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小小的后花园中,做为大明朝最顶级的几个人正在关于汽车的归属进行讨论。而朱棣想试试田丰,看朱允文是不是在“上界”手中。
“哦,建文帝吗?可惜呀,建文帝的东西都在那些年都没有了呀,真是可惜了呀!”朱棣一脸可惜的说道。不过朱棣却一直看着田丰的表情。
“哦,没有了吗?没关系,没有了就没有了吧,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有唐宋元,还有您的就行了,有更早得也行呀,圣旨什么的也是可以的。有历史记载的人的东西越好呀!建文的不要也罢,我只是打个比方。”田丰一脸不在乎的样子说道。
朱棣见田丰的表情边变化都没有变化,朱棣放心了,这说明“上界”对朱允文真的不在乎的,肯定也不在“上界”手中,要知道要是“上界”真的在乎朱允文,以“上界”的财力和手段。朱棣相信很快就可以让朱允文平反的。要知道在朝上还有一些人是向着朱允文的。虽然只是少部分。但都是当代大儒呀。这也是最顽固的老家伙了,但是这些人弟子可以说是满天下呀!这也是朱棣担心的地方。
“哦这样呀!不知‘上界’对朱允文怎么评价的呀!”朱棣看似不经心的问道,但是知道朱棣性格的人都知道这才是朱棣最专心的时候,所以黄国公,夏原吉等人都装作不在乎的低着头,一副没有听到的样子,可是如果你注意看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的耳朵都竖了起来,显然是认真听呢?
“哦,说到这建文帝呀!哈哈!就在说到减轻赋税了。建文元年(1399)正月,建文帝令减轻江浙地区的田赋。明初以来,江浙地区的田赋明显重于其他地方,这是因为朱元璋憎恨江浙地区的缙绅当年依附张士诚而采取的惩治措施。另外,朱元璋特意规定江浙人不许担任户部的职位,目的在于防止江浙人偏袒家乡。建文帝则认为江浙重赋只是用惩一时,不应该形成定制,既然田赋减轻了,浙东人自然也可以担任户部的官职。他还针对寺庙侵占民田的情况,下令僧道每人占田不得超过5亩,多余的要退官,分给农民。
然而,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长,接受的是儒家学说的熏陶,缺少对现实的了解,而且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读书人,因此改革中难免有理想主义色彩。他接受方孝孺的建议,甚至要恢复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他还使用一些《周礼》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职。中国后世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崇古情结,言必称三代,似乎那时的制度是完美的,那时的社会是理想的,今不如昔。其实,且不说井田制是否真正的执行过还有争论,即使有过井田制但在今天的情况下,复古这些制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建文集团过重的文人气息,成为他最后失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哦,还有另的原因吗?”朱棣说道。也不知道高炽是不是也会这样,怎么说他也是由儒家大儒教出来的,不应试说皇家的这些人都是由这样的读书人教出来的,这可防不胜防呀。不行,得给皇家的后代找个不是大儒的老师才行呀,谁呀,可这不好找呀,朱棣看了一下四周,发现了田丰,对了这不是现成的吗?就他了,得给他找点事做,不能为我所用,也得给我做事的。哈哈。
“这个就是削藩了。”田丰说道。
“哦,难道削藩,不好吗?”朱棣说道,因为朱棣也是这么做的,比朱允文作的也不差。
“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这个就不好说了呀!”田丰说道。
“‘上界’对朕是什么评价的呀!”朱棣问到这的时候也紧张了起来。
“总得来说,陛下你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神勇。郡县有遇到灾害的,就免租赈灾,荣受直言,保全功臣。国势极盛!唯独对建文帝忠臣处理过狠,不能说是没有遗憾的。
当然了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的。”田丰说道。
“那为什么许多的文人都愿意随朱允文去死呢?而朕却没有这样的人。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朱棣不解的说道。
“哦,你说这个呀,这天下没有卖儿无缘无固的爱,也没有无缘爱,凡事必有因必有果的,这要从太祖说起,要知道太祖对于文人的贪污那就叫一个狠呀,而你太像太祖了呀!他们怕呀,有一天你也那样,那就可是天下文人的不幸了呀!”田丰说道。
“什么,难道贪污不该那样吗?”朱棣更不解了。
“主要是官员的薪水太少了呀,还不够他们的花削呀,他们又没什么收入只能贪了呀!”
朱棣听到这里眼睛就亮了起来,看来这“上界”对自己的评价还真是没错的,这也是“上界”对自己的肯定吗?也说明“上界”一直都在关注下界的。
这下可把英国公和夏原吉等人吓坏了,这可是大事呀,哪敢听呀,不过实在是好奇呀,谁不想知道自己在“上界”心中的地位如何呀,更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呀!所以才竖起耳朵来听听,但还是一副没仔细听的表情,这也许就是神仙的手段吧?可以预知未来的手段吧!
田丰看着都蛋痛,能不能再假点,就你们还是国家顶级人才呢?
“那,你可知朕还有多大的寿命呀?”朱棣说道。
“这,陛下,我只想说天机不可泄露呀!人命自己由天定,这个谁也说不准的。再说了,知道了自己能活多久,那就更不好了,心里老是想着,生命终时,有时有,生命无时须强求呀。”田丰说道。
“那道是,是朕想多了呀!”朱棣说道:“好了,咱们还是说点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