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兴致勃勃地出来,兴味索然地回去,一路沉默着进了荣王府。第一次见到孙女如此沮丧,老荣王倒是开心了,呵呵,怎么以后是不是不打算出去了,外面的世界太复杂!
怎么会?!原月虽然不是一个圣斗士,但也不是一点点打击就退缩的主,两人七嘴八舌地把事情经过一说,爷爷,你知道清泉先生么,听起来是一个大人物,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呵呵,老荣王沉默了,孩子,有些事情你们还不了解,不过今天你们没有做错,大家都没错!这件事,你们就当作什么也不知道吧,如果沈氏的人真的高中,你们跟着庆贺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去继续你们的功课吧。
被老爷子打发掉的原月十分的不爽,貌似他老人家也知道什么,要不怎么一说就明白了。要知道好奇是要害死猫的,身为穿越者的原月立即爆发出十二分的不甘:咱好歹也是看着谍战破案片长大的四有青年,这来到古代怎么也得试一下身手,顺便呢也可以了解一下如今的大周朝堂,这心里总有些不确定的危机感。你看前太子韩王的悲惨结局,当今太子和烈王的明争暗斗,自家哥哥却和四殿下交好,一直默默无闻的燕王世子竟然也深藏不漏,这个世界太复杂。
还有清泉先生,余姚两派,兵部侍郎,陆为中,沈儒,沈开复……
第二天一早,还是拉着哥哥吧,否则自己能办个什么事情?谁会搭理一个十岁的小孩?
就这样兄妹二人又出了王府,到了六福居,直接找到钱掌柜。作为皇城中最富盛名的酒楼掌柜,要说不了解朝堂动向,京城势力,那可真是笑话了。
清泉先生已年逾花甲,早年游历天下,结交四海,性情豁达,永嘉三年后归乡讲学,在江浙一带影响甚广,要求其门徒:入仕勿急,做事需谨,性情开放,持节保守。而沈氏一族,讲究学文习武,文武并重,本来两方互相切磋,经常探讨,对出世入仕见解相差不大。但就一件事上,双方出现分歧,后来逐渐分成两派。
这件事就是永嘉六年出现的匪患。江浙一带,民富城安,几十年来连恶性案件都基本没有,更没出现过匪患,这次的匪患来的突然,人数虽只有百十来人,但猝不及防之下余姚东乡还是死了四五十人,钱粮损失无数。朝堂震动,当时浙江巡抚谢时联同江南兵部指挥帅两千人征剿,结果却很让人失望:徒费钱粮,一无所获。
难道是倭寇?原月心中震动,继续听其说下去。
果然,悍匪来自海上!
接下来就通顺了,根在东乡的沈氏一族要求除恶wujin(为啥屏蔽?),决不姑息,虽远必诛,是激进的强硬派。他们的观点是,这伙贼人如果不把他们清剿干净,今天来我东乡,明天去你西乡,咱们江南的守卫就这么多,怎么可能处处设防?无论如何倾全力,毕其功于一役,即使一时代价甚高,但胜在一劳永逸,也可给贼人以震慑!
清泉先生的观点保守很多,就这么一伙贼人,空费钱财去剿匪,到哪里去剿?大海茫茫,我们的水军只适合江河湖战,这到了海上,东西不辨,南北不分,没有航线,没有经验,这让他们何去何从?难道要用水军将士的生命去寻找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的贼人,倾全力,你们算过需要多少么?别倾了我们的全力,还找不到贼人的影子。当年的大燕不就因为海事破费钱粮而无所得,导致国库困顿,民怨颇深,这才内忧外患。还不如大家村村结保,大量钱财存于城中,如有贼人上岸,组织老弱撤离,人少则战,人多则躲,尽快调城卫兵马过来。
双方都说不过对方,一方觉得对方懦弱,一方觉得对方无知。就这样分成了两派,至于兵部侍郎沈青云,出身沈氏,为人仗义豪爽,但在朝堂上也没什么声响。陆为中,沈开复这些更没什么名声,只是这次进京赴考的学子。
原月心中感慨,估计每个穿越众都会感慨:倾全力发展海军海贸吧!那里可是黄金多多白银多多啊!真想自己立马虎躯一震,左手激进右手保守,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到时候可上苍天揽月,下到四海捉鳖,天下之大,任我逍遥。
只是观点不对,真的算不上仇怨,昨天听了陆为中的解释,这里面应该也没什么私怨,这到底为什么呢?难道匪患又来了?那也不至于遮遮掩掩啊,真是奇怪,真奇怪。
没有得到更多信息的两人吃过了午饭,那就继续皇城内溜达吧。而基本上没怎么出府的原月,正好乘着这个机会好好地了解一下皇城,好好地度量一下这座最伟大的城池。
皇都城格局方正,东西为街,南北为路。朱雀大街贯穿东西,分隔南北,皇宫位于都城正中,朱雀大街以北,六大部门也都在皇宫附近,皇宫四周有护城池,正门隔着宏大的广场与朱雀大街相望,每年殿试的时候,众学子就呆在朱雀广场安静地等待宣召,会有礼部官员指挥登榜的各地士子按照会试排名进入文澜殿,接受皇帝的殿前问对,决定最后的三甲。
与皇城正对的是玄武路,从南城门到朱雀大街止,工部在东,刑部在西。各大王府,世家多住在朱雀大街以北,吏部和户部以东,像荣王府,镇国王府基本都在一条路上,后来这条路也就称为王府路,各部官员,多安居在皇宫另一侧的棋盘路上。至于客舍酒店,各种娱乐场所,还有一些富商多在朱雀大街的南侧,当然刑部周围比较冷清,一些官员喜其清静,也会把家安在那里附近。所谓京城不易,北贵南富。
状元楼,六福居,天宇山庄等也都在朱雀大街上,比较特殊的是,天宇山庄在北侧,并且占地极广,内部的院落和几大王府毗邻,很多的住客就是看中了这点。出了六福居的原月兄妹两很快就步入了天宇山庄,昨天的那个小二这几天被罚到厨房里帮工,两人这次直接出示信物找了掌柜,探听一下昨天入住的几位有无异常。
他们下午出去一次,又带回了两人,接下来就在院内读书习武,也没有再出去。这个,需要我们派人盯着么?
“不用了,稍微留意一下就行,对其他的住客也是一样,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派小六通知我。”原平答着,看来今天得不到啥有用的消息,只好告诫管事注意人员训练,千万别像上次一样说错话。
虽然没多少有用信息,但用自己的脚丈量了一下皇城(实际就是内城)的布局,原月还是非常满足的,这不就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么,先熟悉周边熟悉环境,其余的慢慢再说吧。
就这样到了三月份,最后的榜单出来了,原月在里面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张清越高中一等第三名,俗称探花。
沈开复,陆为中分列二等,第十和第十八,余下的几人要么三等,要么没进榜,几家欢喜几家愁。
至少红脸的汉子进榜了,兄妹俩赶紧去祝贺,内心其实还想着怎样把人收服,不是说激进的人心思单纯,相较之下更容易轻信他人么,原月很想证明一下自己的个人魅力。
“恭喜,金榜题名!”原平兄妹真诚地祝贺。
“还要再谢公子留宿,使我等能安心答卷!还不知小兄弟姓名,还请接受我等谢意。”红着脸的沈开复开心地再次感谢。
“沈兄过谦了,在下荣国府的原平。我观沈兄胸怀宽广,怎么能因为一屋一舍影响答卷,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果真是功勋贵胄,“这一切听圣上安排,我个人想找一实干部们,历练一下。”
看着原平和沈开复他们你来我往地攀谈,被彻底忽略的原月前面还听着,后面只好到一边去数鸭子,闭目养神。这些人真是啰嗦,说了半天一点有用的都没有。
那个陆为中和他们决裂什么原因不知道,中榜以后的打算全听上面安排。别看人家是激进派,可也不傻啊,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地和人称朋道友,结义金兰?这原平两兄妹过来道贺,也仅仅只限于恭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