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300000014

第14章 《庄子》作品(3)

古代的人,他们的智慧和认识是有极限的d极限在哪里呢?有人认为宇宙还没有形成万物的时候,是智慧和认识的极限,达到最完善,不能再有所增加。次一点的,认为事物存在,但却不严格分出界限。再次一点的,认为事物是有分别的,但是没有是非。是非产生后,道就有了亏损。道的亏损,是由于偏爱形成的,真的能够完成却不亏损吗?真的有不成却亏损吗?有成就和亏损,就跟昭文弹琴一样。没有成就和亏损,就跟昭文不弹琴了一样。昭文弹琴,师旷击节,惠子倚靠在梧桐树下的辩论,他们三个人的技艺,都可以称得上是很高的了,所以直到晚年还享有盛誉。正因为他们有所爱好,一再展现给别人;他们各有所好,也想彰显于别人。不是别人想要了解的却勉强让别人了解,因此最终以“坚白论说”愚昧终身。昭文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导致终生没有成就。像这样的情况能叫做有成就吗?那么即使我没有成就,也能够说是成功了:像这样不能叫做成功的话,那么别人和我都没有成功。所以说迷惑世人的炫耀,是圣人要抛弃的东西。所以圣人不把“知见说”夸饰于人寄托在万物上,这就叫做以明。

【原文】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①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毫②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③,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呼!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注释】

①俄而:形容时间极短。

②秋毫:秋天的毫毛。

③殇子:未成年就死去的孩子。

④凡:一般。

【译文】

现在我在这说些话,不知道和其他人说的话是否相同?还是不同的呢?无论是相同还是不相同。都能算是一类的了,和其他人的话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虽然这样,我还是试着讲一讲,宇宙开始,有一个没有开始的开始,还有一个没有开始的开始的开始。宇宙初始的形态有它的有,也有无,更有还没有无的无,更有还没有有无的无。突然之间就有了有和无,但是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和无,现在我说了这些话了,但是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说了?还是没有说?

天下没有比秋天毫毛的末端更大的东西了,泰山也是小的:天下没有比未成年就死去的孩子更长寿的了,彭祖也是夭折的。天与地和我共生,万物与我是一体的。既然一体,能有什么语言吗?既然一体,能没有什么语言吗?整体加上语言是二了,二再加上一就是三了。就这么算下去,即使是善于计算的人也不能够算出最后的结果。更何况我们这种凡人呢?从无到有已经有了三,更何况是从有到有呢?不用去算了,顺其自然吧。

【原文】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①,为是而有畛②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③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④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⑤,大勇不忮。道昭⑥而不道,言辩而不及⑦,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无弃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⑧。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⑨光。

【注释】

①常:常论,定论。

②畛:界限。

③六合:指宇宙。

④分:区分。

⑤嗛:通“谦”,谦虚。

⑥昭:昭示。

⑦及:到。

⑧天府:天然的仓库,这里是指宇宙。

⑨葆:隐蔽,隐藏。

【译文】

道原来是没有界限的,语言原来也是没有定论的,为了争论才划出许多界限来。

请让我说一下这些界限,比如有左右,有伦义,有差别,有区分,有辩解,有争论,这就叫做八德。宇宙以外的事情,圣人不去论说;宇宙以内的事情,圣人论述却不评价;春秋那些史书是记载先王治世的,圣人只是论说却不进行争辩。天下的事情有能分别的,有没有分别的,有要争辩的,有不要争辩的,这是怎么说的呢?圣人藏在心里,众人争辩不停互相显示。因此说:争辩的人都有自己没看到的一面。大道是没有名称的,善辩的人是不用言说的,至仁的人是不用展示自己仁爱的,最廉洁的人不会表示谦虚,最勇敢的不会受到伤害的。把大道讲明白了就不是道,用言语争辩就不如不用语言的,常守着仁就不能为仁,表现得太清廉了别人就不会相信,有害人的想法就不能够成为勇。这五个方面都能注意到而不会去做差不多就接近于道了。所以,能够在他不知道的东西前面停止,就达到极点了,谁知道不用语言的争辩,不用讲出来的道呢?如果有能知道的人,就是上天天然的仓库了,无论向里面灌输多少都不会满,无论从里面取走多少都不会枯竭,但是却不知道源头来自哪里,这就是隐蔽着的光明。

【原文】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①,南面而不释然②。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③乎日者乎!”

【注释】

①宗、脍、胥敖:国家的名字,都是小国。

②不释然:释,喜悦;不高兴的样子。

③进:胜过,更进一步。

【译文】

从前尧问舜:“我想进攻宗、脍、胥敖这三个国家,每次上朝的时候心里都不安宁,这是什么原因啊?”顺回答:“这三个国家的君主,就好像在蓬蒿艾草中生存着一样,你为什么要不安宁呢?从前十个太阳一起出来的时候,光亮能够照耀万物,更何况你的德行比十个太阳的光芒还更胜一筹呢!”

【原文】

啮缺①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曰:“吾恶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

“然则物无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汝:民湿寝则腰疾偏死②,鳅然乎哉?木处则惴傈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③,麇鹿食荐④,蝍蛆⑤甘带,鸱⑥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狻猵狙⑦以为雌,麇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⑧。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⑨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注释】

①啮缺、王倪:人名。都是虚构的人物。

②偏死:偏瘫。即半身不遂。

③刍豢:泛指家畜。

④荐:长得茂盛的草。

⑤蝍蛆:蜈蚣。

⑥鸱:猫头鹰。

⑦猵狙:与猴相像,却不属于猴类的一种动物。

⑧决骤:快速奔跑。

⑨冱:结冰。

【译文】

啮缺问王倪说:“你知道万事万物之间的共同之处吗?”

王倪答:“我怎么能够知道呢?”

啮缺又问他:“你知道那些你不知道的东西吗?”

王倪回答:“我怎么能够知道呢?”

“那么万事万物就没有办法去认识了吗?”

王倪回答说:“我怎么能知道呢?虽然是这样,还是让我来说说吧。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暂且让我问一下你:人在潮湿的地方睡觉会腰痛半身不遂,那么泥鳅呢,会这样吗?人爬到很高的树上就会恐惧害怕,那么猴子也会这样吗?这三者到底谁才是合乎正道的呢?人吃家畜,麋鹿吃长得鲜美的草,蜈蚣把小蛇当成美味,猫头鹰和乌鸦都吃老鼠,他们四个谁的口味才是合于正道的呢?猿猴和猵狙互为配偶,麋鹿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和鱼交配。毛嫱和丽姬,人们都认为美,鱼见了她们会游到海底深处,鸟见了她们就飞向高空,麋鹿见了她们就会快速的奔跑,她们四种到底谁才是合于正道的美丽呢?让我来看的话,仁义的开端,是非的途径,混乱纷杂,我怎么能够分辨出来呢?”

啮缺说:“你不明白利害,难道道德高深的人也不明白吗?”

王倪回答说:“道德高深的人太神了!焚烧山泽林木不能使他感觉到炎热,江河冻结起来也不能够使他感觉寒冷,疾雷劈山,狂风卷起大浪都不能使他感觉到震惊,这样的人,他们驾着云气,骑着日月,在四海之外遨游,生和死对他们都没有影响。更何况是利害的观念呢?”

【原文】

瞿鹊子①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②:‘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③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④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⑤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汝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⑥。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笔,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⑦然,而以是相蕴⑧。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⑨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⑩。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注释】

①瞿鹊子、长梧子:人名,都是虚构的人物。

②夫子:这里指孔子。

③缘:遵循。

④孟浪:轻率的,不切实际的。

⑤听荧:听后感到疑惑不明白。

⑥炙:用火烤。

⑦尽:全部。

⑧蕴:蕴积,蕴藏。

⑨蕲:祈求。

⑩吊诡:奇异古怪。

旦暮:早晨和傍晚,指时间比较短。

【译文】

瞿鹊子向长梧子请教说:“我听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圣人不去从事世俗的事情,不去追逐利益,不躲避灾害,不喜欢妄求于世,不拘泥于道,没有说话却好像说了,说了话又好像没有说,因而心神在俗世之外遨游。’孔子认为这些话是无稽之谈,我却认为这是妙道的行径,你认为怎么样呢?”

长梧子答:“这些话即使是黄帝听了也会疑惑不解,孔丘又怎么能够了解呢!而你又操知过急,就像看到了鸡蛋就想得到一只报晓的公鸡,看见弹子就想吃到烤的鹗肉一样。我暂且给你说说,你姑且听听如何?圣人依傍着日月,胸怀宇宙,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对混乱复杂的是非置之不理,把世俗的尊卑、贱贵分别看做是相同的。大众熙熙攘攘,圣人则浑然相安,把古今的无数变化糅合在一起,自己却是精纯的。万事万物都一样,相互蕴积于精纯中。”

“我怎么知道贪生不是困惑呢?我怎么知道怕死的不像那些流落在外不知道回家的人呢?丽姬是艾地守疆土人的女儿,刚被迎娶到晋国的时候,她把衣襟都哭得湿透了;她到晋国的宫里时,和国王一起睡在舒适的床上,吃着美味的肉食,就后悔自己当初不应该伤心的哭泣。我又怎么能知道死去不应该后悔当初的贪生呢?梦中梦到饮酒取乐的人,醒来以后可能会遇到悲伤的事情而哭泣;梦里悲伤哭泣的人,醒来以后可能会有一场打猎的快乐。人在梦中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甚至有时梦中还会再做梦,醒后才知自己在做梦。只有相当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生就像是一场梦。但愚昧的人却认为自己是清醒的,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国君和臣子都是鄙陋的。我感觉孔丘和你都是在做梦。我说你在做梦,我也是梦中。这些话,可以说是奇怪的言论,万世以后或许会遇到一个大圣人,能够了悟这个大道理,和早晚遇到的一样。”

【原文】

“既使我①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黮暗②,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③,所以穷年也。何谓和之以天倪?”

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④,故寓⑤诸无竟。”

【注释】

①我:指长梧子。

②黮暗:幽暗不明。

③曼衍:变化。

④竟:境地。

⑤寓:寄托。

【译文】

“假使我和你进行辩论,你胜过我,我没有胜过你,你真的对吗?我真的是不对的吗?我胜过你,你没有胜过我,那我果真是对的,你果真是错的吗?还是我们两个人有一个是对的,有一个是错呢?还是我们两个人都是对的,或者我们都是错的?我和你都不知道,凡人都是有偏见的,我们让谁来判断是非呢?如果请和你观点相同的人来判断,他和你的观点相同,怎么能够进行判断呢?请和我相同观点的人判断的话,他和我的观点相同怎么判断呢?如果请和我们观点不同的人来进行判断,和我们的观点不同,怎么进行判断呢?请和我们观点相同的人来判断,既然和我们的观点相同,怎么判断呢?那么,我和你还有别的人都不能够判断谁是谁非了,能等待谁来判断呢?”

“变化的声音是相对立而成的,如果它们不对立,就用自然的分际来调和它,我的言论不守常规,顺应着变化过一生。什么叫做用“自然的分际”调和是非呢?

任何事物有是就会有不是,有然就会有不然。是果真的是,那么它和不是就有区别,如果这样就不需要争辩了;然真的是然,那么它和不然的区别就不需要争辩。忘记生死年龄忘记是非仁义,在没有穷尽的领域里遨游,因此也就能寓托于无穷的领域。”

【原文】

罔两①问景②曰:“曩③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

景曰:“吾有待④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注释】

①罔两:影外微阴的影子。

②景:通“影”,影子。

③曩:刚才。

④待:依靠。

【译文】

影子外面的阴凉问影子说:“刚才你移动,现在你又停下来了;刚才你还坐着,现在你又站起来了;你为什么没有自己独特的操守呢?”

影子答:“我因为有依靠的东西才会这样吗?我依靠的东西又有所依靠的东西才是这个样子的吗?我所依靠的东西就好像是蛇依靠肚子上的鳞和蝉依靠翅膀吗?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又怎么能知道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呢!”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①胡蝶也,自喻适志②一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③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④。

【注释】

①栩栩然:翩然飞舞的样子。

②适志:合乎心意。

③蘧蘧然:睡觉的时候突然惊醒的样子。

④物化:指事物之间融为一体。

【译文】

同类推荐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是袁世凯最大克星,更是维护民国统一最有力的人。李烈钧首举讨袁义旗,打破世人对袁信仰。后来,又与唐继尧、蔡锷发起护国讨袁,终使袁败亡。《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李烈钧自述》以李烈钧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李烈钧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李烈钧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李烈钧形象。
  • 延安女兵(第2卷)

    延安女兵(第2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风云变幻,朝代兴替,本书精选了历代宰相100位,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张之洞。100位名相,100段永世鲜活感人的传奇……按朝代顺序编排,虽不能反映历代宰相的全貌,但读者可通过本书窥一斑而思见全貌。编写这本书,使读者一睹昔日帝国的辉煌与破败,活现良宰贤相与佞臣奸相之真容,以彰其形、其志、其人,同时更为了以史为鉴,以古人旧事为鉴,为我们今日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小雏菊的故事

    小雏菊的故事

    我不认识他,此前,也从没见过他,可他从此留在我的心里,无论岁月如何流逝,都无法抹去他留下的印记……
  • 山有人兮芳杜若

    山有人兮芳杜若

    她内秀温婉,文艺安静,世界喧嚣,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味道。她爱书,爱琴,爱笑,相信“美是凝结在浮世时光里清澈深情的美好。她玩得琴舞书画词曲花,又热爱柴米油盐酱醋茶。尘世喧嚣,浮生乱。不如笑归红尘去,共她飞花携满袖。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我为什么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妈妈为什么总爱唠叨?初恋为什么是美好的?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重要?怎么样才能看懂别人的身体语言?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总是知而不言?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这些都是与心理相关的常识。余苗编着的《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中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战胜困难、如何获取成功、如何摆脱心理困惑等等。这本书就是苗苗姐送给初中生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能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锁。《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中引用了大量心理学理论、原理、效应和案例等,不仅让内容具有一定深度,更是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 BlackRing黑环

    BlackRing黑环

    “那个人身上一直给人一种压抑感......”“她到底有没有人性!!?”“从没见你有过别的表情......”“我不懂,为什么他们要试着理解我......明明与他们无关却是一副很关心的样子......我真的不懂......”“你的种族明明最接近人类,你的举止却最不像人类......”
  • 再现校园兵王

    再现校园兵王

    入学第一天军训的教官居然是自己的哥哥。和哥哥团聚,被发现后还受人欺负,一年后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亲哥哥,转眼变成老公。天啊,我的人生是多么惨淡。
  •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学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课来获取。听课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增长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发展智力、锻炼观察力、培养思维力、提高记忆力和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本书围绕四大听课基础环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指导,其中包括符号预习法、问题目标预习法、横纵听课法、摘录式笔记法、表格式笔记法等多种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配合61位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小故事以及名校师生的经验谈,让中小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效听课的方法和途径。
  • 宠妻99度:老公,请上搓衣板

    宠妻99度:老公,请上搓衣板

    (温馨宠文+重生)“厉宸我想喝牛奶!”“我也想”“你手捏哪里?”“手动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厉宸我大姨妈来了!”“哦,我大姨父也来了,两家人拜访下”说完扑倒“厉宸我想离婚”“我出轨了?”“没有,你技术不好”厉宸挑眉直接扑倒,前世被妹妹继母害死重生后嫁给竹马老公,继母下毒丢海里妹妹陷害以牙还牙!报仇后艾雪嫣以为可以平静生活甩下离婚协议书准备浪迹天涯结果一张照片成国民女神而妖孽竹马直接将自己打包扛回家先么么哒再啪啪啪结果一张搓衣板摆厉宸面前“老公请上搓衣板吧”队友不由问厉宸为什么那么宠嫂子王八看绿豆对眼了没办法军区传出结果某人被罚跪搓衣板半个月!
  • 青春的初夏

    青春的初夏

    林雅夏在六岁时迷路在一个公园里,在许愿树下遇见了八岁的洛之羽,两个人在许愿树下许愿:长大后一定要相见。八年后,两个人竟在同一所学校,相处不久就擦肩而过。十五年后,两个人偶遇了……
  • 清歌水

    清歌水

    月色朦胧,一边男人的花天酒地,一边院子内的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