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300000022

第22章 《庄子》作品(11)

我尝试着议论一下:世俗所谓最有智慧的,能有不是替大盗准备的吗?所谓的最圣明,有不替大盗守卫的吗?如何能够知道这些情况呢?以前龙逢被斩,比干被挖心,苌弘被掏肠子,伍子胥的尸体被扔进江中任其腐烂,这样的四位贤能都没能免于惨遭杀戮。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盗有道吗?”盗跖说:“哪里能没有道呢?如果能够推测出屋内藏着什么东西,就是圣明的;带头先冲进屋里去的,是勇敢的;最后从屋里出来的,就是义;根据情况判断可不可以行动,是智慧的;能够分配公平的,是仁。这五个方面不能全具备但是却成了大盗的,在天下是绝没有的事。”由此看来,善人如果不懂圣人的道是不能够自立的,盗跖如果不懂圣人的道也就不能横行;天下的善人少且不善的人多,因此,圣人给天下带来的利益少,给天下带来的祸害却多。所以说嘴唇反着张开,牙齿就会感到寒冷,鲁侯进献的酒味淡,造成了赵国的邯郸被围困,圣人一出现,大盗也就兴起了。把圣人打倒,释放了盗贼,天下才会太平。

溪流空虚,川流就会枯竭,移平了丘陵,深渊就能被填平。圣人一旦死了,大盗就不会兴起,天下就会太平。圣人如果不死,大盗就不会停止。即使是重用圣人去治理天下,也是把巨大的利益给了盗跖。制造斗和斛计量,他们会连斗和斛一起偷去;给他们秤锤秤杆去称重,他们会连秤锤秤杆一起偷去;刻印章去取信,他们会印章一起偷走:倡导仁义来矫正他们的行为,他们连仁义一起盗窃走。怎么能知道这些情况呢?那些偷窃钩环之类东西的人会被诛杀,而把国家窃取走了的人却能够成为诸侯,诸侯的门里也就有仁义了。难道这不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因此那些追随大盗,拥有诸侯之位,窃取了仁义和斗斛、秤锤秤杆和符玺的人,即使有华车高官的赏赐也不能够劝勉他们,有斧头的威刑也不能够禁止。这些非常有利于盗跖而又无法禁止的,都是圣人的过错。

【原文】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①不可以示②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③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④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⑤,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⑥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⑦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煸乱⑧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注释】

①利器:指权势、法令等。②示:显示。③弹残:全部毁坏。

④铄:销毁,毁掉。

⑤文章:即文采,花纹,图纹。

⑥攘:丢弃。

⑦玄:黑。

⑧焓乱:迷乱。

【译文】

因此说:“鱼不能够离开深渊,治国的利器不可以随意展示给别人看。”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不能够向天下明示。因此,抛弃聪明巧智,大盗才能够停止;毁弃玉器珠宝,小盗贼也就不会兴起;焚烧符玺,民众就会朴实淳厚;把斗秤击破,百姓就没有争斗了;毁尽天下所有圣人制定的法律,百姓才可以参与议论;扰乱六律,销毁竽瑟等乐器,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的百姓才能有自己的听觉;消灭文采,散乱五色,用胶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的百姓才能有自己明敏的视觉。毁坏钩绳丢掉规矩,把工倕的手指折断,天下的百姓才隐藏他的技术。消减曾参和史鱼的行为,钳住杨朱、墨翟的嘴巴,抛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才能够达到玄同。人人都把明慧内藏,天下也就不会迷乱;人们都内敛聪敏,天下也就不会有祸患了;人人内含知巧,天下就不会惑乱了;人人都内敛自己的德行,天下就不会邪僻了。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都是对外炫耀自己的才能来扰乱天下,这是正法不能用的。

【原文】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①,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日“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②好知之过也。

【注释】

①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均为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②上:指统治者。

【译文】

你不知道德行最盛的时代吗?在以前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的时代,人民用结绳的方法记事。饮食是美味的,衣服是漂亮美观的,风俗习惯是快乐的,居住的条件舒适,相邻的国家互相可以看见,鸡和犬的叫声都能够听到,但是百姓直到老死都不互相来往。这样的时代,是真正的太平时代。现在的世上到了百姓仰着脖子踮着脚跟盼望有声音说:“某个地方有个贤人”,于是就带上粮食去依附他,对内抛弃亲人对外丢弃君主的政事,足迹陆续不断地出现在各诸侯国的边境,车辙来往纵横的痕迹在千里之外交错。这都是处于上位的君主喜好机智所犯的过错。

【原文】

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①笱②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置罘③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④颉滑⑤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冥⑥之虫,肖翘⑦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⑧之民而悦夫役役⑨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哼哼⑩之意,哼哼已乱天下矣。

【注释】

①罾:渔网。

②笱:捕鱼的器具。

③置罘:用于捕捉兔子的网。

④渐毒:欺诈,欺骗。

⑤颉滑:狡猾。

⑥惴奥:蠕动。这里指蠕动的小虫子。

⑦肖翘:小飞虫。

⑧种种:淳朴厚道的样子。

⑨役役:奔波的样子。

⑩啍啍:喋喋不休。

【译文】

处于上位的君王喜好运用机智无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怎么能知道是这个样子的呢?弓箭、鸟网、机关的巧智非常多,所以在空中飞翔的鸟就会被扰乱;鱼饵、渔网、鱼篓的巧智多,在水里游的鱼会被扰乱;木栅、兽栏、捕兔网的巧智多,山泽里的野兽会被扰乱;欺骗奸诈、狡猾、坚白诡异的争辩多了,天下的人就会被争辩所迷惑。因此天下经常发生大乱,罪过就在于喜好巧智。所以天下人只知道追求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不去探索他所知道的东西,都知道非议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而不非议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所以天下才会大乱。因此向上遮挡了日月的光辉,向下毁坏了山川的精华,居中把四时的运行破坏了。蠕动的爬行小虫,细小的飞虫,没有不失去天性的。因为喜好智慧而扰乱天下居然到了这种地步!自夏、商、周以来,就是这个样子了!丢弃淳朴厚道的百姓去喜爱狡猾的小人:丢弃恬淡无为的教导,而去喜爱喋喋不休的多言教导,喋喋不休的多言教导已经把天下扰乱了。

在宥

【原文】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①其性也;宥②之也者,恐天下之迁③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④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⑤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人大喜邪?毗⑥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⑦卓鸷⑧,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匈匈⑨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注释】

①淫:超过。

②宥:宽容。

③迁:变迁,改变。

④恬:恬静。安静。

⑤瘁瘁:疲倦困苦的样子。

⑥毗:损伤。

⑦乔诘:思想不端正。

⑧卓鸷:行为不端正。

⑨匈匈:喧嚣吵闹的样子。

【译文】

只听说过要让天下自由自在,没有听说过要治理天下的。人人都自在,恐怕天下扰乱他的天性;宽容而安适,恐怕天下改变了他的常德。如果天下人不扰乱天性,不改变他们的常德,怎会需要治理天下呢!先前在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使天下人都欣然为自己的天性而快乐,这是不会安静的,在桀治理天下的时候,使天下人都疲倦困顿为自己的天性而痛苦,这是因为不愉悦呀。如果不安静、不愉悦了,也就是违背了常德;违背了常德又能长久的,在天下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人过度喜悦,会把阳气损伤;过度愤怒,就会把阴气损伤。阴气和阳气一起损伤,四时就不能按时来到,寒暑就会出现不调和的现象,这反会伤害到人的身体!如果使人喜怒无常,任意妄为,思想不能独立自主,做起事情在中途就会缺乏条理性,天下也就狡诈悖戾,然后就产生了盗跖、曾参、史鱼的行为。所以用尽天下的力量也不足以赏赐行善的举动,用尽天下的力量来惩罚作恶的人也是不足的。因此天下如此大,仍是不足以去处理赏罚的事。自从夏、商、周三代以后,始终喧嚣把赏罚作为大事,他们怎么能有时间去安定人的天性呢!

【原文】

而且说①明邪?是淫②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③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④囊⑤而乱天下也。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而去之邪!乃齐戒以言之,跪坐以进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⑥,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曰:贵以身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⑦其聪明;尸⑧居而龙见⑨,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注释】

①说:通“悦”,喜悦、高兴的意思。

②淫:沉溺。

③相:辅助。

④脔卷:不舒展的样子。

⑤囊:纷扰繁乱。

⑥临莅天下:统治天下。

⑦擢:提拔。

⑧尸:尸体,这里指和尸体一样一动不动。

⑨见:通“现”。展现、显现。

【译文】

至于喜爱眼睛明亮吗?却是沉迷于彩色;喜爱耳朵聪敏吗?却是沉迷于音舞:喜爱仁爱吗?这是迷乱于人的常德;喜爱仁义吗?这是悖逆于常理;喜爱礼仪吗?这就是助长了技巧;喜爱音乐吗?这就是助长了淫声;喜爱圣智吗?这就助长了技术;爱好聪明机智吗?这就助长了吹毛求疵。天下人如果想要安定自己性命的真情,这八个方面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天下人如果不想安定自己性命的真情,这八个方面就会纷乱使天下混乱。但天下人却反而开始尊崇它,爱惜它,天下人的迷惑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难道只是在短暂的涉猎后就遗弃它们吗?还是斋戒去谈论它们,毕恭毕敬的尽礼去传授它们,唱歌跳舞供奉它们,真是没有办法呀!

因此,君子如果因为不得已而统治天下,不如无为而治,无为然后天下人才能安定自己的天性。所以说:“用尊重生命的态度去治理天下的人,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用爱惜生命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因此假如君子能够不放纵自己的情欲,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安坐不动但神采飞扬,沉静默默而又能震撼人心,思想意识都能合于自然,从容无为但是万物的生长像积累起来的炊烟一样上升。我又何必非要治理天下呢!

【原文】

崔瞿①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臧②人心?”

老聃曰:“女慎无撄③人心。人心排吓而进⑤上,上下⑥囚杀,淖约⑦柔乎刚强。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⑧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悬而天。偾⑨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兜于崇山⑩,投三苗于三蟾,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锯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由甚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傈乎庙堂之上。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跛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接褶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注释】

①崔瞿:人名。

②臧:善良。

③撄:扰乱。

④排:抑制。

⑤进:上进。

⑥上下:向上和向下。

⑦淖约:轻柔美好的样子。

⑧俯仰之间:形容时间极其短暂。

⑨偾:通“愤”。

⑩崇山:山名,在今湖南大庸县西南。

三苗:古国名。

共工:人名,尧的水官。

烂漫:散漫错乱。

伏处:隐居。

乘:四匹马拉的车。

桁:一种刑具。

嚆矢:先驱。先导。

【译文】

崔瞿向老聃请教说:“不去治理天下,能用什么办法使人心向善呢?”

老聃回答说:“你要小心谨慎别把人心扰乱了。人心如果被压抑就会消沉,被推进就会上扬,心志的消沉和上扬之间,好像被拘禁,杀害,轻柔的心志能够化刚强。一个人在受到大的折磨后,心境会着急的好像烈火一样,忧愁恐惧的又好像寒冰。变化非常迅速眨眼间来往于四海之外,人心安定的时候沉稳静寂,活动的时候高悬冲天,强傲但不能被牵制,这就是人心。

以前黄帝用仁义来把人心扰乱了,尧和舜因为辛勤劳作过度以至大腿上没有肉,小腿上不长毛,从而来供养天下人的形体,花费心思去推行仁义道德,花费心血制定规章法度。仍旧不能够改变人的思想,于是尧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投放到三峗,把共工流放到幽州,这样也没有能够把天下治理好。到三代帝王的时期,天下人已经被大扰乱了。向下有夏桀和盗跖,向上有曾参和史鱼。儒家和墨家的争论纷纷起来。因此,喜悦的和愤怒互相猜疑,愚蠢和智慧互相欺骗,善良和丑恶互相非议,荒诞和可信互相讽刺,所以天下的风气衰颓了;大德不统一,人民性命的情理是散漫错乱的;天下人都喜欢智慧,百姓却多纠葛。于是开始用斧锯来制约,使用礼法击杀,用刑罚来处决。于是天下纷乱,罪过就在于把人心扰乱。因此贤明的人在大山高岩之下隐居起来,万乘之君在朝堂之上感到担忧恐惧。

当今世上被处决的人残骸堆积,带枷锁脚镣的人接连不断,遭受刑戮的人满眼都是,儒家和墨家在枷锁之间奋臂呼喊。唉!过分啊!他们不知道羞愧和无耻已经到这种地步了!我不知道圣智不是枷锁的楔木,仁义不是坚固枷锁的孔枘,怎么能够知道曾参和史鱼不是夏桀和盗跖的先驱啊!因此说‘抛弃聪明巧智,天下就会太平了。’”

【原文】

同类推荐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我和爸爸丰子恺

    我和爸爸丰子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丰子恺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略。
热门推荐
  • 独菀倾城

    独菀倾城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倾儿,任凭弱水三千,朕只饮你这瓢甘露!“我许了他生死与共,亦许了她舍命相酬。却只能许你半生情缘,一世孤单……
  • 丧尸捕仙记

    丧尸捕仙记

    “天啊撸,那恶魔又来啦”杀掉,吃掉,吸收掉。一个恶魔装逼的说者。
  • 异空间的浪子

    异空间的浪子

    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到底是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平行位面?在这糟糟世间,我们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是否会存在着原本并不属于这个空间的外来同类?终究是前世今生的轮回流转?还是两个平行位面的奇异相通?他亦是他,他还是他?这是一个拨开人性迷雾,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
  • 以婚作赔

    以婚作赔

    路遥看上了自己的师父,于是开始穷追猛打。只是不管她做什么,周嘉越都不动于衷。最后她心灰意冷的说:“我以后……不喜欢你了,也不再缠着你了。”他终于慌了,什么年龄差,什么迂腐、沉闷,统统都是借口。他找上她说:“你缠了我那么久,我已经喜欢上你了,不管你现在还喜不喜欢我,你必须嫁给我做赔偿!”
  • 天隐传

    天隐传

    聚神器,傲视群雄扶幼主,征讨四方结金兰,扫除奸恶携美眷,笑傲红尘
  • 许我向阳开

    许我向阳开

    当向日葵盛开的时候你还会不会回来当一切都已沧海桑田的时候我回来又能如何
  • tfboys之盛夏年华

    tfboys之盛夏年华

    芷曦,当年你我是那样美好,你真的不那让我继续守护你吗?”——王俊凯,“若兮,那年的你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无论你能否回来,我都等你。”——易烊千玺,“凝雪,回来吧,我想念和你抢零食的日子了。”——王源
  • 秩序先锋

    秩序先锋

    异世界的侵略者、来自星际的敌人、高等进化的动物等等地球上人类的地位受到严重侵犯,甚至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眼看人类即将灭绝,作为强大的异能者理当挺身而出,组成秩序先锋,为人类的生存献上最后一份力。ps:这篇小说是有感守望先锋背景写的,所以名字上是致敬守望先锋的,请不要吐槽
  • 梦魇启示录

    梦魇启示录

    从一场梦魇惊醒的她却发现回到现实更是另一个梦魇的开端,她不断地逃亡,在受到前所未有的精神打击之后,世界的混沌竟使她觉醒...
  • 山河纪元

    山河纪元

    原始部落的姬阳带着废物的名头踏入这个精彩纷呈的修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