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呀,虽然尚未成人,可闲来无事还是看过不少江湖异事,也听说过某些怪异功法要先变成太监才能修行,楚开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苦笑一声,刚想放弃,那片雾气慢慢显现出一字“毁”
下面的几个字依次是“毁属性,使自身属性消失,空杯之身方可习练此功,否则必将爆体而亡,切记切记”
自毁属性?空杯之身?哈哈哈哈,少爷我属性全无,不就是标准的空杯吗?
想着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功法,楚开第一次对先祖们感恩涕零。
这个一元经明显就是万能功法嘛,就好像书法中的墨一样,能写出种种字体。有了这等助力,自己还愁不能立足世间吗?
想到此处,二话不说,马上将笛子收起,此时雾气也消散的差不多了。楚开过目不忘,早已将功法口诀一字不漏地记在脑海里,此时的楚开实在太弱了,怀揣重宝而又不能自保实在太危险,所以压根没记在纸张上,在脑海里复述几次,确认无误后再将笛子放入贴身衣物之中。倒是不担心笛子被发现,自家祖辈世世代代也没找出其中奥秘,自己要不是机缘巧合也决然找不到,所以楚开毫不担心笛子会泄密。
功法有了,接下来就是开始修炼了。
于是,就这样,3岁识字,5岁熟读上古经典,7岁精通琴棋书画、音律医术的小神童却又属性全无的小废物集于一身的怪才在八岁这年,终于踏上了修真之路。
十日后,一老一小两位道士回山了。到此时,楚开才知道老道士的真正身份。
无忌真人,离火门长老。至于到底有多老,谁也不知道,反正本代掌门见了他也要叫一声“师叔祖”,可是这位老先生一贯不守清规戒律,所以除非宗门重大之事会邀请其前往主峰商议外,其他时间,宗门上下都不敢来后山打扰这位脾气极大的老人家。
无忌真人空闲时帮楚开查看过身体状况,对于属性全无一事,他也是无计可施,毕竟几千年来,修真必须按照相应属性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即便是比世人活的都长的无忌真人也是不能免俗,不过想是觉得楚开幼小年纪流落街头又不能修炼,老人家慈悲心大起,居然不顾掌门反对(反对也没用),将楚开收为关门弟子。作为回报,楚开每每都会献上自己新创的菜式供真人品尝,直吃得真人交口称赞,小心师兄也不用再干做饭的苦力而专心修炼了。
后山的三人,一片其乐融融。而其他人显然不这么想,听说,离火门的掌门摔碎了好几个价值连城的古董茶杯,显然对于自己又多了一个小师叔愤怒不已,不过当听说确实是关门弟子,以后不会再继续胡乱收徒后倒是最终接受了。虽然大家也知道,就算他不接受也没办法,那位师叔祖不是征求他意见,人家只是通知他一下而已。
所以楚开的修炼生涯,在一片祥和、平静、温馨的气氛中悄然进行着。
时光冉冉,一转眼,七年过去了。
如今的楚开,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五岁的壮小伙。山中的七年忙碌而充实,长年劳作使楚开原本白净的皮肤逐渐变为古铜之色,挺拔的身材,再加上自小家族熏陶出来的贵气,楚开的气质浑然天成,比一般修炼者多一些内涵,又比世家子弟多一份阳刚之气。
经过七年的修炼,《一元经》已小有所成。
第一重楚开用了五年时间终于突破,眼下第二重已成功在望,也就是说,如今的楚开已经可以不受五行限制之列,可以同时学习几种不同属性的技能了。不过别说其他技能,就是本门火属性的技能,楚开都一个不会呢。目前楚开即将打通全身穴道,一旦打通,按照经中所讲,习练任何技能的时间都会大大缩短,无疑在修真一路上优势极大。
可是,在胜利在望的时候,楚开却迟迟没有突破那层壁垒,就像是一根利箭即将射穿厚厚的棉布,只剩最后一层薄薄的轻纱,却迟迟不能如愿,楚开近日都是被此时困扰。
抬眼看了看熟悉的院落,楚开一片感慨。这几年生活异常平静,可是在楚开心里,却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母亲的安危,还有族人的凌辱。
可眼下自己的实力实在不济,虽说一元经已有小成,可那是锦上添花的功法,在没有突破达到金刚不坏的第三重之前,前面两重的成果,只能是帮助,不能自身产生对战实力。何况眼下自己还没有完全突破第二层,全身穴道还没有完全打通,真有种浑身力气却使不出来的感觉,怎么说呢,嗯,对,憋的慌。
门口的竹林依旧还在,青竹挺立。
家里的青竹此时应该也长大了吧?楚开低低自语。
遥远的江南城,孟茹同样看着青竹出神。在失去楚开音信的前两年,孟茹心如死灰,却又保留一点点的希望,希望儿子平安。楚开在无忌真人处安顿好之后,偷偷给家里去过一次信,用只有母子二人才知晓的密语报了平安,并简要叙述了德叔遇害之事,提醒母亲提防家族中人。为防族人危害楚开,孟茹简单回信并告知楚开不要再来信,至今,已有五年光景。
“我儿如今一定长大了,估计个头比娘都高了吧?”
“儿啊,你还好吗?”
“这些年受苦了吧?”
孟茹久久沉浸在思子的情绪中。
窗外。雨依然在下。青竹,也依旧还在。幼竹意料之中地变高、变壮。
只是,那风雨啊,却越下越大,仿佛,是在进行一次考验,一次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洗礼!
我在一竹头,
母在一竹尾,
日日思母不见母,
共赏一竹景,
此景几时休?
此念何时已,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