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割年肉,宜出行。天空飘着清雪,北风萧萧,很冷。
一大早,刘文达就带着大批的物质来到了太平关:“年底了,咱们接儿郎们回家!”
耶律枫他们也想着早点结束此事,回家过年,于是匆匆地点齐了物品,每十人一组交换物资,最后的烈王交换那八百万两白银。
每个人都热泪盈眶,心中说不出什么感觉,只是——回家真好!
被俘的百来人,此时聚集在一起,都在等着萧征最后出来,互相拥抱,互道珍重,年初六咱们崇武楼聚会,大家不见不散。
“回家,回家!”
每家都派了代表,尤其当初被刘文达领回家的小厮,更是精神抖擞地过来迎接自家少爷,甚至就连当初被换回家的少爷,这次也赶紧过来接自家的小厮回去。
可千万别奇怪:怎么这年头仆人当家作主了?
这不是因为自家的小厮和众人一起蹲过牢么,谁知道他这三个月差不多一百来天,有没有和某个勋贵子弟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友谊?还是接回家先重用为妥。
就这样大家万分感慨地准备踏上归程,感谢刘大人的周旋,感谢老荣王的一锤定音,感谢战王的武力,感谢圣上的洪福齐天!万幸之至,万幸之至!
除了损失点钱财,各家的公子基本没有损伤,还有比这更好的结果么?!
可眼看着各家的公子少爷陆续出来,萧律伸着脖子不断张望:“怎么二哥还没出来,原平,他们不会是不肯放他?”
一早就被萧律拖来的原平心说,就是不给钱,蛮人也会把二殿下送回来的。留着他做什么,杀了又不能吃肉,养着还浪费粮食,送回去让他和太子斗斗,给永嘉帝添堵不是正好!
”你别急,二殿下要最后才会出来,没看到这些勋贵子弟都没走么,你看刘文达老大人还等在那呢。“
果真萧征最后一个被交换出来,等急了的萧律没管原平愿不愿意,直接拉着他就迎上了烈王,紧紧拥抱了上去。
“二哥,我很想你!真的想你!那天,真的是太惊险了,你好厉害!”萧律就像个话痨,打开了话匣子,絮絮叨叨地念着,满眼的担心与期盼。
而萧征,只是微笑着看着他,眼里满是宠溺,任谁家里有个崇拜自己的弟弟,那都会很满足的吧。
“还好,二哥这不是有惊无险么,还顺便结交了这么多狱友,哈哈!”
一想到这些,萧征不禁有点得意,是呀,寨翁失马,焉知祸福。
这次救驾有功,救薛平策有利,还和差不多满城的勋贵子弟结成了狱友。虽说这里面有些人并不值得结交,但总是没有交恶不是。更何况在被俘的三个月里,自己成了他们天然的头,有什么事基本都来找他解决,期间和北蛮谈判改善住宿饮食条件也都是他做代表。
原平一边听着,一边回想着当初他们的分析,烈王确实还是稚嫩了一些,那个明月公子明显就不是和他一伙的。真的想知道当萧征回到京城得知明月公子竟然是薛平辽,还是自己不认识的好友,那会是什么表情?!
烈王是接班人么?估计现在的永嘉帝很是头疼,尤其他们竟然还想着初六大聚会!
呵呵,真想看看,永嘉帝王和太子那是什么表情,什么心情。
想到这里,原平都有点怀疑自己的恶趣味,是不是知道身份以后,现在有点见不得皇室的好,大概是吧。
这时,箫烈也发现了站在弟弟身边的原平,“你是老荣王的孙子原平,听说是你和我四弟一起逃出来的,多谢你一路照顾他!”说着还万分郑重地长长一揖,“望京城前也是你救出了十一叔他们!真的非常谢谢!”
原平赶紧侧身一边,哪里敢受二殿下的礼。“哪里哪里,我们只是运气好罢了。出谋划策的基本都是楚国公家的二公子姜辞,我们都是听他的安排,我和四殿下一直都是互相照顾的。”
一来这本身就是客气,原平当然当不得真,得推脱一番;另一方面,现在必须得藏拙啊,能不引起注意就不引起注意,功劳都是别人地,我只是来打个酱油,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所有的勋贵子弟陆续地和萧征打着招呼,道着珍重,等到所有俘虏依次离开边关,萧征赶紧走到刘老大人面前,深施一礼,“刘大人,多谢您的周全照顾!大恩不言谢,我萧征记得!”
“二殿下,老臣惶恐,没能及时救出诸位,还请殿下谅解!”刘老大人赶紧躲在一边,这个,貌似自己也没干啥事,就是在坑蒙拐骗,溜须拍马,可真不敢承二殿下的情!
“您提供的食物,御寒的衣物,防备的匕首,还有您这次的谈判,都是对我们的巨大帮助!”萧征非常诚挚地感激着。
经过这件事,萧征发现这位看似猥琐,懦弱的刘老大人,竟然是这样一个聪明睿智,可以忍辱负重,目光久远的老人。
“老臣都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做的,陛下才是英明神武,神机妙算。”刘文达只是打着哈哈,说到还要先到礼部交差,就先行一步了。
最后诺大的太平关前,只剩下萧征兄弟俩和一边作陪的原平,望向身后孤零零的关隘,原平有点替烈王不值:如果烈王是太子的话,也就不至于这么放低姿态,要最后一个离开了!
回程的路上萧律叽叽喳喳把那天他们逃出以后的情形都说了一遍,原平只在合适的地方补充一下。就这样差不多半天的时间,众人穿过了太平川,出了葫芦口,百日之后再经过这里,皑皑白雪把当日的痕迹全部覆盖,原平不由得感慨:
光阴荏苒,物华变迁。此去三月,恰似经年!
耳听着萧律兄弟俩的交谈,眼看着车外的白雪纷飞,原平更是感觉长路漫漫。唉,如果小月儿在这里,是不是会觉得时间能快一点儿。
好容易等过了望京城,回到皇城中,已经到了小年。
那天,家家户户放鞭炮,提前除去旧岁,除去晦气,原平好容易回到了荣王府,也和着那些被俘的子弟一样,仔细梳洗,跨了个火盆,再烧去旧衣,希望一切能重新开始,他感觉今年的鞭炮比往年都要响亮!
除夕那晚,千家欢笑语,万树梨花开,今年荣王府的烟花比往年都耀眼。
烟花下的原平兄妹熟路地来到荣安堂,等着今年的除夕祭拜。
这已经是自己来到这里的第四次除夕祭拜了,除了第一次刚来的紧张迷茫,其余两次,原月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时空看客,不小心遗落在了这个空间,游历一番就会回到原来的社会。
所以她的心态是放松的,是超脱的,甚至有点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这些古人。一边看,一边还和自己在现代看过的祠堂结构重新温照对比了一下,甚至想着回到现代好好去显摆一下,那时的原月一点都没有代入感,同样的除夕夜,同样的阴森昏暗,同样的牌位林立,她却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内心只有好容易进来一次的兴奋。
可这次的感觉很不一样,难道是终于意识到了那一个个牌位就是一个个已经逝去的生灵?或是因为知晓了自己一家的身世隐秘?
迈过半尺高的门槛,费力地关上漆黑的大门,转身就看到那些黑森森的牌位,拉着长长的背影,还不时地随着烛光张牙舞爪地跳跃着,偶尔响起蜡烛燃烧的噼啪声,原月不禁裹了裹身上的斗篷,有种奇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