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000000008

第8章 帝王风骚(4)

明朝建立之初,经过近20年战乱的破坏,国家一片凋敝。朱元璋接受大臣的建议,实行了发展生产、休养生息的政策。他鼓励开垦荒地,减免赋税,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军屯和商屯的实行,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在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他登基皇位不食言,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他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待。”并称,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朱元璋为了监督各级官吏行为,专设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职位。朱元璋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用了近两年时间编纂的《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作为明朝开国之君的朱元璋,“人在政举”,借助自己的崇高威望,以极其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收到了强烈震慑作用。

朱元璋在创立明王朝的过程中,认识到元朝之所以灭亡,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因此一登上皇位,他就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朱元璋设立国子监。

洪武三十一年(1398),71岁的朱元璋驾崩,葬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孝陵,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自贫贱而起,坚持奋斗,克服无数困难,打倒无数敌人,最终建立大明王朝。他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惩治贪污,为百姓谋福利。他一生都在不断为建筑他的大明王朝而努力,虽然因为性格的暴躁、敏感、多疑,他也曾犯过一些错误,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他是一个从历史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他身上特有的平民气质和自卑感一直伴随着他的君王生涯。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围绕在他身边的诸多传奇故事将伴随着他深爱的子民世代相传。

康熙帝:宏图远略的东方大君

康熙帝(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唐熙在位61年(1661—1722),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执政时,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永停圈地,出旗为民,加强皇权,平定三藩,驱逐沙俄,巩固一统,使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在位时人民安居乐业,国力繁荣昌盛,同时也为其后的雍正、乾隆皇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使得清朝出现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康熙继位时只有8岁,是顺治的第三子。康熙六年(1667)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1669)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了吴三桂等三藩势力,康熙二十三年(1684)统一台湾,康熙二十七年至三十六年(1688—1697)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150多年的边界和平。在雅克萨战役,康熙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成功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收复了雅克萨城和尼布楚城。康熙在位期间,使清帝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当时俄国有彼得大帝,法国有路易十四,康熙与他们比有伟大过人之处:康熙年间中国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裕,文化最繁荣,疆域最开阔,国力最为强盛。当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到葱岭,南至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么湖,东北到库叶岛,总面积大约有1300万平方公里。

明末清初经过长期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下命停止圈地,六次下江南巡察黄河和水利,修黄河、淮河、永定河。康熙的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此外,康熙还大力修建园林,先后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热河木兰围场,他的孙子乾隆又继续兴修三山五园(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园林的兴修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康熙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他亲自主持编纂了许多重要的典籍,如《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清文鉴》、《康熙全览图》、《古今图书集成》等60多种,大约有2万卷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

在中国历代帝王当中,康熙可以说是最勤奋学习的一个。康熙身上有三种血统、三种文化、三种品格。他父亲是满州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亲是汉人,使他具备了三种血统。他所受的三种文化的影响则来源于:他的满族师傅给他讲满语,教他写满文,教会他骑射;他的汉族师傅给他讲“四书五经”,并且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他还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颇有著述。

康熙对朝政十分勤勉,他14岁的时候开始亲政,亲自主持朝廷会议,议商和决定军国大事。大臣们在乾清门前听政,称为“御门听政”。参加“御门听政”的主要是:六部九卿的尚书,以及左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还有大学士、起居注官等。康熙帝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既能汲取明朝灭亡的教训,又能继承清初优良的传统,将“御门听政”定成制度,亲做表率,以传久远。康熙帝从康熙六年亲政之日起,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病逝之前,除因三大节(正旦、冬至、万寿)、重大祭日、宫中变故(如丧葬)、病卧不起等情况暂停“御门听政”外,55年寒暑不辍,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像康熙帝这样将“御门听政”定为常制,一以贯之,在中国皇朝史上是空前的。“御门听政”是康熙帝留下的一笔宝贵的制度财富。

康熙帝文武双全,既精通传统文化,又涉猎西方科学;既能上马左右开弓,御驾亲征击退噶尔丹,又能治国安邦。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收复台湾,则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着过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他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以条约确保了国家在黑龙江的领土不被侵犯,奠定了清朝持续100多年的“康乾盛世”。

即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

乾隆帝:承前启后的盛世英主

乾隆(1711—1799),即乾隆皇帝,全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雍正四子,1735—1795年在位。死后的庙号为“清高宗”,谥号“纯皇帝”,史称乾隆皇帝。

乾隆少年时聪颖过人,能文能武,行事恩威并施,十分有才干,甚得其祖父康熙与父亲雍正的喜爱,康熙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早在雍正元年(1723)八月,乾隆就被以“秘建皇储”的方式立为皇太子。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驾崩,乾隆顺利继承皇位。

乾隆即位后,继承自康熙和雍正以来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同时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巩固清朝的统治,发展社会经济。在政治上,实行“宽严相济”的政策,务实足国,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的宗室。在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发展农商。在文化上,倡导诗文书画,组织人员考订史书,编著国史图志。乾隆经过改革整顿,使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清朝的国力达到顶峰。

清朝时期,边疆不断发生叛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乾隆即位后,把治理边疆作为自己管理朝政的一项主要内容。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一度与清王朝为敌,被康熙击败后,其子噶尔丹继续统领其众,在西北仍拥有很大的势力,控制了新疆、西藏、青海等地。乾隆时期,噶尔丹策零煽动少数民族发动叛乱。乾隆二十年(1755),乾隆亲率大军,前往平叛,在乾隆军队的进攻下,准噶尔部纷纷投降,清军兵不血刃进入伊犁,随后在南疆维吾尔族人民支持下,将逃往南疆的叛乱首领达瓦齐抓获。乾隆赦免了达瓦齐的罪行,还封他为亲王,留他在京城居住。准噶尔部平定之后,维吾尔族首领大和卓、小和卓又策动维族各部反清。乾隆派兵镇压,经过三年的战争,最终平息了这场叛乱,大、小和卓逃亡国外。乾隆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并在喀什等地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职位,同时采取了减免赋税的政策,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从此西北1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巩固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

雍正年间,苗疆(今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一带)地区发生大规模苗乱,雍正帝调兵平乱,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他驾崩时,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乾隆即位之初,就把扭转苗疆形势当做最紧迫的大事,立即着手部署。他派三路大军进行清剿,仅用一年的时间便彻底平定当地的苗乱。乾隆深知苗疆叛乱是由于官逼民反的原因,要想苗疆永远安定,必须先收买苗族人心。他采取了几项措施以抚慰苗人之心,如免除苗赋,尊重苗俗,实行屯田选任官吏等。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得苗疆基本上安定下来。

西藏也是清朝边疆地区中动荡不安的一个地方,当地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欺压威逼少数民族人民与清朝对抗。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三十一年(1766),乾隆先后对大小金川用兵,战事总共持续了近30年,耗银7000万两,最终取得胜利,收服了叛乱的藏民。乾隆反对对西藏用兵,坚持以达赖喇嘛管理西藏的政策。乾隆五十六年(1791),廓尔喀(今尼泊尔)进犯西藏,到处烧杀抢掠,乾隆立即派军迎击,将廓尔喀逐出西藏。乾隆与达赖、班禅共同制定了著名的《钦定西藏章程》,设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在西藏驻军,维护西藏边境安全;实行免税政策,废止差役,减轻农牧民的负担;改革地方币制和贸易,促进西藏经济和贸易的繁荣发展。

《钦定西藏章程》是西藏历史发展上的划时代文件,有人认为它标志着清朝对西藏的统治从此“进入全盛时期”。

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开拓了中国的疆域版图,维护并加强了中华的多民族统一。乾隆时的中国领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达到13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历代第二大,实际控制面积则为中国历代之首。此外,清乾隆时的人口也突破了3亿大关。乾隆帝继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的联系,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增进民族间交往和民族融合,起了很大作用。总之,在乾隆朝,中国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

乾隆帝颇有艺术才能,精通书画诗文。他在位期间,大力提倡文化,选择贤能,修正史书,编纂书籍,清朝文化达到了繁荣的鼎盛期。由乾隆亲自主持、众多学者纂修而成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四库全书》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整套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收录了从先秦到清朝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乾隆帝虽然大力弘扬儒家文化,但也实行极为严厉的文化专制,其突出表现就是大兴文字狱。乾隆帝时期文字狱的数量、持续时间、受株连人数都为中国历朝历代之最,造成非常严重的恶果。乾隆的宠臣沈德潜因为写了《咏黑牡丹》诗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被指为大逆不道,当时沈德潜已死,却也被“革其职,夺其名,扑其碑,毁其祠,碎其尸”。

文人胡中藻写了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乾隆认为是诽谤清朝,将胡中藻灭族。有人统计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有130余案,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受株连者更广。文字狱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导致当时思想上、文化上出现万马齐喑的现象。

乾隆执政期间,在北京及京畿一带大力兴建维修皇家宫殿园林,如天坛祈年殿(换成蓝色琉璃瓦)、颐和园、圆明三园、避暑山庄等。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园林艺术史上的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除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外,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乾隆执政的60年,其所作所为总体上受到了当世和后世的肯定,其在百姓心中也一直是明君的形象。但是他政策上的许多错误是不可忽视的,当时西方世界发生了历史性的、跨时代的巨大变化,而清朝对此竟一无所知,仍然闭关自守,盲目自大,沉浸于“康乾盛世”的童话。马嘎尔尼的中国行记里就有对当时清王朝的极大讽刺,而身为最高统治者的乾隆,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乾隆在位后期重用和砷,促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案,致使贪污成风,政治腐败,各地农民起义频繁。和砷被抄家后,其家产总额竟达到9亿两白银,超过了鸦片战争后所有不平等条约的赔款总额,民间有“和砷跌倒,嘉庆吃饱”说法。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一生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较大成就,这也使得他非常自负,他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夸耀自己的功绩。但是事实上当时的清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国内潜伏着的各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而国际上,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拉大,中国已经不再是什么“天朝”,而是盲目自大的井底之蛙。以乾隆中期为界,清王朝开始走向它的衰弱,而到了乾隆末期,所谓歌舞升平的“康乾盛世”已经宣告结束,清王朝已经像即将倾颓的大厦势难支撑,而外国殖民主义者的炮舰却正在隆隆地驶近,中国的历史即将翻开令人痛心疾首的沉重一页。

同类推荐
  •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三辑:小公子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三辑:小公子

    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同情和怜悯。无论怎样顽劣和冷酷的人,终究抵挡不住深切的信赖和纯洁的爱情。《小公子》曾被翻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的父母亲及少年、少女们的心里燃起过灿烂的火光。也很多次被搬上舞台,拍成电影,博得了众多喝彩和赞誉。
  • 中外探险文学故事(下)

    中外探险文学故事(下)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
  • 环球八十天

    环球八十天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讲述的是一位绅士福格因为在改良俱乐部同牌友们打赌,而从伦敦出发,用80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作者匠心独具,布局巧妙,以生动传神的笔法,时而将读者带到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时而将读者带入惊险刺激的场面。因此小说一经出版便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被公认为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河流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河流

    本书介绍了河流的起源,对河流产生影响的因素。列举了世界上各种典型的河流,也对河流的功过是非作了一个简要的说明,是青少年朋友学习河流知识的科普读物。
  •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描写了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内容包括:红宇;法国中尉女人;飘;孔雀东南飞;张铁匠的罗曼史;三笑姻缘;风筝奇缘;秋雪湖之恋;爱的荒漠;月亮女神的爱;八月照相馆;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人鬼情未了等。
热门推荐
  • 从小学开始的一份暗恋

    从小学开始的一份暗恋

    这本书主要讲述女主人公江若曦遇到了一个傻瓜同桌,之后擦出了火花,不剧透了,期待哦~
  • 灭世魔道

    灭世魔道

    14岁少年皇子林辰,从小患有疾病,无法修炼武道,被人嘲笑欺凌在无意中遇到机缘,从此走上武道巅峰,傲视群雄,最终落去魔道!
  • 强娶,绯闻天后

    强娶,绯闻天后

    为了老妈的巨额药费,浅缘酒醉壮胆,强潜了圈内有名的温柔富二代,谁知,一夜春情后,儒雅王子竟成冷情上司,从此羊入狼口,白天,她是万人瞩目的璀璨天后,夜晚,她被关总裁巨宅,只为还她那晚潜了他的债……
  • 血魔噬

    血魔噬

    集天下的至高血脉,进行最大的天怒祭祀。血噬人的精神记忆,道是吞尽天下的修为。咦?不对啊,我怎么是这个画风?
  • 晨曦之恋:校草老公是明星

    晨曦之恋:校草老公是明星

    心在路上,念在远方。七月的枝头已渐渐挂满青涩的果瓤。明媚的笑容背后,唯有你才能明白那缕化不开的忧伤。苏慕寒冰冷的心是否只能由凌澈来捂热?作为明星的他们是否能抵抗住舆论的压力?“慕寒,短短一生我只想给你幸福。”凌澈许下的诺言是否能实现。
  • 樱花恋曲:一场梦终究会醒

    樱花恋曲:一场梦终究会醒

    她是美若天仙的小女孩,也是黑道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门主,长大后,因特殊原因被迫回国在,与他相知,相认,,,中途的种种困难使他俩无法相聚,在樱花树下,她的梦,终究醒了........
  • 再见,流逝的青春!

    再见,流逝的青春!

    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
  • 我滴男票来自古代

    我滴男票来自古代

    韩芸儿觉得自己最悲催的事就是上班的第一天开车撞了人,好一个妖孽美男,但随后韩芸儿发现——此人是cosplay重度脑残患者!不会被她撞傻了吧!某XX警察局:“小姐!这男子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现在只好拜托你先照顾一下他,我们会尽快的贴出告示,如果有他家人的信息我们马上通知你!”谁能告诉我,我竟然带了一匹狼回家!
  • 不再让你孤单

    不再让你孤单

    《不再让你孤单》这本书,读全稿,是一种想哭又觉得欣慰的奇秒感受。掩卷良久,我最后用了这样一句话概括:在我们跟生活的较量中,红尘恋事令人璀璨,四面楚歌也让人觉得充盈。在这10个故事里,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在读这些故事时候,我们触碰着他们的内心,读着可能属于很多人的秘密。
  • 绝世神医:倾城四小姐

    绝世神医:倾城四小姐

    一朝穿越,玄楚楚成了人人嫌弃的尚书府四小姐,家中从主子到下人,处处逼迫,誓要让她死无葬身之地,就连相处多年的未婚夫,也是带着羊皮的狼。玄楚楚冷然一笑:你们都应该为自己做的事情忏悔。只是这个能号令武林的男人是谁?都说了她有银针在手,打遍天下无敌手,怎么还要跟着她,还说一定要娶她做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