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000000020

第20章 文学泰斗(3)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他的散文,不论是讽世刺政、悼亡忆旧,还是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于深入浅出的行文中叙事说理,精练流畅、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给当时的文坛吹送了一股清闲的空气。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宣扬一种“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抱负。

他的悼亡忆旧的散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游记散文,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简单地沿袭前人的文风。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其《归田录》、《笔说》、《试笔》等都很有名。

在诗歌创作上,欧阳修也卓有成就。他的诗风格通俗流畅,情景相生,意味隽永。在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例如,在《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中,描写了“军国赋敛急星火”,“然而民室常虚空”的社会现实;在《食糟民》中,揭露了官吏“日饮官酒诚可乐”,而百姓“釜无糜粥度冬春”的不合理现象。另外一些诗多是抒发诗人的生活感受,如《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诗论上,欧阳修时有新见,后人将他的诗论集录成书,称为《六一诗话》。郭绍虞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欧阳修的诗论,改变了以前的论诗作品或重在品评,或重在格例,或重在作法,而是兼收并蓄,细加抽绎。

他在评论诗的时候,虽然不废雕琢,但主张归于自然。他特别称许梅尧臣“意新语工”之说,为宋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欧阳修在宋初的词坛上也占一席重要的位置。他的词格调较高,技巧娴熟,不乏艺术珍品,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写的多是男女爱恋、离情别绪一类的题材。例如为人们所称道的《踏莎行》,末尾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从思妇眼中写征人,情意深远,含蓄蕴藉,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又如《朝中措》开头两句:“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由于作者对事物体察入微,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没有炉火纯青的功夫,是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欧阳修还打破了赋体严格的格律形式,写了一些文赋,他著名的《秋声赋》是与苏轼的《赤壁赋》媲美并行的赋中精品,文学价值很高,是千载传诵的作品。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有独到见解,金石学有开辟之功,史学成就尤伟。他的独生子欧阳发等曾作了一个统计,欧阳修所著将近20种,仅《四库全书》收录或存目就有13种。以现行《欧阳文忠公文集》和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文忠集》150卷,附录5卷为较全。

欧阳修一生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苏轼这样评价他:“天下翕然师尊之。”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有过很大的影响。

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苏轼:豪放派词人的宗师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读书的精神和文学素养对苏轼影响很大,他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为他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嘉祐元年(1056),21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入朝为官之时,正是王安石开始变法之时。苏轼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上书反对,他的见解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期间苏轼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神宗驾崩后,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此后他几经起落,再贬至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元符三年(1101)徽宗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享年66岁。

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苏诗现存约4000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轼的词现存3450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后世学人的普遍重视。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到他影响的作家。

苏轼还给后世人留下不少书札、杂记、杂说、小赋。这些精致典雅、小巧玲珑之作,大都夹叙夹议,挥笔轻盈自如,抒发了他坦诚的胸怀,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对文艺的见解和喜爱之情,成就大大超过他的政治论文。形象地阐明对文艺问题见解的散文,实际上是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交融的文论佳篇,论述精辟,才气横溢,如《传神记》和《书吴道子画后》便是最能令人心折称道的例子。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一见解,虽是就绘画而言,但其精神对其他艺术门类也可以相通。

陆游: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幼年的时候,正是北宋灭亡的年代。金兵在江南抢杀掳掠,陆游从小就饱尝了国难当头、任人宰割的痛苦。同时他也看到、听到了许多江南军民勇敢抗击金兵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他幼小的心灵里,渐渐滋长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学习勤奋,能写一手出色的文章。29岁那年,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名列榜首。当时恰巧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这次考试。秦桧在考试前就曾暗示考官,一定要让秦埙得第一名。恰巧主考官为人非常正直,他早就对秦桧平日里专横跋扈、仗势欺人的做法非常不满。所以,在录取时主考官根本就没搭理秦桧事先说过的话,毅然将陆游列了第一位。这件事使秦桧十分恼火。第二年,陆游到京城临安参加考试。这一次的主考官发现了陆游的文才,又想让他名列前茅。秦桧得知这件事,更是生气,蛮横无理地命令主考官取消了陆游考试的资格,并扬言还要追究两浙地区考试官的责任。打那以后,秦桧对陆游怀恨在心,不让他参加朝廷工作,直到秦桧死去,他才到临安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

陆游热情支持北伐,可是担任统帅的张浚缺少指挥的才能。张浚手下的两名主将又相互猜忌,发生摩擦。宋军出兵没有多久,就在符离(今安徽宿县北)打了一个败仗,宋军全线溃退。北伐失败,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张浚用兵原是陆游怂恿出来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山阴老家去了。宋孝宗在金兵的威胁下,抗金决心也就动摇起来。第二年又跟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打那以后,再也不敢提北伐的事。

差不多过了10年,负责川陕一带军事的将领王炎听到陆游的名声,把他请到汉中去做他的幕僚。汉中接近抗金的前线,陆游认为到那里去也许有机会参加抗金战斗,为收复失地出一份力量,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命。到了那里,他曾经骑马到大散关边,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在王炎衙门里,他常常亲眼看见金军占领区的老百姓,冒着危险给宋军送来军事情报。这些情景使他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希望。经过详细考察之后,他向王炎提出一个计划,他认为恢复中原一定要先收复长安,要王炎在汉中积蓄军粮、训练队伍,作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进攻。但是,当时临安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北伐的打算,川陕一带的将领大多骄横腐败,王炎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更谈不上按照陆游的意见出兵。陆游满怀希望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陆游的抗金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这样一过又是二三十年,南宋王朝又换了两个皇帝——宋光宗赵惇和宋宁宗赵扩,南宋王朝始终没有决心收复失地。陆游长期过着闲居的生活,他把满腔爱国热情寄托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担任宰相,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这使陆游十分兴奋。但是韩侂胄的北伐并没有充分准备,加上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使最后一次北伐又失败了。宋宁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杀害了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

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他20岁时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加之唐婉又不孕,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唐婉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一对感情深厚的夫妻硬被拆散。陆游再娶王氏,唐婉也改嫁他人,后来唐婉在郁闷愁怨中去世。这件事使陆游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他一生中写了不少诗追怀唐婉和这一段不幸的婚姻。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不能实现,便用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9000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嘉定三年(1210),这位86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堪称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罗贯中:章回演义小说第一人

罗贯中(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山东东平罗庄村人,祖籍山西太原府。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元末明初生于山西太原祁。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南迁作家中的一个。大约在至正五年到六年(1345—1355)间,罗贯中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大约在至正二十年到二十三年(1360—1363)间,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做客。不久,罗贯中离开了张士诚,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此以后。这时,罗贯中已是50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罗贯中已写了12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1371)以后的事了。

同类推荐
  • 写给孩子的恐龙小百科

    写给孩子的恐龙小百科

    本书详细阐述了中生代的庞然大物——恐龙,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向孩子展示了神秘的恐龙世界,揭秘古生物学家对恐龙的考察、发掘过程,带领孩子探寻世界各地的恐龙化石遗址,解读从中挖掘出的珍贵化石,系统讲解形形色色的恐龙以及恐龙生活的方方面面。
  • 刚正不阿(中华美德)

    刚正不阿(中华美德)

    刚正不阿就是刚强方正,不逢迎,不偏袒。刚正不阿是为官者面对强权时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刚正不阿》作为《中华美德》系列丛书之一,为我们精心挑选的就是此类故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可以让读者很好的在书的海洋中徜徉,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 名胜目中无时空

    名胜目中无时空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从童年看财商

    从童年看财商

    本书选编了几位古代和二十多位现代的成功人士的童年情况和主要成就。通过阅读此书让中小学生阅读此书了解知识,激励自己。特别是从小主动培养自己的财商将大有好处。
  • 中华成语故事(第一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一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故事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热门推荐
  • 九州大地

    九州大地

    十年前神剑山庄惨遭灭门,少庄主离奇失踪。十年后,《剑神诀》现身江湖,从此武林纷争不断,杀戮不休。江湖诡秘,灭庄的背后竟牵扯着整个武林,一部功法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 越人秘术

    越人秘术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带您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带你走进探险的世界!
  • 双修道侣

    双修道侣

    现代修真界,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人人自危,保安马英雄救下修仙少女之后,误打误撞了开始修行之路……
  • 信仰穿越

    信仰穿越

    一个无所不能的玉佩,开启了铁血少年的装逼之旅。任你敌人在厉害,老子有玉佩,干不过你直接来个原子弹,看谁先死!金钱?在我这里就和纸没有区别。美女?每个世界的女主都是我的。哈哈哈!一条装逼之路,一条巅峰之路!第一个世界:爱情公寓第二个世界:三国演义…………
  • 王俊凯之十年太久

    王俊凯之十年太久

    四周安静的出奇,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了彼此,花瓣洋洋洒洒的飘落而下,落在地上、肩上、发丝上……“我想再问一遍,你愿意嫁给我吗?”他眸子微眯,呼吸加重,眼底好似翻滚着什么,似期待、似欣喜……她浅浅一笑,脸上是一抹淡红,墨色的瞳仁里只剩下他:“我愿意。”一阵清风吹过,扬起她的发丝,她的嘴角高高的翘起,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充斥在心底。
  • 太白是攻的

    太白是攻的

    太白,拉布拉多犬,是我家的狗,性别,雄。我叫林凡,是一枚网编,每天的工作就是排排版,催催稿,好了鼓励不好继续给力。这不,春天到了,我家的太白,发情了,而且对象,是我女神的小泰迪。“我去!别在大街上发情!快走!”不让它在大庭广众之下啪啪啪,是嫌它丢脸,可为什么他变成了人?!尼玛突然在我床上的人是谁?!还如此妖孽!女人?不!他竟然是个……男人!
  • 笨蛋明星

    笨蛋明星

    她是快快乐乐的狗仔对,偏偏采访遇上他,一个大牌明星,发现他是笨蛋兼白痴,算她不敬业也罢,还是转头就走比较安全,可是他跟在她屁股后面追个不停,到底想要干么?还害她两次丢掉工作,他们的梁子真的结大了,看她怎么赖上他.他是红透半边天的明星,为了避免麻烦,当然不随便接受专访,但无意中拉了她一把,无意中知道没有他的专访她会被炒鱿鱼,所以他大发善心,主动帮她.可是她却说他是神经病?怎么这样?那他就一直追着她,
  • 权卧江山

    权卧江山

    他儒雅翩翩,谦逊礼让。他眉目如画,风姿俊朗。他谋略在手,江山在望。他运筹帷幄,掀翻秦浪。他是一介书生,一个身负国仇家恨的不由之人。他腹内藏有万卷书香,指点江山,无人能挡。他力灭八国,权势在手毅然释放。他笑看红尘,舞墨人生,辅佐君王。他是寒梅公子,他也是宋柳。
  • 家庭教师之我才不要当妹妹

    家庭教师之我才不要当妹妹

    本文讲述的是一只妹子以外穿越到了《家庭教师》,当了某男主的妹妹,开启了一段奇妙之旅。日常篇黑曜战戒指争夺战未来决战会发生什么呢?尽情期待把~
  • 凡草诫

    凡草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