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林地,眼前豁然开朗,可探路的两队还没回返,萧征索性安排队伍稍作休整,前面就是十里坡了。
“怎么走了半天,没遇到什么人啊?”小公主萧云兮疑惑地问着。
“傻妹妹,我以为你知道呢,咱们过来的时候,在这段路上,遇到人了么?自从步入十里坡开始,多是山地,没啥村庄,而这条路只通往两个地方:上林苑和再往北的边关,遇不到行人才正常呢。”萧律对着后知后觉的妹妹说道,还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前面就到十里坡了,等下过了十里坡有家如意居,我们可以在进望京城前好好吃一顿,弥补一下中午的肠胃!”
一想到刚刚过去的午饭,云兮的心情马上不好了:该死的原平,臭原平,等下看你吃啥我抢啥,饿死你,我这牙现在还疼着呢!眼前不禁浮现这样一幕:小原平饿着肚子,像只小狗一样,眼泪汪汪可怜兮兮地望着自己,好妹妹,分给我吃点吧!看他那可怜样,自己是不是该赏他点吃的。算了,咱还是不和小朋友计较的。这样想着想着,牙也就不疼了,咱可是公主,器量大着呢。抬起头来,却看到一伙队伍迎面而来。
“哥哥,你错了,看:前面有人哦!不少人呢,二十几个,还有辆马车呢!”
随着对方慢慢走近,萧征不禁紧张起来,派出去打探的队伍还没有消息。可对面过来这批人,有二十几个护卫,都穿着利落的深色的劲装,围护在马车周围,这显然的不是一般看家护院:他们眼神锐利,脚步沉稳,一看就是练家子。领头的,倒像个师爷,一双眼睛透着精明。这时他们也停了下来,只见车门缓缓打开,先下来两名三四十岁的健壮妇人,随后缓缓搀出一名满头银发,满脸皱纹的老夫人。后面的侍从赶紧搬来一把椅子,扶着老夫人坐下。
“老夫人,您看,要不要我过去打个招呼。”师爷样子的人征求一下老人的意见。
老夫人乐呵呵地回答:“去吧,你不去,他们也会问的。看他们的眼神,对我们满是询问啊!”
精明的师爷赶紧走到烈王面前:“草民,李珠参见诸位王爷!我家夫人是一等诰命,当初栖霞山阵亡的副将李玉梁的遗孀,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都会来这里,去栖霞山凭吊,这回正巧路遇诸位王爷。”
众人听闻是耄耋之年的李老夫人,不禁肃然起敬,李玉梁是当年栖霞山之战靖皇手下阵亡级别最高的将领,也是最后一名阵亡的大将。可怜他的夫人年纪轻轻,虽被封了一品诰命,独子也封了郡王,但家里顶梁柱不在,儿子也先天体弱没活到成年,从此以后将近六十年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身前的荣光也化作一道道脸上的皱纹,一丝丝额前的白发。她不肯住在皇城的郡王府里,常年待在离栖霞山更近的望京城中,除非帝王召见,平时杳无消息,如若不是偶遇,大家都要遗忘了这么个人物,这可是为数不多曾见证朝代变迁的老人了。
虽然老夫人年至耄耋,行走还需要别人搀扶,但上身笔挺,衣裳整洁,头发纹丝不乱,一根绿色的如意簪斜插在银白色的“堕马髻”上,尊容华贵,气度非凡。这就是将军夫人,即便一生孤独,但也自尊自爱,铁骨铮铮,傲然的风姿一点儿没随岁月流逝,反而如冬之腊梅,越寒越香,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年轻的公子们赶紧一一过来拜见,实际上也就是每人介绍一下:我的祖上,我的爷爷,我的父亲,家里的老人是否健在,再答一下老夫人的问话,最后都是祝愿李老夫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这是固定程序。
先是烈王几个兄弟,老夫人口称千岁,把几个皇子夸成了天上少有,地上没有的人物,圣上洪福齐天;接下来四大国公家的公子,大家的问答都差不多,但不知怎的,原平总感觉李老夫人看他的眼神怪怪的,透着浓浓的温情,难道是说我长得象故去的李将军还是她早夭的儿子?
不知别人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而且奇怪的是自己也对这个老夫人发自内心的亲近。看来回去得问问爷爷,这个李玉梁和我们家有什么关系。另外这次的偶遇也很奇怪,因为李老夫人是出了名的不喜热闹,凡能不外出的绝不外出,一定要外出的尽量避开众人,就像以前狩猎,大家一直没遇上,怎么这次就遇上了?
关键是狩猎的时间是大家都知道的,李老夫人不会不知道。她只要晚出来一两天,就能避开我们,难道她是有意遇到我们的?而且按照传言,李老夫人应该不会对我们这么热情才是。或许这里面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事,一些非常重要的事,自己的心突然怦怦乱跳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再回想一下自己的感觉,没错,李老夫人看自己的时候就和爷爷看自己的眼光一样,溺爱,柔和,还有那么一丝欣慰。想到这些,原平赶紧找个借口又凑到李老夫人跟前:既然看起来她挺喜欢我的,那就多去套点话,说不定能套出点什么东西,老年人反应总归是比年轻人慢的。
“不知怎么回事,最近总是想起我那儿子,他当年就和你差不多大……”
噢,原来是想起自己早夭的独子了,难怪,老夫人这一生先是枕边人离世,还好有个儿子陪伴,却没想到还没过几年,儿子也亡了,人生不幸莫过于此。“可以当我是您的孙儿吧!”不知怎的,看到老夫人落寞的脸,原平心里一痛,赶紧期盼地说道。
“老荣国公的孙子我可不敢抢啊!难得你不嫌弃我这老太太,这只镯子就留给你未来媳妇了!”老夫人的声音很是和蔼,却又透着点顽皮。
原平大囧:好好的随便给个玉佩啥的见面礼也好啊,不是有些老夫人随身带着一大串玉佩挂件的,碰到一个晚辈给一个,名之曰:见面礼啥的。
你说,这么尊贵的老夫人好容易出来一趟,碰到我们这样的晚辈,身上除了镯子,难道没啥可给的了,我可是堂堂七尺男儿啊,虽说现在还不到,不过我才13岁呀,给我个镯子,噢,不对,这不是给我的,是给我未来媳妇的,我这么大哪里会想到娶媳妇啦!再说媳妇也是别人,不是给我的啊!
等等,这只玉镯怎么这么熟悉,再仔细看看:和自己娘亲手上的一样,当时娘亲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想着是留给小月儿呢,还是留给儿媳妇。乖乖,原平赶紧抬头盯着老夫人看,希望从老人目光中看到些别的东西。
可老夫人眼神根本没什么变化,“我老了,也没啥亲人了,这些东西就留给小辈们吧。如果以后想看老婆子,就到这里,然后往东大概两里的地方,有个废弃的村庄,以前叫做小杨庄的,我准备今后住到那里去了。你都这么大了,时间可真快啊,当初你爷爷才刚刚四岁,长得比女孩子都漂亮。咳咳,咳咳……”
大概一口气说多了些,老人咳了起来,两个婆子赶紧给老夫人拍了拍后背:“老了老了,这次我来就不准备回去了,离他近一些,真的想他了。原平小友,千万别忘了要来看我哦,我以后就住在这下方不远的地方。”
原平郑重地点了点头,“嗯,放心吧,我会的。我会带着月儿妹妹一块儿来看您的。”
老人满意地看着原平他们,然后就坐在一边休息去了。
与此同时,烈王正在和李珠打探前面的路况。
李珠沉默了一下,慎重地告诉烈王,“十里坡,我们过来是上坡路,一共走了一个半时辰,你们过去估计一个时辰够了。在走十里坡之前,如意居的客人比往年多很多,而且听其口音,来自各地都有。我觉得这回十里坡怪怪的,有些静的异常:路上看不见飞鸟,也没听到鸟鸣。”
又过了一会儿,休息了近半个时辰的李老夫人一行缓缓离开了,想着他们临去前的话,萧征和薛平策互望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看来接下来这段路不轻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