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2700000048

第48章 《韩非子》作品(44)

哀公有臣外障距内比周以愚其君,而说之以“选贤”,此非功伐之论也,选其心之所谓贤者也。使哀公知三子外障距内比周也,则三子不一日立矣。哀公不知选贤,选其心之所谓贤,故三子得任事。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谬;夫差智太宰嚭而愚予胥,故灭于越。鲁君不必知贤,而说以选贤,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哙之患也。明君不自举臣,臣相进也;不自贤,功自徇也。论之于任,试之于事,课之于功,故群臣公政而无私,不隐贤,不进不肖。然则人主奚劳于选贤?

景公以百乘之家赐,而说之以“节财”,是使景公无术以知富之侈,而独俭于上,未免于贫也。有君以千里养其口腹,则虽桀、纣不侈焉。齐国方三千里而桓公以其半自养,是侈于桀、纣也;然而能为五霸冠者,知侈俭之地也。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明君使人无私,以诈而食者禁;力尽于事归利于上者必闻,闻者必赏;污秽为私者必知,知者必诛。然,故忠臣尽忠于公,民士竭力于家,百官精克于上,侈倍景公,非国之患也。然则说之以节财,非其急者也。

夫对三公一言而三公可以无患,知下之谓也。知下明,则禁于微;禁于微,则奸无积;奸无积,则无比周;无比周,则公私分;公私分,则朋党散;朋党散,则无外障距内比周之患。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诛赏明,则国不贫。故曰:一对而三公无患,知下之谓也。

【译文】

叶公子高问孔子如何治国。仲尼说:“治国在于使近者欢欣,远者来归。”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治国。仲尼说:“治国在于选贤。”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国’。仲尼说:“治国在于节省财货。”三公出去了。子贡问道:“三公问夫子的话全都一样,夫子回答的不同,这是为什么?”仲尼说:“叶的都城大而国土小,百姓有背离之心,所以说‘治国在于使近者欢欣,远者来归’。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对外遮蔽诸侯四邻的贤士,对内结党营私以愚惑君主,宗庙得不到清扫,祖先神灵得不到祭祀,一定是这三个人的缘故,所以说‘治国在选贤’。齐景公大建雍门,筑造高台,一个早上被赏赐几个大县赋税的竟有三家,所以说‘治国在于节财’。”

有人说:仲尼的回答,是亡国之言。叶国的百姓有背离之心,而进言“使近者欢欣,远者来归”,就是教导百姓寄希望于恩赐。以恩赐治国,无功的人可以受到赏赐,而有罪的人可以免除刑罚,这是法制所以败坏的原因。法制败坏,政治就会混乱,用混乱的政治去治理败坏的百姓,是行不通的。况且民众有背叛之心,也是君主的圣明有所不及之故。不开导叶公的聪明才智,而使近者欢欣,远者来归,这是放弃自己权势的禁止作用而与下臣共同施惠去争夺百姓,这是不能掌握权势的办法。要说帝尧的贤明,那是六王之首。然而虞舜迁徙到哪里,哪里就成了市镇,而帝尧就没有天下了。有人无术来控制臣下,就指望效法虞舜而不失去民心,不也是不会用术么?明君能发现奸诈诡计于幽微之中,所以百姓不会有大的阴谋;厉行小的诛罚于细微末节,所以百姓就不会大乱。这叫做“要想战胜困难,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要想做成大事,要从细小的事情开始”。有功的一定要赏,受赏者对君主不必感恩,这是由于自己尽力的结果;有罪的一定要罚,受罚的并不怨恨君主,这是罪由应得。百姓知道诛罚奖赏都在于自己,所以都急于在事业上谋取功名,而不受君主的恩赐。“最高明的君主,百姓只知道有他。”这话就是说高明的君主,他的百姓没有什么爱悦可言,又到哪里去找希望恩赐的百姓呢?高明的君主与百姓不讲利害,进言“使近者欢欣,远者来归”,也可以舍弃了。

鲁哀公有些臣子对外堵塞贤者的通路,对内结党营私以愚弄君主,而“选贤”,这不是根据功劳来评定人材,选的只是君主心目中的所谓贤者。如果哀公知道哪三个人对外堵塞通路,对内结党营私,那么那三个人一天也呆不下去。哀公不知道选贤,选的只是他心目中的所谓贤,所以那三个人才得以任职。燕王哙以子之为贤,而诽谤孙卿,所以自己被杀而又遭到羞辱;吴王夫差以为太宰豁有才干,伍子胥愚鲁,所以才被越国灭亡。鲁君不一定了解贤人,而进言选贤,就是让鲁哀公有吴王夫差、燕王哙的祸患罢了。明君不必自己举荐臣下,臣下可以相互引进;不必自以为贤,立功的人就会随之而来。评定他的才干,从工作中考察他们,责成他们立功,所以群臣公正而没有私弊,不隐瞒贤才,不推荐无德无能之辈。那么君主为什么还要在选贤上费力呢?

齐景公一次赏赐就有百乘之家的赋税,孔子却进言以“节财”,这是使景公没有办法去了解富家的,豪奢,唯独让自己在上边节俭,这样也不能避免国家的贫穷。有的君主用千里土地的赋税来供养自己的口腹,即使是夏桀、殷纣也比不了他的豪奢。齐国有方圆三千里土地,而桓公用它的一半供养自己,这比夏桀、殷纣还要奢侈;然而他能成为五霸之首,就是懂得奢侈节俭的道理。做君主的不能禁制臣下而禁制自己的叫做劫难,不能整治臣下而整治自己的叫做乱,不能使臣下节俭而使自己节俭的叫做贫。明君使人没有私弊,禁止依靠诈骗谋生的人;尽心尽力做事而把利益归于君主的人,君主一定听说,听说后一定要给予奖赏;贪赃枉法的人一定会知道,知道后就坚决惩办。这样,忠臣为公家尽忠,百姓士大夫为自家效力,百官在上清廉克己,就是比景公再奢侈一倍,也不会造成国家的祸患。那么进言“节财”,就不是当务之急了。

要说对三公进一言就可以无祸患,这就是要了解下情。了解下情比较清楚,会在萌芽时被制止;在萌芽时就被制止,坏事就不会积累;坏事不积累,就不会结党营私;不结党营私,公私就能分明;公私分明,朋党就会解体;朋党解体,就不会有对外堵塞贤路和对内结党营私的祸患。了解下情比较清楚,就能够出现清明的政治;政治清明,刑赏就会公正;刑赏公正,国家就不会贫穷。所以说:进一言而三公无祸患,就是要了解下情。

【原文】

郑子产晨出,过东匠之闾,闻妇人之哭,抚其御之手而听之。有间,遣吏执而问之,则手绞其夫者也。异日,其御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子产曰:“其声惧。凡人于其亲爱也,始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今哭已死,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

或曰:子产之治,不亦多事乎?奸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后知之,则郑国之得奸者寡矣。不任典成之吏,不察参伍之政,不明度量,恃尽聪明劳智虑而以知奸,不亦无术乎?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下众而上寡,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是以形体不劳而事治,智虑不足而奸得。故宋人语曰:“一雀过羿,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不倚其理,而以己之胸察为之弓矢,则子产诬矣。老子曰:“以智治国,国之贼也。”其子产之谓矣。

【译文】

郑子产早晨外出,路过东匠里弄,听到有妇人的哭声,按住车夫的手细听。过了一会儿,派官吏抓来一问,她是亲手绞死丈夫的人。又有一天,车夫问:“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子产说:“她的声音有些畏惧。大凡人对他亲爱的人,刚病时是很忧愁的,已经死了是悲痛的。现在她哭的人已经死了,不悲痛而畏惧,所以知道里面有奸情。”

有人说:子产治理国家,不也太多事了吗?奸情一定要等待耳闻目睹而后才知道,那么郑国捕捉到的做坏事有奸情的人就太少了。不委任掌管刑罚的官吏,不从多方比较验证,不明示法度,只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了解坏事奸情,不也是没有办法么?况且事物众多而一个人的才智是有限的,寡不敌众,一个人的才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能察觉,所以要以物治物。下面人多而上面人少,寡不敌众,这就是说君主不足以遍知臣下,所以要用人来了解人。因此形体不劳而事情得到处理,才智不够而坏事奸情就可查清。所以宋国人有句话:“一只小雀飞过羿,羿就一定能射到它,那是羿在骗人。如果把天下当作罗网,那小雀就逃不掉了。”要说了解奸情坏事,也有大的罗网,任何奸情也不会逃脱的。如果不考究它的道理,只是用自己的主观判断为手段,那子产也是骗人了。老子说:“用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大害。”说的就是子产一类人。

【原文】

秦昭王问于左右曰:“今时韩、魏孰与始强?”左右对曰:“弱于始也。”“今之如耳、魏齐孰与曩之孟尝、芒卯?”对曰:“不及也。”王曰:“孟尝、芒卯率强韩、魏,犹无奈寡人何也。”左右对曰:“甚然。”中期推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夫六晋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而从韩、魏之兵以伐赵,灌以晋水,城之未沉者三板。知伯出,魏宣子御,韩康子为骖乘。知伯曰:‘始吾不知水可以灭人之国,吾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践宣子之足,肘足接乎车上,而知氏分于晋阳之下。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此天下方用肘足之时,愿王勿易之也。”

或曰:昭王之问也有失,左右中期之对也有过。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尝、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自恃其不可侵,则强与弱奚其择焉?失在不自恃,而问其奈何也,其不侵也幸矣。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日“勿易”,此虚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溉不明,中期之任也,此中期所以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任,未慊、昭王也,而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对之日“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日“甚然”则谀也。申子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译文】

秦昭王问左右说:“眼下韩国和魏国,同他们建国初期比较,是开始强呢,还是现在?”左右回答说:“比开始弱了。”“眼下如耳、魏齐,同以前的孟尝、芒卯谁强?”答说:“不如。”王说:“孟尝、芒卯率领强大的韩、魏之兵,还不能把我怎样。”左右说:“那太对了。”中期把琴一推说:“大王推断天下的情况是不对的。晋国在六卿执政时,智氏最强,灭了范氏、中行氏,率领韩、魏两家之兵而围赵氏,引晋水灌城,城墙只差三板高就被淹没了。智伯出巡,魏宣子赶车,韩康子护卫。智伯说:‘起初,我还不知道水可以灭人的国家,我今天才知道。汾河可以灌魏都安邑,绛水可以灌韩都平阳。’魏宣子用胳臂肘碰韩康子,韩康子踩魏宣子的脚,肘脚在车上碰撞起来,而智氏竟被瓜分在晋阳城下。而今大王虽强,还不如智氏;韩、魏虽弱,还不至于像在晋阳城下那样。现在天下各路诸侯正是用肘脚联合抗秦的时候,希望大王不能看轻他们。”

有人说:秦昭王的问话是失言,左右及中期的回答也有错。大凡明主治理国家,总是依靠权势。权势不可侵犯,即使天下最强的国家也无可奈何,更何况孟尝、芒卯,韩、魏又能怎样?如果权势可以侵犯,就是如耳、魏齐以及韩、魏那样,无能的也能够侵犯。那么受不受侵犯,就在于你是不是依靠自己了,那还去问谁呢?自己依靠不可侵犯的权势,那又何必去问他们的强与弱呢?如果失误在自己不依靠自己,而去问人家能否把我怎样,那不受侵犯就是侥幸的了。申子说:“失去术而要求别人忠实可靠,那就糊涂了。”就是说的秦昭王那样的人。智伯贪得无厌,率领韩康、魏宣两家攻赵却还想用水灌城而灭掉他们的国家,这就是智伯之所以国亡身死,头颅变成饮杯的原因。如今昭王问它们比当初强不强,难道是怕引水灌城的祸患发生么?虽然有左右近侍,但他们并不是韩康子、魏宣子,怎么能有肘脚的事情呢?然而中期说“不要看轻”,这是不切实际的话。况且中期的职责,是演奏琴瑟。弦音调整不好,曲调演奏不精,这是中期的事,这是中期侍奉昭王的职责。中期能很好地完成职务,还不一定能满足昭王,然而却去做他不懂的事,难道不荒谬吗?左右回答“比以前削弱了”和“不如”就可以了,还说“太对了”就是阿谀奉承了。申子说:“办事不要超越职权,分外的事虽知不言。”现在中期对不知道的事还讲。所以说:昭王的问是失言,左右和中期的回答有错。

【原文】

管子曰:“见其可,说之有证;见其不可,恶之有形。赏罚信于所见,虽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说之无证;见其不可,恶之无形。赏罚不信于所见,而求所不见之外,不可得也。”

或曰: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宴室独处,曾、史之所僈也。观人之所肃,非行情也。且君上者,臣下之所为饰也。好恶在所见,臣下之饰奸物以愚其君,必也。明不能烛远奸,见隐微,而待之以观饰行,定赏罚,不亦弊乎?

【译文】

管子说:“看到合乎法度的事,又有验证,表示高兴,要有奖赏;看到不合乎法度的事,又有证实,就要惩罚。君主发现的事,信赏必罚,即使有察见不到之处,还有人敢为非作歹么?看到合乎法度的事,且有验证,表示高兴,却不奖赏;看到不合法度的事,又有验证,表示厌恶,却不惩罚。君主自己发现的事,赏罚都没有信用,而要寻求看不到的违法的事,那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在大庭广众和严肃的情况下,众人是敬畏的;在内室里独处,曾参、史也是很随便的。看着人们很严肃,但这并不是真实情况。况且在君主面前,臣下总是要掩饰自己的。只根据自己看到的来定好坏,臣下就要掩饰自己的奸邪以愚弄君主,这是必然的。明察不能照见远奸,不能看到隐微之处,而根据观察到的虚假行为去再决定赏罚,不也是有弊病吗?

【原文】

管子曰:“言于室,满于室;言于堂,满于堂:是谓天下王。”

或曰:管仲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着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不独满于堂;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不得满室。而管子犹日“言于室满室,言于堂满堂”,非法术之言也。

【译文】

管子说:“在屋里讲话,满屋子的人都能听到;在厅堂里讲话,满厅堂的人都能听到。这就可以称为天下的王。”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功绩会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他们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八女投江、夏明翰、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他们的人生都是壮美的。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本书属人物传记类图书。本书以“双百”人物为对象,再现了他们光荣模范的一生事迹,为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文明提供榜样。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热门推荐
  • 步步荣锦

    步步荣锦

    初见,一场错认。再见,不欢而散。她口无遮拦,扬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惹得他勃然大怒。他眸色冷若寒冰,“这仇你找皇上去报!”可原来,他就是皇上。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你有你的如花美眷,我有我的知己蓝颜。管他爱不爱谁,她只想手握江山,权倾天下。==道友,你手中的推荐票与贫道有缘,贫道要把它们带走。贫道亦将此宝书赠于你,请速速加入书架。已有完结作品《腹黑总裁毒舌妻》,欢迎跳坑。
  • 老公太薄情

    老公太薄情

    他冷漠的让她拿掉自己的宝宝,他虽有钱有权势,她有对策,于是向他要了一笔可观的分手费,将医院堕胎证明单寄到他手里,从此他们分道扬镳。那女人整整困惑了他六年,怎么也忘不了她。一次劫持案现场,他见到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孩,见到她!怎么回事?好!既然找到你,就让你重新属于我!
  • 萌妻来袭:总裁独家宠爱

    萌妻来袭:总裁独家宠爱

    “我给你说哈,你和我就是成负比的,so,我们不合适,懂不懂?”替闺蜜相亲,她顶着一头杀马特发型来到了餐厅,为的就是想告诉对方不合适三个字!结果发现对方就是自己从小喜欢的竹马哥哥!天啊,好丢人,肿么办?算了,赶紧跑吧。于是她决定先去国外呆两天,等他忘了再回来。结果第二天又发现,他也在飞机上?而且还是坐在她的旁边!他不仅是跟她去同一个城市,还住在同一个酒店?“嗨,还真是巧啊,呵呵。”只见他唇角一勾,慢悠悠的回道:“是啊,好巧”天啊,这表情是要迷死人不偿命啊!······可是后来的后来,是他追,她跑。“林桦,你能别逼我吗?我真的已经不喜欢你了!”“没关系,只要我喜欢你,就够了。”
  • 谜样爱情

    谜样爱情

    她以为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却不知这份幸运包藏了一份毒药。他以为这一辈子不会爱一个人,却遇到了她,学会了跪地求饶。一段豪门恩怨史,一段血泪爱情,夏晓雨爱的无悔,痛的彻底,也收获了一段价值连城的爱情。两人蜜语:她说:“如果,你爱我就跳崖吧!”他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她说:“我累了,给我洗脚吧!”他屁颠屁颠找来水桶为她泼水洗脚......她说:“女人啊,要懂得享受,男人欠调教。”他甘之如饴,眼中充满爱意......
  • 主持人社交技巧

    主持人社交技巧

    本书阐述正是这套“秘不示人”的交际技巧,本书作者通过主持人有意、无意的“泄露天机”,进行归纳整理,首次将他们的秘诀献给广大公众——这就是“加减交际术”。
  • 姐妹争宠:TFBOYS等等我!

    姐妹争宠:TFBOYS等等我!

    “我喜欢你!”“很抱歉,我不认识你。”三年是一个能把人和事物彻底改变的一个数字,这三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夏初晴彻底对他绝望。他们是否能回到以前那幸福的时光呢?
  • 那年的盛夏之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

    那年的盛夏之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

    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乔少五年前将那个女人宠的人神共愤,也深深亲手伤害了女孩的家人,女子曾立下誓言,和男子老死不相往来
  • TFBOYS叶紫之恋

    TFBOYS叶紫之恋

    本书写了叶家三姐妹:叶紫曦,叶紫莹,叶紫沐在学校偶遇了TFBOYS,并且彼此成为了好搭档,在时光的磨练下,他们渐渐地相爱了……
  • 腹黑嫡小姐之王爷轻轻爱

    腹黑嫡小姐之王爷轻轻爱

    她是帝都人人知道的将军府废材嫡小姐,一朝惨死,已不知道这具身体早已换了灵魂换了芯,看她如何虐莲花,揍庶女,踢渣男,退婚。他是帝都人人畏之的逆天天才,不近女色,权势滔天的翼王殿下。却偏偏缠着她,宠着她。
  • 酒仙大陆

    酒仙大陆

    九尘莫名穿越来到一个世界,一个属于酒的世界,名为酒仙大陆。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却有神奇的仙酒,仙酒在这个世界不仅能增进修为,还可以治病延寿,强身健体。因此,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想成为酒仙大陆最尊贵也是最荣耀的职业——酒师。九尘以一个调酒师身份来到这个世界,宛如已经注定了不平凡,他炼制的红酒,白酒,兽酒,在这里很快风靡整个大陆,开始了他传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