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000000023

第23章 宋--微子启封宋国,子孙以国为姓

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

宋姓大探源

宋氏,是中国古老而又辉煌的姓氏之一。起源于三千一百多年前的周代。

周代的开国君主周武王,是一位以仁德著称的圣君。他举兵讨伐嗜酒好色、暴虐无道的商纣王,纣王兵败自焚而死,他就代有天下,开启了周朝八百七十四年的辉煌历史。

周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以仁德为怀,不但没有对前朝的王室"赶尽杀绝",免贻后患,反而为了奉祀商汤,把一大片土地封给商汤的后裔。商朝纣王的庶兄启,被周武王封于宋,建立宋国,他的子孙以国为名作为姓氏,从此有了宋氏。这就是春秋时代宋国的由来,也是此后中国宋氏的起源。

而微子启是殷商帝乙的长子,商的始祖契,又是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这样追溯下去,宋氏应该是光荣的黄帝直系子孙。

繁衍之迹

河南商丘,是当时宋国的都城,也可以说,是宋姓的最早发源地。伴随着宋的兴盛衰败,宋姓民众逐渐迁移繁衍,在秦汉之前,宋姓人已散居今江苏、河北、陕西关中、湖北等地。西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将关东(今中原一带)豪强势力迁入关中,宋姓豪强自然也不能例外,此期为京兆宋姓的开基之初,此后不久,京兆宋姓一支西迁入甘肃敦煌,一支东迁入虢州(治今河南卢氏),一支南迁入江夏安陆(今属湖北)。与此同时,定居西河介休(今属山西)的宋姓一支迁往广平(今河北鸡泽),一支迁往弘农(今河南灵宝),其中广平宋姓在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因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在当时宋姓各望族中也就成为最为显赫的家族。宋姓入闽,始于唐安史之乱之后。五代时,有辰州蛮国南邺加入宋姓。宋时,有宋哲任丹阳县令而迁广平(今属河北),此系望出扶风,宋哲之后有宋军兄弟七人,此系后裔广布,可谓北及京鲁,南及江浙闽粤。北宋时的宋庠、宋祁兄弟从湖北安陆迁河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总之,唐代以前,宋姓南迁繁衍不太广泛,而宋代以后,宋姓开始遍及大江南北,元明清至今,宋姓可说是随处可见,无处不在了。如今,宋姓分布广泛,在山东省所占比例较高,约占全国汉族宋姓人口的15%,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宋姓约占全国宋姓人口的44%。

宋姓名人

1.屈原弟子美男子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的);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生于公元前290年,逝于公元前223年,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

宋玉是楚国归州乡下的一介贫士,他儒雅风流,长于词赋,远走京邑,在友人推荐下,好不容易才谋得一个小小的文学侍从位置,后来师从屈原,本以为可以舒展自己的抱负,想不到先是屈原遭到放逐,而后自己又遭人嫉妒,不久失职,并被放逐到他的赐地云梦之田,从此便落魄终生。

宋玉被贬到云梦之田(今临澧一带)时,才30岁左右,因漂泊异乡,生活异常艰辛。但他意志坚定,性洁志廉,写诗述怀,在看花山上写下了长篇抒情诗《九辩》抒发自己"失职而志不平"和"无衣裘以御冬兮"的志向和身世。

2.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

宋应星,字长庚。其结合各行实践而创作的《天工开物》一书称得上中国古代的"大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123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18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磺、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天工开物》促进了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四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这种深入骨髓的首都(以前叫“帝京”)意识,凸显了北京人政治上的惟我独尊,可也削弱了这座城市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竞争力。首都的政治定性,压倒了北京城市功能及风貌的展示,世人喜欢从国家命运的大处着眼,而忘记了北京同时还应该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热门推荐
  • 地质奇观: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

    地质奇观: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

    本书主要指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包括长江三峡、金石滩、桃源洞─鳞隐石林、玉华洞、江郎山、佛子山、太姥山、崀山、四姑娘山、安徽天柱山、贵州九洞天、本溪水洞、普者黑风景区、腾冲地热火山、路南石林、河南云台山、太极洞、猛洞河、崆峒山、石阡温泉群、龙宫风景区、马岭河、织金洞、上饶灵山、龟峰、野三坡、房山石花洞、石海洞乡、崆山白云洞、嶂石岩、响沙湾、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愿一生化作一日我陪你从朝晨青丝再伴你到暮雪白发
  • 情深入骨三分毒

    情深入骨三分毒

    有一场最美的爱情是在我爱上你之前,你已经深深爱上了我。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罢,还是这样的两情相悦来的不尴尬,也足够坦诚。悲也好,喜也罢,还是情到来时方来到,人到此时终相守的好。命运就是让你遇见一个又一个人,然后得以用那些千丝万缕的细枝末节进行一场又一场悲欢离合。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骑少主

    龙骑少主

    【探路兵军营】一条坎坷的人生路,几段悲凄的情感故事。
  • 末日贵族

    末日贵族

    主人公理扬理氏家族:200年前由于种种原因被迫离开东方大陆,来到贵族林立的西大陆并获得侯爵封号。经过家族几代人的努力理氏成为了在世界上拥有重要的影响力的家族。但是3年前西大陆众多顶尖势力突然向理氏发起进攻,一夜间理氏覆灭,只剩下理扬、理维两兄弟幸存。哥哥理维带着理扬横穿整个大陆经过敌人的重重封锁,几经生死向理氏的故乡逃亡。在2年后的一次绝境中哥哥理维独自引走了追击的幽灵部队之后生死不明,理扬只身返回理氏故乡开始了新的征程。
  • 《黛属の境》

    《黛属の境》

    一段段关于庄园和它主人的胡言乱语``````
  • 划过面孔de水晶

    划过面孔de水晶

    当冷酷的她遇到温柔的他,暴躁的她遇到冷漠的他,可爱的她遇到花心的他,当爱情的火苗慢慢擦亮时,又是谁在幕后操控着一切?
  • 尊主成长记

    尊主成长记

    尊我为主,荣华富贵,寿命无限,万事如意!如不顺从,且活且珍惜。
  • 顾清

    顾清

    如果看懂了,记得给我留言哦。如果喜欢给我投票呗!!!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