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调试的时候,小无名也没有闲着。由于需要操作控制这么大的集群,原来的服务器也不够用了。所以小无名用200亿数量版本的硅基神经元突触芯片(型号:S-2)制作了一台主机,由于芯片本身就已经聚合了内存、显卡、硬盘和cpu的功能(尤其是硬盘存储功能,由于使用的是神经元方式存储,存储容量达到了100PB=102400TB,变态的要命),因此小无名只是加上一块基板再通上电源就搞定主机了。再配上石墨烯显示器和3D显示系统就完成了新型主机的制造。连接上2号机房的集群,组成完整的系统。
然后再把之前能上网的笔记本的上网模块拆了出来,重新优化改造成无线拨号上网路由设备,单独放置在1号机房里设置为共享设备,这样就不用老是通过笔记本来上网了,网速有有些影响还麻烦。当然,2号机房里的集群暂时不会连上网络,免得出现一些麻烦。等到机会成熟后,就会连上集群以丰富人工智能的资料库。
等到调试好后,小无名就回去休息了,毕竟忙碌了一个月,需要调整好状态,以应付明天最后的实验阶段。
第二天早上,小无名在吃早餐的时候,甲A就对小无名报告了种植室的情况:”长官,由于作物的种子经过长官的优化,作物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已经提前成熟了,今天就可以收获了。等下希望长官先去种植室查看情况,然后就可以收割了。“
”哦,已经可以收割了啊,看来我的优化还是很有用的。等下吃好早餐就去看看。“小无名惊讶了下,就决定等下去看看。
吃好了早餐后,小无名带着甲A和大厅待机的两名机器人来到了种植室。先是西红柿种植室,看到一个个有小号铅球大小的西红柿艰难的挂在树枝上,要不是有支架,早就把树枝压断了。小无名还特意摘了个尝尝,味道好极了,个大味美。然后其它的茄子、玉米、青椒都差不多,个头都大了差不多两三圈,看得小无名满意极了。而土豆就更夸张了,从土里随便挖了一个都有足球大小,看得小无名目瞪口呆。
看完后就让包括甲A在内的7名机器人开始收割了。由于只是每间种植室种了十分之一的面积由于人又多,所以很快就收割完了,但是收获的量很大啊。甲A计算了一下,所有的加起来够小无名吃半年的了,遗憾的是没有大米,因为大米就只剩下半袋了。
小无名让甲A他们分出一半来放到一边当种子,剩下的一半存放到小无名新开的食物存储室里,就在厨房的右边。然后小无名又用能力把种子提起出来,想要再优化一下,发现这些种子都遗传了之前种子的优化过的样子,就没有要优化,直接吩咐种植室的四名机器人去种植了。
种植完后,占地面积已经达到每间种植室的一半了。让小无名再也不担心食物问题了。
忙完作物的事情后,小无名带着甲A和大厅待机的两名机器人回到2号机房,准备开始启动大型混沌机制系统集群的运行了。
在小无名一声令下,甲A开启了开关。慢慢的一台台大型机箱运行起来,不断的向观察主机发送混沌机制系统碰撞的结果过来。不过一开始都是乱码,没有一点有用的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小无名不想使用能力,想让混沌机制系统集群运行一段时间后再使用能力,因为这样可以让混沌机制系统集群运行的更流畅一点,到时候使用能力去引导会更容易。毕竟这可是100万片芯片啊,不是这么容易就理顺里面的脉络的。
两个小时后,小无名开始使用能力观察了。
只见一百万块芯片已经的光点变成了一百个小型的光点,正好每个机箱一个,看来同一个机箱都比较好融合。但是只是这样就停下了,没有再进行下去,而且还有崩溃的危险。
到了这时候,小无名知道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所以小无名一下子用能力笼罩了所有的一百个光团,慢慢的稳住它们。慢慢的用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把所有的光团稳住,然后开始从中间向四周融合。这个过程就更缓慢了,小无名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才把所有的光团用很粗的光点数据河流联系并稳定起来,形成了很多节点的庞大光网络。由于有了数据河流的连接,所以这片光网络不会崩溃,但是如果小无名不继续操作也不会继续融合。
可是小无名已经很累了,这么长的时间里,小无名只是吃了点东西,连午饭和晚饭都没有吃。所以小无名决定先这样,等到明天再继续。
决定好后,小无名就到厨房吃了夜宵,然后回卧室洗漱睡觉了,实在是累死小无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