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2600000026

第26章 客舍兴叹重返卫国(1)

且说卫灵公听信南子的谗言,对孔子起了疑心,便同意派公孙余假去监视孔子。公孙余假来到颜府,正逢孔子站在院中同学生们谈论礼仪。便向前深施一礼,贸然说道:“公孙余假谨遵主公之命,前来为夫子料理一应杂务,但凭夫子吩咐。”

孔子不免有些惊讶,不知道卫灵公为何要派人来。他急忙还礼道:“承蒙主公关怀,丘不胜感激。眼下公孙大人又来关心我们师徒,更使丘不知如何报答主公和大人的恩德了。”

公孙余假说:“余假乃是粗俗之人,若有疏漏不周和唐突冒犯之处,还望夫子见谅!”

孔子说:“公孙大人过谦了,丘怎敢劳大人费神呢!”

公孙余假说:“这是主公的意思,鄙人岂敢违抗?再说夫子德高望重,遐迩闻名。鄙人侍奉在夫子身边,也好耳濡目染,学些文韬武略,以便报效国家。”

孔子说:“恭敬不如从命。丘从命便是。”

子贡在一旁听了,怏怏不快。他是卫国人,对公孙余假的作为早有所闻。心想,让这样一个人留在老师身边,不是对老师的亵渎吗!

从此,公孙余假形影不离地跟着孔子。说是来帮孔子料理杂务,却又什么事也不过问。过了一个月,孔子开始有些反感了。

一日,卫灵公召见孔子,很客气地说:“夫子来敝国算来已半年有余,照顾不周之处,还望多加包涵!”

孔子面带笑容地说:“丘承蒙君侯恩赐,无功受禄,正不知如何报答呢。”

卫灵公说:“自从公孙戍兴兵作乱以来,寡人忧心忡忡。不料在卫国也果真会发生这等大夫谋反的事情。夫子精通六艺,文武双全。请问遇上大夫作乱,应该如何布阵、如何剿灭呢?”

孔子陡然收敛了笑容,严肃非凡地说:“丘乃弱质儒生,平生以读书知礼为本。若论及礼仪之事,倒也略知一些;若论及军旅之事,便一点不懂了。”

卫灵公一听,甚是不快。孔子指挥着军队堕三都的事情,卫灵公早已听说过。如今避而不谈军旅之事,分明是有意冷落自己。心想,孔子毕竟不是自己的臣属,到底隔一层啊!他有些后悔了,悔当初不该对孔子那样慷慨。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孔子看着他那不高兴的脸色,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好告辞。

回到颜府,孔子回顾来卫国半年多的时间,感到异常空虚,除了教育学生们和给卫国人解答了一些难题以外,几乎一点成就也没有。“半年时光,将近二百个日日夜夜啊!”他不胜惋惜,不胜悲叹。他深感卫灵公不是自己要寻觅的贤明君侯,便决定离开卫国。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生们,他们一致响应。

孔子来卫国后,拜谒过许多文武官员。前文说过,卫国有一位老臣,名字叫蘧瑗,字伯玉,与孔子志同道合,孔子多次登门拜访过他,两人过从甚密。孔子要离开卫国,便带领着颜回、子路、子贡到蘧府拜访。蘧伯玉闻讯,急忙更衣出迎。

蘧伯玉长孔子二十多岁,虽已白发苍苍,但仍体魄健壮,精神甚佳。见到孔子,喜形于色,拱手道:“夫子只顾教授弟子,多日不曾光临寒舍,莫非老朽有何不周之处吗?”

孔子还礼道:“丘乃闲散之人,不便轻易打扰大人。”

蘧伯玉说:“夫子说哪里话!古人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而今夫子客居卫国,难免有精神不爽、心情不快之时,多出来走走,或许能减去一些烦恼。”然后打着手势说:“请夫子和爱徒们上房叙谈。”

两人并肩进上房落座,学生们恭谨地跟随在后边。

蘧伯玉是个求进心强、极有抱负的人。他又有闻过则喜、知错改错的精神,很受孔子的尊崇和称赞。卫国原来有一个大夫姓史,名,字子鱼,曾多次给卫灵公上疏,规劝他重用蘧伯玉,罢免佞臣弥子瑕。卫灵公不听他的规劝,迟迟没能重用蘧伯玉。史鳝临死时嘱咐儿子说:“以蘧伯玉之才德,做相国也是可以胜任的,怎奈主公昏聩,我屡谏无效。我死后,你不要治丧于正室,此为尸谏。主公若以社稷为重,或许会重用他的。”对此,孔子曾称赞道:“好一个刚直不屈的史鳝啊!国君清明时,他能像箭一样直。”卫灵公为史的精神所感动,终于启用了蘧伯玉。后因卫灵公迂腐无能,无所建树,蘧伯玉又自动辞官不做。孔子称赞道:“好一个高尚的君子蘧伯玉!国君清明时,他就出来做官,施展雄才;国君昏庸时,他就自动引退,把自己的本领收藏了起来。”

早在三年前,蘧伯玉曾派家臣到鲁国去拜访过孔子。当时,孔子在大司寇衙署里很礼貌地接待了这位家臣,让座后问道:“蘧大人年老告退,眼下在做些什么呢?”家臣说:“蘧大人想尽力减少和避免过错。可是,他正在为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而苦恼呢!”孔子听了,非常高兴,等家臣走出衙署,感叹道:“好一位使者呀,好一位使者!”从那时起,在孔子的脑海里就深深地印上了蘧伯玉的形象。

孔子望着面前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长者,百感交集。他不舍得离开他,又非离开不可。有千言万语涌到嘴边一时又不知说句什么话好。

蘧伯玉将颜回、子路、子贡一一打量过,深情地对孔子说:“夫子设教授徒,讲诗习礼,天下英才尽列门墙,将来定可垂名青史了。但老朽不知夫子让爱徒们实现的远大抱负是什么。可否赐教呢?”

孔子一向喜欢并善于启发学生们述志,听到蘧伯玉这样问,便兴奋地说:“蘧大人所问的事情太重要了!丘以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一点是追求。只有有了追求,才能生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礼》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华夏大地,自从伏羲和女娲相婚产生人类以来,先后出现过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成汤、文王、武王等圣明帝王。他们皆以实现天下为公为己任,终生操劳,一世奔波,千方百计图国强,谋民富。不幸的,在华夏大地上,也出现过夏桀和殷纣一类的残暴君王。他们荒淫无道,罪恶滔天,只知残害臣民,不思治理国家。我的抱负是,规劝君侯以古代圣明帝王的圣迹为楷模,以残暴君王的作为为鉴戒,行仁政,去战争,先求一国得治,然后再求天下得治。不消说,我也希望弟子们有这种远大的抱负。”

蘧伯玉说:“夫子以推行礼治为己任,难能可贵!但是,就老朽的经验,夫子在鲁国没能达到的目的,在卫国也未必能达到。”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纵然困难再大,我的志向也是不会改变的。”

蘧伯玉说:“只怕夫子的志向不合时宜,会招致麻烦的。”

孔子坚定地说:“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的,却没有以求生去害仁的。做了人,却不仁不义,如何去对待礼仪和音乐呢?”

蘧伯玉惨然一笑,叹息道:“当今之世道,崇武者多,尚礼者少。夫子的良好愿望是不是调高和寡呢?”

孔子倒抽了一口冷气。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了。愣了半天才说:“蘧大人所言极是。从前的古礼,很多人早已忘怀了。夏代的礼仪,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君侯却不能以其自身的作为去证实它;殷代的礼仪,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君侯却不能以其自身的作为去证实它。这都是由于他们的历史文献和贤者不够所造成的。假如有足够的历史文献和贤者,那情景就会大不相同了。因此,我才这样终日奔波,教弟子们学诗习礼。我相信,总有一天,从周天子到诸侯都会心悦诚服地推行礼治,因为这是万民所望、万民所求的啊!”

蘧伯玉问:“夫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哪一代更好些呢?”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度为根据而制定出来的。因此,周朝的礼仪制度更完美无缺,更丰富多彩。我主张推行周朝的礼仪制度。”

蘧伯玉又问:“夫子以为宁武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宁武子,姓宁,名俞,卫文公和卫成公时的大夫。孔子很了解他,便肯定地说:“是个聪明人。”

蘧伯玉问:“他聪明在何处?”

孔子说:“在国家太平时节,君侯贤明,他便为君侯出谋划策,表现得聪明过人;在国家动乱时节,君侯昏聩,他就装愚作傻,表现得一无所知。他的聪明,别人是能学得来、赶得上的;他那装傻,别人就学不来、赶不上了。”

蘧伯玉爽朗地笑着说:“夫子真乃神人也!对世间的众多事情居然看得如此透彻!”他顿一下,又诙谐地说:“难道夫子也不如他聪明吗?”

孔子说:“丘怎敢同他相比呢!”

蘧伯玉说:“老朽的致命弱点是心直口快,往往因为吐露真情实言而招人忌、惹人烦。”

孔子说:“我青年时期到周朝京都向老子问礼求教时,曾见到《金人铭》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如今品味起来,这话确乎深刻。晋国乐官师襄子曾经对我说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行。不过,世人又有谁去喝那苦口之药汤,听那逆耳之诤言呢!如今看来,这话的确不错。”

两人越谈越投机,一直谈到太阳落山,孔子才起身告辞。

颜浊邹听说孔子要带领学生们离开卫国,急忙置办宴席,为他们饯行,并诚心挽留他们。孔子说些感谢话,执意要走。颜浊邹无奈,只好打点银两,送给他们作盘缠。

第二天一大早,孔子和学生们出卫国都城南门,朝陈国进发。这时已值深秋,朝冷午热,师徒们心凉身冷,踏着干燥的浮土向前进。展现在眼前的是,弯弯曲曲的古路沟,绵延起伏的黄土丘,庄稼已经收割完了,旷野显得萧条、荒凉。加上大雁的哀鸣,更令人悲秋伤情。孔子想起了自己的夫人亓官氏和儿女们,怀念之情不觉涌上心头。他也想起了远离自己的学生们,不知他们的学业荒废了没有。猛然间,他发现了前方山岭上的大片红叶,像彩霞,如血海,红中透黄,黄中渗绿,五彩缤纷,分外迷人。孔子眼睛一亮,心情顿时变了。这光彩耀人的美丽图景,仿佛是他想像中的天堂和宝塔,色彩鲜艳而柔和,格调朴实而高雅,教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

孔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声对学生们说:“弟子们!你们看,前面山岭上的景色多美啊!”

学生们跟在吱吱呀呀的马车后面走着,黄土飞扬,黏糊在脸上,闷痒难熬,听到孔子呼唤,争相跑到他的车旁,顺着他的手势望去,立即有了情绪。

子路说:“那真是仙境妙地啊,能在那里住上几天,该有多好哇!”

冉耕说:“老师所追求的世界正是如此美好啊!”

这句话完全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他又沉浸在幸福之中了。他庆幸自己收留了这么多既有才华,又能了解自己的好学生。

这时从对面飞快地驶过一辆马车来。孔子举目一望,车上坐着一人,二十多岁,身着儒服,他正在猜测来人的身世和去向,只见那青年用手提起衣襟,跳下马车,来到孔子面前,拱手施礼道:“敢问长者是否来自卫国都城?可曾认识孔夫子?”

子路抢着说:“你算打听准了……”

子贡跨前一步,手按子路的手,打断了他的话:“请问先生找夫子何事?”

青年打量着子路和子贡,说道:“我是陈国人,复姓公良,单名孺,字子正,久慕孔夫子大名,要拜他为师。不想一月前去往鲁国,听说夫子到了卫国。今日是特地到卫国拜师求教的。”

子贡望着眼前这位穿着华丽、举止文雅的青年,想起了自己拜师时的情景。正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子贡由衷地同情他了,说道:“这就是老师。”

公良孺闻听此言,惊喜若狂,用衣袖弹掉身上的灰尘,整好衣帽,“扑通”一声跪到孔子车前:“弟子公良孺拜见老师!”

孔子看到满山岭上的红叶,心中欣喜。在这个当口,又收下这样一个斯文、英俊的学生,可说是喜上加喜,忙道:“公良孺,快站起来回话!”

公良孺站起身,侍立在孔子车旁,急巴巴地聆听他的教诲。

孔子说:“眼下,我正在带领他们到陈国去。我这一生还不知要行走多少路程,经受多少磨难。我看你穿着华丽,想必出生在富贵人家,这颠沛流离之苦你可受得了?”

公良孺说:“弟子虽然出生在富有人家,但是,自幼受过家父的严教,不但略懂诗礼,还练了一身武功。老师,你看我这体魄,什么苦不能吃呢?”

孔子满意地说:“那就赶快上车,同我一起到陈国去吧!”

公良孺说:“老师,这么多师兄没有车坐,长途跋涉如何吃得消?我家中车马成群,待我回家赶几辆来供师兄乘坐。这前面就是山地,景色秀丽,环境优美,老师和师兄们在馆舍暂住几日,等弟子赶来马车,再赶路也不迟。”

孔子沉思良久,不曾开口。

子贡说:“老师,师弟之言甚好。就让他赶快回去赶马车吧。我们在前方找个馆舍歇息,一可欣赏这秋天的美景佳色,二可学诗习礼。可谓一举两得!”

孔子说:“也好。公良孺,你要速去速回!”

公良孺说:“弟子知道了。”深施一礼,登车往陈国奔去。

孔子和学生们来到山坡前一个馆舍住下,心情甚是舒畅。望山岭,层林尽染,万紫千红;看眼前,柿红菊黄,满目璀璨。凉爽的秋风,新鲜的空气,令人耳目一新,悠然自得。孔子住在这里,免不了登山远望,思念故土,间或讲诗习礼,论书谈乐。

一日黄昏时分,孔子屈指计算,该是公良孺返回的时刻了。他站在馆舍门口台阶上,翘首南望,隐隐约约地发现远处大路上有五个黑点在移动。他耐心地等着,仔细地看着,黑点越来越大,看清楚了,是马车。

学生们发现老师站在门前等公良孺,也都站在他身边着急地嘹望。转瞬间,五辆崭新的马车出现在他们眼前。那拉车的高额大马膘肥肉胖,滚瓜溜圆。众人看了,不胜欢喜。

第二天上路,情景与往常迥然不同,一行人挤坐在七辆马车上,显得很有气派。

这时,乌云遮住了太阳,天气闷热,孔子说:“常言道,春冷秋热,必是雨节。弟子们!要尽快赶路,早些寻个馆舍住宿,免得遭雨淋,走泥泞之路。”

学生们纷纷扬鞭催马,不觉之中已经来到匡地。为孔子赶车的颜刻说:“老师,阳虎当年从齐国逃到晋国时,就是从这里打进匡城的。”这话被一个当地人听见了。

颜刻,鲁国人,字子骄。阳虎从齐国逃晋时,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曾在匡城一带骚扰过百姓。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那个当地人听到颜刻的话,误将孔子当成了阳虎,匆匆报知了公孙戍。

再说公孙戍被王孙贾打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多方调治,才医好了剑伤。随后龟缩在匡地,腹中那口窝囊气一直没地方发泄,忽听阳虎来到,立即召集兵马,向孔子师徒们袭来。

孔子一行第一天全部乘坐上马车,正在得意洋洋地朝前走着,不觉又来到一道山梁。山上树红草黄,宛如金山植红花。众人边走边赞叹,都被这迷人的秋色吸引住了。一阵凉风吹过,天空降下了毛毛细雨。他们走下山梁,进入山前坡的一个山坳,忽听一声呼哨,公孙戍埋伏在那里的兵马将孔子一行团团围住了。

孔子并无提防,一见这般情景,束手无策,呆愣愣地望着他们。这时,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大汉站在战车上,圆瞪怒眼,毛发倒竖,手持宝剑指着孔子骂道:“阳虎,你曾经欠下我们匡地的血债,老子正愁没地方找你,今日自动送上门来,正是灯蛾扑火。记住,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周年!”他说着把宝剑一挥,众喽啰一拥而上,将孔子一行围得更严实了。

子路跳下马车,急匆匆走上前去,向公孙戍施礼问道:“敢问壮士尊姓大名?”

公孙戍把腰板一挺,傲气十足地说:“公孙戍是也!”

子路说:“我方才听你呼唤阳虎的名字,但不知你将何人当成了阳虎?”

公孙戍用宝剑指着孔子说:“就是他!”

子路哈哈大笑。

公孙戍问:“你是何人?为何发笑?”

子路说:“我姓仲,名由,字子路,笑你错将我老师当成了阳虎。”

公孙戍重新打量过孔子,摇摇头说:“我却不信。听人说,阳虎也是这般身材高大。”

同类推荐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热门推荐
  • EXO之捡个小鹿带回家

    EXO之捡个小鹿带回家

    蛋扭一扭,不明物体突然蹦了出来。这是生物吗?!简直是只鹿啊!!!是只鹿就算了,当我被坑了三万买了只动物园里鹿带回家吧。可是这鹿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动物吗?......万能保姆不用说,还带升级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黑菜⊙▽⊙我是非洲黑菜,我为自己带盐~
  • 四季养花一本通

    四季养花一本通

    本丛书作为综合性的现代时尚家庭生活必备读物,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新颖,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家庭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小知识、小经验、小技巧和小窍门,具有知识广博、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现用现查等特点。翻阅本丛书,您会从中找到良方,轻而易举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您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简单而轻松,您将成为一个“家庭生活万事通”。
  • 芳华道

    芳华道

    自古,人类长存,异类并生,万物皆可成道。“山”者,浩然正气,千古不破,屹立长存。“风”者,虚无缥缈,或为灾祸,流传不朽。“金”者,固若金汤,或为矛盾,杀人利器。“火”者,无所固形,蛮荒巨兽,生者畏惧。“水”者,刚柔并济,上善若水,生者本源。
  • 爱妃不听话:罪妃巧夺帝王心

    爱妃不听话:罪妃巧夺帝王心

    “该死的贱女人!你只是我捡回来的卑贱的女人而已,别以为你上了我的床,这辈子,你就能逃出我的手掌心!”大婚前夕,她杀了他的王妃。一怒之下,他强占了她。并和宣布她成亲。她以为自己能走进他了。谁知道,在成亲当晚,赫连烨华在众人面前,对她施暴,彻底的羞辱。不久后后,又被王爷投身青楼,用尽一切办法去折磨她,因为她杀了他爱的女人!在青楼,她成了花魁,慕名而来的人,一个肮脏的乞丐,用高价买下她,结果被绝艳的采花贼给夺走,她在混乱中逃走。——结果,碰上了杀手。追得她满处跑……从此,流落江湖。遭遇了冷酷帅气的杀手,结拜了用毒高手……
  • 第三小姐初号机:冷面医师

    第三小姐初号机:冷面医师

    人形杀器、冷面修罗、杀人不眨眼……让人怎样联想到那绝色风华的少?可她就是。她是被丞相宠坏了的娇蛮小姐,空有容貌和天赋,却在一个雨夜,带着满身的伤痕,就此沉默。“我的心早就是钢铁了。”年方十五的她,眼底竟有一丝他看不懂的忧伤。灵魂空间,身世之谜,时空裂痕,一切都犹如一根根隐形的线,纠缠在她的身上。但是没有关系,总有一个他陪在她的身边。“你是谁?”“你的夫君。”
  • 秦汉战争史(上)

    秦汉战争史(上)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 征途之怨魂漠

    征途之怨魂漠

    大漠无垠接天际,黑沙翻卷似游龙。横尸裂骨聆风寂,生死离殇戏命门。怨魂似影胜似影,心愁若梦醉若梦。身在阴阳徘徊间,敢笑苍灵不丈夫。注:本书为征途系列第一部:怨魂漠,这只是一个开始.....
  • 一世一爱

    一世一爱

    在遇到沈映年之前,卢佳是离经叛道的千金小姐。这一年,她十六岁。爱上了父亲的专属司机。二十岁的沈映年,什么都好唯独不爱她。千金小姐爱上的人,怎么都要得到!她为他做尽了青春里最疯狂的事! 她主动献上了自己的初吻!片肉不沾地减肥!甚至……为了威胁他要去跳海。 但在沈映年的眼里,她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小丫头。 她讨厌这样的自己,更讨厌他那个美丽的女朋友! 既然得不到,那就破坏吧! 不管你爱或不爱,我都要让你终生记得我! 她纠缠了他整整十年,自始至终,沈映年到底有没有,有没有一丁点喜欢过她? 十年过去了,那些风还记得吗?
  • 唐末枪魁

    唐末枪魁

    彷徨无助,困扰迷惑的时候,唤起心中的那位英雄吧。一起快意恩仇,扫清寰宇,还心灵一块净土,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左手亮银枪,腰系无尘剑,跨下白龙马,一身玄盔亮甲,旷古未有的骁骑骑兵银枪队,绝世神兵,兵法阵战,大战唐朝大军、沙陀骑兵……。这是一个渺小伴着伟大,英雄伴着美女,邪恶伴着正义,野兽伴着驯兽人的时代。在这乱世当中,且看我们的英雄如何作为。斟杯美酒,带上笑声,一起看唐末枪魁舞河山。……世道混乱,被人逼得活不下去了,怎么办?反!第一猛将李存孝追着我打,怎么办?战!有外国人欺负咱们,怎么办?干!有美女真心真意喜欢我,怎么办?娶!有人封我大官怎么办?做!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怎么办?我的个乖乖,还不赶快回家,在这丢人现眼啊……。
  • 阎帝传

    阎帝传

    十六岁的高中生嵬狄稀里糊涂的就被鬼差勾了魂,还被阎王爷看上,看他如何从小白一步步成为统领千千万万鬼军的至尊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