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引力控制设备(瑟尔效能机-引力场-精控-分子级版);
可以说是小无名以前的所有黑科技研发经验的积累后的又一次爆发,是之前黑科技的进阶版本,是瑟尔效能机的第三次晋级开发。
从反重力场到引力场,再进阶到引力微观级精度控制场,可以说是对小无名帮助最大的黑科技了。
而这个引力微观级精度控制场是小无名在引力场上的进一步优化,之前,小无名通过更改瑟尔效能机上的众多圆环来改变其内部磁场循环系统的运行方向,从而把反重力变成引力重力。而这次小无名也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更多的圆环来细致优化引力场的生成,使其内部的循环磁场数量大幅度增多,使得生成的引力场更加的细腻,就像原来的引力场是有一块块砖头组成的:只能控制的最小单位为砖头大小的物体(最大单位不受限制,看其功率);而现在的,增加了(瑟尔效能机上的组件圆环)数量的磁场生成的引力场,却是有细小的沙粒组成的,理所当然的,可以控制的的最小单位就是沙粒大小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因为,根据小无名改进添加的瑟尔效能机上的组件圆环的数量来看,起码达到了上千个,而其产生的磁场数量也达到了十万以上的数量,达到了1:100的比例,最后产生的引力场都是有一条条分子直径大小的引力线组成,从而达到了分子级的控制。
最后,小无名在这上千个瑟尔效能机圆环中添加了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圆环的方向状态来调整内部循环磁场,从而达到控制引力线的目的。
就这样,通过这些看起来简单的手段,实则耗费了小无名大量心神的精度引力控制设备(瑟尔效能机-引力场-精控-分子级版)就研发制造完成了。
这项新出炉的黑科技,通过利用引力场的引力线控制处于无重力场里的物体,而**控的物体从普通的大型物体到微观级别的分子都可以完美控制:大到巨型的船舶飞机、小到分子级别微观控制。虽然和小无名的能力相比还差几个档次,但是起码是一个开始。
在制造出原型机后,小无名马上让灵儿准备制造突触芯片的原材料,然后再配合无重力场,由灵儿控制开始制造分子级纳米突触芯片(1纳米左右级别)。之间在无重力场里,一堆被分解的硅分子在引力线的控制下不断的重组着,慢慢的开始成形。
由于是由灵儿这个智能生命控制的,效率比小无名高多了,简直没有可比性,没一会,一块比普通CPU大很多的分子级纳米突触芯片就制作好,整体神经元突触数量达到5000万个,比甲A装配的500万级别的多出了10倍,但是在经过灵儿的测试后,发现性能比之小无名出品的500万神经元突触芯片要差一点,不过也相差不大,基本持平。
所以,虽然没有小无名出品的要好,数量级更是相差10倍,但是制造方便啊,速度和效率也不是小无名可以比的。而且性能也达到甲A使用的程度,足够后续改进简化版的人形机器人使用了。
在确认原型机完美制造运行后,小无名就把两个电脑主机大小的精度引力控制设备定型了。
然后,小无名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基地设备设计行动,由于精度引力控制设备目前还只能小无名自己制造,所以这次小无名直接参与了进去。
首先是电熔炉,之前刚设计过,现在又必须要升级了。升级后的电熔炉编号为DRR-003型,由于加入了升级版的引力场,整体熔炼重量和效率提升了一个档次,熔炼时间减少了一半,生产出来的碳30结构超级金属材料质量都提升了3个百分点。
然后是智能自动化制造加工系统,加入精度引力控制设备后,整体精度更高了,还可以在分子层面修补加工材料,速度和质量都超过外界50年的水平。
接着是智能组装系统,其主要的升级在于焊接缝合系统,现在有了分子级的制造系统,直接就淘汰了老式的焊接缝合系统。使用精度引力控制设备组装出来的成品,完全是一体化成形的模样,没有一丝一毫的缝隙,大大加强了防水防尘等等性能。
最后,小无名还在智能制造加工系统室旁边开辟了一间分子级纳米神经元突触芯片制造生产厂房,专门用于制造芯片。
就这样,在小无名和灵儿马力全开的情况下,小无名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全部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化工系统的建造了,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设计建造资料齐全,可以开工了。
但是,就在小无名准备动手的时候,之前派出的大型飞行器已经探查到了隐秘地下研究所的具体出口,需要小无名确定下一步的具体方案。
其实早在大型飞行器达到那里的时候,只用了一天就探查到地下研究所的具体位置了,但是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具体的出口,所以灵儿才没有去打扰小无名,毕竟小无名正处于研发的关节时刻。现在有了具体的进展,而且就小无名也没有在研发中,所以,小无名就接到了灵儿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