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700000011

第11章 神秘莫测的地域之谜(5)

从空中俯瞰,骷髅海岸是一大片折痕斑驳的金色沙丘,从大西洋向东北延伸到内陆的砂砾平原。沙丘之间闪闪发光的蜃景从沙漠岩石间升起,围绕着这些蜃景的是不断流动的沙丘,在风中发出隆隆的呼啸声,交织成一首奇特的交响曲。骷髅海岸——死亡海岸在海岸沙丘的远处,7亿年来由于风的作用,把岩石刻蚀得奇形怪状,有若妖怪幽灵,从荒凉的地面显现出来。而在南部,连绵不断的内陆山脉是河流的发源地,但这些河流往往还未进入大海就已经干涸了。这些干透了的河床就像沙漠中荒凉的车道,一直延伸至被沙丘吞噬为止。还有一些河,例如流过黏土峭壁狭谷的霍阿鲁西布干河,当内陆降下倾盆大雨的时候,巧克力色的洪水使这条河变成滔滔急流,才有机会流入大海。科学家称这些干涸的河床为“狭长的绿洲”。

荒凉而又美丽的骷髅海岸充满各种危险,有交错水流、8级大风、令人毛骨悚然的雾海和深海里参差不齐的暗礁,令来往船只经常失事。今天还可以看到过去在捕鲸中因失事而破裂的船只残骸,在荒凉的海岸上散落着。

1859年,瑞典生物学家安迪生来到这里,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使他不寒而栗。他情不自禁地叫喊:“我宁愿死也不要流落到这样的地方。”由此可以想见这个地方的荒凉与恐怖。

1933年,一位瑞士飞行员诺尔从开普敦飞往伦敦时,飞机不幸失事,坠落在这个海岸附近。有一位记者指出诺尔的骸骨终有一天会在“骷髅海岸”找到,骷髅海岸从此得名。可是诺尔的遗体一直没有发现,但给这个海岸留下了名字。

1942年英国货船“邓尼丁星”号载着21位乘客和85名船员在库内内河以南40千米处触礁沉没。在沉没之前,一些乘客乘坐汽艇登上了岸。其中包括3个婴孩,以及42名男乘客。当地政府派人来救援,过程却非常艰难。这次救援共派出了两支陆路探险队,从纳米比亚的温德胡克起程,还出动了3架本图拉轰炸机和几艘轮船,其中1艘救济船触礁,3名船员遇难。几乎用了4个星期的时间才找到所有遇难者的尸体和生还船员,最终带他们逃离了这片死亡之地。

1943年,在骷髅海岸沙滩上发现了12具无头骸骨横卧在一起,附近还有1具儿童骸骨。不远处有一块风雨剥蚀的石板,上面有一段话:“我正向北走,前往97千米外的一条河边。如有人看到这段话,照我说的方向走,神会帮助他。”这段话写于1860年。至今没有人知道遇难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遭劫而暴尸海岸的,为什么都掉了头颅。

在这片美丽的荒漠,总是充斥着一种莫名的神秘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神秘现象关键词:地狱海岸狭长的绿洲“邓尼丁星”号

纳米比亚“精灵怪圈”之谜

在南非纳米比亚沙漠西部的沿海地区,遍布着一种奇怪的“精灵怪圈”,直径大都在2~10米之间,怪圈里几乎全是沙土,而且寸草不生,而在怪圈的周围却长着茂盛的野草。这些怪圈至少存在了30年,因此不大可能是“人为炮制”的恶作剧。

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科学家就对“精灵怪圈”的形成原因产生浓厚兴趣。对于“精灵怪圈”的形成原因,科学界曾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怪圈中的泥土具有放射性,从而阻止了植物生长;第二种可能是怪圈地底下有许多白蚁,它们将植物种子全部吃光了,从而导致寸草不生;第三种可能是,怪圈泥土中带有某种有毒蛋白质,这种有毒蛋白来自一种被称做“牛奶灌木”的沙漠有毒植物。

以比勒陀利亚大学植物学家格立特·茹因为首的研究小组试图对三种解释进行研究验证。研究小组先从沙漠中找到了一些绿珊瑚,并从其根部土壤中取回了一些沙土样本,研究人员在这些沙土样本中种植了多花黑麦草,结果发现这些草生长得很茂盛,这说明有毒物质的说法根本不可靠;对土壤样本进行化验后,发现其中并不含有放射性物质;最后,他们在地底下挖了2米深,结果没有找到任何白蚁或者白蚁穴,而且没有迹象表明这里有白蚁活动。那么,这些怪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实在令人费解。

神秘现象关键词:精灵怪圈蛋白质牛奶灌木

能“报时”的怪石——艾尔斯巨石

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大沙漠里,有一块能“报时”的奇石,名为艾尔斯巨石。这块屹立在沙漠中的怪石高达348米,周长大约8000米,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可能有几亿吨重。当地的土著族称这块巨石为“乌卢鲁”,意思是“庇难及和平的地方”,或是“土地之母”,可见它在土著人心目中的地位。

这块怪石每天都会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早晨,旭日东升,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它是棕色的;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它呈灰蓝色;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它为红色。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根据它一天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

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怪石的结构成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科学家试图这样解释怪石产生的“怪现象”:怪石之所以会变色是由于怪石处在平坦的沙漠,天空终日无云,空气稀薄,而怪石的表面比较光滑,在这种情况下,怪石表面有镜子的作用,能较强反射太阳光,因而从清晨到傍晚天空中颜色的变化能相应地在怪石上得到呈现。怪石变幻其形象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活动而产生反射、折射的数量及角度的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眼,即成为怪石幻形。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无法彻底解释怪石“报时”之谜。

神秘现象关键词:艾尔斯巨石乌卢鲁土地之母

撒哈拉是如何告别“绿洲时代”的

2008年,一个国际考古学家小组曾经在华盛顿做了一篇报告,介绍他们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了规模很大的石器时代墓葬群。这片大型墓葬群位于尼日尔境内的撒哈拉沙漠中,初步发现的单个墓葬多达200处。他们在几处墓葬中发现了人和动物的骨骼化石及生产、生活器具,其数量之多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前所未有,其中的动物化石还包括一些大型鱼类和鳄鱼的化石。各种证据表明,那时人们生活在水草丰茂的环境中,很多动物在这里繁衍。大量考古证据向人们展示:距今1万年至4000年间,非洲北部是一片“绿色撒哈拉”。

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1/3,差不多可以装下整个美国。这片壮阔孤傲的大漠和古老的非洲大陆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绽放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的光芒。

撒哈拉大沙漠中分布着许多干涸的河床,河流侵蚀的痕迹依稀可辨。考古学家在撒哈拉大沙漠发现了许多包括恐龙在内的动植物化石以及石器时代的文物,印证了这里曾经是一片绿色的家园。最弥足珍贵的是19、20世纪的考古探险在沙漠深处发现了很多洞穴。洞穴的岩壁上,绘有大象、犀牛、长颈鹿、鸵鸟等只有在草原上才能见到的飞禽走兽,还有牧民们赶着牛群,孩子在牛群间欢闹嬉戏的岩画,生动地再现了撒哈拉先民们的劳动、生活场景。科学家们判断,这些岩画绘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当时这里四季常青、牛羊成群、鸟飞兽走、百花争艳,人们过着安乐的农耕狩猎生活。

从绿洲到沙漠,只用也短短不到6000年的时间。如此巨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科学家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撒哈拉地区由草原退化为沙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气象学家认为,很久以前,撒哈拉地区的气候突然发生变化,导致降雨量急剧减少。只有少量的雨水流进了内陆盆地,可是由于雨水流量不多,也就滞留在那里了。流水所带的泥沙在盆地里慢慢淤积。盆地增高以后,这些水开始向四周泛滥,慢慢地形成了沼泽。而这一带日照时间特别长,气候极为干燥,经过漫长的时间,沼泽里的水分慢慢变干了,沙丘开始出现。撒哈拉地区也就慢慢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沙漠地带。

而生态学家则认为,绿洲之所以变成沙漠与人类自身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撒哈拉地区本来就干燥少雨,在当时的农牧社会里,为了发展和战胜敌人,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必要。随着人口的增多,田地变广了,牲畜也变多了,渐渐地绿色原野也就无法负荷了。土地——植物——动物——人类这根生命的链条一旦断裂,便会完全崩溃于自然灾害的肆虐中。天长日久,绿洲最终变成了茫茫荒漠。

神秘现象关键词:绿色撒哈拉盆地沼泽

卡什库拉克山洞的“幽灵”

在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有一个叫做卡什库拉克的神秘洞穴。凡是到这个洞穴来考察的专家都有过一些令人震惊的故事。当这些人进入洞中的时候,有的人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惊慌失措,然后又会扔下所有装备,不顾一切地冲向洞口,一心要冲向有光亮的地方。当这些人清醒过来以后,往往不能解释自己刚才的行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惊慌失措地逃跑。似乎在那一刻,他们都失去了控制。

那么,卡什库拉克洞穴里到底有什么?为什么每个人在这里都会有如此惊慌失措、不正常的举动呢?

1985年,几位洞穴专家对卡什库拉克洞穴进行了考察。走在队伍最末尾的那名成员讲述了他后来看到的事情:当时他已经在腰部绑好了攀登绳,突然感到一阵麻木。他本想快些爬出洞口,可又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他回头去向后面的黑暗望了一眼,只见身后离他几步远的地方有一个怪怪的“老者”身影:一顶有角的皮帽、闪闪发光的眼睛和飘浮不定的外衣。这个洞中的老人向他招手,要他跟他走。他真的仿佛受到了蛊惑,没有意识地朝洞穴里走,但他及时地清醒过来,慌忙从卡什库拉克洞穴中逃了出来。

对于卡什库拉克洞穴里诸多神秘事件,目前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认为这诸多的神秘事件根源于人产生的“幻觉”。人在黑暗的地下,容易产生幻觉;而且洞穴内可能有特殊化学物质,形成混合气体,也可能使人产生幻觉。该洞穴的神秘现象是幻觉的结果。

第二种说法是“全息照相说”。科学家认为,不仅人有记忆能力,物体也可能具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物体能把从外部得到的信息复述出来。很可能在卡什库拉克,在某一特定时刻,在某些特定的日光和地球物理条件下,恰好出现了某些自然界的映像底片,这是洞穴墙壁在某一时刻记载下来的。新西伯利亚洞穴东部的一些年轻人也见过类似现象。在一所地下大厅里,他们和一个黑色的躯体意外遭遇,那躯体急忙躲进了岩缝。有人猜测说,这种在洞穴内见到的幽灵般的“人”,实际上是全息照像。

第三种说法是,人们在卡什库拉克洞穴中的恐惧心理和时间停滞的感觉,不能归于神经紧张,而在于某种低频脉冲干预。

探险科学家们曾经在该洞穴里设置了磁力仪,显示器上一会儿是一个数字,过几分钟变成另一个数字,这说明洞穴的电磁场是经常摆动的。在众多信号中,有一个固定的低频脉冲出现,出现的时间不规则,而且有时是单波道,有时是一束的,磁通量为1000毫微特斯拉。开始,人们以为这大概就是岩石的地球物理特性决定的,然而,有关专家研究了信号和记录后,作出了结论:在卡什库拉克记录到的信号和任何自然现象无关。具有这种振幅变化的频率脉冲,只能是人工装置发出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记录到这种脉冲信号的时间和人们在洞穴中出现神经过敏、感到压抑以及惊慌失措并跑向光亮地方的时间,竟然精确地保持着一致;而且,越往洞穴深处,这种状况就越明显。这种时候,在洞口的蝙蝠、鸽子也开始骚动,不停地在洞里乱飞。然而,这些信号是谁发的?又是在发给谁呢?现在仍然得不到答案。

神秘现象关键词:卡什库拉克全息照相低频脉冲微特斯拉

卡纳克石阵的不解之谜

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濒临大西洋的城镇卡纳克,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除了有巨石砌成的古墓,最吸引人的便是郊外那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石阵。长期以来,卡纳克石阵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8世纪20年代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片石阵,据说曾有1万根石柱,而如今仅存2471根。它被农田分为36片,以12根一排向东延伸。石阵被农田分为三片:位于卡纳克城北1.5千米处的勒芒奈克石阵,以11排向东延伸,共1099块石头,排列在长1千米、宽100米的矩形内,最高的巨石露出地面部分达4.2米。再向北走,过了一座古老的石磨坊界线,便进入克马里欧石阵,它比前者要小,与其相邻的凯尔斯堪石阵就更小些了,长约400米,共13行,每行都很短,共540块巨石,排成正方形。它的末端是一个圆形石阵,由39块巨石组成。各组石阵都沿东西方向分行排列,越往南北,边缘行距越密,每一行巨石的大小和排列距离也并不均匀,每行越近东端,石块越高且排得越紧。石块排列以直线为主,也有排成平行曲线的。

这些巨石有什么用呢?在各种说法中,最流行的说法是卡纳克在古代为一宗教中心,那些石块受到布列塔尼人膜拜。很久以后,罗马人“接收”了这些石块,在上面刻上他们神的名字;还有一种说法(在中世纪十分流行)认为,这些石块能提高妇女生育能力;又有些人认为这些石块只是留在地上的标记,是专为参加宗教仪式的人而设的,在仪式中祭司会为作物和牲畜祈福。地质学家汤姆博士认为巨石的竖立者想借此研究天体的运行,包括太阳和其他行星,尤其是月球的运行,或许以此作为巨大的天文钟,以便推算耕种的时间。

要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似乎永远也不可能。

考古学家考证,这些石阵大约是从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分期竖立的。石块中最大的重约350吨,高达20米。那个时期欧洲人还没有发明轮子,竖立者是如何把如此沉重的花岗岩竖立在指定位置?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卡纳克石阵是外星人访问地球的飞船基地,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

同类推荐
  • 英雄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英雄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睡美人

    睡美人

    本书根据安徒生经典童话改编而成。讲述了小公主出生时,遭到巫师的诅咒。十五岁那年.诅咒应验了,公主昏睡了一百年。王子历经艰险赶来,吻了公主一下,公主便醒来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本书为适合3-5岁儿童阅读的图画书,装帧美观,图画精美,文字浅显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
  •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女孩)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女孩)

    0~3岁是宝宝智力启蒙的时期,也是宝宝智力开发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把握宝宝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给予符合宝宝大脑发育特点的教育,充分开发其智能,使左右脑协调并用、充分整合,使宝宝的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针对现代宝宝智力发展的规律精心编写,收录了500个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游戏,用游戏的方式对宝宝进行全脑开发,从而全面提升宝宝左右脑的各项能力。游戏按训练类别分为创造力、观察力、数字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本书旨在让宝宝在玩儿中轻松获得智慧,在思维中收获无限欢乐!
  • 少年儿童不可不知的80种文明礼仪

    少年儿童不可不知的80种文明礼仪

    本书从家庭、学校、公共场合、人际交往四个方面介绍少年儿童成长中应该注意和学习的各种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全书设置80个小节,每节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小案例,贴近实际生活,融入了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每个小节又设置了实践小课堂,教授你具体的注意事项,解决你“怎么做”的问题,方便你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知识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
  • 面对危机我不怕(社会篇)

    面对危机我不怕(社会篇)

    本书主要讲述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各种突发事故的应对措施,内容涵盖校园外的活动安全,如何防抢防盗,如何应对不法分子、自然灾害,网络安全,远离毒品等方面,教导青少年远离伤害,在社会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段桥残雪

    段桥残雪

    漆黑的夜,纷扰的夜空下,一个改变生命的契机,一条孤寂的小路,一位孤独的人,“芳蕊族,我还能再回来吗?”“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我,叫晴笙,情深似海。”“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我,叫残雪,断桥残雪。”
  • 菊香田园

    菊香田园

    杨小菊,一个眼看三十岁却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意外穿越成未知时空的八岁痴女。家徒四壁,幸亏她有科学有效的致富方案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后娘泼辣阴险,致富路上凶险重重,且看她如何劈开阴霾,克服艰难险阻,最终佳偶天成。
  • 绽放的路上

    绽放的路上

    我们总是在青春里忘记最初的自己,越走越远,却里自己的预料轨道越来越远;青春的文字早已不足以描述那些我们一直铭记却不断在忘记,知道某段音乐响起回忆才闯入你的世界至此世界哄人倒塌,我们却不知所措。
  • 命轮之寂寞的爱

    命轮之寂寞的爱

    我们重逢在雨中,撩起了一段青春的记忆。无言的眷恋,渲染了岁月,饱满了时光,永恒了红尘。所谓的永远,终是逃不过时间。当我们在不一样的天空下面彼此孤独的想念,心底的疲累总有一天会击溃整个爱情的围墙,爱情在这样的世界里变的脆弱,当等待从最甜蜜的守侯变成了最残酷的煎熬,心会累,爱会冷......青春有时很残酷……
  • 诱爱成婚:帝少,口下请留情

    诱爱成婚:帝少,口下请留情

    对她而言: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对他而言:能用钱打发的女人,才是合格的情人。本以为只是一场各取所需的简单交易,没想到她就像是毒一样,让他无法抽身,以至于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折磨她,让她尽她身为情人的责任。“上来!”“没心情!”不上来也没有关系,他可以上去!“下去躺好!”“累了!”累了想睡觉也没关系,他腰力好“给我套好!”“手疼”手疼也没关系,他手好着呢!她要是不听话了?很简单!他萧帝的女人,没有什么是睡一晚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晚!
  • 我是一名狙击手

    我是一名狙击手

    只有当你倒下时才能意识到我的存在!这就是狙击手。
  • 穿越之寒拐梅心

    穿越之寒拐梅心

    西国,自上任国主离奇殒命后,由年幼太子冷冽寒登记为王,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国主,皇叔冷傲寂为摄政王,西国人开始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只因摄政王是个善于伪装的野心家,本身善用毒不知不觉中控制了,整个西国历时十年之久……拥有精湛医术和现代智慧的风国公主梅雪的到来,为西国带来怎样的变数呢(^з^)我们一起期待吧…
  • 诛仙噬魔

    诛仙噬魔

    修炼一途坎坷无数,最终能够真正活下来的人渺渺无几。诸天帝子横空出世,跨越时间长河,逆天而来,争仙家道果。战诸族天骄,夺无边机缘,与天斗,与人争。“天地轮回,唯吾不朽!”
  • 轩阁旧事

    轩阁旧事

    千暮雪看着铜镜里的人自己,幸福的露出了笑容。他终于娶她了,从小到大她一直害怕他只当她是妹妹,现在她终于释怀了。“久辰,今天,我一定要让你看到最美丽的我。”千暮雪对着铜镜道。“傻孩子,对他来说你每天都是美丽的。”千英道。“娘,你真会说。”千暮雪害羞的低下了头。“夫人,小姐,不好了。”一个丫鬟急匆匆道。“什么事大惊小怪,不知道今天的日子吗?”千英历声道。“新郎,新郎不见了。”“什么?”千英手里的木梳断了。千暮雪的长发飘散而开。“她走了?为什么,为什么要在今天!”千暮雪摸着微凸的小腹茫然道。铜镜里的她眼泪掉下来,随即晕了过去。“暮雪,暮雪!……”
  • 霸道殿下呆萌公主

    霸道殿下呆萌公主

    “本公主不就是出去玩儿了一小会儿嘛,你至于这样嘛!”某樱“一小会儿?一小会儿你出去了1个月?!”某辰“嘤嘤,宝宝错了嘛,辰你就饶了我吧~”某樱“不行!”某辰“老公~辰~亲爱哒~我错惹~”某樱“哼,算了,饶了你了”某辰宠溺地看着眼前这个卖萌的女子