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天之骄子?
未必。
今早,闲聊时,妻子说:“我们商厦总店招工的条件可高了。”
“多高?”我问。
“必需是本科。”
“正常,现在哪里招工也要大学生。”
“听那的人说,总店打扫厕所的也是大学生!”
“有病吧!”我喷了一句,接着又说,“也没听过那所大学有管理厕所系呀!你那老板就像有人将坐便器全弄成纯金的,为了得瑟吧!”
…
我这城南曾有一小门面,上面挂一匾:大学生擦鞋店。刚看到时,就觉可笑,心想:爹娘辛辛苦苦供你几年竟弄了个这事干,爹娘不得气死呀!现在那擦鞋店早已关门了,不知那大学生何处高就去了。
是的,工作不分贵贱,不应因此去评论一个人的好坏。但,在我的思想中总认为:大学生应干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像打扫厕所,擦皮鞋这些职业最好还是不涉足的好。
在新闻上曾不止一次看到:大学生回家创业;或去边远地区当村官,带农民发家治富的新闻。许多人感叹年轻人的有为,羡慕不已。我对此确不以为意,认为这是逆规律,臆想速成的一种错误做法。造的声势很大,结果却都不了了之了。
我在药厂上班时,在药厂西面是一橡胶厂。有一年,那的厂长换成了一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据说是刚刚大学毕业,老爹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故毕业后就来这分厂做了一把。当时周围厂子里的大小领导谈及此人,羡慕的涎水几乎都不自主的下流,恨自子不如他这么早登上高位。没半年,那年轻厂长就走了,因为锅炉爆炸了,死了几个人。这里面也许有巧合的成份,不过,在我的认知里:老成的人干事还是稳当些。
现在这大学生,可以说“一抓一大把”,家里有高中生的都明白:只要舍的花钱,孩子都能去上大学。上大学就为了混一文平,好找工作而矣。
上了大学就能学到适合的知识吗?未必。我高中毕业后,考到了淄博药校,现在好似改名叫“SD医药学院了“。那时在学校主要的就是学化学,厚厚的两大本,一本有机化学,一本无机化学,满眼的化学方程式,无味的很,没有几人真学的。那教无机化学的老师也实诚,告诉我们,说:“我也知大家不愿学,不过你只要学到进入厂子后,用到那个化学方程式,你能在咱的书上找到就成了。”呵呵,她说的这程度我也没达到。不过进了制药厂,我连找化学方程式的机会也没有,因为我就是一普通工人,只看好反应罐的温度就成,別的用不着我操心。若操心多了,会受排挤的,哈哈。
那时与我同时分进药厂的学生有十几人,学化学制药的也就占一半,还有一些是学农业、圆林的大学生。大家会不会制药无所谓,关键都给药厂的厂长送了礼,这才是我进入社会学到的真学问。
大学生真那么值钱吗?得看从那方面说。若从父母来说:值钱。因为小家小戸供一个大学生需要近半生的积蓄,所以说值钱。若从招工单位讲:不值钱。当下去人材市场招工的大学生多如牛毛,如待屠的羊羔,招工单位可恣意取舍,所以说不值钱。
其实我挺同情那些非名校的大学生,在家人面前需拿出“天之骄子“的傲气,来安慰为其服出所有的父母,可在外面又要为一份工作去低三下四的央求那些招聘者。
“天之骄子“,多敞亮的比喻!前些年曾读过几遍《明朝那些事》,初读时,惊叹历史是被那些聪明的读书人推动的。你看:徐阶、张居正、严嵩、…。个个不是前三甲的,也是进士出身,这都是全国之中出类拔萃的人物,都经过考学,进阁拜相,左右一个王朝前进的方向。可后来,我突然所悟:他们只不过是些学贯古今,为他人服务的奴隶而矣!在他们身后,都有一位帝王掌握着他的荣辱与生死。哈哈,太悲哀了!
我说的这理大多数人想不到,甚至想到了也不认可。因为在多数人的心里:上个大学,拿个文凭,找个好单位,过个衣食无忧的日子,然后继续跳到周而复始的传种接代的人类的大事中去。所以他们甘心的,孜孜不倦的去为那些高级奴仆的地位而奋斗,不死不已。
我有一外甥,读了一二本,毕业后找工作时,我问他:“你有啥理想?”
“挣钱,或当官。”他说。我听后无语。他有四、五年的时间在找工作,换工作,不是嫌活累,就是嫌挣的少,最终还是经亲戚介绍去了一家私人的小厂。如今他已成家,有了一一岁的儿孑,住在父母靠打工挣的钱买的楼里,开着媳妇娘家陪送的车,时不时还爱在空间里发个视频小照,显摆下喝的小酒,吃的小菜,挺滋润的。
我有一同学,他女儿在医学院毕业后,为了能分配到JN市某一院,费尽了力气。最后,托的人告诉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弄一拾万元的卡给院长送去。”
再说一成绩真好的。我一同学的儿子,几前年,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交大。小伙子挺努力,第三年学校就准需他可去法国公费留学了。他自己愿去,可我同学两口子死活不同意,说:“就这么一个孩子,还由他养老呢!”最终这孩子也没去成。
呵呵,这些就是我身边的“天之骄子“。
那究竟何谓天之骄子呀?
秦未,JSP县的农民起义了,大家公选在县中有威望的豪吏萧何与曹参做首领。二人怕事败,家族受牵连,就转而推举无行的泗水亭长刘邦做了首领。刘邦首进咸阳,后与项羽拼争四载,得天下定白马之约,再后来杀黥布,灭陈豨,创刘氏几百年的基业。有一天,其父欲干政,刘邦说:“天下,吾之天下。吾提三尺剑而有之也。”这才是:天之骄子。
元未的朱元璋,穷困到要饭,出家,而后来,灭张士诚,诛陈友凉,推翻元帝,建明朝大业。他后来说:“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这才是:天之骄子。
“问沧范大地,谁主沉浮?”写这辞的人才是:天之骄子。
哈哈,这三人太高了,高的我们只能仰视。说点贴合实际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应是我心中的“天之骄子“。
世间每个人都有成为“骄子“的可能,只要你痴心不改,为心中的梦奋斗不已,你就是我称道的“天之骄子”。
它与你的文凭无关,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