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百九十七年,武则天登基七年以后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在远离京都的地方仍然有反抗大周统治,恢复大唐的势力。
这不,在中秋之夜,武皇帝在邀请百官之时接到内侍接到国师袁天罡的密奏。
两仪殿内,武皇帝没有了饮酒时那与天同庆时愉悦的容颜,反正更多的是满脸的憔悴。自打登基以来,她对反对她统治的人一律实行高压政策,一旦发现有人违背自己的旨意,下场只有一个,死!
但现在,她累了,这七年来她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人的鲜血,有她器重的大臣,有先帝的皇子皇孙,也有那不知名的山野村夫。
现在,她也想通了,天下人她是杀不完的,要想把皇帝坐稳,做实了,只有稳固人心,在思想上让那群读书人为自己服务,才能让自己流芳百代,真正让他们心服口服!于是她首创殿试,亲自出题,目地就是为了赐予那读书人至高无上的荣耀,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服务!
此时,袁天罡正在门外看着外面夜晚的天空,虽然是中秋夜,天上繁星点点,一轮皓月挂在当空,不时有几颗流星划过天空,但是他却没有丝毫兴趣去看那月亮。
彗星出牵牛。自古以来每到改朝换代,江山移主时总是出现这奇异的景象。比如方面始皇去世时相传边有无数流星划过天际。但是这次的却和往常有很大的不同。
袁天罡,武皇帝最器重的国师之一,也是大唐占卜最为灵验的占卜师。比如说,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预言了清兵入关,太平天国,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华等重大事件,被誉为千古预言奇书的《推背图》就是出自他之手。因为他的预言准确,使历代统治者胆战心惊因此《推背书》一度被列为禁书。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次彗星出牵牛却没有出现其他星辰的陨落,也就是说这次的彗星出牵牛并不会造成牺牲,而且按照推算,今日是不会发生彗星出牵牛现象的,因为每个物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彗星也离不开这个规律。
“国师,你说彗星出牵牛真的是要有人从朕的手里夺走朕的天下吗!?”虽然武则天并不承认这些奇怪的天象,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唯物论者,她信道,信佛,心中难免受到这些学派理念的影响。
不论是佛还是道他们都讲究天意,自打汉代董仲舒柔和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形成新儒学后,儒学也开始变得神秘起来。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学说,而这一学说,也贯穿儒家思想发展始终。所以,不论是儒家学者还是修身养性的道家,佛家都不约而同的走上神秘化的道路。
“陛下”袁天罡轻轻地弯下腰低声细语道“臣认为,彗星出牵牛并不意味着江山移主,但……”袁天罡仔细看着面前的武皇帝,继续说道“臣以为,彗星出牵牛可能是上古时期的一个叫扶桑的东西影响的结果”
“eng?”武皇帝紧锁的眉头稍微有些放松。
“国师是说大周的江山并不会移主?”
“是的,但是臣认为……”袁天罡顿了顿,然后小心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女人,虽然自己是皇帝最器重的国师,但并不是意味着自己什么都可以说的,比如有些事还是不上自己面前的这个女人知道为好。
“陛下,臣以为……”接着又是一顿。
武皇帝知道恐怕国师又有一些比较隐塞的话难以道明。
“你们先出去吧”武皇帝头也不回的对后面的侍女说道。
后面的一个个转身缓缓地退了出去,并轻轻地关上两仪殿两侧的殿门。
“启奏陛下,臣以为虽然彗星出牵牛并不会对大周的国势当成极大的影响,但是扶桑的出现还望对大周当成不好的影响,若是落入奸人手中,恐怕又是天下的一场血雨腥风,所以臣希望能够重视扶桑的出现!”
“哦?这个扶桑到底是什么东西,竟会引起国师如此重视而且甚至可以改变我大周的国势?”虽然现在武皇帝心中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她也开始对这个扶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这是《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袁天罡仔细的说道。“具体扶桑是什么臣不知道,但……”袁天罡又是一顿“相传扶桑神树生长在东方的大海之上,秦朝时期,嬴政派人追寻的长生不老药便是由扶桑神树的果实制作而成,先师在世时也曾向臣传授过扶桑神树的故事”
“哦?”武皇帝走到窗台看着外面的月亮“爱卿继续说便是”
“是”袁天罡一拱手继续说道“先师说在东海之滨有两颗巨大的桑树相互扶持而成,而这里也是阳女神羲和大神为她的儿子金乌驾车升起的地方,所以这里被很多人是架起通往仙界,人间和冥界的桥梁,但不幸的是相传扶桑神树在后羿射日时被踩断而沉入海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还有这样的事?”武皇帝一脸迷惑的问到。
“是的,但是历代王朝都没有出现过如此特殊的彗星出牵牛,我大周是第一次”
“哈哈,不错,上天福佑我大周啊”武皇帝大笑。
“国师,既然出此异象,那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找到扶桑神树?”武皇帝一脸欣喜的问。
“有办法,不过很难,这件事恐怕还要皇上出面才能解决。”
“要朕出面?”武皇帝一脸疑惑“你是说要萧家出面?”
袁天罡点了点头。
“萧家。。。扶桑。。。”武皇帝陷入思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