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九年,文公去世,文公的儿子欢即位,称作襄公。
晋秦交恶
文公去世的同年,郑国的国君也死了。为郑国守卫都城北门的缯贺叛郑,勾引秦兵来偷袭郑国。秦穆公派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率兵偷袭。十二月,秦兵从晋国边境通过。
晋襄公元年春,秦兵走到晋的附庸国滑这个小国,碰到了郑国贩牛的商人弦高。弦高正去周朝做生意。弦高遇秦兵后,诈以郑君的名义送给秦军十二头牛,以示犒赏。秦国三将以为计谋败露,便取消了偷袭郑国的企图。可,以行师千里,空手而回又不甘心。三人一商量,举兵灭了滑国,掠夺了些财物,聊以慰籍这次远征之憾。
弦高在历史上就干了这么一件事。在《史记》中,描述这件事最多时也不过廖廖数语。
“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归。”
我每每看到弦高这个名字,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至今我想不出一个确切的词形容他,机智、勇敢、果断、…都不尽然。他转危为安的谋略与胆识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之能比肩的王候将相恐也不多吧。
正在整治文公丧事的晋人,听说秦兵灭了自己的附庸国滑,群情激愤。先轸谏襄王说:“秦穆公不听大臣蹇叔的劝告,千里行师,这违背了民众的心愿。这样的军队可以攻击它。”大夫栾枝反对出兵,他说:“我们还沒有报达秦国施于我先君文公的恩德呢,今天却攻击它的军队,不能这么做。”先轸反驳道:“秦欺负我国君丧父初孤,攻伐我同姓之国,还有什么恩德可报啊。”襄公把白色的丧服染成黑色,就率兵攻击秦军。四月,在崤山战败秦军,俘获孟明视等三将。回国后,襄公就穿着黑色的丧服埋葬了文公。
哀兵必胜,一点也不假啊!平常人千万别去招惹忧伤过度的人,也应与此同理吧?
文公的夫人是秦国女孑。她规劝襄公说:“这三人打了败仗,秦君一定痛恨他们,想杀了他们。与其由你处置得罪了秦君,那有送还给秦君杀了他们呢?”襄公认为她说的在理,就放了孟明视三人。先轸听说后,对襄公说:“祸患将要来临了!”先轸急急去追杀三人。等追到三人时,三人已乘船在黄河中了。先轸诱骗三人回来。三人在船头致谢,终不回,返国了。
“秦晋之好”这一成语就来缘于秦、晋两国的世代联姻。结儿女亲家,来增进两国的友情,是古人常用的方法。看西汉与匈奴联姻,总感觉可笑。总想:一个国家的命运,压在一桩婚姻上,让一个柔弱的女子去承担,也太残忍,也太无耐了!在春秋之时,国与国联姻的很多,但有效果的也就秦、晋两国最好。我细心琢磨了下,发现是两国的女人太优秀了。她们能用恰当的方式帮助自己的国家。晋惠公夷吾的姐姐,秦穆公的夫人,听说穆公要杀夷吾,她穿了丧服哭泣不已,以情劝谏了穆公。到这,晋文公的夫人,用诡辨救跑了秦将。这样的女人都是伶俐透顶的人,改变了历史的人。历史上应该有她们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仅仅都是一句话,甚至
超不过十几个字。不公平!
晋襄公与秦穆公可差了档次了。秦穆公那是在行‘仁’,体恤手足之情,令人称道。晋襄公在玩小聪明,送顺水人情。可他却忘了,崤山一役,秦军尽亡,白骨盈野。再蠢的人也应知秦国对晋已恨之入骨,岂是这些小恩小惠能感化的。看襄公穿丧服出征决绝的样子,是何等汉子!后面竟做出这小人伎俩,不成气候也就不足为怪了。
晋襄公三年,秦果然派孟明视三将征伐晋国,以报崤山之仇。夺取了晋地汪后,撤走了。
四年,秦穆公亲自率大军渡过黄河攻打晋国,占领了晋国的城池王宫,并在崤山拜祭那些在崤山战役中阵亡的秦兵,然后离去。晋国恐惧,不敢出兵追击,只能在城中固守。
五年,晋伐秦,占领秦国的新城,以报去年王宫战役之仇。
六年,赵衰、咎犯等人去世了。赵衰的儿孑赵盾执掌了朝政。
赵盾的逻辑
七年八月,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由于晋国屡次与秦国交战,想立一个年长的人做晋君。赵盾推荐说:“应立襄公的弟弟雍做晋君。雍喜行善,年龄又大,文公就很喜欢他;况且他在秦国任亚卿,秦国是晋国的故旧啊。行善则稳固,用年长的则和顺,拥护先君所爱的就是孝道,结交旧好友邦就会安定。”大夫贾季反对,他说:“不如立襄公的另一个弟弟乐。乐的母亲辰嬴曾受两个国君的宠幸,若立乐,国人肯定服从。”赵盾反驳道:“辰嬴卑贱,位次在九人之下,她的儿孑有什么威望!且辰嬴受两国君的宠幸,这是***乐做为先君的儿子却在小小陈国做事,不能入居于大国,这是鄙陋啊!母亲***儿子鄙陋,那来的威严。陈国弱小,离我们又远,有事也无法援助我们啊,这怎么可以呢!“赵盾派人去秦国迎接公子雍。贾季也派人去楚国迎接公子乐。赵盾借了个因子罢免了贾季。贾季出逃去了翟国。十月,安葬晋襄公。
这一年秦穆公也去世了。第二年四月,秦康公对大臣说:“从前晋文公进入国都沒人护卫,所以有吕省、卻芮的发难。”所以,秦国就多派军队护卫公子雍回国继位。
乐的母亲辰嬴,就是当初秦国嫁给晋太子圉的秦女。当初,圉欲携她逃归晋国继位,她拒绝了。不久,穆公又把她嫁给了重耳为妻。那时我说她是利益的殉葬品,沒想到更有甚者,竟让她的儿孑丧失了竞争资本。‘一步错,步步错',悲哉!
赵盾择君的逻辑很对,手法也强硬,又有秦国护卫而来,看来雍做晋君应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可没有,一位奇女孑的出现又一次改变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