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在原地等了一会,见爸爸们一起干活的那位光头叔叔在叫自己的名字,小科高兴极了,心想,帅叔叔还真的把爸爸找到了,可怎么爸爸和帅叔叔没有一起来接我呢?不管那么多了,小科开心的大叫:“光头叔叔,光头叔叔,我在这里,在这里!”光头叔叔听到喊声,一把拉起小科就往回跑,边跑边说:“你爸在到处找你,快点,你爸在那边”。小科开心的问:“是不是有个穿白色西服的帅叔叔给你们说的我在这里呀?他是不是和爸爸一起?”一连串的问题,可光头叔叔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知道拉着小科就跑,就快要把小科跑断气的时候,终于看到了爸爸,爸爸还在到处问路人,有没有看到一个七岁多的女孩,穿的是白花花点的衣服。光头叔叔大声的喊爸爸“杨石匠,杨石匠,你女儿在这里。”爸爸看到小科,一把把小科抱起来,就往工棚里走,他是再也不敢带女儿上县城中心来玩了,要是弄丢了,回去怎么跟她妈交差呀?光头叔叔就留下来,把其余的人找到。
等所有人都回来齐了,爸爸还买了好吃的花生米,还有酒,请大家好好的喝了顿酒,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可一直就没有见过那位帅叔叔,小科也不敢问,因为怕从爸爸和叔叔伯伯的嘴里听到他是坏人,她不愿意听,也不愿意去想。喝完了这顿酒,爸爸就请假把小科送回了乡下老家,也只字不提小科走丢的事,估计是怕妈妈生气,性格内像的小科也没有提,也不敢提,怕以后再也没有进城的机会,再也见不到帅叔叔,只是弟弟问起城里好玩的事,就挑好的给讲。
转眼小科都上三年级了,爸爸也从原来的小工头变成了大包工头,以前总是在自己县城里包工程,也赚了些小钱,所以回家也会买很多糖,那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孩子王一样,因为爸爸回来,邻村的孩子都会跑来,在那里眼巴巴的等着,妈妈就会把爸爸买回的糖分一部分给他们。看着他们拿了糖就跑,爸爸总是笑笑,可小科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给糖他们呢?
这一次,爸爸回来还是像往常一样,把糖分完后,就听见爸爸跟妈妈说,这次包的是邻县的一个工程,工程量大,所以工期有点长,妈妈没有说什么,因为在乡下,男人要在外面挣得到钱,女人在家多苦多累都是值的,因为有面子,更因为会比乡邻们过得稍微好点。可小科这次看着爸爸,只想跟爸爸说,还是在本县吧,这样近些也熟些,但小科没有说出口,因为毕竟是孩子,没有发言权。小科只是跟爸爸说,爸爸我们舍不得您。
爸爸这一次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小科像往常一样,中午在学校里用个大碗打了一份饭,带着弟弟两个人吃,因为离家有点远,在加上爸爸有点小钱了,妈妈中午就可以在地里多干点活,不用担心小科们的午饭,为了节约,还是打一份饭,碗大点,就会装多点,两个小孩吃就够了。下午下课了,小科和弟弟就和往常一样,开开心心的往家里跑,小科有个习惯,看得到家的时候就会大喊:“妈妈我回来了”,一路喊着回家,妈妈也会老远听到了,不管在哪里,就会用响亮的嗓子笑骂:“回来就回来嘛,还讨赏嘛!”可今天却一直没有人应,小科心里有些不祥的感觉,但不愿去多想,毕竟孩子嘛,就在自己家门口趴着做作业,一会奶奶来了,拿着钥匙,一步三喘的说:“你爸爸出事了,你妈去照顾你爸了,可能最近都不会回来,让你在家把猪喂好,弟弟照顾好。”奶奶一向与小科不亲,因力小科是女孩子,再加上爸爸赚的钱多数给妈妈开支家里了,没有给奶奶,奶奶家还有两个叔和一个姑姑,都还没有成家,在家里混吃混喝的,所以奶奶不怎么开心。小科接过奶奶手里的钥匙,什么都没有说,自己去煮饭,照顾好弟弟,还有家里的大肥猪,因为进入了农历的十月了,年猪也长大了,吃得也多。没有妈妈在家的日子,家里好冷清。小科做作业的场地也搬到了灶台边,因为烧柴火,往往是弄到深夜十一二点钟,才把猪喂完,这时弟弟早就睡了,因为弟弟相对小一起,他什么都不用担心。每天放学了还得到地里去挖红薯,拿不动大的锄头,就用小的。怕把鞋子弄脏了,往往是光着脚去,在长江一带的十月,已有刺骨的冷了,也是没有办法,往往是回到家脚总感觉不是自己的。不过还是坚持着做好家务。每天上学,同学们都笑小科是花猫,因为没有时间去烧热水洗脸,总是用冷水胡乱的抹一把就上学了。
这种日子持续了两个多月,期未考试已考完了,相对要轻松一点了,小科还是像往常一样吃完饭,收拾好,就听得有人在叫小科,好像是说爸爸妈妈回来了,好多人都去看热闹了。小科也锁上门,带着弟弟跑着去,但并不是看热闹,只是为了能找到爸爸妈妈,哪怕是一丝希望。跑到十几分钟,终于看到街上有很多人,跑近一看,真的是爸爸妈妈,只见爸爸的手吊着,妈妈也憔悴了,还很忧伤的样子。小科不敢喊出来,只在街边默默的看着爸爸妈妈,还是弟弟热情,直接跑到妈妈怀里,妈妈抱着弟弟,也招呼着小科,把小科脸上的黑灰轻轻擦掉,两只大眼睛里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的往下流。这两大两小的慢慢往回走,好心的邻居帮着拿行李,虽然都是些破破烂烂的东西,但那也是那时值钱有家当,没有了那些,往后的日子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