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300000006

第6章 身正方为范(2)

芦苇说:"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办一件实事"。无论当校长还是当教师,他都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人。当教师时,他就带头把教研当作大学问来做,每次盯的都是学术前沿层次较高的课题,而且每个课题一盯就是几年。他还经常通过讲座的形式,向教师们介绍做学问的方法。教师们惊叹于那些平时难得听说的当代国际国内学术大师,在他谈起时竟熟悉得如数家珍。岂不知那是他在无数个寂静长夜在学术领域漫游的结果。他借他山之石以攻其玉,把信息论、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引入语文教学研究,使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在更为广阔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下得到精辟的理论阐释。

芦苇不仅是个好教师,更是个好校长。中卫二中以前是全县出了名的"烂摊子",学校硬件设施差,教师育人积极性低,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群众提到这个学校摇头,教师们抬不起头。1997年芦苇走马上任,他先找每位教师促膝谈心,调整他们长期压抑和扭曲的心理。然后和教师们一起分析学校存在的问题并商讨对策,教师们的心情舒畅了,积极性也很快被调动起来。对待学生,他提出学校只有学习、生活、进步困难的学生,而没有所谓的"差生"。他在学校全面推进"成功教育",鼓励每个学生成才。就这样,芦苇上任一年,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就有明显好转。到他上任的第三年,学生中考成绩已名列全县前茅,学校跨入全县先进学校的行列,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集体"、"双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作为校长,芦苇的清正廉明是出了名的。他身兼书记、校长之职,却没有任何"财权",因为学校的校务是全部公开的,理财更是彻底透明的。他的办公室甚至没有一根招待烟,连请记者吃饭都是自掏腰包。工作18年,他一直住在城外乡下父亲留给他的土平房里,从未向学校申请过住房。但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在短短的两三年中,为学校盖起了一幢四层大楼,配置了语音室、微机室,在所有教师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电脑。平时,哪位老师生病或家中有困难,他都要去看望。有位老师生病住院,他不分昼夜护理了一周。老师说,在芦校长的手下工作,气顺劲足,再苦再累心里也甜。

芦苇说,我们国家不缺少政府官员,也不缺少明星,最缺少的是职业教育家、职业校长,因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离不开一大批这样的人。如今,这位40出头的"全国模范教师"和国家人事部跨世纪科技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人,正以自己崇高的教育理念和大胆的探索精神,执著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诺言。

芦苇作为教师,他痴迷于讲台,眼睛盯着学术前沿,追求"名师风范,学者气度",他是一位好老师。芦苇作为校长,无论是好学校还是"烂摊子",他都热爱学校,尊重学生人格;胸怀宽广,把方方面面的人才汇聚于门下;用公正无私来树立威信。他的学识和人格成就了他为好校长。

芦苇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为一个好校长应具备的东西:一是校长应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己的学校,十分珍惜自己学校的名声,把自己全部的身心献给学校和自己的教育事业。只有有了奉献精神,才不会受名利场上的影响和诱惑,才能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二是校长应胸怀宽广,有很大的包容性,这样才能"思贤若渴、荟萃英华、识才爱才,扬人所长"。三是校长必须公正无私。在知识分子云集的教育殿堂里,一个校长的非权力影响比权力影响重要得多。校长的权威来自于他的学识和人格力量,来自于他的公正无私。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无私方能树立威信。四是校长要特别珍惜自己的特殊地位,因为校长是学生心目中最受敬重和最值得效仿的人,中小学生对校长比对教师更怀有敬仰、崇敬的心理倾向。

要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成为优秀教师,首先要"身正为范"。教师要为人师表,校长更应在品格上为师生树立表率;还要时刻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带头人。

用纪律进行自我约束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几个人结伴出去游玩,当站在一个岔路口时,有的人要往左走,有的人要往右走,有的人想原路返回,有的人又想原地休息。

喋喋不休地争执了半天,往往没有任何结果。

在工作中也有这样的情形,但如果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各走各的路,各奔各的目的地,那么永远也达不到共同的目标。

所以,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约束,这个约束的准绳,就是纪律。

据我所知,有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轻视心理,认为偶尔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没什么大不了。上班迟到一会儿,没什么;下班提早五分钟,也没什么。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最后会一塌糊涂。比如说"迟到"先是有事迟到,后来没事也迟到,到后来,知道要迟到,叫别人代签一下。为了这个很基本的上下班纪律,已有学校无可奈何地使用了"指纹器"。面对指纹器,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总是这样的话,中国教育还能走多远?

教育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教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如果连教师都不能做到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又怎样去要求学生?教育最重要的力量是来自"人"的影响。今天,不少教师抱怨学校纪律太严,这边要为人师表,那边要做人楷模,束缚了他们的自由。有的教师说,周末想起周一要交论文,内心就很烦躁。有的年轻老师想到周一的教研课,心中就悬了块石头。其实你要知道,这些,是一个教师应有的能力和素质。一个老师对写一篇文章都觉得苦恼无比,这本身说明这个教师不合格,需要补这一课,而不应该一味地埋怨纪律和要求。

在我看来,出现这种烦恼,你首先应该感谢这个社会依然容忍你这个不成熟的教师呆在教师队伍里;感谢学校领导依然热切地盼望你成长,等待你成熟;感谢你的学生依然亲切地呼唤你,把你当作真正有学问的老师。意识到这些,你应该奋起直追。

中国的学校并不缺少规章制度,如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歧视学生,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等,这些规章制度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到各个学校。但这类现象依然存在,其根源是缺少对规章制度的忠实执行。人们常说军队是最具力量的地方。不要认为军队的力量是来自枪炮,枪炮固不可少,铁的纪律同样不可或缺。

不妨看巴顿将军的故事。

1943年3月6日,巴顿临危受命成为第二军军长。

他开着汽车转到各个部队,深入营区。每到一个部队都要训话,要求诸如领带、护腿、钢盔和随身武器及每天刮胡须之类的细则都要严格执行。

巴顿由此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指挥官,但是第二军却因此发生了变化,它慢慢变成了一支顽强、具有荣誉感和战斗力的部队。

巴顿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个性最强的四星上将,但他在纪律问题上,态度毫不含糊。

他深知,军队的纪律比什么都重要,军人服从纪律是职业的客观要求。

巴顿将军认为:"纪律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们发挥最大潜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纪律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质还要强烈。"

"纪律只有一种,那就是完善的纪律。假如你不执行和维护纪律,你就是潜在的杀人犯。"巴顿如此认识纪律,如此执行纪律,并要求部属也必须如此,这是他成就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军队如此,学校也同样如此。

每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教师都具有优良的纪律意识和行为。一所学校如果活力有余而规范不足,将不可能打造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模范学校。每一所"问题学生"不断、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的学校,分析到最后的关键性成因,往往不是师资和生源方面出现问题,而是学校纪律、学生纪律和教师纪律的问题。一些学校的所谓"人文管理"是,教师可以不准时上下班。没有课的教师可以不进学校,如此纪律,学校不一塌糊涂才怪呢。

一个学校如果连教师遵守纪律、模范地完成任务都有问题,这绝不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教师如果连遵守纪律、完成任务都有问题,哪怕自身素质再好,再有才华,也绝难成为一个优秀教师。

学校必须有纪律的存在。不客气地讲,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纪律与自由之间做得恰到好处,因此纪律必须存在。存在不是威胁,对于每一个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来说,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存在是让管理者有依有据地肯定你的工作态度和价值。换个角度说,每一条纪律对于遵守纪律的人来说,是对其每一点工作态度和价值的肯定。

也有一些教师总以为纪律是管理者有意与他们作对,以为所有的制度都是管理者吃饱了没事干想出来整人的。其实,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一个校长想要凭自己的喜好来制定纪律,已不大可能。如果管理者制定的纪律,出发点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就无可非议。对敢于得罪人做点实事的校长,人们始终心存敬重。

或许你对学校纪律也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看法,那么现在,我希望你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从自身去思考,去寻求答案。手术刀伸向自己身上是痛苦的,但是经历这种痛苦的人,将变得无比冷静和充满力量。

纪律就像石头,如果你把它背在身上,会痛苦无比;如果你把它垫在脚下,它会帮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纪律是必要的存在,它一方面规范我们,另一方面引领着我们去超越它。一个超越纪律的人,必将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不为浮名遮望眼

不可否认,谁都想成名,谁都想成为"名人",教师也不例外。如果说这是一种上进心的表现,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并且还被理智束缚着,那么,这还无可厚非。但是,倘若"成名"、"求名"已成为你教学生涯的最高标准,那么,终有一天,你会为"名"所累。

20世纪初,法国巴黎举行过一次十分有趣的小提琴演奏会,这个滑稽可笑的演奏会,是对追求名声的人的莫大讽刺。

同类推荐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走出教学的误区

    走出教学的误区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还必须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不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科学的专家。
  •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学习与成长等内容。全书分为爱心花圃、草根教育、等待花开、守望麦田、烛光摇曳、我思我在六辑。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热门推荐
  • 命运的圣杯之殷红之樱

    命运的圣杯之殷红之樱

    女主:间桐樱(魂穿)男主(按女主意向):吉尔伽美什【另,本文病娇,百合也有,不喜匆入】……她深爱着某个人,她愿为那人付出一切……可是……‘不会有回报的’‘不会被爱着的’这是神明的诅咒,请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孤独的死去吧。
  • 少女的爱情魔咒

    少女的爱情魔咒

    当你的爱情被魔咒所诅咒时,你就会明白不能再爱的痛苦!!
  • 万古星神

    万古星神

    武之巅峰,挥手间苍穹星动,战之所及,主宰万道镇天地。少年洛天,一朝重生,背负父辈的仇恨与荣耀,自青州而出,拓星海,铸星宫,封侯拜相登位君王,走向大千世界,踏上万古征途。浩劫降至,天地将倾,我欲屹立万载而不倒!
  • 漫漫江湖路

    漫漫江湖路

    带着群侠传游戏面板穿越武侠世界的小故事。[短篇]
  • 她叫喂

    她叫喂

    有一个非常好看的女孩,但她好像不会说话,一向成绩第一的男主角熙幂变成了第二?!她是一个厉害的女强人,虽然不说话,但是他还是喜欢上她了,但是他发现她竟然是……【我笑笑但我不说话~】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本书包括:营救西路军二三事、关于西路军的回忆、我去河西营救西路军的经过、组建西路军的道路等文章。
  • 纯爱学院:那一抹难忘的笑颜

    纯爱学院:那一抹难忘的笑颜

    她一转身,猛地亲到了他的胸膛,他的胸膛上顿时多了个鲜红的唇印。她的脸唰的红了,“我....我不是故意的,我把它擦掉。他抓住她刚要抬起的手,让她动弹不得,慢慢靠近她的脸,猛一下,他的冰凉贴上她的温热,纠结了一番,恋恋不舍的离开,在她耳边吐出一句“我不让你擦掉,我还要永远把它印在这里。”他冰冷无赖,她单纯天真,本不相连,却逃不过命运,且相连。
  •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创世的重生

    创世的重生

    无尽虚无中,龙玄望着那无数将他包围的虚神笑了:“贪婪是原罪,吾生于虚无,不死不灭,你们的贪婪,将把你们拖入深渊!”随后,他消失在那灭世般的攻击下。(新人新书,带给你不一样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