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尧、少数民族改姓
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9%。
黎姓大探源
黎姓来源有四:
(1)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2)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3)出自帝尧的后代。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
(4)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繁衍之迹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另据史料记载,此期有梁(今陕西韩城)人黎喁迁居江右(今江西省)。汉时,有黎朱苍任长沙(今属湖南)相,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迫于北方战乱,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姓随之而昌盛起来,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据《黎氏族谱》所载,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始祖。唐到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其发展出现了些新特点。黎侨一支传至黎干时,在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姓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今河南洛阳)太守。宋代时,黎姓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此时,史册所载黎姓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姓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姓繁茂于以往任何时期。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今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其后子孙有迁居广东丰顺、陆丰等地者。明代有山西洪洞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清代乾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姓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今日黎姓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黎姓约占全国汉族黎姓人口的67%。
黎姓名人
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
黎民伟是香港电影与戏剧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电影改革的先驱,他毕生致力于电影事业,为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黎民伟出生于日本横滨,在香港成长,就读皇仁及圣保罗书院。当时,他把每天午餐费省两钱,两年储得12元购得他第一部摄影机,中、上环一带便成为他拍摄活动的场景。他是香港首间电影厂"民新"的创办人和"上海联华"公司始创人之一,首间制片厂位于大坑,银幕街因而命名,他又与兄长们建立了香港第一间华资戏院新世界戏院。
由于在港拍摄影片受阻,黎氏遂移师往广州西关拍摄香港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1925年将制作基地迁往上海,积极拍摄高水平的国语片。他制作认真,全盛时期曾有七个制片厂,积极发掘和训练电影人才。
黎民伟是拍摄纪录片的先锋。《勋业千秋》(又名《建国史的一页》)纪录了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情况。
黎民伟倾力之作《西厢记》是影史上最早的一部,也是现存黎氏参与的最早剧情片。在江南一带取景,文戏武场都生动紧凑。片中更首次尝试天马行空特技摄影,是结合了中国文学与特技的一个新尝试,为电影感与实验性兼合的早期默片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