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900000020

第20章 联吴抗曹(8)

诸葛亮做这样的安排,首先体现了“隆中对”这个总战略的需要。“隆中对”提出,占领荆州,跨有益州,一旦天下有变,派一上将军从荆州北上,配合出关中的大军对中原实行两路夹击。诸葛亮做上述安排时,襄阳仍在曹操手中,把关羽任为襄阳太守,放在长江以北、襄阳以南的地方,一是显示必得襄阳的决心,二是似乎选定了关羽作为从荆州一路夹攻中原的上将军。诸葛亮把向朗放在夷陵、秭归一线,也是为了实现占有益州的需要。夷陵、秭归四县,是荆、益二州的门户,占有四县,就握有了西进益州的钥匙和主动权。向朗为人老成持重,史载他“少师事司马德操,与徐元直、韩德高、庞士元皆亲善”。诸葛亮在襄阳隆中时,也曾以司马德操为师,与徐元直、庞士元等人友善,这说明他与向朗也早就是朋友。也正是出于对向朗的了解和信任,诸葛亮才把荆州西部门户交给他掌管。

诸葛亮这样安排荆州人事,体现了他对江陵防务的重视。诸葛亮重视江陵,因为江陵对实现“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具有极重要的地位。自从曹操占据襄阳、樊城后,江陵就成为对刘备集团至关重要的战略重镇。没有江陵,便不能向西发展,便不能在荆州真正立足。诸葛亮重视江陵,还因为江陵是刘备集团在荆州的政治中心,刘备领荆州刺史,州治就设在这里。把关羽安置在江陵北面,把张飞安置在长江南岸的江陵地区,就使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紧紧地聚在江陵为中心的地带。刘、关、张三人具有特殊的关系,史载刘备与关张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张二人对刘备也“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周瑜曾经评价三个人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个人聚在一起,就如同“蛟龙得云雨”一样。对刘关张三人如此安排,毫无疑问是保证江陵也即保住荆州安全的最佳阵容。

诸葛亮这样安排荆州人事,还有团结刘备集团内部各种力量的用意。刘备自东汉末起家,领过徐州,到过幽州,依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如今又领荆州。他手下的人,既有关羽、张飞这样的患难兄弟,也有赵云那样的旧部,还有大量的荆州人士。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在各种人之间引起矛盾。特别是关羽、张飞这样的人,如果安排不当,就会出问题。诸葛亮对此深有感触。想当初,自己刚从隆中出山,受到刘备的重视,只是由于刘备与自己情好日密,就引得“关羽、张飞等不悦”。最后,还是刘备出来,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关羽、张飞才作罢。那时候,只是为诸葛亮一人,而且诸葛亮又是刘备寻访已久的良辅。现在,如果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所牵涉的面就不只是一个人了。因此,诸葛亮在安排荆州人事时,不得不进行周密考虑。观诸葛亮在荆州的人事安排,所重用者,既有刘备的患难兄弟,也有其旧部,又有荆州人士,而且轻重缓急极有层次,这说明他确实考虑得妥当周详。

我们不是说,协调刘备集团内部各种力量是诸葛亮安排荆州人事的惟一原则,这种协调是建立在知人善任的基础之上的。在诸葛亮奉命离荆人川以前,江陵地区固若金汤,说明关、张二人完全胜任守卫江陵的职责。通往四川的长江通道畅通无阻,说明向朗完全胜任守卫荆州西门的职责。在南方四郡,也没出现任何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赵云,他在刘备占领江南四郡后被任为桂阳太守。赵云与刘备相识于公孙瓒处,刘备投奔袁绍时,赵云便开始追随他左右。别看赵云跟随刘备较早,却始终谨慎自律,不以旧臣自居。赵云领桂阳太守后,原来的桂阳太守赵范千方百计地向赵云献殷勤,以图拉拢他。赵范有个嫂嫂,姓樊,长得非常漂亮,但红颜薄命,很早就死了丈夫,一直过着寡居生活。赵范见赵云尚未娶亲,便心生一计,欲将嫂嫂樊氏嫁给他。一天,赵范找了个机会,与赵云提起了这件事,不料被赵云婉言拒绝了。赵云说:“我们都姓赵,你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哥,哪有弟弟娶嫂的道理。”其实,在那个年代,弟弟娶嫂嫂是有先例的,更何况赵云与赵范仅是同姓,并非亲兄弟。别人也觉得赵云太古板了,都劝他应下这门亲事。然而,赵云拒绝这门亲事的原因并不是因:勾与赵范同姓,他觉得,赵范嫁嫂之举并不简单,很可能有别的用意。自从赵范投降刘备后,赵云总觉得他与新主人似乎还隔着什么东西。他对劝他娶樊氏的人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未可测。况且,天下女人多的是,何必非娶樊氏!”果然,赵范是在施美人计,他企图利用樊氏的美貌拉赵云背叛。他见赵云拉拢不了,便自己叛逃了。赵云以自己一身正气,识破并拒绝了赵范的美人计,确保了桂阳郡无纤介之损,是很称职的。

后来,荆州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在诸葛亮率军人川援助刘备以后,被吴军占领。《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载:“是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专有荆土,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这里说长沙、桂阳郡守望风降吴,是为夸耀吴将的功劳,记载有失实之处。诸葛亮入川,赵云随同前往,谁继赵云为桂阳太守,他在吕蒙的进攻面前是否望风而降,史籍语焉不详。但是长沙太守廖立绝非望风而降。诸葛亮曾批评廖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这是批评他在战术上的失误,敌强我弱,应闭城坚守待援,不能开门迎战。所谓“开门就敌”,意为开门迎战,不是开门迎降。《三国志·蜀书·廖立传》载:“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掩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廖立打了败仗,丢了长沙,脱身逃走,并未投降。

至于郝普守零陵,更是坚决,吕蒙始终无法取得此郡。这时,刘备已从蜀地亲至公安,遣关羽南下争夺三郡,而孙权住在陆口,派鲁肃住益阳阻止关羽。孙权又命吕蒙放弃零陵,回兵援助鲁肃,形势对郝普十分有利。但很可惜,郝普对此一无所知。吕蒙在准备放弃零陵以前,打算作一次最后的努力,他把孙权的命令藏起来,召集众将,布置任务,作出明天攻城的样子。郝普有一个老朋友,名叫邓玄之,吕蒙经过酃县(治今湖南衡阳)时被征人军中。吕蒙故意让邓玄之看到他部署第二天攻城的情景,并对邓玄之说:“郝普想做忠义之人,行忠义之事,但却不知审时度势。现在,刘备远在汉中,被曹将夏侯渊所围困。关羽在南郡,由我家主公亲自对付。不久前关羽攻破了曹军在樊城的大本营,回军援救酃县,被我方孙规击败,这是你所知道的。现在,关羽处在首尾倒悬的危险境地,自救尚且不及,岂有余力救零陵。如今,郝普以旦夕之命,待无望之救,我明日攻城必破,其必死无疑。你可以去见他,向他说明这种形势。”邓玄之赶忙去见郝普,向他说了这番话。郝普这才投降。

南三郡的丢失,一来因孙吴战略家吕蒙以重兵压境;二来因诸葛亮把荆州主要力量移往益州,而荆州主要力量移往益州则是军事形势发展变化的结果,这点我们在以后还要详加叙述。

诸葛亮参与刘备在荆州的人事安排,在如何使用庞统的问题上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庞统虽为荆州人士,但由于他与江东士人的特殊关系,使他开始并没像诸葛亮那样加入刘备集团,而是在周瑜手下任郡功曹。周瑜死后,庞统护送周瑜灵柩至吴,然后才离开孙吴加入到刘备集团。

庞统早年知名于荆州,以“凤雏”之雅号与诸葛亮齐名,刘备不是不知道。但是,庞统这次却没受到刘备的重用。刘备恨透了周瑜,他在吃饭时问庞统:“你在周瑜处任过功曹,听说我到吴国时,周瑜曾向孙权秘密献策,把我留在吴国,有这回事吗?”庞统一愣,他没想到刘备在这种场合提出这样令人尴尬的问题。刘备见庞统不语,又逼了一句:“在君为君,你不必隐瞒。”庞统只得回答说:“有这么回事。”刘备叹了口气,说:“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于险途,非万全之计也。”

刘备口头上这样说,心里却把庞统与诸葛亮进行比较。他认为庞统比诸葛亮差远了,诸葛亮始终与自己荜路蓝缕,草创荆州事业,而庞统却跑到江东做官;诸葛亮苦口婆心劝自己提防周瑜时,庞统却在周瑜下任功曹。所以,他并未把这位“凤雏”先生看得与“卧龙”同等重要,只是让他代理耒阳(治今湖南耒阳)县令。

刘备这样安排,分明是大材小用,委屈了庞统。诸葛亮也认为不妥,但他没有马上进行劝谏。他知道刘备此时的心思,在这时劝他不会有好的收效,最好的劝谏时机是在庞统有特殊表现的时候。他相信,像庞统这样的具有大才的人物,一定会有特殊表现的。果然,庞统到了任上,不久便有了“特殊”表现:把耒阳县治理得一团糟。刘备大怒,将庞统免官。鲁肃知道了这件事,便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见劝谏刘备的时机成熟,便乘机对刘备讲,庞统是有大才之人,要求刘备委之以大任。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劝告,任庞统为治中从事。庞统以他非凡的才华,得到了仅次于诸葛亮的待遇。不久,又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朗将”。庞统得到刘备的重用,诸葛亮在其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诸葛亮力荐庞统,是因为庞统确有才华,而实现“隆中对”的目标,就需要这样的人才。封建时代,忌贤妒能、邀宠争功是官场上常见之事。而诸葛亮心中只有复兴汉室之业,为此大业,他不怕有大才之人颖脱而出,不怕有大才之人与自己平起平坐,这是多么宽广的胸襟!

第三,妥善处理与孙吴的关系。

荆州雄据孙吴上游,孙吴把南郡让给刘备,一方面卸掉了自己承担西线曹兵压力的担子,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上游悬起一把时时都可能劈下来的利剑。对把荆州让给刘备的担心、不放心、不甘心的情绪,时时袭扰着孙权。而在刘备方面,进攻的重点方向是从荆州向西、向北,向东进攻孙吴则没有列入诸葛亮“隆中对”的议事日程。因此,如何与孙吴搞好关系,巩固联盟,让孙权对荆州不感到威胁,不感到担心,是诸葛亮治理荆州时所考虑的问题之一。

鲁肃是孙吴政权中颇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对与刘备联合共同抗曹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决的态度。诸葛亮治理荆州期间,始终与鲁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鲁肃在刘备任免庞统的问题上能写信谈自己的意见,说明鲁肃与荆州刘备、诸葛亮等关系密切。另外,诸葛亮主张重用庞统,也有利用他与孙吴士人关系密切的长处,从而与孙吴稳定同盟的用意。

诸葛亮治理荆州期间,还经常与孙权互派使节,通好双方。《三国志·蜀书·廖立传》记载:“先主人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这说明双方的友好往来。

当然,荆州与孙吴之间,不完全是和睦友好,有时也发生一些斗争。建安十六年(211),刘备率军入蜀,孙权闻听大怒,不由想起当初他邀刘备共同伐蜀遭到拒绝的情形。说什么与刘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全是骗人。他愤愤说道:“猾虏乃敢挟诈!”孙权在盛怒之下,作出一个决定,把妹妹从荆州接回来,实际上是与刘备断亲,这是孙、刘荆州之争的一个预兆。孙权派出船只,来到江陵,把孙夫人接走。孙夫人走时,把刘备的儿子阿斗刘禅也带上了。诸葛亮得知后,忙派张飞、赵云在长江下游堵截住孙夫人的船只,留下阿斗刘禅,放孙夫人自己回去。刘禅并非孙夫人所生,留下刘禅完全有理。留下刘禅,使得孙权不能以刘禅为质,要挟刘备,对刘备有利;放孙夫人回去,不使孙吴与刘备的矛盾扩大,表现为对与吴斗争力度的节制,有理,有利,有节,这也体现了诸葛亮处理与吴关系的机智。

第四,绥抚荆州南部的少数民族。

东汉时荆州长沙、零陵、武陵等郡居住着少数民族蛮人,同汉民一样向封建政权服役纳赋,他们曾先后举行十一次武装斗争,以反对东汉政权繁重的赋役剥削和民族压迫。最早一次在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47),最后一次在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人数近三万人,规模最小的也有数千人。当刘备集团占领荆州南四郡后,必然涉及对蛮族的关系问题。诸葛亮一贯主张对少数民族实行明智的政策,使其与汉人亲善相处。他在督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租赋时,对蛮民作了大量的安抚工作。据《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所记,在当时人迹罕至的蛮族地区,有不少诸葛亮当年的遗迹。又同书《湖广》“黔阳县·镡城废县”条载:

志云:县有诸葛古城二:一在城南四十里,其地有卧龙岭;一即城东九十里之安仁堡,俗亦谓之诸葛营。相传武侯抚绥溪洞诸蛮,尝驻于此。

诸葛亮安抚荆州南四郡蛮族的工作是艰辛的,也是卓有成效的。蜀汉章武元年(221),当刘备伐吴,进兵秭归时,“武陵蛮夷皆遣使请兵”。刘备派马良“招纳五溪蛮夷”,“于是诸县及五溪(蛮)民皆反为蜀”。孙权恐蛮民起兵牵制陆逊主力吴军拒蜀,还分派军队防御。所有这些,都说明诸葛亮对荆州少数民族的安抚工作不仅卓有成效,而且影响深远。

第五,督统三郡,调发粮赋。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说:“亮时住临蒸。”临烝是汉末所置的一个县,“此县居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中,调其赋税,最为要地也”。诸葛亮督三郡名义上是征发调税,实际上有双重意义:政治上因三郡新附,进行整顿使政权巩固;经济上有力地支持着刘备集团在荆州以及益州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活动。

诸葛亮治理荆州五载,使荆州成为刘备事业发展的稳固根据地。

诸葛亮治理荆州五载,显示了他做为政治家的才能和对政治目标的勤奋追求和实干精神。

诸葛亮治理荆州五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他今后成功治理蜀国的一次演习。

同类推荐
  • 曾巩家族

    曾巩家族

    本书以南丰为中心,时间跨度从曾氏迁居南丰到南宋末年为止,以人物、事件为主线,从文化视角对曾巩家族的家学、家教、家风和家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
  • 莫扎特

    莫扎特

    本书主要以莫扎特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音乐神童、欧洲之旅、天才少年、热血青年、定居首都、英年早逝等内容。
  •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孟浩然身怀仕途报国之心,情系山水田园之美。然文人功业的失意、家庭生活的磨难、求仕与归隐的矛盾,终使一个才华横溢、耿介清高的诗人落寞而终。作者依据史料和传主诗作,详尽描述了孟浩然的人生际遇、思想变化与命运轨迹;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王昌龄等人的酬唱交往,与时代背景、国家隆衰形成内在参照,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时代精神。——文史专家何西来孟浩然一生浩情在胸,可惜大梦难成,总在落寞孤寂的路上。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传主的不幸与无奈,用心地在这不幸中检视他杰出的山水诗创作,并在其人生与诗歌的不断缠绕中书写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品结构严谨,感情充沛,语言质朴,颇具诗意蕴含和感染力量。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杰克·伦敦(名人传记丛书)

    杰克·伦敦(名人传记丛书)

    杰克·伦敦来自社会最底层,幼年的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爱与家庭幸福,他因贫困而辍学,做过苦力、当过船员,甚至一度沦为小混混。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本书生动地叙述了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曲折的一生,把他人生的每一个精彩转变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了解并学习杰克·伦敦不凡的经历和勇于搏斗的精神。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秘本诸葛神数

    秘本诸葛神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天四灵

    玄天四灵

    上古万物神石本是九重天玄石,女娲补天之时不慎坠落洪莽之地。数万年后,地分四洲有四灵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天山太虚宫太玄真人为了重建九重天,为了苍生道法一统。下山寻访四灵,降妖杀魔
  • 薪王的异界传说

    薪王的异界传说

    黑暗之魂同人综漫文,新手写文,删除重写了N次。(也因为这个原因本书的黑魂篇将会放进番外里重写,毕竟我很看中黑魂篇的质量。)
  • 鬼医为后:皇帝大人是渣渣

    鬼医为后:皇帝大人是渣渣

    “等着吧,你欠我的定是要还的!”她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吼了出来。那一夜一个女孩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被黑暗吞噬殆尽。一抹怨魂迟迟不肯消散。。。。。。她又重生了,可好景不长,本应幸福的她,一夜间家破人亡。恨成了她活下去的支柱。她被命运玩弄的遍体鳞伤,为了报仇,拜鬼医,修得名号鬼隅阁主!亦正亦邪,却一手操控两种势力。“敢挡我复仇者,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 诗意玲珑

    诗意玲珑

    古风文,有诗意玲珑,有哲思小雅,有动人至深,有隽秀文字,只为喜欢文字的你带来朦胧芳香。
  • 风爵城主

    风爵城主

    【当人类来到一片陌生之地】拼上我们的热血,为的仅仅是那带着尊严的人类生存之处。机缘巧合下回到地球的易岳知道,这最多不过是一段时间不长的喘息,随时随地,下一次的黑色天坑将会来临,而最终……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颂君之名

    颂君之名

    人啊,总是要死的,你会死,我也会死,大家都会死。但死的时间不一样啊,但在一些人死的时候总还会有着其他人活着啊。到那时,还活着我们,还活着的伙伴,一定要大声地喊出死去同伴的名字,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着人记得他们,这个世界,还会歌颂他们的一切!——维斯特(前些章节很无聊,连我自己都承有些无聊,但作为铺垫与交代,必须要写啊。大家就忍忍吧……如果要看比较激情的话,从十七章交易开始看吧……)【ps:小子比较喜欢古风文,写这个真的有点力不从心。所以这本书虽然不会太监,但是现在处于半暂停状态,嗯,主写另一本,见谅见谅!】【再ps:绝对不会太监!(什么时候能写完就不一定了。)】
  • 适者深存

    适者深存

    一个英专大学生,诡异的穿越,走进诅咒的兽族部落,造就通天般的帝国!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竞争,适者深存!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总裁别想我

    总裁别想我

    相遇,相知,相爱,相守所有应该有的爱情程序我都没有体会过。爱你不是我做过最好的事,也不是我做的最幸运的事,但却是我做过做有始有终的事。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不会还是倾心于一个心里有她的你。爱情这东西,我体会够了,我想走了,可是我多么怕没有我的存在谁还能这么了解你照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