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你这小家伙越来越婷婷玉立了!”温柔的声音如清泉,将先前的小插曲一一抹去。应清北闻声抬头望向跟随在舅舅身后的舅妈方艾琳。
方艾琳如今才30岁,一袭白色长裙,浅绿色的细高跟鞋将她一米六八的身子衬托得更为窈窕。胸部高高的隆起,腰间巴掌宽的淡黄色腰带,越发让人觉得何为芳华正茂。
舅舅比舅妈高了整整一头。两人站在一起,宛若金童玉女,曾经羡煞了纺织厂一万多的员工。一个厂花一个厂草,两人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直到21世纪,嘉城还有他们的传说。
想起前尘往事,应清北悄悄的叹了口气,如若不是禽兽不如的大姨父,他们也不至于离婚,乖巧的刘云更不会在以后的岁月里没有了母爱。宽恕真的不是一种美德啊。
三家九口人分别落座在张家偌大的客厅里。一张圆桌,大姨父张成功照例笔直的坐在上座,开始了他的饭前演讲。
“最近清北和任伟中考辛苦了,多吃一点。”张成功微笑着给两个人夹了一口菜。
“我听说清北模拟考试只考了590多,这个分数恐怕想要进嘉城中学很难吧?”张成功说出了重点。
“我正想跟姐夫说这事呢。”望着闷声不吭的应父,刘成芬只有硬着头皮开始了计划中的求助。
前世饭桌上,刘成芬对应清北的信心不足,就硬着头皮想借点钱,打算到时候分数如果拉下得不多,就交齐嘉城中学的择校费。
“我这次能考680分。”应清北不想母亲为难,赶紧阻拦。
“真的?!”舅妈方艾琳先一步惊喜了起来。
“你在说梦话吧?”张任伟此时对应清北恨之入骨,不屑的嗤了一声。
“我哥说能考680,就能考680!”刘云一如前世,对应清北信心十足。说完还对张任伟吐了吐舌头,做了一个鬼脸。
“你说行就行,爸爸相信你!”应父一反常态,先于母亲表了态。他委实也不想向张家求助。
“妈妈也信你!”刘成芬不同于最近忙碌的应强,她已经清楚的看到和感觉到应清北的改变,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儿子。
“舅舅也相信你,等你考上了,舅舅给你买一把红棉吉他。”刘成华一边招呼着众人吃菜,一边给旁边的姐夫倒上酒,不慌不忙的说道。
“嗯,有志气是好的。如果清北这次考上了,我就给清北买一个学习机吧。”那时候正流行着学习机,一台大约要700多,对于学生而言,已经是豪华礼物。张成功根本就不相信应清北能考上嘉城中学。于是许下了宏愿。
“我不要学习机,我要折现!”应清北略微思索,觉得不如利用这笔钱,在暑假做点什么。如果贸然向爸妈要钱,肯定没有这么顺利,甚至可能空手而归。而暂时问张家要点前世的小小利息,这个还是可以有的。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众人纷纷点头,刘成芬和应强略带骄傲的看着应清北,面上满是欣慰。
“那我呢?”张任伟不甘示弱的问道。
“你能给我们承诺,我们就能给你许愿!”舅妈方艾琳一直看不惯这个跋扈的小胖子,略带揶揄的说道,看死张任伟不敢当众许诺。
张任伟一言不发,开始默默低头扒饭。
“你们两口子自己不行,就一定要全身心把你们儿子给供出来。我看现在这形势,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渐深化,你们没有什么文化,更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了。”张成功眼看解了儿子的围,又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是啊,是啊,我们正准备跟姐夫和姐姐商量一下,是不是做点什么呢?”刘成芬忙不迭的点头称是。
“所以,你们不行,你儿子必须行。我建议妹妹尽快辞职到我这里帮忙,我每个月不说太多,500,600还是接济得起的。”张成功轻蔑的话语直刺入了应清北的心里。
“姨父,我们家从来没有需要别人接济的时候。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至于说我妈妈到你们那里打工的事,我们家还需要商量一下。”应清北虽恨不得掀了这大圆桌,但是还是忍住了。
“这事我们真得再商量商量。”一向没有主见的应父挺身而出。
“好了,安心吃饭。别讨论这些有的没的。”眼见快要僵局,大姨刘成香出来打了个圆场。
一如既往,一大家子的人互相敬酒夹菜,唠叨家常,畅谈国事。身处其中的应清北却怎么也没办法让自己感觉到温暖和亲切。
只是看着旁边细心照顾小表弟刘云的舅妈方艾琳,应清北内心却是真的很温暖。前世,家里出事以后,方艾琳虽然已经离婚,不再是刘家人,却仍然伸出手帮助了自己。此情此意,唯有不负。
“哥,我越来越佩服你了。刚才你说话的气势真是十足啊!”小表弟刘云偷偷对应清北说道。
看着如今聪明伶俐的刘云,应清北心里感慨万千。随即灵机一动,悄悄咬着刘云的耳朵说道,“暑假的时候你过来帮哥,哥给你发工资。”
应清北早已安排了暑假的赚钱计划,他想着刘云过来打工,舅妈方艾琳必然就会过来帮忙。真是一箭双雕啊!
心下搞定一件大事,应清北颇为自得。破例的去慰问了一下张任伟,关心他的伤口什么时候好。
张任伟不疑其他,接受了应清北的好意。两人的龌龊也暂时消解了不少。
饭局结束,天已黑了下来。告别了舅舅一家,应清北和父母肩并肩走在一起。
“儿子,你好像又长高了不少。你已经比我高了整整一头了。”应母刘成芬欣慰的看着左边的儿子说道。
“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我应强的种,弱不了!”应父得意的回应。
已经一米七的应清北,因为每天坚持晨跑,身高见长。他看了看身侧的父母,想了想就说,“爸,妈,我有些事情想跟你们商量一下。”
“回家再谈。”应父觉察出应清北的认真,严肃的回应道。
应清北家,一家三口开始了应家的第一次家庭会议。
“你说你想暑假摆摊卖小吃?”应父应母长大了嘴。
前世95年,内陆的国企虽然风雨飘摇,但能够撂下面子摆地摊的人其实不多。应父应母一时难以接受儿子的请求。
“爸,妈,我是这样看的,现在酒厂的效益不好,我预感你们迟早要下岗。下岗后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就困难了。而且我还小,还要读大学,也帮不了家里,总要未雨绸缪的做一些事情,改变我们一家的生活。”应清北耐心的解释道。
“那你给我说说,你准备怎么做这个小生意?”应母看儿子不急不躁的样子,反而来了兴趣。
“对,需要花多少本钱,具体卖一些什么东西,在哪个地方摆摊,这些都是问题。”应父也沉下心,决定好好听听应清北的计划。
应清北挠了挠后脑勺,开始娓娓道出自己的暑假摆摊计划。
“我想至少添置三张小方桌,10张塑料小凳子,然后跟季北一起摆摊。夏天到了,我们主要经营凉面,凉粉和冰粉。”应清北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还打算联系我的两个同学一起做。毕竟我跟季北估计是忙不过来的。本钱不多,估计启动资金也就500左右。”
“应强,我觉得儿子这个想法不错,值得一试!”应母听完,立刻表示了支持。
“行,我完全同意!500块也就1个月工资,我们还亏得起。”应父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