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儒学在治理国家上确实是有问题的!”李璟对李秀说。
李秀更觉得像是李璟在对他自己说。
是的,李璟是在对李秀说,同样也是在对自己说。今天的碰撞让他突然明白,圣人之道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他用这句总结推翻自己十年来一直追求的儒家学问,然后又在心中重新筑起新的儒家学派。
他依然是孔孟之道的坚定支持者,却不再如同先前那样盲目,从这一刻起,他有了自己的道,他要修的道,既是儒道,也不是儒道。
“李大哥,我认为你的部分观点是对的,儒生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就在于治国上。我认为儒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在治国方针上独尊儒术是不够的。”李璟最后总结道。
李秀叹息道:“唉!可惜李家天下传了三千年,却很可能要断送在我们这一辈手里,说到底,还是书生误国。”
“小弟不才,不曾读得多少名家大作,也没悟出多少道理。但我观历史,夏朝天子桀暴虐不良,殷王汤代民伐之,殷王纣荒淫无道,汉家天子吊民伐罪,建立汉室。同样道理,前朝帝王残暴焚书坑儒,惹得天怒人怨,周遂取而代之。这样看来,这天下从来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人民的天下。
“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就连太宗陛下也曾以水和舟的关系来比喻人民和朝廷的关系。如若李家天下真的要葬送了,我认为也是李家这条船太破了。”
“你…!”李秀大怒,他腾身而起,竟是想就此离去。待走了两步,却又转身回来,只是脸上的不高兴的表情任谁都看的出来。
李大哥如此动怒,他为何如此维护李氏皇族,难道说,他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李璟吞吞吐吐说:“李大哥,你…你是…”
李秀叹了口气说:“唉…璟兄弟,你说的对,如今皇族确实大不如前了,整个皇族也没几个像样的人物。说起来,我确实也算皇族李氏之后,先祖是文皇帝之子,可惜家道中落,到我父子这一代只能隐居小县城。”
李秀讲起他自己的身世,原来他本是皇族后人,因武帝颁推恩令导致他家族封地逐年减少,到最后连封爵也丢了。
到李秀父亲时,依靠自己努力考上了太学院,但是在太学院却得罪了贵族,官路受阻,只能在蔡阳县做个小县令。
李秀从小也是个神童,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关注朝廷一举一动,在见得朱莽把持朝政后,愤怒的他将怒火对准了太学院和儒生。父亲给他安排的读书计划被他否决,最后甚至逃离家门,四处拜师求艺,企图以武救国。
听了李秀的讲诉,李璟不胜唏嘘,李秀好歹还是个落魄的皇族,可是自己却是孤身一人,家族有谁不知道,父母是谁不知道,甚至这个李是不是自己的真姓都不确定,李秀还有救国救族的抱负,自己连接下来去哪都不知道。
一想到自己的身世,李璟心情就黯淡了几分。好在他看得开,想想也就过去了。
“李大哥,依我愚见,救国之途,武力只可为辅,武力固然可以解决一时问题,却难以根除亡国之难题,何况武力向来对国家百姓只有伤害。而读书学习才是救国之道。武夫一怒千里流血,书生一策百代受益,儒生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啊,真正能救国的还是有大智慧的读书人…”
李秀见他侃侃而谈,竟是很有道理的样子,心里也觉得很佩服,他对李璟作了一辑,拜道:“璟兄弟,对不起,是我以前对读书人有偏见了,幸得今日得见高贤,方知是我以前目光短浅。”
李秀倒也是个大方之人,听到李璟的话有道理便主动道歉,这更让李璟觉得这人磊磊光明,是个好人。
他对着李秀还了一礼说:“李大哥千万别这么说,我也就是随口一说,李大哥心怀天下,是真正的大英雄好汉子,小弟佩服的紧呢。”
“这次和你见面之后,我决定回蔡阳苦读,将来一定要去太学院看看,顺便正一正太学院的风气!”李秀霸气的说道。
李璟冲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恭喜李大哥,预祝李大哥愿望早日实现。”
哈哈…李秀得意的笑着。
“璟兄弟,你我如此投缘,又都是李姓,不如我们拜为兄弟如何?”
李璟大喜道:“小弟正有此意,只是怕唐突了,所以憋在心里不敢说。”
“璟兄弟真是个趣人,哈哈……”李秀哈哈大笑起来,引得李璟只能跟着一起傻笑。
当下他二人遂报上生辰八字,撮土为香,立八拜之交。李秀十五为兄,李璟十岁为弟。两人一个“大哥”,一个“贤弟”的不断叫着。
结拜完毕,李璟便讲起自个儿的事情,他第一次出来,加上又是第一次遇见和自己投缘年龄也相差不大的人,自是话特别多。
李璟从小时候事一气讲到自己被推荐到文院的事,其间也多是些小孩子打打闹闹的小事。
李秀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待听他讲到被教书先生选中推荐给文院后便沉默不语,李秀朝他看去,见他低头不语,气氛一时变得沉重。
李秀感到奇怪,便想要岔开话题,他问李璟说:“还没问贤弟你到这里所谓何事?”
李璟沉默了半响,便又把自己爷爷被杀以及自己来这里寻找蝴蝶骨的事情讲了出来。他说的很简洁,李秀也大概知道了李璟心情不好是因为失去亲人的缘故。
“贤弟节哀。”李秀拍了拍李璟肩膀,以示安慰,他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语来安慰李璟,对于失去亲人的人来说所有的话语安慰其实都是苍白无力的。
“那有打听到蝴蝶骨的位置吗?”
李璟摇摇头。
“看来还得想办法进城去一趟,商会学院官府是消息最流通的地方,要去这些地方打探消息。”李秀告诉他一些经验。
......
天色渐晚,两人刚被赶出城,不用想也知道这会儿肯定是满城都贴着他们两人的通缉告示,两人一合计就决定在城外先住一晚上,明日再想办法进城。
李秀这两年一直在外流浪,对付这种野外宿营完全是毫不费力,不一会儿时间他就找好了两人休息的地方,让李璟佩服不已。
收拾好住宿地方,李秀在山上转了转,不大会儿功夫时间,就抓到了一只野兔和一只野鸡。
当夜晚月亮升起的时候,他俩俨然已经准备好了一场篝火晚宴,李秀对野外生存颇有心得,他甚至还随身带着调料。
两人坐在地上一边吃着烤肉,一边聊着天,话题自然接到下午李璟的家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