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一下没实名认证能发不,今天就两更吧。)
就这样,朱贵五人住进了荣王府,原月拜沈之章为师,正式开始学习医术,偶尔也和祁迦琉探讨一下奇门杂术。而张掖作为逍遥剑仙的传人,一身逍遥十三剑天下罕逢敌手,既然来到少主身边,除了作为护卫,同时也调教一下这对聪颖的兄妹。
可以说,这对兄妹又遇名师,无论心性武功,谋略剑法,甚至奇门遁甲,救死之术都学有所长。
至于产业,两人目前都不理会,还有其娘亲呢,谁让她最擅长的就是这些,别的事情又不肯理。再说田叔不是负责江南产业的么,先让他继续负责好了。
而风云阁所做的事一直以来就是原月的梦想,这下正好遂了心愿,和朱贵一起分析起大家最关心的公子明月。
关于此人,风云阁没得到任何情报,感觉这人就像凭空冒出来的,就这样淡然地出现在望京城门口,风姿卓绝,惊才绝艳,虽然只射出几箭,却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形势,为振奋人心,救出帝王,都起了大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是平西王或者太子安排的。”看着朱贵不出声,原月只好抛砖引玉。
“不对,当时我在场,那个公子明月看永嘉帝的眼神虽然平静,但绝对冰冷,是真的希望他死亡,尤其他射出的连环三箭,那可真是角度刁钻,阴险狠辣,如果不是烈王,永嘉帝应该不止是肩部受伤。而且,让我想想,他除了对永嘉帝怨恨,其他人好像没感觉。”
“这么说,他绝不是平西王的人。第一:平西王没有杀皇帝的理由,甚至那道圣旨,他都宁肯称病,全力委托刘文达和杨琦,试图乘其不备救人。第二:杨琦的反应很突然,应该是绝没料到会杀出一个公子明月,所以连你们这些假的俘虏都没用上,没什么准备地杀了上去。
再看太子,他已经被立为东宫,本来是准备监国半年的,那也就是铁定的接班人,是储君。那他根本没必要犯险来杀父即位。如果这次秋猎,烈王救驾发生在这之前,那太子还有能能担心皇位旁落,毕竟烈王是皇后的儿子,是陛下的嫡子。“
听着妹妹的分析,原平点头表示了认同,”也就是说,没有这次遇袭事件,那么烈王虽是皇后的儿子,但也仅仅只是一名皇子,一名帝王喜爱的年轻有为的皇子而已,应该不会影响太子的地位。
可谁能预料到十里坡的变故,使本就不凡的烈王凭空走上前台。无论十里坡的应对,还是望京城前机会的把握,处理,烈王都让人感到惊艳,这是一个果断,大胆,具有王者风范的人。”
那,不是太子和平西王方面的,还能是哪面的?
众人陷入了沉思,毕竟目前大家还不熟悉,说话多少有些顾虑。
原月看了看众人,心想着反正咱年纪小,不用怕说错话,只好继续做着组织者,
“我们来一一排除下,首先他不是我们这一方的,不是真的大燕遗孤;其次他不是北蛮或西辽的人。
你们看他的处事,前面杀皇,冷静沉着,绝不手软,最后竟然又帮助帝王脱困,狙杀耶律齐。
这些看似矛盾的种种表现,正可以说明他是我们中原人,他与永嘉有私仇,却又十分关心大周,一切一大周为重,否则应该不会有上述那些举动。”
看着原平兄妹俩人认真地探讨,朱贵很是感慨,燕皇后继有人,接着提出自己的想法:“下面几个可能,你们看一下,哪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第一,他是烈王的人。话说烈王的身份原本显贵,但现在弄得不尴不尬,要说他对那张椅子有念想也是十分可能的,甚至说是必然的,所以他设计了这一切。毕竟这一路他的表现太惊艳了,感觉完全是他的个人演出。
你看,他救了驾,这个功劳不可谓不大,结果又回到被俘的功勋子弟中一起受难,我想等谈判结束,那些王孙子弟不跟着他都难,这可是一起蹲过牢的友谊啊!多少人一辈子也交不到的狱友!
尤其是薛平策,平西王的二儿子,羽林卫指挥使,太子曾经的伴读,这次可是救命之恩,不知他要以何为报。
第二,他是韩王的人,也就是前太子。
韩王已死,但谁知真假,就像我们,还是大燕遗孤。那么他和永嘉帝有仇就说得过去了,假设他是韩王的儿子,那么会不会就是杀父之仇?
那这就顺理成章了,韩王毕竟是大周前太子,其儿子本应继承皇位,这一切都是永嘉帝造成的,所以他乘机报仇。
但他对烈王的态度很让人费解,如果此人真是韩王之子,那应该对永嘉父子都不会留情,怎么可能后来还和烈王配合,救了帝王。
他临走的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烈王真是智勇双全,萧离风你选的这个继承人不错啊!’这究竟是怎么个意思,挑拨离间,希望皇室内斗?这也太明显了吧。
第三,镇北王慕容宏基的人,六年前的韩王案子,说是静妃和镇北王出的手,而镇北王一直有着不臣之心,这次的狩猎他们家就没一人参加。
据说永嘉帝一直想对其下手,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听说这次帝王巡视边关,就是事关镇北王的。如果永嘉帝死了,或者即使没死,只要出了乱子,那么帝王一家暂时就没法腾出手来对付他了。毕竟,他作为中原人,也不想帮助蛮人。
…………”
几人一边说着自己的观点,一边不断缩小着范围,先分析了动机,接下来又分析了谁有这个实力。
再看一下那个公子明月,大约十三四岁,长相英俊,气质非凡,几万人面前侃侃而谈,事后潇洒离去,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培养出来的,所以他要么是来自上述一方,要么来自我们还不熟悉的未知势力,而据我所知,大周除了西辽的暗庄,还有南方的几世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势力,而南方的世家大族,他们暂时应该不会和皇族为恶,更不会来刺杀帝王。
所以公子明月,只能来自上述几方。
“其实,公子明月来自哪一方并不重要,他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给自己一个出手的合适身份,接下来他应该明哲保身,不再出现。
毕竟他不是真正的大燕后裔,而大燕的追随者们也遵守燕太子的遗志,维护大周,维护天下,所以不会给他提供任何支持,反而有可能会帮助大周搜查此人。“
原平说到这里,看了看朱贵几人,沉声问道:”现在是,我们需要他是谁的人,哪一方的人?”
真不愧是前燕少主,越过了种种分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我们需要他是谁的人?
“当然,首先他不是大燕遗孤,也不可能是大燕遗孤,我们要把它摘出。接下来,他是烈王的人,还是所谓的韩王世子,镇北王后代。大家看看哪种更符合实际,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如果说是烈王的人,那么必然会加剧太子和烈王之间的矛盾,永嘉帝也是的,既然让大皇子做了太子,就别再让二儿子接触权利了,那个什么狩猎,你让他指挥做什么,明知道回程有埋伏,还让他打头阵出风头么,派个亲王或者老王爷多好。
而且还据说回城前一个晚上,他们两个聊了很久,这不是你自找的么。看看现在搞得,虽说二殿下还在蛮人手里,但现在满朝文武,谁不对烈王说声好。这手心手背的,要真的打起来,得有多心疼。
如果说是韩王世子,那就必然再翻开当年的恩怨,这对当今的帝王声名有影响,毕竟韩王一家死得有点莫名奇妙。等等,除了韩王世子,其实还有许多,当年的齐王,骁王还有一些没封王的皇子皇孙,那些死在永嘉手里的离魂,是不是都有理由过来复仇?
再就是镇北王的人,如果这样,平白地说其叛逆,那会不会引起又一轮的腥风血雨,再来一场大清洗?
最后,原平直接定音:“现在的情况,说他是烈王的人引起二龙争嗣对我们最有力,让那个龙椅上的人对着他的两儿子焦头烂额,无暇他顾。可这样,有可能真的会使大周内乱,天下动荡,我同样也不赞成再来一遍查找叛逆的清洗,那么,他就是韩王的后代,韩王世子吧。”
就这样,公子明月的身份就被他们几个一边讨论一边定了下来,虽然不知到底真相如何。但当皇城里开始沸沸扬扬谈起此人的时候,有人直接判断:这一定是韩王世子,他要复仇!
同时,另一种声音轻扬直上:这是烈王自编自导的,为了争储!
一时间,到处议论纷纷,双方争持不下。
直到永嘉帝出来辟谣:公子明月是朕安排好的!否则他怎么这么顺利地出了望京城的大门,又毫无阻挡的飘然而去!他是平西王的三公子!
这下,天下偃旗息鼓:原来竟是这样?!这也太……太让人难以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