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400000054

第54章 符言(1)

【原文】

安徐正静①,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②,虚心平意③,以待倾损④。右主位。

【注释】

①安徐正静:安详、从容、正直、沉静。指人的修养而言。

②善与而不静:对臣民友善,但社会还是不平静。

③虚心平意:使心意平静下来。

④以待倾损:以防备倾覆和损害。倾损,败坏。

【译文】

君王如果能够达到安详、从容、正直、沉静的境界,那么他的道德就显得淳厚,具有君主的风度。如果他对臣民友善,但社会还是不平静,便要使心意平静下来,用此态度来防备倾覆和损害。以上所说是君王如何安于本位。

【原文】

目贵明。耳贵聪①,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②,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③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④。

【注释】

①明:明亮,视力好。聪:灵敏,听力好。

②以天下之目视者:以天下人的眼光去看。天下之目,意为君主眼光必须高远,如此方能洞察细微。

③辐辏:形容像辐条一样地向中心集聚。

④明:明察。

【译文】

眼睛最重要的是明亮,耳朵最重要的是敏锐,心智最重要的是聪明。君主用天下人的眼光去看,那么没有什么不能看见的;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那么没有什么不能听到的;用天下人的心思去思考,那么便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人心聚合,像辐条一样地向中心集聚,那么君主的眼睛就不会被蒙蔽。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保持明察。

【原文】

德之术①曰:勿坚而拒之②。许之则防守③,拒之则闭塞④。高山仰⑤之可极⑥,深渊度之可测⑦。神明之位术正静⑧,其莫之极欤⑨。右主德。

【注释】

①德之术:“德”为“听”之误。此句意为接受进言的方法。本文认同此说。

②勿坚而拒之:不要坚持己见,拒绝所进之言。

③许之则防守:接纳进言但也要有一定的防患。

④拒之则闭塞:拒绝进言就会堵塞耳目,阻碍君主视听。

⑤仰:仰望。

⑥可极:可看到顶点。

⑦可测:可以测量出深浅。

⑧神明之位术正静:圣明之人处事的方法是镇静不露。

⑨其莫之极欤(yú):使人无法捉摸。

【译文】

接受进言的方法是:不要坚持己见,拒绝所进之言。接纳别人的进言但也要有一定的防患,而拒绝进言就会堵塞耳目,阻碍视听。仰望高山是可以望见顶的;测量深渊是可以测到底的。而圣人处事镇静不露,让人无法捉摸。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采纳进言。

【原文】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暗化①矣。诚②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③君?右主赏。

【注释】

①暗化:潜移默化,谓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而发生变化。

②诚:真诚、至诚。

③干:冒犯。

【译文】

使用奖赏最重要的是守信,使用惩罚最重要的是公正。赏赐讲信用,刑罚讲公正,都要从君主身边经常接触的人做起,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主的诚信如果能畅达天下,那么连神明也会来保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的冒犯呢?以上讲的是君王要赏罚必信。

【原文】

一日天之,二日地之,三日人之①。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②之处安在?右主问。

【注释】

①此句指君主询问的范围,包括天上、地下、人间。

②荧惑:此处是被蒙蔽、迷惑的意义。

【译文】

君王一应知天时,二应知地利,三应知人事。对于四方上下、前后左右的事都要了解得清清楚楚,那么又怎么会有蒙蔽、迷惑的事情发生呢?以上讲的是君王要多方咨询发问。

【原文】

心为九窍①之治②。君为五官③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④。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右主因⑤。

【注释】

①九窍:窍是出入空气的小穴。人体上共有九个小穴,就是口、两耳、两眼、两鼻孔、二便孔,但是通常都去掉二便孔而称为“七窍”。

②治:统领。

③五官:古代五种重要官职,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冠。这里泛指百官。

④“君因其政之所以求”两句:意思是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劳心了。因,因循、顺着。求,心理需求。劳,劳神、困难。

⑤主因:指善于因循,尊重对方心理需要。

【译文】

心脏是九窍的统治者,君王是百官的首长。做好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劳心了。高明的人使用赏罚来控制其他人,并且要遵循客观规律或者法则,所以才能维持长久的统治。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遵规循理、控制臣民的问题。

【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①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②。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③也。右主周④。

【注释】

①周:周密,指考虑问题全面而不偏失。

②寂乎其无常也:一切事物都在悄悄地不断变化。

③不见原:不能通晓事理,发现根源。

④主周:意思是善作全方位思考,周全地了解一切。

【译文】

君主考虑事情不可以不周全,如果不周全,群臣就会发生动乱。一切事物都在悄悄地不断变化,如果内外不通,哪能知晓这些变化呢?开闭的节度掌握不好,就无法通晓事理,发现根源。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遍通事理、周密考虑。

【原文】

一曰长目①。二曰飞耳②,三曰树明③。明知千里之外,隐微④之中。是谓洞⑤。天下奸,莫不暗变更⑥。右主恭。

【注释】

①长目:眼睛看得远。

②飞耳:耳朵听得远。

③树明:能明察秋毫。

④隐微:似有似无的微小之事。

⑤洞:观察深入细致。

⑥莫不暗变更:没有不暗中变化的。

【译文】

君主一要眼睛看得远,二要耳朵听得远,三要能够明察秋毫。能够了解千里之外的情况,能够了解隐秘微小的事情,这就叫做观察细致入微。君主观察细致入微,天下的奸邪就没有不在暗中改变自己恶劣行径的。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收集信息、洞察奸邪。

【原文】

循名而为①。实安而完②。名实相生。反相为情③。故曰:名当④则生于实,实生于理⑤,理生于名实之德⑥。德生于和⑦,和生于当。右主名。

【注释】

①循名而为:遵循名分去做。

②实安而完:实际是安全而完好的。

③名实相生,反相为情:名与实相依托相生成,反过来又合情理。

④名当:名分恰当。

⑤理:道理。

⑥德:道德。

⑦和:和谐、谐调。

【译文】

遵循名分去做事,实际就安全而完好。名和实互相依托,反过来又合于情理。所以说,名分适当是从实在中产生出来的,而实在则是由事理中产生的,事理又产生于名实相符的道德之中,道德产生于协和,协和产生于适当。以上讲的是君王如何把握住名分。

【历史典故】

汉昭帝明辨是非信霍光

不信谗言,不听诽谤之辞,是忍受住自己的猜疑之心,信任他人的表现。聪慧明智的汉昭帝能够精于分析,冷静思考,明辨是非,使诽谤霍光的人的阴谋没有得逞。

汉武帝去世的时候,汉昭帝才不过八岁,还是个孩童。汉武帝放心不下,把他托付给霍光和上官桀、桑弘羊等四位大臣。四人之中,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地位最高,掌握着朝廷大权。

霍光忠心耿耿辅佐汉昭帝,把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威望日益增高。但是霍光为人耿直,做事不讲情面,得罪了上官桀、桑弘羊、盖长公主(汉昭帝的大姐)等一批人。这些人本来就妒忌霍光,这时因为自己的私欲没有得到满足,更是恨透了他。正好当时汉王刘旦(汉昭帝的哥哥)因为自己没有做成皇帝,也对霍光极为不满,上官桀等人就和刘旦勾结起来,想设计除掉心头患霍光。

汉昭帝十四岁那年,上官桀一伙趁着朝廷让霍光休假,伪造了一封刘旦的书信,派人冒充刘旦的使者,把信送到汉昭帝手里。汉昭帝接到信一看,上面说:“大将军霍光出去检阅羽林军,居然擅自摆上皇上专用的仪仗,吃皇上才能享用的饭菜,不守法度,耀武扬威。他还不经皇上批准,擅自往大将军府增调武官,这简直是独断专行,没把皇上放在眼里!我担心他有阴谋,对皇上不利。我愿辞去王位,到宫里保卫皇上,提防奸臣作乱。”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做好一切准备,只等汉昭帝一声令下,就把霍光逮起来。谁知昭帝却没有动静。

第二天清早,霍光去上朝,听说了这件事,就待在偏殿中等候发落。汉昭帝不见霍光,问道:“大将军在哪儿?”上官桀回答:“大将军因为被燕王告发,所以不敢进来。”霍光进去,自己摘掉帽子,跪下磕头请罪。汉昭帝说:“大将军只管戴上帽子。我知道那封信是假的,你没有罪。”霍光又高兴又纳闷,问:“皇上怎么知道的?”汉昭帝说:“大将军检阅羽林军就是最近的事,增调校尉到现在也不到十天,燕王远在北方,他怎能这么快就知道?再说,将军如果要作乱,也不必依靠校尉呀?”上官桀一伙和文武百官听了都大吃一惊,觉得这小皇帝年纪不大,却真不简单。

汉昭帝又说:“这事只问送信人就可以弄明白,不过要是其中有鬼,他肯定逃跑了。”左右连忙去找送信人,果然跑了。汉昭帝马上下令捉拿,还连连催问捉到了没有。上官桀他们吓得要死,就劝汉昭帝:“这小事一桩,皇上就不必追究了。”汉昭帝说:“这事还小吗?”从此他就更加信任霍光,怀疑起上官桀一伙来了。

后来上官桀他们又在汉昭帝面前说霍光的坏话,汉昭帝发火了,说:“大将军是位忠臣,先帝嘱咐他辅佐我,谁敢再诬蔑大将军,我就办谁的罪!”上官桀他们看这办法行不通,就商量着让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埋伏下士兵把霍光杀了,然后废掉汉昭帝,立燕王刘旦为帝。这阴谋还没来得及施行,就被汉昭帝和霍光发觉了。上官桀一伙全被杀了,燕王刘旦和盖长公主也只好自杀了。

作为君王,要善于视、听、思。“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用“天下”的目、耳、心去视、听、思,才能做到明察一切,不会让人蒙蔽。汉昭帝能够明辨是非,也算是一位英明君主了。

赵匡胤集中军权用软招

能够谨守本位的君王,无论处理任何问题都不会以残暴的手段解决,而是在稳重安详、和缓从容、沉静平和中将问题化解。“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在历史中绝不鲜见,而真正能以“柔”的方式解决“功高震主”的问题,以保持王位的人却真是不多。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才真的具有王者风范。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样的君王。

如何使新建的宋王朝不重蹈覆辙,不成为继后周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革除藩镇专横骄恣的习性?如何实现宋王朝的长治久安?这些问题时刻萦绕在宋太祖的心头,使他食不甘味,睡不安枕。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的相继叛乱,进一步证实了危及宋王朝及皇位安稳的危险因素——藩镇势力必须及时清除。

怎样清除呢?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之后不久,宋太祖召来赵普商议此事。赵普听到太祖提出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高兴,他说:“陛下考虑到这个问题,真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那些战争和动乱的发生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是由于藩镇权势太重,君弱臣强造成的。今天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奇巧之谋,只需要削夺他们拥有的权力,控制他们拥有的钱粮,收夺他们拥有的精兵。做到了这几点,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还没有等赵普把话说完,宋太祖就连忙接过话茬,说:“你不必再往下讲了,我完全明白了。”

作为宋太祖的股肱大臣,赵普思考问题更深入更透彻。宋太祖之所以转瞬之间夺取了政权,靠的正是自己一帮亲信兄弟的拥戴。登上皇帝宝座的宋太祖一方面不能亏待了这帮兄弟,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时刻提防着他们。怎样安排,才能既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拥护太祖加强集权,又不至于引起怀疑而发生意外和变乱呢?赵普曾一再就这些问题提醒宋太祖,建议采取必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免重蹈前代“兴亡以兵”的覆辙。

一开始,颇重义气的宋太祖一直认为掌管禁军的功臣夙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不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赵普多次建议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调离禁军,改授其他官职,宋太祖始终没有同意。他向赵普解释说:“石守信、王审琦这些人一定不会背叛我!”

这次,赵普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就此话题开导宋太祖说:“我的意思并不是害怕他们本人会背叛你。然而,我仔细观察过,这几个人都缺乏统御部下的才能,恐怕不能有力地制服所率军队,万一他们手下的士兵作乱生事,率意拥立,那时候就由不得他们自己了。”经赵普这样直接的点拨和提醒,宋太祖终于联想起五代以来以兵权夺取天下的事例,尤其是不久前自己亲身经历的那场陈桥兵变,从而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解除禁军统帅的兵权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这年七月初的一天,宋太祖如同往常一样,召来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聚会饮酒。酒酣耳热之际,宋太祖打发走侍从人员,无限深情地对功臣夙将们说:“我如果没有诸位的竭力拥戴,绝不会有今天。对于你们的功德,我一辈子也不能忘记。”说到这儿,宋太祖口气一转,感慨万端,说:“然而做天子也太艰难了,真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我长年累月夜里都不能安安稳稳睡觉啊!”

众将领不知宋太祖的意图,就问:“陛下遇到什么难事睡不好觉呢?”宋太祖平静地回答说:“其实个中缘由不难知晓,你们想想看,天子这个宝位,谁不想坐一坐呢?”

石守信等人听到这番话来,不禁惶恐万分,冒出一身冷汗,宴会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他们赶紧叩头说:“陛下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异心!”

宋太祖接过话头,笑着说:“不能这样看,诸位虽然没有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如果出现一些贪图富贵的人,一旦把黄袍加盖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做皇帝,办得到吗?”

石守信等人这才转过弯来,终于明白了宋太祖的真实意图,于是一边涕泣大哭,一边叩头跪拜,说:“我们大家愚笨,没有想到这一层上来,请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宋太祖见状,知道时机成熟,趁势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又笑曰:“人生短暂,转瞬即逝,诸位何不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去当个大官,挑选好的田地和房屋买下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永远不可动摇的基业,再多多置弄一些歌儿舞女,天天饮酒欢乐,与之一起愉快地欢度晚年。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听太祖这样一说,惊慌恐惧之态逐渐消失,感恩戴德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再次叩头拜谢说:“陛下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真可谓生死之情,骨肉之亲啊!”

第二天,石守信等功臣夙将,纷纷上书称身体患病,不适宜领兵作战,请求解除军权。宋太祖十分高兴,立即同意他们的请求,解除了他们统率禁军的权力,同时赏赐给他们大量金银财宝。

宋太祖在赵普的谋划下实施的这一成功解除功臣夙将统率禁军权力的事件,史家称之为“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没有沿用历史上一些君主惯用的屠杀功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是因为他对那些同自己一道出生人死、患难与共的兄弟们的友情尚未泯灭,不好遽然对他们大开杀戒。采取这种和平方式让他们交出兵权,是各位将领在感情上愿意接受的,既有利于安定人心,巩固统治秩序,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军权的集中,推进军事改革的深入。否则,这些将领就不会轻而易举交出兵权,那样可能导致流血冲突。

从成功学角度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软招可谓四两拨千斤,不见刀剑,却比刀剑更厉害!

康熙虑事顺民心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但只要把与她相关的名字罗列起来: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莎乐美”便会如雷贯耳。这位出生于俄国,夹杂着法、德、丹麦、俄国四种血统的女子,一生之中,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吸引并征服了众多“时代名人”,直至生命末年,依然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她凭借的不是超人的美貌,而是迷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非凡的领悟性和异常的理解力,更重要的,是她与生俱来的自由精神和无可妥协的独立灵魂,本书讲述的就是莎乐美充满传奇的一生,由法国知名女作家、国务秘书弗朗索瓦丝·吉鲁完成。
  •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

    中国20位魅力女主播的人生智慧

    女人成功靠什么?靠长相?靠男人?靠靠山?不,女人成功要靠自己的智慧。本书将为您展现华语媒体中最优秀的女主播柴静、周涛、侯佩岑、朱丹、李艾等20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动人的闪光点,带给读者美丽一生的智慧法则和人生启示。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本书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热门推荐
  • 宫阙离

    宫阙离

    终有一天,我会成为那个你们不可仰望的神…
  • 贺龙颜

    贺龙颜

    赵墨原本只是贺国一个山村的小孩,在他十二岁那年遇到了两件改变他一生的事:被一个当世宗师收为徒弟,以及被权倾天下的太尉扶上皇位当做傀儡。庭院深深,宫中多方的势力勾心斗角,太尉、太后、御史台以及各地亲王都对龙椅虎视眈眈。他不甘心只做一个被人摆布的傀儡,只得用尽心机,步步为营,摆平内斗,扫荡邻国。只是朝廷与江湖的纷争纠缠在一起,让他成为贺国漩涡的中心,六大宗师本都隐姓埋名,为了他却不得不再次出山……
  • 骷髅十字

    骷髅十字

    一个有一个围绕着神器‘骷髅十字’展开的灵异事件。穿越了几千年的蝶之恋,再次缓缓展开,当真相浮出水面之时,这段禁忌之恋,究竟是继续还是......毁灭!?
  • tfboys之恋上月茵芸

    tfboys之恋上月茵芸

    当冷静的大哥,萌萌的二源,高冷的千总,遇上优秀的star-girls,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天后养成攻略

    天后养成攻略

    他努力帮她获得一切她想要的,即使牺牲所有,他也愿意。她却只想依靠自己,斩荆披棘,成为足以与他相配的女人。没有算计,没有利用,没有上位。在最险恶的娱乐圈里,他们保持着初心,给对方最纯净的爱。
  • 青春,忏悔有门儿

    青春,忏悔有门儿

    原名:《浅草、咖啡、柠檬香》青春是一条湍急的河,渡过时是懵懂与恐惧、躁动与轻狂,回首时,一切都成了怀念中幸福的忧伤。爱情是一条山脉,翻越第一个山脊是为了寻觅心里的那个人。而在那之后翻越一个又一个山脊,却是为了寻回那个曾经在心里放着自己的人。
  • 双面神律

    双面神律

    爱他的人说,他是天使,因为他天真单纯、温顺善良。恨他的人说,他是魔鬼,因为他穷凶极恶、不择手段。而在她们的心里,早已分辨不清,对他的感情,是爱、还是恨?他叫沈心命,命中注定,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自己却说:“我哪有那么高尚?我只不过是一个神经病而已!”这就是他,一个拥有双面人生的神奇律师!【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别再让我等下一个七年

    别再让我等下一个七年

    ?七年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最后的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她始终不懂,在他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后悔,绝望,她想如果重来一次,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可是,她却忘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她都没有办法忘记那个让她伤痕累累的人。
  • 爱若一妃

    爱若一妃

    一见倾尽天下二见倾国倾城三见倾民倾王四见翻云覆雨五见颠覆朝纲六见昙花一现七见沉鱼落雁
  • 泯狂

    泯狂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傲藏于骨,狂隐于眉。心大容世界,骨傲立于天地。泯狂泯灭天下狂性之人,却不知自己方为最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