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2700000046

第46章 《韩非子》作品(42)

有人说:从前齐桓公同时重用管仲和鲍叔牙,商汤同时重用伊尹和仲虺。如果说同时重用二臣就是国家的忧患,那么桓公就不能称霸,商汤也不会统一天下了。齐滑王就任用淖齿一人而身死东庙;主父就任用李兑一人,结果被饿死。君主有术,同时重用两个人也不会造成忧患;君主无术,重用两个人就会导致争权夺势而通敌,重用一个人就会专权独断而被劫持,以致被害。现在樱留无术规劝主上,却让君主不要同时重用两个人而独重用一人,这样要是没有丧失西河或鄢、郢的忧患,就一定会有杀身、饿死之祸,这就是樛留没有真知灼见的缘故。

难二

【原文】

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造然变色曰:“寡人其暴乎!”于是损刑五。

或曰:晏子之贵踊,非其诚也,欲便辞以止多刑也。此不察治之患也。夫刑当无多,不当无少。无以不当闻,而以太多说,无术之患也。败军之诛以千百数,犹北不止;即治乱之刑如恐不胜,而奸尚不尽。今晏子不察其当否,而以太多为说,不亦妄乎?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此非所以为治也。

【译文】

齐景公去看望晏婴,说:“你的住处太小了,又靠近集市,请你搬到豫章之圃去吧。”晏婴一再行礼而推辞说:“臣家贫,要到集市上买来做了吃,而且早晚都要去集市,不能离得远。”齐景公笑着说:“你家熟悉集市,懂得贵贱吗?”这时景公用刑繁多。晏子回答说:“踊贵而鞋贱。”景公说:“为什么?”答说:“用刑太多呀。”景公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说:“寡人难道暴虐无道吗?”于是减去了五种刑法。

有人说:晏子认为踊贵,并不是他的真心话,是想借此规劝景公不要多用刑。这是他不懂治国的过错。要说刑法适当就没有什么多与不多,刑法不适当也没有少不少的问题。晏子不用刑法不适当去劝说景公,而以用刑太多去规劝景公,这是不懂用术的过错。军队要是打了败仗,杀戮成百上千,还是败退不止;即便整治祸乱,用刑也是唯恐不够,而奸邪仍然除之不尽。现在晏子不去考察景公用刑是否得当,而以用刑太多劝景公,不是很荒唐吗?爱惜茅草就会耗损谷穗;施惠盗贼就会伤害良民。如今减轻刑罚,实行宽惠政策,这是方便奸邪而伤害好人之举,而不是治国之道。

【原文】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发仓园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乎,公乎,胡不复遗冠乎!”

或曰:管仲雪桓公之耻于小人,而生桓公之耻于君子矣。使桓公发仓园而赐贫穷,论囹圄而出薄罪,非义也,不可以雪耻;使之而义也,桓公宿义,须遗冠而后行之,则是桓公行义非为遗冠也。是虽雪遗冠之耻于小人,而亦生遗义之耻于君子矣。且夫发困仓而赐贫穷者,是赏无功也;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安可以雪耻哉?

【译文】

齐桓公喝酒喝醉了,把帽子丢了,认为很可耻,三天都没有上朝。管仲说:“这不是做国君的羞耻,主公为什么不用勤政来洗刷它呢?”桓公说:“好。”于是桓公开仓放粮,赐给穷人;审理狱囚,赦免罪轻的人。过了三天,百姓就唱道:“主公呀,主公呀!为什么不再丢帽子呀!”

有人说:管仲在小人中洗刷了桓公的羞耻,可又在君子中增添了桓公的羞耻。假使桓公开仓放粮赐给穷人,审理狱囚赦免罪轻的人,是不合乎法度的,就不能够洗刷羞耻;如果是合乎法度的,桓公平时行事就得丢了帽子才去做,那么桓公行合乎法度之事不就是因为丢了帽吗!这样,即使在小人当中洗刷了丢掉帽子的羞耻,可又会在君子当中生出丢掉法度的羞耻。况且开仓放粮赐给穷人,是赏给无功的人;审理狱囚赦免轻罪,是不惩罚有罪的人。赏赐无功之人,百姓就会产生侥幸的心理而贪图君主的奖赏;不惩罚有罪之徒,百姓认为犯罪不受惩罚就会轻易为非。这就是国家不太平的祸根,怎么可以用来洗刷羞耻呢?

【原文】

昔者文王侵盂、克莒、举酆,三举事而纣恶之。文王乃惧,请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国方千里,以请解炮烙之刑。天下皆说。仲尼闻之,曰:“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或曰: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夫智者,知祸难之地而辟之者也,是以身不及于患也。使文王所以见恶于纣者,以其不得人心耶,则虽索人心以解恶可也。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己又轻地以收人心,是重见疑也,固其所以桎梏囚于茭里也。郑长者有言:“体道,无为无见也。”此最宜于文王矣,不使人疑之也。仲尼以文王为智,未及此论也。

【译文】

从前周文王侵占盂国、攻克莒国、拿下酆国,因为他做了这三件事,商纣很憎恶他。文王这才畏惧,献上洛西及赤壤之国共计有千里土地,请求解除炮烙之刑。天下百姓都很高兴。仲尼听说后,说:“文王多么仁慈呀!看轻千里土地而请求解除炮烙之刑;文王多么有智慧呀!献出千里领地而得到天下百姓的心。”

有人说:仲尼认为文王有智慧,不是有错吗?要说有智慧的人,是知道灾难之地而能避开的人,所以他本身不会有祸患。如果文王被商纣憎恶是由于不得人心,那么文王用得人心的办法来解除商纣对他的憎恶还是可行的。商纣因为文王大得人心才憎恶他,他自己又轻易地放弃领地而取得人心,这就更加使商纣怀疑,这就是文王被戴上镣铐监禁在羑里的缘故。郑长者有句话:“真正悟道的人,是无所作为无所表现的。”这话最适合文王了,这样做就可以不被人怀疑了。仲尼认为文王是有智慧的人,还不如郑长者的话有道理呢!

【原文】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叔向对曰:“管仲善制割,宾胥无善削缝黪,隰朋善纯缘,衣成,君举而服之。亦臣之力也,君何力之有?”师旷伏琴而笑之。公曰:“太师奚笑也?”师旷对曰:“臣笑叔向之对君也。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够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孰敢强之也?臣请譬之: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亦君之力也,臣何力之有?”

或曰:叔向、师旷之对,皆偏辞也。夫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美之大者也,非专君之力也,又非专臣之力也。昔者宫之奇在虞,僖负羁在曹,二臣之智,言中事,发中功,虞、曹俱亡者,何也?此有其臣而无其君者也。且蹇叔处虞而虞亡,处秦而秦霸,非蹇叔愚于虞而智于秦也,此有君与无君也。向曰:“臣之力也”,不然矣。昔者桓公宫中二市,妇闾二百,被发而御妇人。得管仲,为五伯长;失管仲,得竖刁而身死,虫流出尸不葬。以为非臣之力也,且不以管仲为霸;以为君之力也,且不以竖刁为乱。昔者晋文公慕于齐女而亡归,咎犯极谏,故使反晋国。故桓公以管仲合,文公以舅犯霸。而师旷曰:“君之力也”,又不然矣。凡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有力焉。故曰:叔向、师旷之对,皆偏辞也。

【译文】

晋平公问叔向说:“从前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不知道是臣下的力量呢,还是君主的力量?”叔向回答说:“管仲擅长剪裁,宾胥无擅长缝制,隰朋擅长镶边,衣服做成了,君主拿起来穿上就是了。这是臣下的力量,君主用什么力量了呢?”师旷伏在琴上笑了。平公说:“太师笑什么?”师旷回答说:“臣笑叔向回答君主的话。凡是做人臣的,就如同厨师调和五味进奉君主一样。君主不用,谁敢勉强呢?请允许臣打个比方:君主好比土地,臣下好比草木。一定要土地肥美,然后草木果实才能丰硕。这也是君主的力量,臣下有什么力量呢?”

有人说:叔向、师旷的回答,都是片面的看法。要说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这是崇高的伟大事业,不全是君主的力量,也不全是臣下的力量。从前宫之奇在虞,僖负羁在曹,二臣有智谋,他们的话以及行动,和后来发生的事实完全相符,而虞国和曹国也都灭亡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有那样的臣下而没有那样的君主。况且百里奚在虞而虞灭亡,居秦而秦称霸,并不是百里奚在虞愚而在秦智,而是因为有无那样的君主之别。叔向说是“臣下的力量”就不对了。从前齐桓公的宫中有两个集市,有二百多妇女居住其中,他就披散着头发和妇女们在一起。桓公得到了管仲,才成为五霸之首;失去了管仲,任用竖刁而饿死,蛆虫从尸首里爬出来而没人埋葬。如果认为不是臣下的力量,就不会因为用了管仲而称霸;认为是君主的力量,就不会因为用了竖刁而发生了祸乱。从前晋文公爱恋齐女而流连忘返,由于舅犯的极力劝勉,才得返回晋国。所以齐桓公因得管仲才能统率诸侯,晋文公因得舅犯才能称霸。而师旷说是“君主的力量”,就不对了。大凡五霸之所以能成功扬名于天下,肯定君臣都贡献了力量。所以说:叔向、师旷的回答,都是片面的。

【原文】

齐桓公之时,晋客至,有司请礼。桓公日“告仲父”者三。而优笑曰:“易哉,为君!一日仲父,二曰仲父。”桓公曰:“吾闻君人者劳于索人,佚于使人。吾得仲父已难矣,得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

或曰:桓公之所应优,非君人者之言也。桓公以君人为劳于索人,何索人为劳哉?伊尹自以为宰干汤,百里奚自以为虏干穆公。虏,所辱也;宰,所羞也。蒙羞辱而接君上,贤者之忧世急也。然则君人者无逆贤而已矣,索贤不为人主难。且官职,所以任贤也;爵禄,所以赏功也。设官职,陈爵禄,而士自至,君人者奚其劳哉?使人又非所佚也。人主虽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以事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功当其言则赏,不当则诛。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此不可释也,君人者焉佚哉?

索人不劳,使人不佚。而桓公日“劳于索人,佚于使人”者,不然。且桓公得管仲又不难。管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桓公得管仲又不难,明矣。已得管仲之后,奚遽易哉?管仲非周公旦。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成王壮,授之以政,非为天下计也,为其职也。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背死君而事其仇者,必不难夺子而行天下;不难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难夺其君国矣。管仲,公子纠之臣也,谋杀桓公而不能,其君死而臣桓公,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可知也。若使管仲大贤也,且为汤、武。汤、武,桀、纣之臣也;桀、纣作乱,汤、武夺之。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桀、纣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若使管仲不肖人也,且为田常。田常,简公之臣也,而弑其君。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简公之易居田常之上也,桓公又危矣。管仲非周公旦以明矣,然为汤、武与田常未可知也。为汤、武,有桀、纣之危;为田常,有简公之乱也。已得仲父之后,桓公奚遽易哉?若使桓公之任管仲,必知不欺己也,是知不欺主之臣也。然虽知不欺主之臣,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竖刁、易牙,虫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而任臣如彼其专也,故曰:桓公暗主。

【译文】

齐桓公时,一次晋国的客人到了,负责接待的官员请示礼仪。桓公说:“告诉仲父。”一共说了三次。而俳优就笑了,说:“多么容易啊,做人君的!一说仲父,再说还是仲父。”桓公说:“我听说统治百姓的要花费力气找贤才,使用贤才就轻松了。我得到仲父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得到了为什么不轻松轻松呢?”

有人说:桓公回答俳优的话,不是国君该讲的话。桓公认为做君主的寻找人才费力,然而寻找人才有什么费力呢?伊尹是自己去做厨师才得进见商汤王的,百里奚是自己做俘虏才被秦穆公录用的。做俘虏,是耻辱;做厨师,是羞愧。蒙受羞辱才得接近君主,这是贤人忧世太急切了。那么君主只要不拒绝贤人就是了,寻找贤人并不是君主的困难。况且官员职责,就是为了任用贤良;爵位俸禄,就是为了赏赐有功者。只要设置官职,排列爵位俸禄,读书人自己就会前来,做君主的还有什么费力呢?而用人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君主虽然使用人,但必须用法度来衡量他们,用名实来验证他们;根据事物的实际,合乎法度的就做,不合乎法度的就不做;按他说的办成功了就赏赐,否则就诛罚。以名实是否一致来使用臣下,用法度衡量臣下,这是不能丢弃的,做君主的怎得安闲呢?

求得人才并不费力,而使用人才并不容易。而桓公说“求得人才是费力的,使用人才是轻松的”,这是不对的。况且桓公得管仲并不困难。管仲没有为他的主子殉难而归顺了桓公,鲍叔牙没有看重官职而让给有才的管仲,使他得到任用。桓公得到管仲并不难,这是很清楚的了。已得管仲之后,难道就很轻松吗?管仲并不是周公旦。周公旦代天子执政七年,成王长大了,把政权又交给了成王,周公旦不是为了自己得天下,而是为了尽自己的职责。要说不篡夺幼君的君位而去治理天下,必不肯背叛先君而去侍奉先君的仇敌;背叛先君而去侍奉先君的仇敌,一定不难篡夺幼君的君位而执政;不难篡夺幼君的君位而执政,就一定不难夺取国家了。管仲是公子纠的家臣,预谋杀害桓公而未成,他的主公死了而向桓公称臣,管仲的做法不同于周公旦是很清楚的了。如果管仲是一位大贤,他就会成为商汤和周武。商汤和周武是夏桀和商纣的臣,夏桀和商纣为非作歹,商汤和周武就夺取了他们的君位。现在桓公掉以轻心地处在管仲之上,就如同夏桀、商纣那样的行为而处在商汤、周武之上,桓公太危险了。如果管仲是个奸臣,那就成了田常了。田常是齐简公的臣,然而他杀了君。如今桓公掉以轻心地高高在上,这正是和齐简公掉以轻心地在田常之上一样,桓公又危险了。管仲不是周公旦已经明确了,然而会不会成为商汤、周武和田常,还是未知之数。成为商汤、周武,就会有夏桀、商纣的灭亡;成为田常,就会有简公之难了。已经得到管仲之后,桓公怎么能轻松呢?假使桓公任用管仲时,确实知道他不会欺骗自己,这就是说桓公能够识别不欺主之臣。然而虽说桓公能够识别不欺主之臣,而他却把任用管仲之专转移到竖刁、易牙身上,以致尸首生蛆像流水一样爬出来还无人安葬,桓公是不知道臣欺主与不欺主的,这是很清楚的了,而桓公任用臣下又是那样专一,所以说:桓公是昏君。

【原文】

李克治中山,苦陉令上计而入多。李克曰:“语言辨,听之说,不度于义,谓之窕言。无山林泽谷之利而入多者,谓之窕货。君子不听窕言,不受窕货。子姑免矣。”

同类推荐
  •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本书以照片和小故事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
热门推荐
  • 总裁专宠:空手道萌妻

    总裁专宠:空手道萌妻

    他为她挡了一刀,这一刀让他昏迷不醒三年,而她不紧要照顾好他,还要帮他打理公司,为了替他报仇,她踏上了复仇这条路,“伤害过他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 滑稽与阴险

    滑稽与阴险

    滑稽,阴险,两个死对头本书讲了滑稽与阴险的种种故事集历史科幻游戏动漫为一体的小说《滑稽与阴险》现在公映!
  • 竹马和宠可兼得

    竹马和宠可兼得

    夏楠望着不让她多吃牛肉干的男人凶巴巴道,“顾北我要跟你分手。”男人不怒也不恼淡淡开口,“你现在住的是谁的房子?”夏楠揉揉鼻子,“你。”男人挑眉,“每天吃的是谁煮的饭?”夏楠摸摸头,“你。”男人继续问,“是谁把你从小带到大?”夏楠瘪瘪嘴,心不甘情不愿的说出事实,“你。”男人满意的点点头,“那现在还分手么?”夏楠摇摇头,“不分了”【青梅竹马文,1V1,养成系宠文】
  • 民谣教父

    民谣教父

    民谣爱好者重生无民谣世界这里有嘻哈,摇滚,朋克,雷鬼,流行……唯独没有民谣捡起吉他,唱起民谣,既朝九晚五,又四海为家。过诗一样的生活。
  • 网游之巅峰战士

    网游之巅峰战士

    那些年,混迹在网游中的时间,正是我们曾经沸腾过的青春。当一款开创历史先河的新型网游横空出世,整个世界沸腾了!猪脚进入游戏,属于骑士的辉煌篇章就此拉开序幕。一次次冒险之旅,一次次奇特梦幻般的经历徐徐展开。有激情,有失落,有酸甜苦辣,有欢笑泪水,更有着花前月下的浪漫。
  • 麒麟陨

    麒麟陨

    她,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麒麟炎阳兽。麒麟之焰,灼欲孽,毁憎恶,散诡毒。他,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魔尊帝君。何人伤他,挫骨扬灰,万死难已。他,九重天外无欲无念的上神战神。谁动他情,谁破他静,谁绝他心。那天她一身蓝色罗裙翩翩回来,君上拥她入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护她轮回,给她安稳。那天他几欲发狂质问她为何迟迟不归,她仰面茫然,问了句:“无忧不知得罪了哪路仙人,敢问尊上大名?”她不认识他。她在别的人怀中笑靥如花,那些曾经求而不得的情深缘浅,她忘得干干净净。那日她跪在他的面前,求他放别的男人一条生路。“北桦若是死了,你魔界众生,我一个都不会放过!我无忧对天起誓!”。
  • 剑阑

    剑阑

    太历伊始,从天劫乱降临,人间与魔族为自保建立无数势力,劫乱后各方势力分崩瓦解。千年之后,古冥出冥皇圣体,为自身血脉灭岚家满门。自此,所有劫难避无可避。岚家少主从废墟中走出,以复仇之心踏上至苍皇剑修的绝世强者之路。
  •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他是一个江湖混混,为人正义,她是富家千金,从小生活在象牙塔中,她和他的相遇是一个偶然,因为一次英雄救美的开始,可是爱情终究不能抵挡门第的悬殊,她为了和他在一起,和父母反目,他为了得到她父母的认可,愿意为爱人脱离江湖,一次受伤,差一点阴阳相隔,以为风雨之后就会看到彩虹,可是死神再一次无情的拆散了他和她的爱情,她得了脑癌,三个月的生命,为了能让他坚强的活下去,故意制定了五年的契约,伊人带着满满的爱踏上了异国他乡,她以为成全了他,没有想到,他被人算计死亡,有情人在天堂见面,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是哪里?
  • 龍抬头

    龍抬头

    乡村少年乌奇斗有一张面瘫脸,面部肌肉有些不够灵活,而且还有一双恶魔般犀利锋锐的眼神,这样组合起来,面部表情是一副随时都在生气的样子,让人不敢轻易接近。如果他笑起来,即使想要表达善意,笑容还是面目狰狞,好似恶魔一样,人们都非常怕他,甚至厌恶他。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恶魔奇斗。奇斗从小有个梦想,就是打遍天下,以武会友,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男人!
  • 归虚合道

    归虚合道

    寒芒闪,剑锋至。锐利的长剑反射着森森月芒,掠过张春早已被酒色掏空的身体,带出朵朵血花,血花飞溅,宛如只只血红蝴蝶,上下翻飞。张春捂住学流不住的伤口,跌跌撞撞退向后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