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远不远?”
“不远?”“人就在江湖,江湖怎么会远?”
“修真难吗?”
“不难,我儿是神童,修真怎么会难?”
江南城。
一间古色古香的茶室内,一位妇人坐在素雅的蒲团上,身着淡蓝色丝绸长裙,头戴玉钗,正自闭目养神。旁边站立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童,一身深蓝色丝绸小衫,小脸胖乎乎的,莲藕般的销售正熟练地摆弄着茶器水具,看样子,正在操作茶道。
刚才的对话,正是来自眼前二人。
洗杯、落茶、冲茶、烫壶、点茶----小童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茶器,顷刻,双手奉着精致的茶杯,奶声奶气地说:“请娘亲品茶”
中年妇人轻轻点头,目光注视在小童身上,满是和蔼的光辉,轻轻道:“我儿茶艺见长,不错不错”
小童拿起身边的毛巾,一边擦拭着小手,一边嘟囔着:“茶艺好有啥用,家族那些混账背地里整天叫我废物”
“不许乱讲”中年妇人微怒道。只是不知让她发怒的是别人对儿子的非议还是儿子此时对族人的态度。
小童委屈地低下头,一边搓着衣角,一边道:
“本来就是嘛”
“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我身上一个都没有,大家都说,几千年来,没听说过一个人是这样,不是废物是什么?”
中年妇人轻轻地抚摸着小童的头顶,目光微微注视前方,道:“术业有专攻。我儿3岁识字,5岁熟读上古经典,7岁已精通琴棋书画、音律医术,人人谓之曰神童,别人是嫉妒你才这么说的,不要多想,另外”
中年妇人微微一顿,继续道:“都是族人,此后不许再混账混账地喊,以免伤了家族和气,知道吗?”
“知道了-----”小童极不情愿地应允,拖长的语气很是可爱。
看着儿子的样子,中年妇人掩嘴一笑,自己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在意修真属性。
也难怪,此时人间太平盛世,一片欣欣向荣之境。但数千年前,远不是此般光景。那时妖王横行、为祸世间。天才绝艳的天圣率人间正义之士同仇敌忾,经过近百年征战,终于率领六位人间奇人将妖王逼至幽冥苦海边缘,苦战三天三夜后,天圣将妖王击落苦海之中,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天圣自身却也油尽灯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身躯化为数件法器,分别交给身边几位人间奇人,言明日后如妖王逃离苦海,必须将数件法器合一方可镇压妖王。交待完毕后,天圣将自身魂魄化为大神通封印,将幽冥苦海出口死死封印,以防妖王转世为祸人间。
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天圣一身惊才绝艳的神功化形之法器威力绝伦,几位奇人按照法器属性及自身领悟,闭关参悟、潜心研究,终成一代宗师,遂各自开山立派:“乾元门”、“风雷门”、“离火门”、“坎宗”、“坤宗”,是为正道“三门二宗”。
此后各宗门广泛吸收资质上佳后生,各地达官贵人亦纷纷将本族后起之秀举荐至宗门之中,循环反复,经过千年发展,几大宗门已是门生遍天下,根深蒂固。
想到此处,看着儿子那不服气的小模样,中年妇人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半晌才道:“我儿不必烦恼,假以时日,说不定就发现了某种属性呢”说完,鼓励地看了儿子一眼。
不料,小童气鼓鼓地一屁股做了下去,拿起茶杯灌进嘴里,像个小大人一样叹气道:“唉,五行一无是处,五大宗门收我才怪,其他的--”说到此处,小眼睛突然一转,一动不动看着中年妇人道:“对了娘亲,昔日父亲之前也对我讲过很多奇闻异事,听他讲,传说当年有六位奇人追随天圣啊,怎么现在世间只有五大宗门啊,剩下那个人去哪了?就算没有开山立派,也应该有事迹流传啊”
中年妇人欲言又止。看着母亲这个样子,小童又起劲了,抓着妇人衣角,撒娇道:“娘亲教我,求你了”
看着这个整天喜欢打听奇闻异事的儿子,妇人不禁又爱又气,笑骂道:“我儿不要胡闹,男子汉行走世间,不要轻易求人,就算是至亲之人也是如此,儿可知道?继续喝茶!”
“知道了---知道了----”小童头入捣蒜,呵呵直笑,拿起茶器帮母亲续上,恭敬非常。只是叹气声不时传来,活像一个不得志的穷酸书生。
沉默片刻,妇人轻轻站起,拂了下衣袖,看着远方渐渐昏暗的天气,眉头微皱,语重心长道:“我儿须知,酒如诗,而茶如道。以品茶的心去品味人生,会发现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茶,种类繁多;人生,丰富多彩;茶,有优劣之分;人生,有艳阳天与阴暗天之别;茶,先苦后甘;人生,需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切记切记”
觉察到母亲严肃的神情,小童腰板一挺,正色道:“娘亲教诲,儿必牢记在心”
“楚开、楚开,走,去掏鸟窝”一个黑不溜秋的小男孩直直闯进茶室,拉起小童,二话不说转身就跑。
看着欢呼雀跃跳出房门的儿子,中年妇人苦笑一声,微微摇头,嘴角含笑走出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