要进行大幅度机动,可以调整回手动模式,再进行具体相关操作。
至少现在在转场飞行过程中,歼十五比之前要对飞行员友好的多。
不过在雪狼不知道的地方,一群dalao在观看完最新的雪狼的模拟作战录像后,已经商讨决定,中国量产化重型机初型为求可靠性,将不使用鸭翼,定名歼-11。
不过另一方面,中国自主研制设计的歼-10升级版,将考虑使用简化型鸭翼,采用双翼结构。
鸭翼的效果有目共睹,歼-11不用是维稳,但作为还未定型新战机改进型,这么先进的技术为何不用?当然还是老老实实用双翼比较好,毕竟从试飞表现来看,四翼对飞行员实在是不友好……
至于雪狼演习中曾经使用过的歼七魔改的数据,这次也摆在上头人的案桌上进行讨论。为此还分出两派对于“是否装备歼七改进型”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一方认为歼七退出一线后库存量巨大,废弃实在可惜,而歼七魔改的实力有目共睹,如果有机会利用这些机体发挥余热,能够极大的填补战术机部队扩充后战术机短缺的问题。
但另一方则提出这种战机可靠性极差,交给飞行员是拿飞行员的生命开玩笑。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最终还是大dalao拍板:先解决可靠性问题,然后逐步小规模补充部队,在确定方案可行后再大规模列装。
而这一番话却是得到所有人的同意,以至于大dalao甚至怀疑他们是故意下套。
反对方的意思其实也不是不同意飞机改装后再列装,只是这种战机的不可靠性实在令人怀疑它是否能胜任这一任务,如果能解决这问题,何乐而不为。
至于歼十五的去留问题,上头依旧是公事公办的语气:继续使用,测试新技术,评定作战效能。
也就是说,歼十五继续试飞,另作为验证机将继续测试更多新技术,反哺中国其他机型。
上头很清楚,歼十五的潜力还未完全开发,但是能发挥的战力已相当惊人,甚至可以与美苏的先进战机抗衡。
中国的战机数量是不少,且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换代,但是站在顶层可与美苏对抗的机型寥寥无几,现在有机会找到一根顶梁柱,为何不大胆试一试,反正就只是一架战术机,国家供给这么一架钱还是足够的。
至于最新的录像播的是什么……
在丛林地带,以一己之力,成功干翻一只由以突击级为先头部队,士兵级与战车级为中坚的中等规模BETA部队。
这种战绩,恐怕也只有苏联的“猩红姐妹”可以做到了吧……
……
最近由于雪狼时常熬夜训练(歼十五属保密项目,不能公开训练),导致整个人憔悴不少,上课不专心了,训练打瞌睡了,然后就被那群无知的少年给嘲讽了。
“雪狼啊,最近这是怎么了??怎么成天这么憔悴。”依旧是为首的作死少年投身于“做死”第一线,不过对于这些习惯了的冷嘲热讽,雪狼表示笑笑。
对于这些渣渣,我无话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