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磁防护的措举,在最开始的时候,小无名确实没有考虑到,毕竟那时候就小无名一个人,还没有灵儿的铺助。
之后在重新设计制造‘001-RX2量产型人形机器人’的时候,灵儿倒是有考虑过,不过后来却又没有下文了。小无名只记得灵儿好像在制造出‘001-RX2量产型人形机器人’的时候,给出过一份全面的测试报告,不过那时候小无名忙着研究开发,所以并没有时间去查看这个报告。
想到这里,小无名马上来到大厅的工作台前坐下(自从在基地主大厅放置了工作台后,小无名就很少去机房旁边的研发工作室里了),然后让甲A把那份测试报告调取出来(甲A这些弱人工智能也是可以无缝连接基地网络的,智能程度也很高,就是权限和能力没灵儿高罢了,平时一些小操作小无名都是让作为随从的甲A来处理的),然后开始认真的观看起来。
仔细看完‘001-RX2量产型人形机器人’的测试报告,小无名才知道为什么灵儿没有专门向他汇报这件事了。
在报告里,关于电磁防护的测试项目中,灵儿的测试过程是这样的;
001-RX2量产型出来后,灵儿就在测试完基础的项目后,就开始了非常规测试项目,首先在防火防水上,001-RX2量产型表现非常完美,完全可以在深海和火场正常运行,但是在电磁防护上效果就不怎么理想了。在设计之初,小无名就没有考虑到电磁防护,之后灵儿也只是在关键的电路上加装了一些常规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测试的高能磁场里(灵儿自行设计制造的封闭式人造高能磁场装置,可以模拟电磁炸弹爆炸的环境,如果缩小了,就是一个电磁炸弹),001-RX2量产型是坚持了十分钟就完蛋了,这让灵儿很是失望。
可是在分析残骸的时候,灵儿发现,位于腹部的‘瑟尔效能机-电流版本I1型’却没有损坏,还是依然在正常工作,而紧挨着的高能电池也没有问题,还有旁边的处于休眠待机状态的小型‘瑟尔效能机-反重力场版F1型’也没事(之前小无名在腹部里设计了五个装载仓,其中三个装载了高能电池,预留了两个空位,之后瑟尔效能机研发出来后,剩下的空位就被瑟尔效能机给占据了,以增加续航时间和悬浮飞行能力(配合后来加装的超微型离子引擎))。
这让灵儿很是诧异,然后就推断是否是瑟尔效能机的独立循环磁场导致的,之后灵儿再让一架把‘瑟尔效能机-反重力场版F1型’打开的‘001-RX2量产型人形机器人’进入高能磁场中再一次测试。这一回,连续几个小时,位于高能磁场的001-RX2量产型运行良好,完全没有一点异常的样子。
之前,在刚刚研发出瑟尔效能机的时候,就知道瑟尔效能机产生的这个独立的‘场’可隔绝重力、电磁波和高速物体(物理防护罩一样的性质),而电磁波的防护,小无名和灵儿一直以为只是可以防护雷达的信号,但是想不到居然可以防护高能磁场的冲击,连电磁炸弹都无可奈何。这算是意外的惊喜了。
之后就好办了,在正常状态下,‘001-RX2量产型人形机器人’可以在高能磁场中维持正常运行差不多十分钟左右(如果是高功率的电磁炸弹,估计也就几秒左右),但是这样就足够,只要提前设置好防护程序,在检查到超高能磁场后,在一秒钟内开启‘瑟尔效能机-反重力场版F1型’,就没有问题。
而本来很麻烦的电磁防护问题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搞得灵儿都一愣一愣的,所以之后也就专门向小无名汇报,而是统一记录到001-RX2量产型人形机器人’测试报告里。
看到这里,小无名也是一阵无奈,他自己也想不到原本以为很麻烦的问题就这么简单的就搞定了,弄得他以为要重新再设计一款着重防护高能电磁场的人形机器人呢。
不过,看到这里,小无名又有新的想法了,小无名想到:“既然这个‘瑟尔效能机’产生的‘场’对防护电磁炸弹这么完美,那不如就把电磁炸弹也弄出来算了。电磁炸弹可是号称电子工业终结者,一弹就让你回归20世纪初期,所有电子设备全部完蛋(当然,功率要足够才行)。而在R国‘里组’的基地估计很好用,毕竟R国电子产业也是位居世界顶尖行列的,电子化肯定不会低。好,决定了,就这么办。”
小无名想了一会就马上决定了,反正灵儿又基础的技术储备,之前测试用的高能磁场生成装置就是一个大型的简单的电磁炸弹雏形。而且小无名在电磁场这一块的技术底蕴非常高,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搞定了。
磁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成磁场的能量,好比如核弹的爆炸,就是伴随强烈的超能磁场的,而电磁炸弹的制作方法中就有利用核爆来形成强烈的磁场的。所以,只有充足的能量,才能制造出足够强度的高能磁场。当然,小无名是没办法使用核爆形成高能磁场这么个高端而又低效率的方法的。
小无名打算直接利用制造电磁武器的成熟技术来制造磁场,只要把动能转换装置去除,只留下电磁生成装置,再配上一次性高能电池(普通的高能电池为了使用寿命,在发电速度上做了限制,无法大量输出电能,而一次性高能电池却不用考虑这点,可以直接以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的电能释放出来,从而形成超高的电流电压,以此驱动高功率电磁装置,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减小电池的体积),之后再把体积缩小成普通手榴弹一样大小的体积就搞定了。
之后,小无名就开始进行电磁炸弹的研发工作了,研发情况也正如小无名预想的一样,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把电磁炸弹给研发出来了。
新开发出来的电磁炸弹根据大小和作用范围分为几个型号;
首先是小型手持式的‘电磁手榴弹DCD-01型’,和普通的手榴弹差不多,功率不是很大,作用范围只有直径五米的球形空间,在这个作用范围内的所有没有加装EMP(电磁脉冲)防护措施的电子设备都会被烧毁,而使用后的弹体内部会直接融成一团,间接完成毁尸灭迹的步骤。
接着是中型‘电磁导弹DCD-02型’,有普通小型火箭弹大小,功率已经很高了,作用范围已经达到直径100米的球形空间,基本上可以应付较大规模的战斗了,而且也很适合这次行动的收尾。同样的,使用后,内部所有部件都会因为超高的电磁脉冲功率而融成一团。
最后是大型的‘电磁脉冲弹DCD-03型’,有普通导弹大小,作用范围达到了直径2000米的球形空间,也就是两公里了,基本算是小型的杀手锏了,一个小型舰队都可以拿下了,而其内部也是采取自融毁灭模式。
其实还可以设计出作用范围更广的电磁脉冲弹,但是目前还没有必要,所有小无名就只设计出三款来。
之后把所有资料都交给交给灵儿,让灵儿加紧制造出来,以赶上接下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