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刘亦珅这个扬州四少的老大走后,瑶歌坊几乎就成了他们的据点,他们只要有时间就会来找豆蔻聚聚,主要是为了舒缓她憋闷的情绪,那可是大嫂啊,虽然刘亦珅在他们四个中间年龄是最小的,但威望是最高的,本事是最大的,他们心甘情愿拜他当老大,心甘情愿的趁老大不在帮他照顾好他的女人……
张文学赶回来已经是四天后了……这按当时的速度,那已经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了……那是相当的快了……
那时熊代云正在家中组织他那一团乱麻的思绪,绳头太繁琐,他得一点一点的捋……小超匆匆忙忙忙的回来报信,说张文学回来了,熊代云自然而然的直接奔向瑶歌坊了……
张文学是谁?看过的都知道,那可是盐帮的二少爷,盐帮老大张五城最宠爱的儿子,此事牵连有点大,也就他有本事能借盐帮的力量来调查漕帮的事……
…………………………………………………………………………………………
漕帮?此事与漕帮何干?漕帮又是什么?那三黑子到底与熊代云说了什么?
各位看官莫急,待我细细的给列位介绍……
漕帮,顾名思义是因漕运而来,负责河上运输的……明清两代都是依靠运河南粮北调,供应京师和边防,可想而知漕运的重要性……漕帮,就垄断着漕运,垄断了皇家皇粮征收和运输的渠道,可想而知漕帮的厉害……
漕帮运输着官粮,但并非官家所有,所以一直处于半灰色的尴尬地位……直到雍正初年才取得合法地位,在取得合法地位后迅速发展壮大,之后改组后又转入地下。
漕帮是中国民间的统称,其实漕帮就是青帮……青帮(正式称清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雍正四年间由翁岩、钱坚及潘清三人所创。徒众甚多,皆以运糟为业,又称粮船帮……
如今的漕帮当家的是兄弟二人,老大翁伯文,年近五十……老二翁仲武,刚四十出头……这个老大无儿无女,操持着漕运上下大小事宜……老二操持着与官民打交道,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翁子风,今年23岁,二儿子翁子仁,今年19岁,三儿子翁子玉,今年刚刚17岁……
对,这个翁子玉就是当初帮助刘亦珅偷梁换柱得以脱身与豆蔻私奔的那个人……
他是为何而去且容后再介绍,暂且继续看看漕帮……
漕帮围绕着漕粮的征收和运输,生长出一套盘根错节的潜规则体系,专有名词曰“漕规”……漕规是对法定利益分配方式的私下修改。首先修改与农民的关系,通过“浮收”多刮农民几刀……然后再调整内部关系,尽量公平合理地分肥,也就是坐地分赃。
有分赃就有不均,所以肯定有人不满意漕规,于是有那么一批人背地里仗着漕帮的威势私下进行交易,他们就是漕口……他们在外面跑业务掌握着大量的信息,是漕帮里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小团体……
漕口为什么能得以发展呢?通过考证得知,小户认为漕口可以提供保护伞,便纷纷投靠他们,请他们代交漕粮,以避免官吏的敲诈……而漕口呢也愿意包揽此事,于是进化为“包户”……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小户喂一个漕口肯定比较便宜,漕口一人独吞也肯定比分肥的收益高,这是双赢的局面……
当然这也是翁氏兄弟默认的,要不他们也不敢如此嚣张的做大……
但是漕口如此一包,官吏的敲诈面缩小了,为了维持原有利益,只好加大敲诈力度……那些没有找到保护伞的小户便遭到了更凶狠的搜刮……于是造成了畸轻畸重的局面……于是众怨沸腾了……
事情闹大了,漕运的期限和漕粮的质量也要受影响,这意味着给皇家添麻烦……于是,负责管理这片漕运的知府衙门就要处理漕口,以平息事态……能不平息吗?闹大了官府衙门不好看不说,搞不好头上的乌纱都不保啊……
这不,李知府就因为处理了几个漕口的头头,得罪了漕帮……这个翁仲武老早就看李知府不顺眼,于是就想方设法的想扳倒李知府……
这就是整个事件的起因……
以上都是熊代云通过这几天的调查,再加上三黑子跟他说的话而总结发现的……
…………………………………………………………………………………………
熊代云与张文学二人都是眉头紧锁,思虑万千……二人对望一眼,谁也没有说话……
漕帮,与别的帮派不同,他们根深蒂固,把持着漕运近六百年,不是那么容易说动就动的……
盐帮虽说历史要比漕帮久远,但大多聚众在内陆平原地区,而盐帮私盐的运输,大多也离不开漕运,盐帮和漕帮有着撕扯不清的关系……
张文学一听熊代云说有线索了,马上就赶到瑶歌坊,可当他听说事情的罪魁祸首是漕帮六爷的时候,心里不禁感叹一声无奈,但是还好,主谋不是翁式兄弟,否则更难办……据他所知,这六爷也只是一个小头目,居然敢谋划出如此惊天阴谋,只为陷害一人,估计也是得到了上面的首肯,否则他也不敢……这一牵扯都漕帮,事情就不是那么好解决……
他爹张五城与漕帮老大翁伯文有点交情,跟老二翁仲武也有过交易,虽算不上朋友,但是盐漕两帮存活百年,都各自为营,向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出了这么档子事,他真有点为难了……
若此事没有牵扯刘亦珅全家,张文学本可以抱着看戏的姿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本就对官府衙门没什么好印象,就连身边的兄弟,熊大公子,还是江浙总督的儿子呢,也没听他对官面上的人说过什么好话,反而都是一大篇啰里啰嗦的抱怨……所以,出再大的事在他眼里都是戏……
可此事牵扯进来刘亦珅,那是他的结拜老大,是他家的事,那就是自己家的事……这漕帮欺负到老大家,那就是欺负到盐帮了……
该如何是好呢?着实为难……
爹爹肯定不会为了刘家而去找翁家兄弟理论去……可是自己又有什么能力来给老大一家申冤……
“代云,我们该怎么办?我的心都乱了……你有什么办法没?”
“看你那样……没办法我叫你来干甚?”
“那你快说,都快急死我了……我真没能力对付漕帮,我……”
“我找你来不是让你马上就去找漕帮算账,是想让你暗中放出消息……”
“嗯?先不找他麻烦?怎么说?”
“你暗中散布出去,就说那三黑子将六爷那天和那个书生的密谋之事全部告知官府了……官府正准备彻查此事……”
“三黑子?就是那个混混?他和此时有什么关系?又和六爷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熊代云又将之前三黑子的事讲给他听……
这张文学自小混迹扬州,混迹盐帮,自是知道三黑子和六爷,这不奇怪,但您了要问了,谁是六爷,咱们往下看……
“你先找人把话传出去,回头我在跟你说……”
“那你找我来就是为放出个消息?不是告诉我事情的真相?”
“你以为?再说了,事情的原委不是和你说了……”
“我以为你让我马上去找那姓翁的翻账,害得我还难为了好久……”
“好久个屁……目前还没到那个阶段,咱们得一步步来”
“你说来听听”
“你放出消息后,六爷他们自会想办法做了三黑子,我们不怕别的,就怕他们按兵不动,只要他们一动手,我们就有借口反扑他们”
“我们来个瓮中捉鳖?”
张文学差点想抱着熊代云亲上两口,他是聪明人,自是知道了他的打算……
“这三黑子就是个药引子,可以引蛇出洞,六爷他们一出手,那就是犯法,而且他们真正想对付的人是李知府,李知府比谁都紧张,自是会更用心的来对付他们,我们坐山观虎斗……”
“那三黑子呢?怎么处理,就着他们的手直接做了?”
“傻瓜,三黑子是最直接的证人,现在动不得……他是我们现在重点保护的对象,你派人十二个时辰寸步不离的护着他,监视他,但不可让任何人发现……一来我还不想他死,他这人还有几分义气,二来观察他有无说谎迹象,别都是他信口开河骗我们的……”
“得令……”但是他既然知道了事情的开端,就好想知道事情的全部,那种闹心的感觉,你们应该懂得,抓心挠肝呀……
“代云,你还是赶紧告诉我吧,要不我连饭都吃不下……那漕帮本来想害的是李知府,怎么就把刘家给牵扯进去了?那个六爷又和谁说什么?三黑子咋就知道的?你把话说清楚,听得我云里雾里的……”
“哈哈,听故事不着急,你先把我让你办的事情办了,这是急事……办妥了回来听我慢慢给你讲……”
张文学想想他说的有理,一脸无奈的找人吩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