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9800000074

第74章 孝顺我们的父母

大家知道,乌鸦虽然外表丑陋,但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包括人)中的楷模。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也的确涌现了许许多多以“孝”闻名的孝子,他们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

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东汉时候,孝泉有一户姜姓人家,父姜文俊,母亲陈氏,膝下一子,单名一个“诗”字,自小聪明异常,遍览诗书,浑身透着灵气,年纪不大,名气不小,十里八乡,远近都知道姜家有个神童叫姜诗。一来二去,连县太父庞盛都听说了他的名声,见他品高行佳,人才也好,到了姜诗十八九岁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女儿三春许配给他,并且向朝廷举荐他为孝廉。那时候不兴科举,都是由地方官将本地有德行、有本事的人向上边举荐。不久,皇上下了诏,任命姜诗为江阳县令。

姜诗上任后,爱民如子,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民众爱戴,可是由于他为人正直,不善阿谀,别管多大的官,看见不顺眼的事就要说几句,这样就得罪了不少人,一直都升不了官。

姜诗到江阳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姜诗夫妇侍奉母亲愈加勤勉,每天变着花样为她做好吃的,好喝的,把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姜母眼睛不好,见风就烂,庞氏天天为她洗啊敷啊,照顾得很周到。一家人和和睦睦。不久三春生下了一个男孩,姜诗给取了个大号叫姜石泉,小名安安。

有天夜里,姜母做了个梦,梦见个神仙,告诉她泉孝临江的水有清心明目的功效,经常用它洗眼,就可以治好她的眼睛。陈氏醒来,把这事跟姜诗说了,姜诗是个孝子,不忍违了母意,当即挂印而去。

姜诗是个清官,为人正直,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千里返乡,连辆车都雇不起,只好背上母亲,庞氏牵着小石泉,硬是一步步走回到孝泉来,留下了“千里背母”的佳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孩子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为人子,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讲究“孝道”的优良传统并没有在有些人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相反,不孝却在有些人那里体现得十分典型。他们不但不尊重老人,反而还虐待老人,甚至导致老人走上了自杀的凄惨道路。

黄某去世时,他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高寿了。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按照农村的规矩,老人由两个儿子赡养,轮流在两家吃饭,五天一轮,吃了好几年。几年来,老人总觉得,在任何一家吃饭,伙食都非常差,除了逢年过节,从没吃过肉。开始,他觉得那也没啥,因为那里贫穷,大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很好。可是,久而久之,经过一观察,他发现,一旦他在一家吃饭,另一家必买肉吃。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自己受到了虐待,觉得自己辛苦一辈子,把他们拉扯大,他们居然敢这样对待自己。于是,他等待时机,非得吃一次肉不可。一个集日,他虽然不在大儿子家吃饭,可他看到大儿子家里买了肉,就想开开荤,尝一片肉。吃饭时,他就径直走到大儿子家,拿起碗就盛饭,拿起筷子就夹肉。筷子刚到碗边,儿媳用筷子把他的筷子给挡住了,说:“你今天本不在这里吃,要吃肉,就去另一家吧。”老人傻了眼,看着儿子。令他失望的是,儿子竟一言不发。老人感到一阵心酸,放下筷子,不吃了,走了。可是,到了晚饭时,也没见他回家。一家人急了,到处找。直到第二天,才有人在山上看到他的尸体。原来,他是服毒自杀了。因为尸体旁边还放着一个农药瓶子。可怜老人辛苦一辈子,竟这样结束了他漫长的一生。

李某去世时70岁,她有五个儿子,也是五家轮流供养。她的五个儿子,家家都建起了新房,可这五栋新房,都没有老人的位置,把她晾在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里。老人感到自己十分孤独、寂寞,想叫一个孙女与她做伴,但大人们不同意,只好作罢。最让老人感到吃力的是,五家都住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吃起饭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刮风下雨,或者晚饭。有几次,老人吃完晚饭后,已经都8点多钟了,外面又没有月亮,走起路来很不方便。有时在晚上8点多钟,她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十分艰难,竟连手电筒都没有。是她的儿子们都穷吗?不是。缺乏的就是一个字:孝。更不用说会有人帮老人洗衣服、晒被子了。老人实在受不了那份苦。最后,竟也选择了服毒身亡以了此一生,很悲惨。

孝与不孝只在于一个人的心念之间,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人更应知此道理。

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有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左右,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赡养老年人也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为子女不孝,老人把子女告上法庭的事件时有发生。子女不孝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越来越严重的话,它将会危及我们整个人类的存在。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在中国“养儿为防老”的传统观念下,如果所养的子女不孝,势必会动摇这个观念,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既然子女不孝,要子女又有何用?如此一来,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呢?结果可想而知。

赡养父母是人类生存的一条基本规则,每个人从生到独立都离不开父母的抚养和呵护,当父母年迈时,子女又赡养父母,如此下去,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下去。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规则,任何人违反了这个规则,都会受到舆论和良心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制裁。一个人不孝于父母,他也无法取信于他人,甚至无法立足于社会。

古语说,孝为百行先。它反映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以是否孝顺父母作为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美德,一个拥有亲情的人是幸福的。反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唾弃,他也毫无亲情可言,一个漠视亲情的人是可悲和可恨的。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的人品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我们知道,孝顺父母首先要保证他们物质生活无忧。除此之外,我们更要在精神生活上多花心思。

1.常回家看看

看过国外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想看到他的儿子,可儿子一直没有出现。护士查房时,老人一下子抓住了护士的手,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护士便搬来一把椅子,在床边陪坐到天亮,一直到老人的手僵硬。这篇文章使人很感动,说明老年人在生命将尽的那一刻非常渴望亲情,希望儿女能在他的身边。

“儿女们各自成家或出去打工了,有时一年也难得见个面。”、“日子越过越殷实,但闲下来的时候却觉得很无聊。”一项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独寂寞的比例更高。

孝顺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现在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有首歌《常回家看看》中唱到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顺他们。

2.消除“代沟”

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多强调继承而忽视创新,在许多观念上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而家里的子女则往往强调跟上时代潮流,认为父母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老古板、不开化、死脑筋。于是,两代人便常常会在观念的继承和创新上各执一词,认知上的分歧又往往影响到两代人感情的融洽和心理相容程度,甚至心理距离还可能因此而拉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对这一问题,正确的认识态度和处理方法是:首先,子女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因为父母也是希望子女更好;其次,提倡长辈与晚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尊重,在新旧观念转换磨合的过程中,各自加强学习。当然,作为老年人,也要学习了解新事物、新观念,尤其是子女不要把传统观念中一些优秀思想一并抛弃,这样方能使两代人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认同,也会使家庭关系更和睦,老年人的精神会更愉快。

3.尊重和忍让父母

有位名人说过:“老人的心与儿童的心是同样脆弱的。”

要尊重老人的自尊心,不顶撞老人。老人年轻的时候,被人顶撞几句,全然不放在心里,因为他是朝气蓬勃的强者。而到了老年期,进入了“弱势社会团体”,是否得到别人的尊敬,成了他生存的第一价值。老人受到子女的顶撞后,会感到羞辱、窝火、嫉妒,因此,对于老人的意见,首先要耐心听完。切莫中途打断。听完之后,应尽量择其合理部分,充分肯定,并按照老人的意见去做,特别要注意,千万不能在亲朋好友面前调侃、顶撞老人,这样最伤老人的自尊心。

如果出现矛盾时,作为子女,要深知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态,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他们和睦相处,从精神上、生活上多关心、多体贴。发生矛盾,意见不合,看法不同,办事方式有差异时,尽可求同存异,不挑剔,不斤斤计较,做到多理解,多宽容,多退让。切莫为区区小事“麦芒对针尖”而对老人大发脾气,恶化家庭气氛,增加老人的心理压力,从而避免发生不测事故。

4.多陪父母闲聊和善听“唠叨”

与老人闲聊是子女的义务。老人由于深居简出,社会信息不灵,所以老人非常希望有人经常与他聊天、闲谈。许多老人当子女回到家里时,常常会像小孩似的找出许多话讲。而子女由于有自己的生活安排,常有意无意地回避与老人的交谈。这是老人最难以忍受的。

要与老人叙旧。老人不愿丢失人生的价值,昔日的生活、事业是他们值得珍藏的东西,过去意味着自己勇敢、幸运、智慧,过去,也是老人勇敢生活下去的一种“动力”,所以家人要多与父母回顾他们的曾经往事,以及当年父母培育自己成人的一些趣事。

不要嘲笑老人的“儿童行为”。有些人到了老年,会变得情绪变化无常,喜欢听赞扬的话,讲出话来也多少有点无知、天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到老年,心理上表现出的回归儿童的现象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子女理解老人的这种返朴归真的心理。多观察、体贴他们,多为老人提供新的乐趣。

要善听老人的“唠叨”。人到老年,话就多了,尤其爱在儿女面前唠叨,倾诉一下心中的喜怒哀乐,这是一个不好改变的客观规律。就那么一点旧事,这次说了,下次还讲,一点儿新鲜感也没有,这时候,作为子女要理解老人。善听老人的“唠叨”,是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应当引起每个家庭、每个儿女的重视。善待老人的“唠叨”,其本身就是一种孝敬。

5.顺从父母

对待父母不仅孝,还要顺。有一篇文章,讲一位老人特别想用自己的劳动,给孙子孙女买礼物。他每天去捡塑料瓶,他的女儿对此非常不满意,认为是给她脸上抹黑,于是她坚决不让老人再去捡。她把老人接到家中,并不让孩子再见老人。结果老人一句话也没说,过了一两个月就无疾而终。这篇文章最后提到了孝敬老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人按照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作为子女,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代替老人的想法。

百德孝为先,孝不仅是一种美德和责任,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的人品是值得怀疑的,他的心态也是不健全的。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人来说,更应该如此。

同类推荐
  • 活着真好1:点燃生命的烛光

    活着真好1:点燃生命的烛光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遗忘是疗伤的良药”、“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应该时刻快乐”、“洗去心中的阴霾”等。
  • 智慧谋略宝库1

    智慧谋略宝库1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你总是默默无语

    你总是默默无语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书按照月份进行编排,内容包括:正确认识社会,把握命运罗盘、全面认识自己,保持高度自信、树大志育良习,奠定人生基础、克服人性弱点,锻造人格魅力等。
  • 做人要有手段

    做人要有手段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了做人的方法技巧及智慧,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培训,揭示出做人的奥秘。指导读者怎样避免掉入人生陷阱,怎样少走弯路,怎样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里站稳脚跟、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地走好人生的道路。
热门推荐
  • 心灵漫步

    心灵漫步

    本书论述心理辅导发展历程及区域性心理辅导的本土化、区域性实证研究以及推进的发展模式。
  • 穿越之妖娆魔主

    穿越之妖娆魔主

    白天她是樱林贵族学院的教授为人古板认真,可谁又能想到她到了夜晚就摇身一变成为迷人妖娆的妖精呢,但却在那晚因拾得一个戒指而莫名穿越到一个异界变成一个婴儿,从此就开启了她的冒险之路,看她如何在异界女扮男装混的风生水起,玩转于各色美男之间怎样一步步变强一步步地登上最高的巅峰!。。。。。。。。。。。。。。。。。(本人第一次写玄幻小说,希望读者们多多支持!)
  • 腹黑王爷独爱废柴四小姐

    腹黑王爷独爱废柴四小姐

    前世的她,遭到自己最爱的男人的背叛,一代天骄之子,如此陨落,令人叹息不已;今世的她,穿越成苏家的嫡女苏四小姐,却是一个废柴,身份卑贱,让人万般唾骂;但她苏七夕是什么人,前世可是金牌特工出身,废柴是吗?好,就让你看看废柴是怎样下休书,夺神器,威震四方!因为前世的背叛,苏七夕本发誓不再爱,却偏偏遇上了他;他为她抗圣令,生死斗,只要是她做的事,无论对错,他都陪着她,无一丝怨言,那温柔到骨子里的宠溺再次融化了苏七夕那颗已经冰封的心。一段穿越时空的异世之恋,一个废柴的华丽逆袭路,才刚刚拉开序幕……
  • 指仙之界

    指仙之界

    不同的国度,她的死换来她的生。银指代表不详?切,人家明明是最高的代表!什么?送我去亡林?好,很好这个老妖怪看我回来端了他老巢!某日,某男摇着一把折扇对某女说:娘子,为夫近曰来得到一颗七巧灵果,不知娘子可需?某女一把夺过:要,怎么不要,这可是宝贝!某男眯起一双凤眼,邪魅地笑了又一曰,某男大驾,来看他的娘子,只见某女身旁围了一群美男,某男的脸白了青了紫了,最后黑了:温逸月!!难道为夫让你不满意,你又招来小白脸是要建后宫吗?殊不知某男的脸也挺白……灭贱人,收神兽,称霸天才学院。建鬼城,伐亡林,洗劫一流世家,天才掘起之路“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嘿嘿”……
  • Urban Sketches

    Urban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源,你的手机我们收下了

    王源,你的手机我们收下了

    此文以王源的手机为线索,发生的拉拉扯扯,以及后来的……渊源?!
  • 武铭天下

    武铭天下

    他,本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但一夜醒来,他发现自己的修为竟开始无休止退步,最终沦为一介凡人,被他人嗤笑,更被族人驱逐!不甘、愤怒驱使着他不断前行!而他,注定不会平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他日修为恢复,必将重临宗族,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 极品女鬼爱上我

    极品女鬼爱上我

    在路边上看到重金求子的的广告,才打算试试的,毕竟我也不吃什么亏,就怕对方把我的肾给偷去……
  • 一生之恶意满盈

    一生之恶意满盈

    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一生连载,三天一更,时间不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