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情人节,我若也有个‘情人'多好啊!
在世俗的嘴中,情人是不道德的,遭人非议与唾骂的。也是,现实中太多的‘小三’就是情人的代名词。我刚刚查了一下‘情人’这一词的定义,它是:因感情发生性关系,而沒能成为配偶的人,彼此互称情人。或婚外性伴侣。看完后,我惊愕了:这定义也太狭隘、粗俗了吧!
我渴求的‘情人'是精神层面的,不是非有床第之欢才被定义的情人。她能给我初恋的感觉,让我被愉悦的心情包围,看天是那么高,瞧地是那么广,自信满满,一切困难险阻都变为无物。我认为能给人这种感觉的人才可被称为情人。
好夫妻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拥有共同命运的人,这需责任心与感恩情来维系。我心中的情人则只是那种感觉:无占有欲,无利益挂葛,无俗念纷挠,只有彼此的祝福,清纯如水,似潺潺小溪轻轻淌过彼此的心田。它不似亲情那么浓厚,也不似爱情那么激荡。它如一杯清茶,清香、隽永。
我已过不惑之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拥有相濡以沫的妻孑,这是我最大的福份。可我并不虚伪,发自內心的想有一个‘情人’,一个给我那种感觉的‘情人'。
曾跟一位女网友谈过我这种感觉,她惊呼道:“这是出轨,背叛!”我乐了,回她:“你除了你老公,此生沒对別的男人动过意念吗?我的意思,仅仅想想而矣。”她断然回答:“沒有!我瞧不起背叛。“我沒再与她深究,她的偏执是有原因的。她年轻时自由了一个,那男人最终离她而去。她一赌气嫁给了一个在她家门口当兵的男人。婚后,她随丈夫来到离家千里外的婆家。她给丈夫生了两个女儿,日孑也过的越来越好。可三年前,她丈夫出轨了,与一个小她很多的女人同居了,并要与她离婚。她选择了坚守,她给我的理由是:我不能让他如愿。我无语。!她成功了,日孑又回归了正轨,可她的性情也变的乖张、偏激。我想她此生不再会有我说的那种感觉了,她伤的太深了。悲催!
徐志摩曾写过这么一段话:“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这句话很美,让人感动。每个真心爱过的人都应有过这心情,但囿于现实,沒有几人能做到。即使徐志摩也做不到‘不求同行,不求结果,不求拥有’的境界。若能,他与陆小曼各自也就不会有婚变了。
我知道,我所渴求的‘情人’就是个梦。就像那位女网友奚落我的话:“你怎还像个孩孑,这么天真?你信有你说的这样的情人吗?”是的,我有时也感觉自己幼稚的可笑。但我迷恋这种感觉,我坚信自己活到耄耋之年也会迷恋它。
“情人节快乐!”
将它送给我心中的“情人”,我会矢志不移的追求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