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900000052

第52章 励精图治(8)

丝织业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引以骄傲的行业。左思《蜀都赋》说:“阛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成都城内,织房鳞次栉比,机杼声声相和。锦织成后,织工们把它们拿到蜀江中濯洗,洗濯过的锦,花纹艳丽,胜于初成。据说,只有用蜀江水濯成都的锦才能有此效果,别地方的水都不成。所以,蜀江又有锦江之称。

岂止江因锦而更名,甚至城也因锦而有别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晓看红湿处,花簇锦官城。”

锦官城,即成都的别名。锦官城,顾名思义,是因锦官所在而得名。锦官,是管理织锦业的机构。《华阳国志·蜀志》载:

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官也。

《初学记》卷二七《锦第六》引《益州记》载:

锦城在益州南律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宫(或为“官”之误)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锦官就设在成都城南夷里桥南岸道西。成都的锦官城之称即由此而来。

据着名史家缪钺先生考证,成都设置锦官始于蜀汉。

锦官的设置,说明蜀汉政权对织锦业的重视,它极大地促进了织锦业的发展。

三国时期蜀锦天下闻名。《初学记》卷二七《锦第六》引《丹阳记》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孙吴江东地区尚没有织锦业,曹魏中原地区虽有织锦业,但远不能满足需要。“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魏、吴两国都向蜀汉购买大量蜀锦。

《后汉书·方术·左慈传》中记载的一个神话故事中,反映了曹操派专人到蜀国购买锦缎的事实。曹操以后,魏国仍大量从蜀汉买锦。《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布帛部》记载了魏文帝的一道诏书,说:“前后每得蜀锦。”可见其多次购买蜀锦。

至于孙吴购买蜀锦,史书记载就更多了。《三国志·吴书·蒋钦传》记载,孙权曾来到蒋钦的家里,见蒋钦母亲用粗布的帐子,普通的绸被,“叹其在贵守约,即敕御府为母作锦被,改易帷帐,妻妾衣服悉皆锦绣”。同书《诸葛瑾传附诸葛融传》说:“融父兄质素,虽在军旅,身无采饰;而融锦罽文绣,独为奢绮。”我们知道,江东此时尚不能织锦,而孙权御府中所藏之锦以及臣僚们所用之锦,全都是来自蜀汉。

刘备入蜀前,益州的织锦业就很发达,所以蜀汉的织锦业在三国中具有先天优势。诸葛亮十分懂得利用这种优势,他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从“民贫国虚”这句话看,诸葛亮说这些话时很可能在夷陵之战前后。这期间,蜀汉对锦的利用也确实够充分的。夷陵之战前,刘备听说曹操去世,“遣军谋掾韩冉赍书吊,并贡锦布”。夷陵之战中,刘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派邓芝使吴,与之重结旧好。邓芝带去“马二百区,锦千端”。孙吴使者张温至蜀,回国时,后主刘禅赠张温“熟锦五端”。夷陵之战以后,诸葛亮受遗诏辅政,闭关息民,鼓励耕织,更没有放松对蜀锦的生产。蜀国亡时,府库里仍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除去与吴魏交易、赏赐、送礼及本国消费后,仍有如此巨额库存,可见蜀汉丝织品产量之大。

说到蜀国经济,不能不提到它的商业和货币。

左思《蜀都赋》有一段文字专门描写成都的商业:

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都人士女,袨服靓妆。贾贸墆鬻,舛错纵横。异物堀诡,奇于八方,布有梓花,面有桄榔。邛杖传节于大夏之邑,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成都大城之西有一座小城,商贸市场就在其中。可以说,这就是成都的商业城。在这个城中,万商汇集,市肆排列,货物堆积,万头攒动。商人把各地的物品带到此处,又把本地的物品带到他方。当然,左思所描写的情况不仅仅是指蜀汉时的成都。例如临邛竹杖传到大夏事,西汉时的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说:

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着,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远矣。

由此可见,临邛竹杖早在西汉时就已传到南方很远的地方。又如蒟酱,《蜀都赋》李善注说:

使唐蒙讽晓南越,食蒙以药酱。蒙问所从来,答曰:“西北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故《汉书》曰:‘感蒟酱、竹杖,则开牂柯、越嶲也。’”

可见益州的蒟酱也在汉代传到今两广地区。

但是,《蜀都赋》所描述的繁荣景象主要属于蜀汉时期。只要看看蜀汉时期的货币情况,就可以想见当时的商业状况,因为货币与商业流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刘备进入益州后,国家财政一度出现危机。造成朝中府库空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刘备与刘璋之间展开近一年的争夺益州之战,战争使益州的经济受到破坏。另一个是刘备在未攻下成都时就已对众将士许愿:“攻下成都,府库百物我一点不要,全给你们。”许愿就得还愿。等到成都攻下后,众将士纷纷丢下于戈,跑到府库中竞取宝物。结果府库一抢而空,国家财政陷入困境。

见到刘备愁眉不展,刘巴给刘备出了个主意:“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刘巴这一招果然奏效,一方面,发行大面额的货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另一方面,却用超经济强制手段,平抑物价,不许物价上涨。我们知道,通货膨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物价上涨,而刘备集团却用一只经济之手增铸货币,又用另一只权力之手抑止物价。这种解决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矛盾的办法,恐怕只有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形势下,才能行得通。刘备集团用这种办法使国家财政迅速好转。

但是,决不能认为封建社会便不可以受经济规律制约。只要通货膨胀,就会使物价指数上升,这种上升虽然可用权力控制一时,但不能长久有效。长久有效的办法是发展生产,使物品数量也随着货币的增加而增加。刘备、诸葛亮等人不是杀鸡取卵式的目光短浅之人,尤其在诸葛亮心目中,发展生产具有重要位置。所以,对于一个重视发展生产的政权来说,通货膨胀的政策未必不能起到促进社会经济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肯定刘巴的建议对蜀汉初期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作用。

蜀汉的货币情况,清人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卷二四引洪遵《泉志》说:“蜀直百钱,建安十九年刘备铸,《旧谱》云:径七分,重四铢。又直百五铢钱,径一寸一分,重八铢,文曰五铢直百。又有传形五铢钱。顾烜曰:传形五铢,今所谓蜀钱,时有勒为直百者,亦有勒为五铢者。大小称量如一,三吴诸属县行之。”从这个记载中,我们知道蜀汉新铸大面值货币有三种:

一种是直百钱,即蜀汉初期刘巴建议铸造使用的那种。这种钱直径长七分,重四铢。

再一种是直百五铢钱,这种钱比直百钱大,直径长一寸一分,重八铢。

第三种是传形五铢。这是一种与自西汉以后一直流行的五铢钱有很大不同的蜀币。陶元珍《补三国食货志》引《钱录》说:“顾烜谱谓昭烈铸传形五铢,盖五字居左,铢字居右,仿传形半两为之。”通行汉代五铢钱,“五铢”两字从右往左念,而蜀汉的传形五铢钱,“五铢”两字是从左往右念。不但如此,五铢的“铢”字,是“金”旁:在右,“朱”字在左,极其特殊。这种特殊的币面,是因为当时“戎马倥偬之际,鼓铸或从省钱,但反其文以别为正书之五铢,而贾亦直百也”。

蜀汉这三种货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面值高,相对传统五铢钱,都是以一当百。这样,在同样多的铸铜中,货币值却增加了一百倍。第二,货币的质量很规范,径长七分者重四铢,径长一寸一分者重八铢,且大小称量如一。这种情况,说明国家冶铸专营的技术水平高,管理严格,而且蜀汉政权很重视货币的质量。

关于蜀币发行的数量,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1978年,四川威远黄荆沟发掘出大批窖藏蜀汉货币。据统计,共有一千七百零三枚,其中“直百五铢”有四百三十五枚,“传形五铢”四百枚,共八百三十五枚,占总量的一半。当时这种大面值的货币数量不少,同其他一半小面值的五铢钱混合使用,使货币流通灵活方便。一处窖藏如此多的钱币,表明蜀汉时期益州地区货币流通的普遍性。

从史籍中,我们没有发现蜀汉地区由于货币量的大量增加,一部分货币面值的增大,引起物价飞涨的记载。

如果蜀汉的物价是稳定的,那么,蜀汉货币量的增加,多种五铢钱的大量使用,应该被视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商业流通活跃、社会经济繁荣的一种标志。

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人人都从事各类政治斗争,因而人人都在政坛上据有一席。但他们并非人人都是政治家。从政之人,或有深刻的政治思想,或有进步的政治主张,或有成功的政治实践,方无愧于政治家的称号。上述三方面条件具备,方可称为杰出的政治家。

诸葛亮可称为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诸葛亮融通儒法政治思想之长,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深邃,这在《孜孜求治》一节中已经讲述。

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政治主张,实质上是对统一、强盛、兴旺国家的追求。他所要兴复的是“光武中兴”式的汉,而不是桓、灵、献帝式的政治昏暗、四分五裂之汉。这在《待时高歌〈梁父吟〉》一节中也曾谈到。

这里只说诸葛亮在政治实践上的成功。

着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个。一个治国者,他所治理的国家与他同时期的其他政权相比,成绩最为突出,成效最为显着,这样的人难道不是政治实践上最成功的吗?

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条:

第一,他采取了一系列的进步措施,“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做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这在前面已经讲述,此不再赘。

第二,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笃志躬行,在所有封建政治家中,具有最崇高的品质和最完美的人格。这种品质和人格的魅力,对蜀汉政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在以后我们还要详述。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有比较才有鉴别。让我们把三国的政治比较一下。

先看曹魏。

曹操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但由于他在立太子问题上处理得不好,致使当时政局出现了一次动荡。对于立曹丕为太子还是曹植为太子,曹操一度态度暧昧,犹豫不定。结果,曹丕、曹植各树其党,展开了对继承权的明争暗斗。杨修、丁仪、丁廙是曹植一党。丁廙甚至直接找到曹操,说曹植:“天性仁孝,发于自然,而聪明智达,其殆庶几。至于博学渊识,文章绝伦。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实天所以钟福于大魏,而永授无穷之祚也。”由于丁廙等人的鼓吹,曹操狐疑,有好几次都差点立曹植为太子。

曹丕也不甘示弱,忙找自己的党羽吴质商量对策。吴质当时任朝歌(治今河南淇县)县长,按当时法令,与外臣交结要受到制裁。曹丕便让吴质躲在箱子里,用车拉进府中。不料被杨修知道,杨修便将此事报告给曹操。曹丕非常害怕,忙问吴质怎么办。吴质说:“不要紧,明天你仍用这只箱子装一箱绢拉进府来,杨修必定再报告。主上这次必当面验问,到时候箱内无人,杨修必吃欺上之罪。”曹丕照计行事,果然一切如吴质所说。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曹丕、曹植的太子之争多么激烈。

后来,曹丕取胜,登上太子之位。当他即帝位之后,立即诛杀了丁仪、丁廙及其全家,不久又指使人弹劾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将其贬爵为安乡侯。

曹丕继承了曹操之位,也继承了曹操的许多长处,如文才武略、政治经验及其手腕等,都颇有其父的风范。但作为一国君主,曹丕在政治上也暴露出严重的弱点。他游猎无度,大造台榭苑囿,行不急之务。最为严重的是,他喜欢奉迎,听不进直言,刚愎自用。侍中鲍勋常常劝诫他:“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囿,宜以为后。”从鲍勋的劝诫中,可见曹丕不是以军、农为先,不是对百姓宽惠为务,而是以个人享乐为先。

有一次,曹丕又要出去打猎,鲍勋拦住他的车驾,上疏说:“臣闻五帝三皇,无不明本以立教化,用孝道治理天下。陛下仁圣,心怀侧隐,若古代明君。臣愿您法前代圣王,立万世楷模。如今先王丧期未过,怎能迷于游猎之乐!臣冒死以闻,惟陛下察焉。”不料,曹丕竟将奏疏撕毁,田猎依旧。打猎中间休息时,曹丕又问身边的侍臣:“你们认为田猎之乐比听音乐怎样?”侍中刘晔马上顺着曹丕的心思说:“打猎比听音乐快乐。”鲍勋却不顺着曹丕,他说:“音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可使政治兴隆,天下太平,万邦安乐。所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更何况田猎还有暴露至尊于原野,伤害生育之天理,栉风沐雨不以时隙的害处呢!”鲍勋这番话已经使曹丕心里不痛快了,不料鲍勋又接着说道:“刘晔谄媚不忠,阿谀顺从陛下,就像春秋时梁丘据在遄台向齐侯献媚一样。请求治刘晔之罪以清皇朝。”

听了鲍勋一番话,曹丕的田猎之兴被扫个精光,他怒气冲天,回去后便将鲍勋从身边赶走,去做右中郎将。

鲍勋敢于直言而谏,实为社稷之才。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懿一起推举鲍勋为御史中丞,曹丕无奈,不得已而用之。御史中丞主管监察百官,鲍勋任御史中丞期间,“百僚严惮,罔不肃然”。但这样一个称职的官员,又一次因触犯龙颜而被罢免。黄初六年(225)秋,曹丕准备征吴,鲍勋谏道:

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此时宗庙几至倾覆,为百世之戒。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

鲍勋的劝谏是有道理的,但因词语不给曹丕情面,讲了曹丕南征差点在江中翻船身亡之事,又使曹丕恼羞成怒,将他降为治书执法。

鲍勋直言敢谏,却偏偏遇上刚愎自用,不喜欢听反面意见的曹丕,所以不仅直言碰壁,而且自身也因此而丧命。

曹丕从寿春回京时,曾驻军在陈留郡境内。郡太守孙邕谒见毕,退出后又出去拜见鲍勋。因当时刚刚立营,各营之间仅有一些界线标志,尚无完全隔开,所以孙邕便没走正道,斜穿着走了过去。军令史刘曜认为孙邕大不敬,要将其治罪。而鲍勋认为,营垒还没完全建好,孙邕之举不为过,便将此事压下了。后来,大军返回洛阳,刘曜因事犯了罪,鲍勋上奏,要求把他罢官遣送回家。刘曜心中愤恨,便秘密上表揭发鲍勋私下为孙邕开脱一事。这下曹丕可逮住了鲍勋的把柄,当即下诏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交付廷尉!”廷尉经过审理,最后决定判处鲍勋五年徒刑。而负责复议的廷尉三官给予驳回,说:“依照律令只能判处罚交金子二斤。”曹丕听后勃然大怒,说:“鲍勋罪不能活命!你们竟敢宽纵他!我要将三官以下廷尉人员逮捕,交付刺奸处治,将他们一起处死!”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代理廷尉高柔等人知道后,一齐上表,请求曹丕宽恕鲍勋,曹丕不许,最后还是将鲍勋杀害。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顿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出生到登上帝位,再到他的死,都是难解之谜。三百年大清历史,充满了让人匪夷所思、难分难解的谜团,本书详实的描述了雍正皇帝的曲折起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神秘皇帝的传奇人生。
  •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热门推荐
  • 末世之龙起浅滩

    末世之龙起浅滩

    人类对自然的践踏得到了上天惩罚,一个只针对人类的病毒爆发了,三个月的时间让七成的人口变成了可怕的怪物丧尸。活着的人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往日安逸的生活,不甘心被动的接受老天给于的惩罚,人们奋起反抗。肖臣一个为了战友的尊严被迫复原的正直军人,建基地,保护亲人和战友以及父老乡亲。利用祖先遗留下来的储物戒指,报复末世前敌对的国家,成就一番事业。末世尾为守着自己的亲人抛弃一切荣誉,只为弥补自己欠他们的感情!向军人和家属致敬
  • 爱上美杜莎之宠妻成瘾

    爱上美杜莎之宠妻成瘾

    你见过美杜莎吗?她就是“名副其实”的“美杜莎”,没有倾世绝颜,可不照样把他收拾的“妥妥帖帖”吗?她是蛇蝎美女,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得了渣男,煽得了贱人。她要谁亡,谁不得不亡。ps:高能甜宠爆笑文,欢迎入坑。
  • 龙族屠龙传

    龙族屠龙传

    他以为他将这样度过一生,他以为他始终只是个衰小孩。但是,一封来自卡卡尔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改变了他龙族的一生。云层里透出神秘的吟唱:你也有神奇的父母,你也有热血的同伴,你的血管里流动着龙族的血液。而你的目标将是--屠龙
  • 从秦皇到汉武:品读《史记》中的两大强者

    从秦皇到汉武:品读《史记》中的两大强者

    一个横扫六合,一个威加海内;一个焚书坑儒,一个独尊儒术;一个建起万里长城。一个驱逐匈奴、扩地千里。
  • 你的爱情我的青春

    你的爱情我的青春

    你还记得你青春时的模样么?还记得隔壁班暗恋的男生么?是杭怡的真情更动人,还是何秋欣的笑意更有用意呢。青春的故事是谁也说不清的,因为她虽然不完美,却真实。她没有告诉我们真善美,但一样是如此的是人陶醉。
  • 浅夏叶落

    浅夏叶落

    12岁的夏楚歌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14岁的邵安烨,相同的爱好、开朗的性格很快赢得了夏楚歌的好感,却在夏楚歌最需要朋友的时候转身离去......是迫不得已还是故意如此?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
  • 轮回剑道

    轮回剑道

    一个九劫散仙,在度飞仙劫时被天劫打的魂飞魄散最后一缕残魄附身另一个位面因强奸未遂被女孩逼的逃亡三年的废物少年身上,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一个上古神话的世界.。轩辕剑、伏羲琴、、、、十大神器震撼来袭、、、
  • 英雄联盟之英雄界

    英雄联盟之英雄界

    玩着当前比较热火的一款游戏《英雄联盟》,王浩阳不经想,这英雄联盟到底是个什么世界,是美好?热血?竞技?还是....可没有想到,有一天,一个突然的意外,王浩阳真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是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里虽然是一个游戏的世界,但却没有游戏世界的欢乐,这里充满了血与火的场景,稍有不慎就会被撕成碎片,在这里,你会结识朋友,也会遇上敌手,想要成为英雄,王浩阳必须拼上自己的性命去战斗,因为只有成为了英雄,他才有回家的机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朱砂泪:第一皇后

    朱砂泪:第一皇后

    乐正锦姝,名震天天下的安凉公主,十四岁那年,她初遇景召皇子君临渊,她捉弄他,说他野心十足,他不曾言语,再次遇他,蒹葭池边,白衣翻飞,玉笛婉转,就那一眼,那一面,她爱上他,当她离开不久后,母后遭人诬陷与御医有染,被打入冷宫,心灰意冷,自戕而死,一夕之间,她从名震天下的公主沦为冷宫弃女,整整五年,受尽凌虐,朝不保夕,唯有婢女暮秋始终在她身边,不离不弃。终于,月圆之夜,他来找他,他说:我要与你结盟。她微微一怔,说:我无依无靠,无权无势,你找错人了。他笑:一个人只有被逼到绝境才会奋不顾身的反抗你助我除奸臣,我许你皇后之位,为你踏平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