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小无名打算使用量产型人形机器人(001-RX2),之前准备了这么多天(建造一系列的基础工业体系和高端制造加工体系,还建立了完善的小型化工体系),小无名的基地终于可以量产人形机器人了,虽然是简化版的,但是不管是用料还是工艺都很不错,整体性能起码有小无名出品的第一版的80%左右,完全足够基地和外出任务使用,所以这次探查地下隐秘研究所的主力是量产型人形机器人。
而且量产型人形机器人(001-RX2)已经在小无名研制出隐形装备的时候就开始建造了,初步生产数量确定为100台。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目前已经生产出二三十台了,而且还在不停的生产出来。
而微型人形机器人,小无名也打算使用量产型(003-WX2)的微型人形机器人,反正只是和量产型人形机器人(001-RX2)一样,直接使用量产超级金属材料就行了,整体的生产有灵儿把关,小无名完全放心,虽然在有些事是灵儿有点不靠谱,但是在正事上还是可以放心的。而生产数量也暂定为100台,毕竟基地的一些狭小的地方也需要用到。
最后就是运载工具了;大型飞行器体积太大,不适合在并不大的地下河穿行,所以小无名打算使用ZR003型小型载人机(在设计的时候,小无名和灵儿就已经考虑到各种环境下的防护能力,所以在水里运行完全没有问题)。
该型号的载人飞行器可以承载6台人形机器人(001-RX2)或20台量产型(003-WX2)的微型人形机器人,体积相对较小,完全可以适应地下河的河道环境,本事也有隐形功能,完全适合这次的探查任务。唯一不足的就是,目前小无名只有一架小型载人机,数量上完全不够,起码要10架才够此次任务使用。
而且,要增加这么多小型载人机,那就要新建一间机库了,不然都摆不下这么多的飞行器,不要忘了,还有六架小型侦查器呢,所以小无名现在的第一任务是把机库修建出来。
机库的修建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就一个字:大。所以,小无名就在基地大型出口所在的暂存仓库的北面墙壁出开辟了一个大型的一体化机库(暂存仓库东面是地下工业区入口,西面是基地主大厅,南面是基地大型出口,只有北面有位置了)。
由于基地在同一层位置已经没有什么空间可以开辟房间了,所以机库是斜向下开在基地的下一层的,离主大厅所在的楼层有6米的距离,整体有5000平米大小,采用复式穹顶结构(虽然小无名的压缩墙面很牢固,但是现在是在下一层,而且面积太大了,所以为保险起见而采用穹顶结构),里面划分出1000平米的空间用作飞行器维修维护区,剩下的空间足够放置300架大型飞行器(ZR001型,10米飞碟造型)或是600架小型载人机(ZR003型)了。灵儿打算为这件机库配置各100台的人形机器人和微型机器人,用于维护里面的飞行器,并必要时驾驶这些飞行器,毕竟机载智能虽然不比甲A它们差,但是多一个手动控制也是一个保险不是,尤其是小无名乘坐的时候。
该机库南面斜向上连接暂存仓库的北面,是一个30米双通道连接隧道,用于和基地大型出口对接。北面是15米斜向下的双通道隧道,连接基地下的地下河,主要是让小型载人机等小型飞行进入地下河用的,出口位于之前小无名开辟的地下河出口的上游,该处河道更宽更靠近地面主河道。基地下的地下河河道不是很大,根据驻扎在地下河出口的人形机器人的不定期探测,河道能轻松让两架小型载人机平行通过,但是大型飞行器就不行了。
而且该地下河是附近那条大河的地下支流,是从地面向地下方向流动的,小无名不好改造,所以灵儿一直没有提交相关的建造计划。
搞定机库和地下河飞行器出口(四号出口,地面出口为一号,地下河出口为二号,大型出口为三号)后,小无名用了一天的时间制造出了10架小型载人机。原来小无名打算使用基地的智能自动化制造加工系统来制造简化版的(灵儿已经把小无名出品的所以设备都重新完成量产化设计了,除了一些黑科技部件,例如光学隐形材料、瑟尔效能机和量子通讯仪等等,其它的都在降低一定的性能后全部完成了),但是一来智能自动化制造加工系统已经排满制造任务了,没法短时间内再次使用;二来这是飞行器,质量还是小无名出品要好点,所以最后还是小无名自己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